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风险增大,别忘投信用保单
白晓来源大众日报) |2011-06-02 10:02487
今年以来,随着欧洲债务危机加深、全球性灾害增多、局部冲突日益严峻、国外动乱事件增多,全球经济政治形势尚处于不明朗阶段,致使外贸出口风险暗涌。据统计,2010年我省出口信用保险出险案件245件,报损金额近1.5亿美元,全年企业从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获得赔款7858万美元。
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随着欧洲债务危机加深、全球性灾害增多、局部冲突日益严峻、国外动乱事件增多,全球经济政治形势尚处于不明朗阶段,致使外贸出口风险暗涌。而出口信用保险给企业破解外贸“困局”提供了新的“武器”,正日益成为外贸企业规避收汇风险最为有效的金融工具和市场开拓的重要保证。
本报记者 白晓 本报通讯员 任滨
一张保单换来2000万赔款
青岛某公司去年与一家巴西客户签订了一笔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订单合同,并按照合约准时给对方发货。然而应付款日到来时,巴西客户却以资金短缺等理由,迟迟不肯付款。该公司自行追讨近2个月未果,遂于今年1月25日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山东分公司提出索赔。
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立即启动案情调查和货款追讨工作。在中国信保不断施压下,巴西方面全额承认债务并出具还款计划,按期分批支付了部分货款。对于尚未追回的部分,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及时进行了定损核赔,赔付金额近2000万元人民币。
国际贸易中,出口企业采用赊销方式出口商品,面临着一系列收汇风险,倘若国外进口方或其银行发生破产、无力偿付、拖欠等信用问题不能按时支付货款,出口方货款将遭到损失。而一份出口信用保单,无疑能让企业在出口收汇安全方面获得更多保障。
上述这个案例中,中国信保的及时赔付不仅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维护了企业的经营安全,更凸显了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作用。
“第一时间介入,尽量减少企业损失,使企业在发生收汇损失后不影响正常的生产和经营。”中化(青岛)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昱对出口信用保险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他看来,信用保险能充分发挥风险防范和经济补偿功能,已成为出口企业抵御风险的“避风港”。
据统计,2010年我省出口信用保险出险案件245件,报损金额近1.5亿美元,全年企业从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获得赔款7858万美元。
“不敢接”的订单敢接了
除了保证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出口信用保险还在促进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青岛金岭电器有限公司从去年开始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一年来,通过提供灵活的付款方式已争取潜在主要客户5家,出口销售额同期相比增加20%。
公司营销副总宋宝声介绍说,以往,为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公司要求绝大部分新客户都采取预付货款的方式,这相对减弱了公司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在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后,企业终于吃下了一粒“定心丸”。
“出口信用保险解决了我们市场开发的"瓶颈"。在争取客户上,灵活的付款方式增加了比较优势,并能在风险可控下增加了成交。”宋宝声告诉记者,以往不敢接的新客户、大订单现在都敢接了。
对于企业在开拓新兴市场时面临信息匮乏、风险无法保障的难题,出口信用保险也能做到“花小钱省大事”。
据了解,目前企业在开拓新兴市场时,不得不面临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政治不稳、效率低下、法制不健全、外汇管制苛刻等不利因素。
“虽然新兴市场国家风险较大,但是利润也会大一些。不过要是没有信用保险等政策的扶持,生意会大起大落。”青岛一家中小纺织企业的负责人举例说,“去年一宗与新兴市场国家的交易中,我们数十万美元的货款差点收不回来。幸好公司购买了出口信用保险,在中国信保的有效追偿和赔付后,公司后来挽回了全部损失,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青岛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正是由于有了出口信用保险的有力支持,目前岛城企业的接单信心和抢单能力大大增强。今年1—4月份,青岛市对新兴市场出口26.0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3%。
应对外贸新风险的有力手段
随着中东、北非危机的持续升级,地缘政治危机开始成为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新风险。
“目前在中东、北非地区,由于动荡和战争所带来的港口关闭、外汇管制等问题,这使众多出口企业受到牵连,有的收汇无望,转卖困难,有的甚至陷入被迫弃货的惨境。”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事实证明,政治风险无疑是诸类风险中对企业影响更直接、杀伤力更强的风险。要合理控制政治风险,企业需要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尤其是政治环境进行充分调查和分析,对政治风险进行全面评估,更需要签署科学、有效的合同、协议,维护好自身权益。
