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小企业面临资金断链
他所说的“风雨”,既包括准备金率提升带来的贷款难、资金成本上升,也包括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用工成本上升以及电荒等。温州市经贸委重点监测的35家眼镜、打火机、制笔等出口导向型企业中,亏损的占1/4强,仅三成企业利润保持增长。
“大环境‘风雨交加’,对企业是严峻考验。”浙江知名纺织企业“秀之秀”老总王国权如是说。
他所说的“风雨”,既包括准备金率提升带来的贷款难、资金成本上升,也包括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用工成本上升以及电荒等。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晴雨表,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受人关注。眼下,当地的许多中小企业再一次面临困境。
一份来自温州市经贸委的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当地中小企业普遍感觉生存状况严峻,最突出的是企业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明显提高,以往贷款满足程度较高的亿元以上规模企业中,49.2%已开始感觉资金面吃紧,而中小企业更普遍感觉贷款难。
正规金融银根收紧后,民间借贷趋于活跃,“高利贷”利息节节攀高。据温州市人行监测,一季度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单季上涨11.91%,比2010年第四季度涨幅高8个百分点。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幅度明显加快。
资金断链,企业“断血”。自清明节以后,温州陆续有企业陷入歇业或倒闭状态,如老三旗、波特曼、江南皮革等三家老牌企业因遭遇资金链断裂而接连破产或倒闭。在永嘉县黄田镇,近一个月有100多家企业关闭。
据了解,一季度温州市用电缺口约在60万千瓦左右,已经采取3拨限电。而到了夏季用电高峰期,电荒问题将更为突出。温州市经贸委调查的855家企业,有74.5%的企业表示用工较缺,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个百分点。受调查的企业中,近九成企业普工工资上升,其中近六成企业普工工资比上年同期涨了10%左右。
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叠加效应,的确令不少中小企业难以承受。温州市经贸委重点监测的35家眼镜、打火机、制笔等出口导向型企业中,亏损的占1/4强,仅三成企业利润保持增长。
“经营上必须慎而又慎。”王国权说,目前企业已接到通知,随着夏季用电高峰来临,原有的一周一天限电可能会变成一周2天,甚至更多。人工成本比去年平均增加20%—30%,招工难照样存在。
“现在资金压力最大的是受‘内外夹击’的贸易企业。像秀之秀这样的生产型企业,如果这几年转型升级做得好,眼下情况比金融危机时期要从容得多。”王国权说,今年以来国外市场持续回暖,经过前一轮“洗牌”,低端薄利产品早已被淘汰,外单产品利润率有保障。
“资金面的‘宽’和‘紧’是周期性的,企业要想不在起起伏伏中被淘汰,既需要国家政策扶持,在融资、行业准入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同大企业一样的待遇,也需要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王国权说,东南亚每月人工工资包括加班费才110美元,而温州在600美元以上。“不讲质量、不做品牌、不搞延伸产业链,靠低价格和低成本资金维持粗放经营,资金链最容易断。就算这次国家出手相救,下次危机,你还是逃不掉。”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