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见表3 表4来源央行网站) |2011-06-02 10:03844
地区间存款结构出现调整,东部企业活期存款占比下降,中、西部储蓄存款占比上升2010年末,各地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增速均低于上年。2010 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分别为 65.4%、63.7%、65.0%(见表12) 。
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发布《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11年6月1日
内容摘要
2010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严峻的自然灾害等挑战,全国各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加权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3%、13.8%、14.2%和15.4%,比上年分别提高1.5个、2.1个、0.7个和2.8个百分点。
2010年,各地区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超万元,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最快,为17.8%。城乡消费市场同步活跃,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回落,投资的地区结构进一步改善。各地区外贸进出口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贸易顺差仍集中在东部地区,但占全国的比重下降,其他地区占比上升。随着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外商投资企业在华投资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新一轮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大幅增长,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等西部省份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居前。各地区“走出去”战略步伐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创历史新高,海外收购主要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各具特色。东部地区加快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经济发展活力增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加快开发开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加快,对全国经济辐射和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各地区节能降耗工作取得进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等相关约束性目标基本如期实现。
各地区金融业稳健运行,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加大。居民储蓄存款增长放缓,企业存款增速回落,存款呈活期化态势。本外币贷款增速高位回落后总体走稳,贷款节奏趋向均衡,信贷投放结构不断优化。各地区贷款投向基本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对个人消费以及中小企业、“三农”等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稳步上升,金融机构利率定价制度建设加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加快发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各地区融资结构进一步改善,29个省份直接融资比重上升,中西部地区债券发行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各地区继续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社会信用环境不断改善,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存在较多有利条件。各地区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东部地区将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强自主创新,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部地区将进一步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强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西部地区将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的政策措施和促进西藏、新疆等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各项举措,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挥资源优势,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东北地区将继续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
2011年,各地区金融机构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010年,全国各地区金融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信贷增长逐步向常态回归,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全年各地区金融运行总体平稳,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继续增加,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直接融资在资金配置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地区间金融发展更趋协调,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各地区银行业
2010年,全国各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个数、从业人员稳步增加,资产规模增长较快。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共计19.5万个,从业人员30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0.6万个和20.7万人;资产总额88.8万亿元,同比增长19.9%分地区看,东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个数、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在全国占比最高(见表1),其中,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和山东银行业资产总额合计在全国占比超过半数;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银行业资产总额分别增长18.9%、20.6%、24.5%和15.7%。外资银行稳步发展。年末,全国共有27个省份有外资银行入驻,较上年增加2个省份;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1.8万亿元,同比增长20%,外资银行资产的94.4%集中在东部。西部地区对外资银行的吸引力增强,西部地区外资银行资产总额和机构网点数占比均较上年有所提高。
