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茶叶之路的重要中转站
米镇波:19世纪后半期张家口至恰克图贸易货运的繁荣离不开张库大道的作用,也和张家口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关。2009年我在中国传媒大学讲座,那里的老师曾经提出,就张库大道和恰克图贸易做一个教学片子,留在传媒大学使用,可惜也没有下文。
专访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中俄贸易研究资深专家米镇波教授
张家口晚报记者 魏民 邵江威
在获悉张家口日报社发起“重走张库大道”大型新闻采访活动后,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中俄贸易研究资深专家米镇波先生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欣然接受了本报的专访。
张家口和张库大道
记者:张家口在茶叶之路上占据着怎样的地位?
米镇波:从福建到恰克图的茶叶之路上,张家口是北方一个最重要的中转站。清代这条商路至张家口约有一万里地之遥。
记者:历史上的张库大道延伸到了哪里?
米镇波:19世纪中期,出福建运茶叶到张家口有不止一条路线。大量的货物运到张家口之后,雇佣驼队继续北上“走军台三十站转北行十四站,到库伦,距京约有四千余里;由库伦北行十一站至恰克图,约有八百余里。”这里所指就是张库大道。
张库大道有多长说法不一,最低也有4500里吧。这条大道开始修建是为了加强和蒙古的联系,雍正五年(1728)《中俄恰克图条约》签订,辟恰克图为商务口岸,其实这件事在康熙末年就定下来了。于是张库大道便由于商务的需要而再向北延伸到恰克图。
记者:在清代通往西北地区的三条商路中,张库大道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米镇波:一百多年以来,经过绵延不断的贸易,张库大道和张家口相辅相携共同发展起来。清代西北地区商人在政府所设蒙古台站的基础之上开辟了三条通往西北的商路,即多伦诺尔、归化和张家口三个方向。拂去历史的风尘,我们看到只有张家口方向上的这条路最为稳定,这为张家口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1862年中俄陆路通商章程刚刚签订恰克图商界驻天津办事处负责人伊·索尔宾写过一个商务报告,叙述了茶叶从汉口到上海,转天津,赴通州,上张家口,出张家口往恰克图的路况和运费。他写到从张家口到恰克图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可以转运,用骆驼或四轮牛车。这说明张库大道的路况还是好的,当然还有气候的问题。
记者:在清代中俄贸易中,张家口的地位是否更加凸显些?
米镇波:俄国曾经在三个方向上打开和中国的边境贸易之门,其中最成功的是恰可图。同治年间,在我国新疆发生阿古柏叛乱之后,俄国就更加注重和倚重恰克图贸易。他们的方针是要把定点贸易变为贩运贸易,于是有了中俄陆路通商章程,清政府允准俄国商人直接到中国内地去采购茶叶,并且把它们运回恰克图。这样张家口的地位便愈显重要和突出。
根据档案,同治三年2月到8月仅仅半年之内,经过张家口往恰克图转运的俄国茶商有二十人次,运砖茶2764箱,计184200斤;白毫茶1740箱,计133083斤。
中俄陆路通商章程促进了恰克图贸易的恢复和发展,使我国西北边境地区的中俄贸易被冷落,这一切对张家口的发展是有利的。
记者:张库大道是怎样的一条商道?
米镇波:这条商路养活了大量的参与运送货物的下层民众。
张库大道上曾经有的鲜活的场景都随着历史而远去了,当我们回想起那些以负贩为生的劳苦大众时,不难体会到当他们拿到脚钱的时候,心中是多么的快慰。张库大道是普通民众的糊口之路。
文化研究与开发
记者: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相比,对张库大道的研究是否还很薄弱?
米镇波:是的。从十七世纪以来,俄国一直在寻找通往中国的西伯利亚之路,为此他们曾经拒绝了英国想经过西伯利亚往东探求中国之路的请求。在那个时候两个国家对中国市场的争夺就已经开始,比起我们教科书上说的早了一百多年。
香港树人大学校长钟期荣教授曾经给我写信说,感谢我们中国的学者突破了美国人费正清的说法,清朝在北方还有一个恰克图,并不是美国人说的只有一个广东。这说明学者对清朝北方的对外贸易研究的还不够。还不能满足大众的知情欲望。
记者:在张库大道的研究上,要注意哪些方向?
米镇波:今天张家口日报社的媒体人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探究这段历史,恢复它的真实是难能可贵的。因此,研究张库大道一定要联系相关的背景,特别是俄罗斯对中国的政策及其变化。要研究俄国探求东方之路的历史,要研究俄国对西伯利亚居民的政策。要考虑到英国和俄罗斯在东方的争夺。
在鸦片战争之前近百年,俄国一直占领着中国的北方市场,他们的主要商品是毛皮和呢子。张家口一直是毛皮的集散地,就和这个背景有关。道光初年张家口有一个有名的集市叫朝阳村就是经营皮货的,这可在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档案中找到。
记者:如何更好地挖掘张库大道的文化品牌、文化项目和文化产业?
米镇波:如果这次外出考察能够对诸如货栈、票号、养驼户及庙宇有一些新的发现,对大道上的某些历史遗迹有所发现,那么贡献是很大的。
写一个报道拍一部片子,作为先声对张库大道有一个宣传,对下一步的联合开发,主要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许会形成中蒙俄三国联手开发旧商道,恢复历史的遗迹,吸引投资,开发自驾游,抢注著名商标,开发著名产品等,这或许不是空想。
记者:张库大道成就了张家口。向北开放,当今张家口还会有所作为吗?
米镇波:19世纪后半期张家口至恰克图贸易货运的繁荣离不开张库大道的作用,也和张家口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关。
从历史上来看,近二、三百年来,俄罗斯政府一直大力发展和中国的边境贸易,其目的在于解决西伯利亚地区居民生活日用品不足的问题,从历史上来看,俄国远东地区对中国的商品已经有一种依赖,开张边境贸易是这种依赖的外在表现形式。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种巨大的商业潜力是始终存在着的,相信张家口人在这方面也会有新的作为。
期 待
记者:天津也是茶叶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张家口与天津有着怎样的渊源?
米镇波:天津口岸的开放对张家口市有影响的,这主要是表现在张家口税收额的减少;但同时天津口岸也给张家口带来了庞大的货运量,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说,张家口的发展既在西北也在东南,左右逢源。
记者:作为国内中俄贸易研究的资深专家,您对这次“重走张库大道”大型新闻采访活动有何期待?
米镇波:将张库大道的原貌恢复,重新展现出来是很多人的愿望。据我所知,北京、石家庄、天津、呼和浩特都有媒体人或民营企业家动过这方面的脑子,也有的人付出过,但不知什么原因无疾而终。
2009年我在中国传媒大学讲座,那里的老师曾经提出,就张库大道和恰克图贸易做一个教学片子,留在传媒大学使用,可惜也没有下文。
这次,张家口日报社决定做这件事,实现很多人的夙愿是很有魄力的。祝你们圆满成功!
【人物名片】
米镇波,天津市人,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现已退休。
他是目前国内关于中俄贸易研究的资深专家,先后两次到莫斯科短期访学,由其主编兼主撰的《周恩来与大国关系的变动》、 独著的《清代中俄恰克图边境贸易》 以及《清代西北边境地区中俄贸易》(从道光朝到宣统朝),都是国家社科项目或教育部社科重点项目。由其翻译的《俄中商贸关系史述》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