影子银行挑战传统金融监管
本世纪以来,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规模占全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影子银行系统的迅速发展和壮大却在相当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金融结构,使得原有货币调控鞭长莫及。提高影子银行自有资本金充足率的要求,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控制业务风险,进而建立全方位的金融调控体系和风险监控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本世纪以来,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规模占全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影子银行系统的迅速发展和壮大却在相当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金融结构,使得原有货币调控鞭长莫及。
所谓影子银行是指通过杠杆操作持有大量证券、债券和复杂金融工具等的金融中间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影子银行要比传统银行增长更加快速,并游离于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之外,因此发生金融风险的概率也较大。
在美国,影子银行已经深刻改变了美国的金融结构与金融运行的模式。影子银行的个体性风险加上其迅速膨胀的规模,成为引发美国整个金融系统风险的重要因素。最典型的例子是信用违约掉期(CDS)。
当然,影子银行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国金融发展深化的产物。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多年来,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占据我国社会融资总量的80%至90%,构成社会融资及货币供应的绝对主力。
然而,随着中国金融脱媒和大量表外资产的出现,影子银行发展迅速,表内信贷增长量已不能完全反映全社会的资金供求状况,特别是金融总量快速扩张,金融结构多元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证券、保险类机构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加大,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贷款表现出明显替代效应;另一方面,其他融资方式发展迅速,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下降。2010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以外融资6.33万亿元,为同期新增人民币贷款的79.7%。而在2002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以外融资1614亿元,仅为同期新增人民币贷款的8.7%。从央行最新公布的社会融资总量数据来看,贷款占比呈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92%,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53.5%。
中国在全球货币存量之高是不争的事实。近几年,中国的基础货币并没有增长太快,但整体流动性增长却十分迅速。这说明,货币主要不是央行外生供给的,而是产生于为投资而融资和资本资产头寸融资的过程之中,而这其中影子银行的作用最为突出。
面对不断活跃的金融创新与规避信贷规模管制的冲动,央行对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新型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监管存在不足。目前的监管框架着重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对衍生产品表外业务、结构化产品、或有资产负债等缺乏关注。
影子银行对中国信贷投放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银行可自由运用资金比率下降;二是脱媒资金流向直接融资市场,直接融资规模增加。当前央行把管理流动性总阀门作为调控重点,收紧银根,对银行的信贷额度进行限制。然而,由于对影子银行游离于监管之外,很多银行将贷款转成被依托公司打包的金融产品,这些被轻度监管的信托公司再将资金投资于实物、基础设施、金融工具和高风险高回报的领域,比如股票市场、房地产等,并通过资产抵押以及股权持有等方式使更多的主体联系在一起,而一旦资产价格出现大幅波动,这些主体也就形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风险组合。
因此,提高影子银行自有资本金充足率的要求,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控制业务风险,进而建立全方位的金融调控体系和风险监控体系已经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