县域和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发展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快速增长。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合计资产总额突破10万亿元。分地区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中的50.3%集中在东部,其他地区增长较快,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分别增长25.5%、26.9%和17.0%。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加快发展,同时小额贷款公司迅猛增加。年末,包括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在内的全国新型农村机构共计3519家,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一)各地区存款增长趋稳,企业存款增速回落,存款呈活期化态势2010年,全国各地区本外币存款增速趋稳,比上年均有所下降。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分别为42.3万亿元、10.9万亿元、12.6万亿元和5.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9%、21.4%、22.3%和18.3%,增速较上年分别降低8.8个、5.9个、9.1个和7.2个百分点。各省份本外币各项存款同比增速最低为15.4%,最高为32.8%。
各地区居民储蓄存款增速趋缓,企业存款增幅回落较多。下半年受物价增长较快、居民理财意识增强等因素影响,储蓄存款增速略有回落,增势总体平稳。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增速同比分别回落3.6个、1.7个、2.0个和4.5个百分点。受企业贷款增长放缓以及相应的派生存款增幅下降、企业用于生产投资资金增加等因素影响,各地区企业存款增速大幅降低。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企业存款增速分别为17.7%、22.9%、22.7%和20.1%,增速与上年相比下降幅度均超过15个百分点(见表2)。
各地区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总体呈现活期化态势。2010年,受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影响,全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新增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分别为55.7%、64.8%、67.8%和63.4%,只有西部地区较上年略降0.5个百分点,其他三个地区的占比均较上年不同程度提高。
外币存款余额稳步增加。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外币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分别增加107.2亿美元、9.6亿美元、22.6亿美元和17.9亿美元。东部地区经济外向度较高,外币存款在本外币各项存款中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从各地区银行体系资金来源结构看,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比重均略有下降,而其他存款比重上升3.6个百分点。从资金来源的地区分布看,中部和西部地区本外币存款余额在全国的占比分别上升0.2个和0.4个百分点,东部和东北地区占比分别下降0.5个和0.1个百分点(见表3、表4)。
专栏1区域存贷款结构变化分析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逐步引导货币条件从反危机状态向常态回归。随着各项宏观调控政策陆续出台,全国存贷款增长整体呈现高位回落态势。由于我国各地经济运行状况和发展特点存在差异,地区间存贷款结构出相应变化。
一、各地区贷款增长逐步放缓,结构有所改善
2010年初,各地区信贷运行保持了上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尤其是1、2月份,部分省份贷款余额增速在30%左右。自3月起,信贷投放有所放缓,全年金融机构贷款投放逐季减,2010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速比上年末降低11.8个百分点,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速分别下降11.3个、12.6个、14.5个和11.6个百分点。从各地区贷款余额在全国的占比变化情况看,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占比分别较上年提高0.13个和0.46个百分点,表明在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影响下,信贷资源逐渐向中西部倾斜。从贷款结构看,2010年变动最大的是票据融资,各地区票据融资均出现大幅下降,其中东部地区票据融资净下降4913亿元,占票据融资下降总量的50%以上。主要原因是在信贷资源趋紧形势下,各地区金融机构普遍通过主动压缩票据量来维持一般贷款的增长。2010年,各地区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出现大幅回落,增速与上年末相比下降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但新增额在其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额中占比仍然较大。其中东部地区中长期贷款增速同比回落17.5个百分点,增速下降幅度最大。从各地区中长期贷款增量在全国所占比重变化看,除东部较上年下降4.5个百分点外,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均出现小幅上升。这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项目需求旺盛紧密相关。如辽宁在国务院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第12届全运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工和沈阳地铁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入关键期等因素推动下,
