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黑龙江金融运行报告(1)
在股市整体低迷的情况下,证券机构逆势发展,业务种类不断丰 富,证券营业网点布局优化,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比上年提高3.1 个百分点,100 户重点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高达70%。
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内容摘要]
2010年,面对较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黑龙江省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战略,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财政收入超千亿元。投资、消费需求持续增长,进出口贸易恢复良性发展轨道。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粮食产量逾“千亿斤”大关,商品量稳居全国第一。金融机构积极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努力提高信贷支持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银行、证券、保险全面发展,金融改革稳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为巩固经济回升势头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011年,黑龙江省将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在积极推进大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大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着力改善民生。
稳定增长
2010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稳步发展,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建设步伐加快,存贷款规模增长较快,结构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1.银行业资产总量快速增加。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快城乡布局。锦州银行、昆仑银行相继入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得到快速发展。金融机构资产总额明显增加。
2.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同比增长27.1%,增速加快。当年新增活期存款是定期存款的 4.7倍,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比重上升。受消费拉动因素影响,储蓄存款增速明显趋缓。
3.中长期贷款比重上升。全省本外币贷款连续 2年保持20%以上增速。在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的作用下,当年新增中长期贷款 1084.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比重提高了 6.7个百分点。消费贷款同比增长65.7%,增长迅猛。涉农贷款同比增长33.1%,支农力度不断增强。
4.现金投放增速加快。由于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储蓄存款支取大幅增加,金融机构现金支出增速高于现金收入,净投放同比增长超过1.5 倍。
5.利率水平总体上行。受基准利率上调影响,全省加权平均利率上升0.51 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加强了风险溢价及利差管理,上浮利率贷款比重有所上升。金融机构积极尝试建立以Shibor 为基准的贴现业务、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
6.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龙江银行新设29 家分支机构,业务主要面向“三农”和中小企业。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快组建,全省基本实现了乡镇金融服务网点的全覆盖。
7.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2010 年,黑龙江省被列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全年有2 家政策性银行、6 家商业银行办理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结算金额51 亿元,在全国试点省份中位居上游,业务开展势头良好。
专栏 1:多措并举,促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目标提前实现
2010 年,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以“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为主线,结合松嫩、三江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区建设,大力推进粮食生产,促进粮食增收,粮食产量在大灾之年提前登上1000 亿斤新台阶,达到1002.6 亿斤,占全国增量的42.3%,商品量达770 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一是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科技投入,开辟田间精细管理模式,有效应对农灾;全年建设万亩以上高产示范片533 个,面积7000 万亩,创造出亩产2000 斤玉米、1600 斤水稻、500 斤大豆等一批高产典型,保障粮食增产增收。
二是优化产业结构。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规模化农业生产,建设以松嫩、三江两大平原为基础的粮食基地;延长产业链条,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升级,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发展到6100 万亩;通过推进农机化、规模化、组织化生产,加快小机械作业向大农机生产转变、粗放耕作向标准化生产转变、分散经营向专业合作转变的现代农业建设。
三是统筹区域共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面推进涉农场县共建、产业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县域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生产条件改善,为粮食增产创造条件。截至年末,全省已有涉农的场县共建工农园区14 个,农机合作社28 个,公路727 公里,自来水工程7239 户。
四是加大金融支持。全省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发放农业贷款,提高支农效率。截至年末,全省农户贷款余额915 亿元,同比增长27.1%。粮食收购贷款余额555.1 亿元,同比增长32.9%。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累计投放76.5 亿元,位居东北三省之首。
