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道路曲折
最近,汇丰银行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做出了乐观的预计:今年年内,人民币将加入欧元、美元的行列,成为世界三大结算货币之一。到目前为止,中国在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方面进展显著,人民币国债发行顺利,与外国央行成功签订了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
最近,汇丰银行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做出了乐观的预计:今年年内,人民币将加入欧元、美元的行列,成为世界三大结算货币之一。人民币似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推进着其自身的国际化。而目前围绕着人民币还有两个问题亟待解答:一、人民币是否在不久的将来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二、人民币是否已做好准备,向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发起正式的挑战呢?
一种国际货币的使用和持有,是超越其发行国国界的,它扮演的角色包括收支结算单位、汇兑的中间载体、本国公民和非本国公民财富的贮存形式。诚然,中国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中能获得多方面的潜在收益。
首先,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将不复存在。中国金融机构融资效率的提升,将大大强化自身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
其次,由于交易成本的降低,这将推动中国与邻国贸易量的增长。中国持有美元资产的需求将会减弱,而中国也将为外汇储备承担更小的资本风险。
再次,人民币成为世界主要外汇储备币种,将给中国调整国内、国外经济政策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
2009年以来,中国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举动,反映出中国对于国际金融体制改革进展乏力、对于地区金融合作现状的失望。中方决策者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自主设置议程的途径之一,这样中国不用过分受制于自己无法控制的外部条件。
到目前为止,中国在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方面进展显著,人民币国债发行顺利,与外国央行成功签订了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香港特别行政区范围内人民币存款正以几何倍数增长。
尽管成绩显著,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仍然会出现问题。比如说,目前已出台了多项刺激措施鼓励企业间使用人民币进行交割结算。但是,由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进口中国产品的外国进口商不愿意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结算,而出口商则乐于使用人民币结算。到头来,即便人民币成为结算货币能够减少外汇储备积累的量,中国的外汇储备仍然是愈来愈多。
其实到目前为止,人民币的国际化呈现出明显的不匀称态势;它不仅是中国进口商品的结算货币,也是出口商品的结算货币。人民币债券需求很强劲,而债券面向非本国居民的发行工作却缺乏强有力的鼓励支持。此外,尽管国外放贷方乐于扩大人民币贷款业务,外国借款方却不乐意用人民币。考虑到人民币升值预期,人民币的国际化不可避免会导致严重的货币错位,并有可能给中国的利益带来损害。
但是,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中国的资本管控来说,则是一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尽管一种货币的国际化不能等同于货币资本账户开放的解禁,但货币国际化的程度是取决于货币资本账户开放的。香港地区人民币存款数额的井喷就说明了问题。
当一种货币经历了长时间的单边升值,瞄准利率操纵套利的投机资本注定会抓住一切有利的机会。热钱会增大货币升值的压力,增大宏观调控的复杂程度。这场博弈下来,投机者的获利会给目标国利益带来巨大损失,中国正是如此。
对于热钱的担忧,是中国拒绝放弃“人民币紧盯美元”政策的主因,这一情况直到2005年7月才有所改变。中国决定让人民币从此逐步升值,也依靠着资本管控来防止境外热钱涌入。管控措施虽然有漏洞,但起码到目前为止是能派上用场的,中国正因为如此能在数年间有效维持着宏观经济的稳定。
中国资本管控工作的核心目标,是防止非大陆居民持有与贸易投资、长期现金流无关的境内人民币资产。但是人民币国际化又鼓励非大陆居民增持人民币以及人民币资产。结果,香港地区居民的人民币储蓄总额达到3700亿人民币(约合570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到今年年底将突破1万亿人民币。
你也许会纳闷:“热钱”和“非本国居民持有的人民币”究竟有什么区别呢?答案取决于非本国居民持有这些存款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人民币的投资魅力,来源于中国经济强健的基础以及中国对于经济形势的坚定信心。如果境外人士持有人民币是为了坐看人民币升值,那么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果可能会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还会给货币调控带来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所幸,中国的货币管理部门已经充分注意到“热钱”和“合理持有的人民币资产”之间的微妙差别。这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度和脚步,会比国外投资者所预期的更加有序、有度、有计划。
虽然人民币的国际化是必须的、不可避免的,但它也应当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稳妥推进。把握住一系列政策调整的主动权是至关重要的。人民币在走向国际货币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