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2%,带动中长期贷款持续高速增长。广西2010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基础设施相关贷款年末余额较2005年增长近三倍,新增固定资产贷款占全部贷款新增额的40.5%。安徽全年“861”重点项目计划新开工和在建项目4032个,完成投资达5294亿元,其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另外,受经济发展程度差异以及产业转移等因素影响,东部地区在中长期贷款增长相对放缓的同时,其短期贷款增量在全国占比大幅上升9.1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短期贷款增量占比出现大幅下降,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下降1.8个、6.4个和0.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薄弱领域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表现为个人消费贷款占比不断提高、对“三农”和小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个人消费贷款新增额在其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额中的比重分别提高7.8个、8.5个和6.4个百分点,上升幅度大于东部地区;涉农贷款增量在其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中的比重分别提高16.3个、9.4个和13.6个百分点,小型企业贷款增量在其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中的比重分别提高9.7个、6.8个和6.1个百分点,信贷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二、地区间存款结构出现调整,东部企业活期存款占比下降,中、西部储蓄存款占比上升2010年末,各地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增速均低于上年。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增速同比分别下降8.7个、5.7个、9.1个和6.9个百分点,东部和西部地区降幅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企业存款增速明显放慢。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存款余额增速分别较上年下降19.4个、15.2个、22.1个和18.4个百分点。各地区企业存款新增额在其人民币各项存款新增额中的比重均有所下降,其中中部地区降幅最小,为7.5 个百分点,东部地区降幅最大,为 15.6 个百分点。造成企业存款增速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信贷投放减少导致企业派生存款减少;另一方面,银行业监管部门出台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 、 《项目融资指引》 、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办法》 (简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 ) 。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要求金融机构实行“实贷实付”的放款原则,
并通过受托方式直接划付给交易对手,贷款滞留企业银行账户转为存款的情况减少。此外,各地经济向好回升势头进一步巩固,经济主体活力增强,企业投资及生产、经营占款增加也是企业存款下降的原因之一。在 2010 年全国新增企业活期存款中,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活期存款新增额在全国占比分别上升 4.4 个、1.7 个和 1.3 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占比则出现下降,这与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有关。由于项目投资拉动、承接产业转移等因素,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出现加速发展,企业景气回升迅速,企业资金流转速度加快,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均较上年大幅提高40 个百分点左右,而东部地区企业利润增速提高幅度则相对较小。企业景气状况和企业存款变化的联系在中部地区表现较为明显,2010年,中部地区企业活期存款新增额在其全部企业存款增量中的比重达 78.9%,在各地区占比最高,其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也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增速提高幅度是东部地区的近三倍,这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密切相关。如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为该省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10 年该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2个百分点;湖北 2010 年四个季度的企业资金周转情况指数及支付能力状况指数均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全年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幅高达 75%。
2010 年末,中、西部地区储蓄存款余额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同比分别增长 16.7%和 19.5%,储蓄存款新增额在其人民币各项存款新增额中的比重较上年分别提高 2.65个和 6.17个百分点。从新增居民储蓄存款期限结构看,东部地区居民定期储蓄新增额在全国占比下降 6.3个百分点,中部和西部地区占比保持升势,分别上升 2.8个和 3.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相对东部地区,中西部经济呈现赶超效应,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同时其投资、理财渠道却相对较窄,民间借贷活跃程度相对较低,在存款利率提高后,储蓄存款出现一定增长。
(二)各地区贷款增速高位回落,信贷结构趋于优化,对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10 年,全国各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地区本外币贷款增速高位回落后总体走稳。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 29.4 万亿元、7.1 万亿元、8.8 万亿元和 3.4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7%、21.4%、23.4%和19.7%,比上年分别降低14.1 个、12.9 个、14.5个和 12.0 个百分点(见图 2)。贷款节奏趋向均衡,往年金融机构上半年尤其是第一季度集中投放贷款的状况有了极大改善。各地区各季度新增贷款占比总体呈“3:3: 2:2”特征,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比例分别为60.2%、59.2%、58.5%和61.0%,与上年相比降幅均超过10个百分点。