(二)证券市场实现突破,融资规模
2010 年,全省上市公司总市值、总资产大幅攀升,经营业绩稳中有升,融资额创历史新高,公司股改进展顺利。
1.证券机构经营实力增强。在股市整体低迷的情况下,证券机构逆势发展,业务种类不断丰
富,证券营业网点布局优化,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全年证券投资者账户数同比增加16 万
户。
2.股票融资规模激增。当年新增上市公司4家,募集资金137.44 亿元,超过了以往首发募集资金的总和,实现了历史性突破。30 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1.91%,净利润同比增长13.51%。26 家上市公司完成股改,3 家期货公司经营状况良好, 全年期货成交额同比增长37.52%。
(三)保险机构稳健运行,保障功能再创新高 日益完善
2010年,全省上市公司总市值、总资产大幅2010年,全省保险市场平稳发展,经营质量攀升,经营业绩稳中有升,融资额创历史新高,明显提高,保障作用进一步发挥。 公司股改进展顺利。 1.保险业资产规模持续扩张。百年人寿黑龙
1. 证券机构经营实力增强。在股市整体低迷江分公司成立,使省级以上保险公司达到 30家,的情况下,证券机构逆势发展,业务种类不断丰支公司以下分支机构 2448家。保险营销员 11万富,证券营业网点布局优化,法人治理结构进一余人。全省保险公司资产总计 688.3亿元,同比步完善。全年证券投资者账户数同比增加 16万增长24%。 户。 2.保费收入稳步增长。全年保费收入同比增
2. 股票融资规模激增。当年新增上市公司 4长23.3%,人身保险收入占比提高,各险种赔付家,募集资金 137.44亿元,超过了以往首发募集支出均同比下降。“三农”保险得到进一步发展,资金的总和,实现了历史性突破。30家上市公司惠及了 87.8万农户,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计划生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1.91%,净利润同比增长育保险等涉农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
(四)金融市场交易活跃,融资结构变化明显
2010 年,全省金融市场运行平稳,融资总量小幅减少,融资结构日趋合理。
1.直接融资手段增强。全年直接融资总量为162.1 亿元,同比增长200%,增速创近年新高。
其中:股票融资同比增长22 倍。全年发行短期融资券13 亿元,中小企业集合票据1.7 亿元。
2.票据融资规模缩减。全省票据市场呈总量萎缩、价格上涨的变化特征,全年票据贴现余额逐月减少,贴现、转贴现利率振荡上行。
(五)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征信体系建设加快
2010 年,省政府主导的整治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顺利实施。宏观方面:建立了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升了金融生态的经济基础。依靠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确保产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效地避免了政策风险,保障了投资者收益,为银行信贷投放和其他投资者增加投资创造了良好的产业支撑;微观方面:加快推进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目前已累计收录14.2 万户企业单位和2130万自然人信息。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累计采集入库中小企业信用档案3 万户,为350 万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其中147 万农户录入农户电子信用档案信息管理及评分系统。
2010年,省政府主导的整治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顺利实施。宏观方面:建立了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升了金融生态的经济基础。依靠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 新,确保产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效地避
专栏 2:牡丹江市“打逃”行动助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2010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结合“金融强市”战略,把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作为打造诚信牡丹江、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和突破口,金融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金融信心指数大增,该市也成为全省加快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典型。
一是政府主导,各部门配合,形成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合力。在牡丹江市委、市政府的主导下,人大、政协、公检法等部门与金融机构联手,成立打逃专项工作推进小组,开展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专项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全市约 1010笔共 10.7亿元银行债务已被追偿 947笔共 8.43亿元,其余债务已全部纳入公安、法院的司法办理程序。
二是“打逃”行动改善了金融生态环境,成就了“金融强市”。牡丹江的金融业在“打逃”行动中得到发展壮大,金融资产和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也吸引了各类金融机构入驻本地。全省第一家村镇银行、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均在牡丹江市成立,哈尔滨银行积极筹建分行,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在逐步完善。
重点建设项目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向好形势刺激了民间投资,全年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2.4%。中长期贷款投放大幅度增加,进一步推动建设资金到位。
(一)投资消费较为旺盛,外贸形势加速向好
在大项目建设的拉动作用下,全省投资增速处于历史高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消费总水平继续提升,对外贸易快速复苏。
1.投资需求持续旺盛。全省继续推进300 个重点建设项目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
长。经济向好形势刺激了民间投资,全年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2.4%。中长期贷款投放大幅度增加,
进一步推动建设资金到位。
2.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与上年基本持平。零售业零售额仍居主体地位,占全省零售额的75.3%。消费市场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受食品类价格上涨影响,食品消费额增加较多。
3.进出口总值再创新高。