然而,这项工作对于众多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出口企业而言,并非易事,选择合理的避险手段刻不容缓。目前,出口信用保险已经成为各国普遍推崇的出口风险管理工具,借助信用保险避险已成为出口企业有效防范政治风险的有力手段。
今年以来,随着欧洲债务危机加深、全球性灾害增多、局部冲突日益严峻、国外动乱事件增多,全球经济政治形势尚处于不明朗阶段,致使外贸出口风险暗涌。而出口信用保险给企业破解外贸“困局”提供了新的“武器”,正日益成为外贸企业规避收汇风险最为有效的金融工具和市场开拓的重要保证。
本报记者 白晓 本报通讯员 任滨
一张保单换来2000万赔款
青岛某公司去年与一家巴西客户签订了一笔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订单合同,并按照合约准时给对方发货。然而应付款日到来时,巴西客户却以资金短缺等理由,迟迟不肯付款。该公司自行追讨近2个月未果,遂于今年1月25日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山东分公司提出索赔。
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立即启动案情调查和货款追讨工作。在中国信保不断施压下,巴西方面全额承认债务并出具还款计划,按期分批支付了部分货款。对于尚未追回的部分,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及时进行了定损核赔,赔付金额近2000万元人民币。
国际贸易中,出口企业采用赊销方式出口商品,面临着一系列收汇风险,倘若国外进口方或其银行发生破产、无力偿付、拖欠等信用问题不能按时支付货款,出口方货款将遭到损失。而一份出口信用保单,无疑能让企业在出口收汇安全方面获得更多保障。
上述这个案例中,中国信保的及时赔付不仅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维护了企业的经营安全,更凸显了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作用。
“第一时间介入,尽量减少企业损失,使企业在发生收汇损失后不影响正常的生产和经营。”中化(青岛)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昱对出口信用保险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他看来,信用保险能充分发挥风险防范和经济补偿功能,已成为出口企业抵御风险的“避风港”。
据统计,2010年我省出口信用保险出险案件245件,报损金额近1.5亿美元,全年企业从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获得赔款7858万美元。
“不敢接”的订单敢接了
除了保证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出口信用保险还在促进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青岛金岭电器有限公司从去年开始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一年来,通过提供灵活的付款方式已争取潜在主要客户5家,出口销售额同期相比增加20%。
公司营销副总宋宝声介绍说,以往,为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公司要求绝大部分新客户都采取预付货款的方式,这相对减弱了公司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在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后,企业终于吃下了一粒“定心丸”。
“出口信用保险解决了我们市场开发的"瓶颈"。在争取客户上,灵活的付款方式增加了比较优势,并能在风险可控下增加了成交。”宋宝声告诉记者,以往不敢接的新客户、大订单现在都敢接了。
对于企业在开拓新兴市场时面临信息匮乏、风险无法保障的难题,出口信用保险也能做到“花小钱省大事”。
据了解,目前企业在开拓新兴市场时,不得不面临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政治不稳、效率低下、法制不健全、外汇管制苛刻等不利因素。
“虽然新兴市场国家风险较大,但是利润也会大一些。不过要是没有信用保险等政策的扶持,生意会大起大落。”青岛一家中小纺织企业的负责人举例说,“去年一宗与新兴市场国家的交易中,我们数十万美元的货款差点收不回来。幸好公司购买了出口信用保险,在中国信保的有效追偿和赔付后,公司后来挽回了全部损失,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青岛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正是由于有了出口信用保险的有力支持,目前岛城企业的接单信心和抢单能力大大增强。今年1—4月份,青岛市对新兴市场出口26.0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3%。
应对外贸新风险的有力手段
随着中东、北非危机的持续升级,地缘政治危机开始成为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新风险。
“目前在中东、北非地区,由于动荡和战争所带来的港口关闭、外汇管制等问题,这使众多出口企业受到牵连,有的收汇无望,转卖困难,有的甚至陷入被迫弃货的惨境。”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事实证明,政治风险无疑是诸类风险中对企业影响更直接、杀伤力更强的风险。要合理控制政治风险,企业需要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尤其是政治环境进行充分调查和分析,对政治风险进行全面评估,更需要签署科学、有效的合同、协议,维护好自身权益。
然而,这项工作对于众多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出口企业而言,并非易事,选择合理的避险手段刻不容缓。目前,出口信用保险已经成为各国普遍推崇的出口风险管理工具,借助信用保险避险已成为出口企业有效防范政治风险的有力手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