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4.4%、30.9%、31%和32.5%,比上年末分别下降19.0个、13.1个、17.1个和12.1个百分点。新增贷款长期化趋势明显,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年本外币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分别占72.4%、78.8%、90.0%和88.4%,其中海南、陕西、甘肃、重庆、吉林等13个省份的占比超过85%。金融机构总体呈现压票据融资、增一般贷款的态势,各地区本外币票据融资余额占比均比上年下降(见表2、表3)。个人消费贷款增长幅度较大。2010年,各地区消费需求持续增加,消费贷款保持快速增长。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1增速分别为 27.2%、46.3%、46.4%和42.2%,分别比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增速高出 2.4个、13.8 个、12.5 个和5.1 个百分点(见表 2) 。人民币消费贷款增量超过1000亿元的4个省份均在东部地区, 其中广东增加最多, 为 2212.5 亿元。信贷投放重点突出。2010 年,各地区贷款投向基本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江苏新增制造业贷款自 2010年 4 月份以来连续 9 个月居各行业贷款增量之首;山东五成以上新增贷款投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县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浙江 “十一大转型升级产业”贷款占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提高 1.6 个百分点。
各地区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经济薄弱环节的发展力度。宁夏新增农业及农户贷款 73 亿元,是上年的 1.86 倍;江西涉农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的余额和增量占全部贷款的比重均超过三分之一;四川新增涉农贷款 1356 亿,灾后重建信贷支持推动农房重建任务全部完成;河南省新增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 53.3%,较好地支持了“三农”及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贵州省涉农贷款增长迅速,增速达到 41%。青海生源地助学贷款余额增长 1.54 倍,满足率达到 100%;内蒙古助学贷款累放额增长 1.2 倍。广东累计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 2.5 亿元,是上年的 3.3倍;重庆农民工小额贷款翻了近两番;新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累放额增长 2.6 倍;云南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增长 1.1 倍。海南小企业贷款增量是上年的 1.9 倍;安徽小企业贷款额2136.9 亿元,同比增长 61.2%;福建新增小企业贷款占全部新增企业贷款的比重达 60.4%。外币贷款增速回落。2010年年末,全国各地区银行业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5%, 比上年末下降36.5个百分点,其中广东、内蒙、山西出现外币贷款余额净下降。分地区看,全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新增外币贷款分别为519.3亿美元、48.3亿美元、56.5亿美元和44.9亿美元,与上年相比, 东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少增582亿美元和2.4亿美元,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多增5.8亿美元和0.8亿美元。 东部地区外币贷款余额和增量在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和增量中的占比高于其他地区。
专栏 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情况分析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2008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平台数量增长过快,贷款规模迅速扩张,相关运营问题逐步出现,潜在风险引起关注。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等政策文件陆续出台后,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规范工作全面推进。据中国人民银行对 2008年以来全国各地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情况的专项调查显示,截至 2010年年末,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1 万余家,较 2008 年年末增长 25%以上,其中,县级(含县级市)1平台约占 70%。总体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东部地区平台个数较多,中部、西部地区县级平台占比较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个数与地方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通常地方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个数越多。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个数占全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总数的比重接近 50%。虽然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相对较少,但县级平台占比较高。中部地区的湖南、江西两省县级平台占比均超过 70%,西部地区的四川、云南两省的县级平台占比近 80%。
二是平台贷款增速稳步回落,公益性项目贷款平稳收缩。各地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规范工作有效推进,2010 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持续高增态势有所缓解。与上年末相比,2010 年年末多个省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增速回落明显,由 50%以上降至 20%以下。按照国务院文件规定,依靠财政性资金偿债的公益性项目融资平台公司得到重点清理规范,贷款平稳收缩。
三是贷款方式以抵、质押为主,5 年期以上贷款占比超过 50%。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管理政策从原先过度依赖地方政府信用逐步向落实抵、质押担保措施转移。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放的贷款以抵、质押方式为主,采取信用方式发放的贷款占比有所下降。重庆市60%平台贷款的贷款方式为抵、质押担保,其中,土地使用权抵押的贷款占比超过 20%。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期限较长,5 年期以上的贷款比重超过 50%,这主要是因为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工及运营后还款所需要的融资期限相对较长。