全年进出口总值255 亿美元,同比增长57.1%,高出全国平均增速22.4 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贸易顺差70.6 亿美元。一般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引领增长,加工贸易和旅游购物商品有所下降,私营企业增势强劲,对俄贸易占据主导。
2010 年,全省外商直接投资26.6 亿美元,同比增长12.7%。外资投向集中在食品制造业、畜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及房地产业。投资者主要来自香港、韩国及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和地区。
拉动力进一步增强,粮食再获丰收。
1. 农业生产实现飞跃。2010年,全省积极落实农业生产政策,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继续增长,总产量达到 1002.6亿斤,成为全国粮食总产量第二个超千亿斤的省份。畜牧业快速发展,生猪、家禽存栏、出栏量均有所增长,全年总产值 965.8亿元。
2. 工业效益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比上年提高 3.1个百分点,100户重点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高达70%。轻工业增长速度较快,增加值增速高于重工业 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
(二)三次产业较快增长,农业生产基础巩固
2010 年,全省第一、二、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同比分别增长6.2%、14.4%和11.6%,工业经济的拉动力进一步增强,粮食再获丰收。
1.农业生产实现飞跃。
2010 年,全省积极落实农业生产政策,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继续增长,总产量达到1002.6 亿斤,成为全国粮食总产量第二个超千亿斤的省份。畜牧业快速发展,生猪、家禽存栏、出栏量均有所增长,全年总产值965.8 亿元。
2.工业效益较快增长。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比上年提高3.1 个百分点,100 户重点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高达70%。轻工业增长速度较快,增加值增速高于重工业1.8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大幅增长。
3.服务业稳步发展。服务外包、现代物流、 文化创意等新型服务业蓬勃发展,绿色生态和冰 雪旅游业特色突出。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
4.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全年商品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4.8%,涨幅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哈尔滨市房屋销售价格、土地交易价格增势趋缓,价格上涨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张等因素影响,全省主要税种收入增长平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当月同比)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当月同比)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当月同比)
5.房地产信贷规模扩张。
截至年末,全省房地产贷款余额913.52 亿元,同比增长49.99%。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232.26 亿元,同比增长45.85%,呈现快速增长势头。购房贷款余额81.26 亿元,同比增长51.46%。个人住房贷款余额622.97 亿元,同比增长57.06%。
(三)价格水平持续上行,上涨速度趋于缓和在国内外多重因素作用下,各类市场物价上行压力不断增大,上半年CPI 持续上升,对消费预期产生不利影响。下半年,随着国家连续出台控制物价的各项政策,物价涨幅趋缓。
1.消费价格持续攀升。全省CPI 涨幅偏高,后期得到抑制。总体上,各类物价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食品涨幅最大,对总体物价上涨的贡献度超过75%。此外,房价水平不断攀升,居住类价格上涨5.6%,使居民的居住成本增加。
2.生产资料价格迅速上行。
受原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回升影响,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增长14.5%,拉动工业品出厂价格攀升。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生产积极性较高,使农业生产资料总指数比上年增加5.6 个百分点。
(四)财政收支平稳增长,民生保障作用增强
2010 年,受工业经济稳步回升,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张等因素影响,全省主要税种收入增长平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大幅增加。财政支出继续向经济结构调
整、民生保障、支农惠农和公共投资等领域倾斜。
(五)房地产业快速发展
2010 年,受投资和需求上升的双重影响,全省房地产市场呈现量价齐升的趋势,房地产开发规模激增,商品房销售势头旺盛,房地产信贷投放大幅增长。
1.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43.1 亿元,同比增长49.5%,增速比2009
年提高21.3 个百分点。住宅开发投资进一步加快。房地产资金来源1044.6 亿元,自筹资金占比
六成,企业资金充裕,到位情况良好。
2.房地产市场供给充足。全年完成土地开发面积588.6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9%。房屋新开工面积5018.4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5%。全年房屋竣工面积2166.8 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778.2 万平方米。
3.房地产销售势头旺盛。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 271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9%。销售额1010.1亿元,同比增长54.8%。
4.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
全年商品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4.8%,涨幅同比提高0.5 个百分点。哈尔滨市房屋销售价格、土地交易价格增势趋缓,房屋租赁价格增长较快。
5.房地产信贷规模扩张。截至年末,全省房地产贷款余额 913.52亿元,同比增长49.99%。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 232.26亿元,同比增长45.85%,呈现快速增长势头。购房贷款余额681.26亿元,同比增长51.46%。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622.97亿元,同比增长57.06%。
