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圈需要建立“进入认证”机制
在我们看来,中国金融圈子这种鱼龙混杂的局面,是发展中市场必然经历的阶段,也是市场不规范、规则缺乏的特色。也许这有些理想化,尤其是对金融业利益格局固化的现实,但中国金融业如果要良性发展,必须走这条路。
在中国,做什么行业最火?在什么领域资源最多?毫无疑问,是金融业。
先看中国银行业的规模。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达101.2万亿元。再看中国股市,据美国BIG投资公司今年3月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大陆市场占全球股市市值7.38%,首次超过日本份额,位列全球第二。自2005年开始,中国股市规模迅速发展,6年来市值增长超过5倍。2004年,中国股市市值还未排进全球前十,而当时日本就已经是第二大股票市场,贡献全球12%的市值。
在保险市场,2009年全国保费收入突破1万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2010年,中国保险市场规模在世界位列第六,正从一个有潜力的新兴市场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保险市场之一。中国的基金市场近年也发展迅速,以公募基金为例,2009年公募基金的规模为2.67万亿元人民币。据业内估计,到2014年公募基金的规模预测中值在5.5万亿-7.1万亿之间。近几年,私募股权基金(PE)在中国迅速崛起。总部在苏黎世的艾德维克资产管理公司CEO阿施勒认为,就风险投资(VC)和小的成长型资金而言,中国市场在这方面的情况与美国、欧洲可以对比,“对于国际机构投资者来说,他们现在面临着三种重要选择——中国市场、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
与制造业相比,中国的服务业发展显著落后,而金融服务业又是其中相对落后的领域。正因为其起点落后,金融业成为近年来发展最迅速的领域。整体来看,中国的金融市场自2005年以来出现井喷,在不断的市场创新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任何一个新市场,往往都是跑马圈地的场所,也是获得垄断利润的场所,还是一个充满利益寻租的场所。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贸易是第一个获取暴利的领域,在改革开放初期,在供给不充分、“双轨制”之下,依靠特权的国内外贸易曾是吸引各路人等汇集的耀眼领域。贸易之后的亮点是房地产业。从1998年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房地产业吸引了众多的特权人士进入逐金夺利,成为快速积累财富的重要市场。中国至今的富豪榜,仍然带有浓厚的房地产特色。在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看来,第三个能获取暴利的领域就是中国的金融业。当今的金融圈子也成为汇聚巨大资源和各色人等的热门领域。
在中国这个市场化历史尚短的大政府国家,暴利领域往往异常复杂。以目前的金融圈子为例,不仅聚集了国内外的精英人物加入,也由于它的不规范性,金融圈子也成为各种“流氓”混混聚集的场所。从人物类别来看,这些流氓混混,有的是官员,有的是官员家属,有的是高干子弟,有的是在海外混不下去的人,有的是暴发户,有的完全是骗子,有的是在市场飘浮的职业经理人,有的是传销人员,有的甚至是被骗的人。在中国的金融圈子里,既有中国的骗子,也有外国骗子;有大学教授兼职骗子,也有基层苦干上来自学成才的骗子,成分异常复杂。由于这个圈子里鱼龙混杂,很多刚刚学成毕业的年轻学子,由于无处可去,难以找到正经工作,以为当骗子本就是正途,于是稀里糊涂地投身其中,充当混混和骗子的接班人。
观察中国金融圈子这个大名利场,可以发现这批骗子有几个最大的特点:一是博傻,在市场上装傻充愣,只要是国家政策出台,我就敢骂、敢叫唤,而且唯一会的本事就是骂,为了骂而骂;二是反其道而行,政策说要往东,我就是往西,你说往上,我说往下,你说房地产业应该克制,我就说要暴涨。三是以混资金为主,许多混混都会在有名声之后,最后都要代理资金,圈住资金、拆借资金,总之,玩资金是最后结果。
在我们看来,中国金融圈子这种鱼龙混杂的局面,是发展中市场必然经历的阶段,也是市场不规范、规则缺乏的特色。但从发展来看,中国亟需规范的金融业来支撑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事情都是人做的,要规范市场,要靠制度,更重要的是靠人。要规范中国的金融业,迫切需要清理金融圈子,搞一场“新四清运动”。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我们的建议是,中国金融业完善政策是一个方面,而建立游戏规则也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说白了,金融圈子不是什么人都能玩的,它需要更加专业、守规则、守诚信的人群加入,具体而言,中国的金融圈子需要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市场公认的“进入认证”机制,以确保进入者的规范性。也许这有些理想化,尤其是对金融业利益格局固化的现实,但中国金融业如果要良性发展,必须走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