四是贷款主要投向公路与市政基础设施,土地储备贷款集中情况有所缓解。约五成以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投向公路与市政基础设施。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中主要投向市政基础设施,用于公路建设贷款占比低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部分省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向土地储备集中的情况有所缓解,四川、山西、江西、宁夏等地的土地储备贷款 2010 年年末余额较上年末有所减少。
五是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 30%,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成为贷款的供给主力。调查结果表明,2010年年末,各地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占当地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基本不超过 30%,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供给主力,政策性银行是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主要提供方。各地方政府也积极探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作与监管的新模式,其中以 “上海模式” 、 “昆明模式” 、“重庆模式”具有较强代表性。上海是最早成立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省(市)之一,在早期的发展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上海的基建规划和投融资方向采取“三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由发改委、财政局、银行三方共同协商制定,上海推进筹资多元化的同时,合理控制负债水平,根据行业性质制定差异化投融资机制,不断提高融资管理的效率,强化对投融资风险的系统性控制。昆明率先开创政府债务信息披露机制、推动债务清理并制定偿还计划,形成统一的债务保全方案,实现了各市级投融资平台公司项目产生的现金流能够全部覆盖其自身贷款本息。 “重庆模式”中以渝富公司为投资主体,通过八大建设性资集团投向具体项目,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以盘活存量资金,吸引增量资金。
总体看,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理规范工作正有序推进。地方政府通过平台贷款方式筹集资金,对弥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平台贷款普遍额度大、期限长,用途监督存在一定困难,信用风险仍需予以关注。另外,部分平台运作机制不健全,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自身风险也不容忽视。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公共事业资金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与各地方政府财力相对不足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从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局考虑,应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解决上述矛盾,既要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规范,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更要疏导地方建设资金需求,积极探索地方政府以市场化方式融资加强债务管理的制度安排。认真研究论证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的筹资方式,改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有效发挥市场对地方政府举债的监督约束,促进提高地方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地方政府融资风险。
(三)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整体上升,执行上浮利率贷款占比增加2010 年,金融机构对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利率总体小幅上升。其中,第四季度受两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等因素影响,利率上升速度有所加快。12 月份贷款平均利率比年初上升0.94 个百分点,高于本年基准利率累计上调幅度。全年各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主要分布在5.11%~7.74%之间, 东部地区利率水平总体低于其他地区。
金融机构上浮利率贷款占全部人民币贷款的比重上升,下浮利率和基准利率贷款占比下降。12 月份, 全国金融机构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 43.04%, 比年初上升 6.49 个百分点。 分省看,全年金融机构执行上浮利率贷款占比超过 50%的省份 9 个,较上年增加 4 个。
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进一步提高。各地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体系与组织架构更加清晰,定价制度建设得到加强;金融机构根据风险情况合理定价取向进一步强化; 利率定价技术继续提升,精细化、差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Shibor 在金融机构利率定价中运用的深度和广度均有所增加。受境内外汇资金供求变化和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影响,各地区占比较大的 3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利率和 1 年期美元贷款利率在波动中上升。12 月份,上海市 3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利率和 1 年期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 1.37%和 2.90%,同比分别上升 0.99 个和 1.43 个百分点。四川 3 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利率从年初0.44%走高至8 月份2.15%的年内高点, 此后随场资金供需情况回调。民间借贷利率逐步走高。2010 年,在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上调等因素的带动下,民间借贷利率总体呈逐步上升态势。分省看,各地民间借贷利率涨跌不一。浙江省民间借贷利率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上行较快,全年加权平均利率比上年上升 295 个基点,广东、内蒙等省份民间借贷利率也有不同程度上升。一些中西部省份民间借贷利率水平有所下降。
