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牵头打造亚洲债券结算平台
为了改善目前亚洲地区债券交易市场相对落后的状况,香港金管局联手亚洲区内数家中央银行及交收债券的中央结算系统(CSD),计划于2011年上半年推出亚洲债券结算交收的试行平台。
实习记者 郭一信
本报记者 谭 璐 香港报道
香港试图率先破局。
为了改善目前亚洲地区债券交易市场相对落后的状况,香港金管局联手亚洲区内数家中央银行及交收债券的中央结算系统(CSD),计划于2011年上半年推出亚洲债券结算交收的试行平台。除香港金
管局外,马来西亚中央银行、欧洲清算(Euroclear)将成为试行平台的首批加入者。
金管局金融基建部助理总裁李建英指出,利用共同平台处理亚洲债券结算交收,不但可以降低跨境债券交易的结算交收成本,也将便利海外投资者进入亚洲本地债券市场,以及让亚洲投资者进入海外债券市场。
“我们对试行平台的预计投入仅为200万港元。”香港金管局副总裁余伟文表示,该平台将集中利用香港现有的系统和资源,并利用欧洲清算的债券资料库,因此所需经济投入不大。而共同平台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使债券交易市场抵押品的使用更加宽松,拆借当地资产除了使用当地发行的债券,也可使用其他地区发行的债券作抵押。
化零为整
亚洲债券交易市场一直是亚洲金融体系中的一块短板,主要因为亚洲各国的债券市场过于分散,缺乏有效率的跨境市场活动、跨境资产服务和统一的市场惯例,因此导致跨境债券交易成本高昂。
数据显示,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债券市场规模一般达到当地GDP的150%以上,而香港政府统计处的资料表明,2009年香港债券市场规模为2.42万亿港元,约占香港2009年1.63万亿港元GDP的148%。而亚洲其他地区的债券市场则更不发达,债券市场规模仅占当地GDP的50%左右。
“过去亚欧之间的债券交易量比较大,反而亚洲地区内的债券跨境交易量较小。”余伟文对本报记者表示,“亚洲债券交易市场发展相对欧美地区一直不太理想。”
李建英指出,目前亚洲债券交易市场发展的落后,限制了公司机构的融资渠道,而融资渠道的单一性会进一步降低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一旦出现危机,公司可选的融资渠道有限,生存能力自然下降。
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亚洲就积极发展各国的债券市场,不过在债券结算方面则各自为政,没有共同的结算交收平台,成本昂贵,效率也不高。
近年来香港金管局牵头与亚洲区数间中央银行成员,包括马来西亚央行、欧洲清算等共组专责小组,并请印尼央行和泰国央行以观察员身份加入,借鉴欧洲地区的经验,研究如何改善亚洲区的债券结算交收安排。
事实上,此前新加坡曾提议成立类似欧洲清算的亚洲清算(Asian Clear)系统,不过亚洲清算要求各国跨境债券交易和资产托管集中到地区统一的系统,因而在一些国家遇到阻力。而此次香港提出的共同平台则保留了个别债券系统的独立性和托管功能。
抵押资产范围扩大
计划于明年上半年推出的亚洲债券结算交收试行平台,其功能包括跨境持有债券及进行付款交割(Delivery versus Payment),跨境抵押品管理和部分资产服务功能,比如共用债券资料库。
试行平台将通过香港现有的港元、美元、欧元、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系统(RTGS),实现香港债务工具及中央结算系统、马来西亚CSD、欧洲清算之间的外币债券的付款交割和债券投资。
余伟文指出,共同平台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使债券交易市场抵押品的使用更加宽松,拆借当地资产除了使用当地发行的债券,也可使用其他地区发行的债券作抵押。
余伟文举例说,如果马来西亚一家CSD会员银行B希望进行人民币贸易融资,可通过位于香港的人民币RTGS为基础的平台,并以在马来西亚发行的美元伊斯兰债券作为抵押品,向香港中央结算系统的会员银行A拆出人民币资金,从而达到融资目的。
而在目前没有试行平台的情况下,马来西亚银行B想进行人民币融资,只能用香港发行的债券作为抵押品,并通过在香港银行开户或者找当地代理行,程序复杂,成本也较高。
李建英也表示,目前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只对本地投资者和机构开放,而对境外投资者跨境购买人民币债券设有限制。如果试行平台推出,通过异地发行债券为抵押品拆借本地债券成为可能,这种限制将大大放宽,“这对于香港继续推广人民币债券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在货币兑换方面,李建英透露,目前已落实加入香港人民币RTGS的银行数目已达108家,其中30%为海外银行。而香港美元RTGS的支付,每日平均交易量也从2005年的6000笔共64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10500笔共85亿美元,反映出亚洲区内加深利用香港平台的趋势。
不过,借鉴欧洲经验建立亚洲债券的共同平台,是否会提高潜在的地区间风险传染性,重蹈欧洲危机的覆辙?余伟文对本报记者表示,“有关影响会存在,但是预计不会给地区风险带来太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