(六)科技含量不断加大,装备制造业优势明显
装备制造业是全省工业体系中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具有雄厚的科技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2010年,全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 1400亿元,产品出口交货值超过100亿元,利税总额超过 120亿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逐渐提高。
全省装备制造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9户,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13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19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8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33项、省科学技术奖 166项。二是重大装备研制取得突破,完成并交付使用的国家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7项,省级 30项。大型发电设备、核电、重型机械等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取得重大突破。三是区域经济特征明显,哈尔滨的发电设备、汽车、航空,齐齐哈尔的重型装备、机床,大庆、牡丹江的石油石化装备,佳木斯的农机装备,鸡西、鹤岗的矿山采掘装备等制造业均突出体现地方特色和区位优势。
四是产业集中度和民营企业比重偏低、地方配套能力差、产业链短,缺少综合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民营和外资比重偏低。
2010年,全省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的政策要求,结合全省支柱产业发展实际需求,持续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信贷支持,年末装备制造业贷款余额 188亿元,比 2006年增长115%,全年累计投放贷款 173亿元,金融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七)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节能减排取得进展
2010年,全省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节能取得积极成效,纳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 25家企业节能量完成“十一五”节能计划。全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减排均超额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目前开工建设 89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近 300万吨/日,城镇污水处理率提高到60%。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效果显著,水质明显改善。全省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的系列行动,依法查处环境问题企业 2578家,行政处罚 71家、限期整改1194家、限期(停产)治理 794家、关停取缔 519家。
三、预测与展望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进一步巩固经济向好形势,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之年。黑龙江省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仍然复杂多变,经济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通胀预期的压力不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难度加大。
黑龙江省将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将进一步巩固。全省金融机构将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在积极推进大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大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着力改善民生,不断提高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效果。
总纂:周逢民张会元统稿:许国新袁兆成杨冰执笔:王舵刘畅何延伟周锐马辉张杰海平张志军王迟李婷婷
高磊杨捷孙丽颖姜天怡杜志文卢刚刘恕张晓明提供材料的还有:甘雨柏雪银孙杨
附录:
(一)黑龙江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1. 4月27日,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推出卢布对人民币直接汇率项下的卢布现汇业务,标志着中俄贸易结算进入直接汇率的市场化阶段。
2. 6月14-19日,第21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在哈尔滨举行。本届哈洽会共签订各类涉外合同总额119.1亿美元,国内合作项目总额1521.1亿元。
3. 6月,经国务院批准,黑龙江省海林、宾西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至此,黑龙江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到3家。
4. 7月16日,黑龙江省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全年全省累计结算金额51亿元,在全国试点省(市、区)中位居上游。
5. 8月31日,全国第六家、中俄边境首家综合保税区—绥芬河保税区通过国家十个部委的联合验收,正式封关运行。
6. 10月22日,哈尔滨银行成为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卢布交易做市商,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两家世界一流银行共同成为人民币对卢布交易的做市商银行
7. 12月19日,中俄原油管道投油全线贯通,来自俄罗斯的原油顺利输抵中国大庆末站,实现一次试投运成功。
8. 12月29日,黑龙江4家中小企业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正式注册发行1.7亿元集合票据,首开东北三省中小企业发行集合票据先河。
9. 2010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登上千亿斤新台阶,成为全国第二个超千亿斤省份,商品量达770亿斤,稳居全国第一。
10. 2010年,黑龙江加入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俱乐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23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73.3亿元,实现年初制定的“双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