(四)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持续改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各分行按照总行的统一部署,继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资产负债规模平稳增长,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10年 7 月,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实现 A+H 股公开发行上市,至此,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农业银行各分行深入推进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甘肃、四川、广西、福建、山东、重庆、吉林、湖北等 8 家分行扎实推进深化 “三农金融事业部” 改革试点工作。此外,8 月中国光大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顺利挂牌上市。
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继续深化。国家开发银行各分行按照商业化改革要求加快推进业务模式和经营机制转型, 积极建立与国银金融租赁公司、国开金融公司的协调发展机制。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研究制订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实施总体方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分支机构积极构建适应现代银行要求的体制机制,积极开创独具特色的信贷支农途径。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改革稳步推进。江西城市信用社改制全面完成,新疆、甘肃部分城市信用社改制为城市商业银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少数尝试跨国经营。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福建、四川、重庆、新疆等省份城商行法人机构改革深化。北京银行设立阿姆斯特丹代表处,包商银行与蒙古贸易发展银行开展全面合作, 富滇银行赴老挝设立代表处。 贵州、陕西、新疆、河北等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完成更名改造,湖北五家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筹建湖北银行,湖南株洲等四个城市商业银行和邵阳城信用社重组成立华融湘江银行;宁夏、吉林等省份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增资扩股, 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抗风险能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在中国人民银行专项票据资金支持下,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显著改善。
2010 年年末,按贷款四级分类口径统计,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例为 5.6%,比上年末下降 1.8 个百分点。资金实力显著提高,支农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余额分别为3.9 万亿和2万亿元, 比上年末分别增加 7825 亿元和 3937 亿元。 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一定进展。 截至 2010 年年末,全国共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农村信用社 1976 家,农村商业银行 84家,农村合作银行 216家。广州农商行等部分农村商业银行跨省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重庆农商行成功实现境外上市。新型农村组织加快发展。2010 年,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组织继续快速发展,金融支持“三农”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各地区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增长迅速,西部地区新型农村组织占比最高(见表 5) 。安徽336 家小额贷款公司获准筹建,其中 211 家挂牌开业;云南批准设立 228家小额贷款公司;宁夏新增 342 个“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新疆新设 157 家农村资金互助组。新型农村组织扎根县域经济,资金主要投向“三农”和中小企业,助推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 5 个计划单列市提前实现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推出。内蒙古县域金融机构深入推进“一县一品”信贷政策产品化工作,创新信贷产品 50余种;江西不断加强林业发展金融支持,林权抵押贷款余额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辽宁各类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业务贷款年末余额已超过200 亿元,惠及农户超过 80 万;重庆在全国率先开展银行卡 POS 助农取款服务试点,采取与村委会合作的方式设立农村便民金融服务点,进一步探索解决偏远地区银行服务网点不足的问题。
二、各地区证券业
2010 年, 我国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积极推进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股指期货合约上市等产品创新。证券市场筹资规模增长较快,交易保持活跃,证券经营机构稳步发展。期货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一)上市公司数量增加,证券市场筹资规模增长较快上市公司数量增加。
截至 2010 年年末, 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总数(A、 B股)2063 家, 比上年增加345 家,增长 20.1%。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62.4%、15.2%、16.4%和6.1%(见表6) ,东部地区上市公司数量仍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证券市场筹资规模增长较快。债券市场发行规模稳步扩大,东部和东北地区国内债券筹资额占比较上年有所下降,中部和西部地区占比较上年有所上升。股票市场筹资规模大幅增加,全年沪、 深 A 股市场累计筹资 8955 亿元,比上年增长129.9%,其中北京、广东、上海筹资额居前三名,合计占当年国内 A 股筹资总额的一半。创业板市场稳步发展,全年公开发行创业板股票 117 只,筹资 932 亿元,占当年新股发行融资总额的20.1%。截至 2010 年年末,创业板上市公司 153家,市值总计 7365 亿元,比上年末净增 5755 亿元。
(二)股票市场交易保持活跃,证券经营机构稳步发展股票市场交易保持活跃。全年沪、深股市累计成交 54.6万亿元,同比多成交 9647 亿元。年末沪、 深两市的股票总市值为 26.5 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8.8%,占 GDP 的比重达到 66.7%;股票流通市值为 19.3 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27.7%。年末,上证综合指数、深证成份指数分别比上年末下跌14.3%和9.1%。证券经营机构稳步发展。截至 2010年年末,106 家证券公司共有营业部 4644 个,比上年末增加 688 个,增幅 17%;总资产近 2.0 万亿元,净资本 4319.3 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 3%和增长12.7%。 全年106 家证券公司均实现盈利, 共实现营业收入1911亿元, 累计实现净利润775.6亿元,分别同比下降 6.8%和 16.9%。年末,全国共有基金管理公司 63 家, 比上年末增加 3 家; 注册资本累积94.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亿元, 增长9.2%;证券投资基金 704 只,比上年增加 147 只,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达 2.5 万亿元。分地区看,基金公司仍集中分布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其中,东部地区 60 家,西部地区 3 家。
(三)期货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2010 年, 我国期货市场保持了近年来的较快增长势头。全年期货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期货合约 31.3 亿手, 成交金额达 295.9 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45.3%和136.9%。其中:沪深 300 股指期货累计成交 9174.7 万手,成交金额 82.1 万亿元, 占全年期货市场成交总的 26.6%; 已上市的 23 个商品期货品种累计成交30.4 亿手,成交金额 227 万亿元,占全年期货市30.4 亿手,成交金额 227 万亿元,占全年期货市场成交总额的 73.4%。从成交金额占比看,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四大交易所所占比例分别为 39.9%、20.0%、13.5%和 26.6%。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成交金额所占份额同比分别下降 16.6 个和15.4 个百分点;郑州商品交易所成交金额所占份额同比提高 5.4 个百分点;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自股指期货合约推出一年以来,成交金额占比快速上升,已超过大连及郑州商品交易所位居第二。
三、各地区保险业
2010 年,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进一步完善保险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 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保险市场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一)保险经营机构不断增加,保费收入稳步增长
2010年年末, 我国共有保险法人公司146家,比上年增加 8 家; 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2550 家,兼业代理机构 19 万家, 营销员 330 余万人。 东部地区保险法人总部数量占全国的 85.4%(见表 7) ,集中度继续提高。保险公司的资产总额为 5.0万亿元,同比增长 22.0%。全年实现保费收入(指原保险保费收入,下同)1.5 万亿元,同比增长 30.4%。中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占比 95.6%,同比下降 0.3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30.5%、 31.5%、 29.6%和 28.4%。广东、江苏、山东三个省保费收入超过千亿元。在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海南省保费收入增速最快,同比增长 45%。
(二)人身险和财产险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农业保险试点稳步推进人身保险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2010 年,全国人身保险保费收入 1.1 万亿元,同比增长28.7%;行业实现总利润 654.4 亿元,同比增长51.7%。 人身险业务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新单期交保费增速比趸交增速高 7.2 个百分点,银保渠道新单期交业务比趸交业务增速高 33.5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28.7%、 28.8%、 27.1%和25.3%。财产保险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0 年,财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 4026.9 亿元,同比增长 34.6%;占全国保险业总保费收入的27.7%, 同比提高 0.9 个百分点。 中资财险公司保费收入 3984.1 亿元,占据了 98.9%的市场份额,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财产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35.4%、42.0%、35.7%和 38.6%,江西、海南、吉林同比增速超过 50%,分别为63.2%、55.6%和50.5%。农业保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10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农业保险发展。在政策引导鼓励下,保险机构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农业保险经办主体从最初的 6家增加到 18家,并新开展了马铃薯、青稞、牦牛、藏系羊、天然橡胶保险等试点。目前,开办的险种已达 14个,并覆盖了所有粮食主产区。黑龙江垦区的主要粮油作物基本实现了 “应保尽保” ; 安徽农作物的总承保覆盖面达 72%;内蒙古、吉林、新疆的主要农作物承保覆盖面均超过了 70%;江西重点产粮县水稻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 79.6%,增速居全国第一。随着覆盖面的扩大,农业保险已成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和灾区重建的重要资金来源。
(三)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继续增长
2010 年, 保险业原保险赔付支出 3200 亿元,同比增长 2.4%。其中,财产险各类赔款及给付1756 亿元,同比增长 11.4%;人身险各类赔款及给付 1444.4 亿元,同比下降 6.8%。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各类赔款给付占比分别为 54.6%、18%、18.6%和 8.9%,与上年相比,东部和东北地区占比分别下降 1.3个和 0.7 个百分点,中部和西部占比分别提高 0.7 个和1.4 个百分点(见表 7) 。分省看,青海、宁夏、四川等7 个省份各类赔款给付支出增速达到两位数,北京、黑龙江、天津等 9 个省份出现了同比下降。
(四)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水平继续提高
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均较上年不同程度提升。保险密度增长较快,各省份增幅均在 15%以上,但区域差异仍然明显,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保险密度最高的 5 个省份均在东部地区。保险深度排名与保险密度排名差别较大,除北京、上海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均居全国前两位外,江苏、浙江等保险密度较高的省份均位列保险深度 10强之外, 主要是由于这些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规模较大。
(五)各项改革创新稳步推进
2010 年,我国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强化市场行为监管,出台保险投资新规,启动保险营销体制改革,推出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各地区保险业积极开发新产品、创新业务模式,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能力进一步增强。天津保险参与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辽宁森林保险、科技保险、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江苏在全国首创包含“自然灾害条款”的保险产品;广东省在推广外币保单、电子保单、 “湛江模式”等方面成效显著。
四、资金流向和融资结构
(一) 东部、 西部和东北地区为现金净投放,中部地区为现金净回笼
2010 年,伴随着国内经济的企稳回升,在物价持续上涨、企业投资稳步增长、居民消费需求旺盛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全年现金收支水平呈现增长态势, 净投放现金 6381 亿元,比上年多投放 2354 亿元。 除中部地区外, 各地区现金净投放均较上年明显增长。东部地区是我国现金投放较为集中的地区,全年净投放比上年增长 45.9%。东部各省均呈现现金净投放,其中山东受经济企稳回升、农副产品价格走高、居民消费势头强劲等因素影响,由净回笼转为净投放。中部地区仍然是全国唯一的现金净回笼地区,全年净回笼增长 12%。山西是本地区唯一的净投放省份,且净投放再创新高;安徽、河南两省净回笼现金均超过 500 亿元,物价持续上涨、住房汽车销售火爆使商品销售净收入多增等带动了其现金回笼的大幅增加。西部地区现金净投放比上年增长 74.0%。其中,四川因灾后重建等原因,现金净投放增长两倍;云南受农副产品收购、政府补贴直接到户等影响现金净投放增长也超过一倍; 广西、 重庆、陕西作为劳务输出大省仍然为现金净回笼。东北地区受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的影响,3 省均呈现现金净投放,全年增长 84.9%。
(二)货币市场交易活跃,资金融入融出规模明显扩大
2010 年,我国货币市场交易活跃,成交量快速增长。其中,现券成交 64 万亿元,同比增长
5.5%;拆借成交 27.9 万亿元,同比增长 44%;质押式回购与买断式回购成交 87.6万亿元, 同比增长24.6%。资金流动仍然呈现东部地区向其他地区流动态势。 东部地区净融出资15.0 万亿元,同比多融出 4.4万亿元。作为我国经济金融高度发展的地区,东部地区既集中了全国主要资金净融出地北京和上海, 也有净融入规模居前四位的广东、江苏、天津和福建。中部地区资金需求增长,净融入 9.9 万亿元,比上年多融入 2.5 万亿元。西部和东北地区资金净融入规模分别为 2.5 万亿元和 2.6 万亿元,均比上年多融入 0.8 万亿元。
(三)票据融资余额持续下降,票据市场利率震荡攀升
2010 年以来, 受金融机构加强信贷资产结构调整影响, 票据融资余额逐季下降。 2010 年年末,票据融资余额 1.5 万亿元,同比下降了 37.9%,全国除贵州、青海、宁夏和西藏外均为下降;票据融资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例为 3.1%, 同比下降近 3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票据融资余额同比分别下降 35.8%、33.8%、27.9%和34.0%。票据市场交易总体较为活跃。2010年,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12.2万亿元, 同比增长18.5%。银行承兑汇票累计发生额 11.6 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 14.9%;年末银行承兑汇票余额 5.6 万亿元,同比增长 35.9%,其中,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分别增长 8.9%、52.7%和55.2%,中部地区下降 27.6%。商业汇票贴现累计发生额 26.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12.4%,其中,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增长 6.9%、5.6%和20.9%,而中部地区下降 17.4%。中部地区票据业务增速下滑,在地区分布中的比重相应下降(见表 8)。
票据市场利率震荡攀升, 总体处于高位运行。年初票据市场利率明显高于货币市场利率,第二季度以后,随着信贷总量增速趋缓,金融机构持有票据的意愿增强,票据市场利率有所回落。下半年,随着货币市场利率逐步走高,票据市场利率持续上扬,特别是第四季度,票据市场利率上升幅度较大,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加权平均利率分别在 4.18%~5.86%和 3.96%~7.13%之间, 买断式、 回购式票据转贴现权平均利率分别在 3.19%~5.09%和 3.70%~5.51%之间,明显高于上年同期。各地区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买断式、回购式票据转贴现加权平均利率的水平和走势基本一致。
(四)直接融资在资金配置中的占比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债券融资规模保持较快增长
2010 年, 全国各地区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结构明显优化,占主导地位的贷款融资量占比较上年下降 6 个百分点;直接融资在资金配置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股票和企业债券融资量占比较年上升 3.5个百分点,除甘肃和吉林外,各省份直接融资比重均为上升。 从各地区融资额增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贷款融资量比上年分别下降 24.3%、16.1%、15.3%和18.3%;股票融资量比上年分别增长 40.0%、109.2%、56.1%和974.6%;债券融资增长情况存在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债券融资规模保持较快增长,东部和东北地区有所下降(见表 9)。从融资额地区分布来看,各种融资方式均维持“东部高,中西部、东北部逐渐降低”的格局(见表 10),但东部地区融资额占比有所下降,贷款、债券和股票的融资额占比较上年分别下降 2.4 个、3.8 个和 8.5 个百分点。
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2010 年, 全国各地区深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信用环境和司法环境持续改善,社会信用意识不断增强,征信服务功能和支付结算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
一是各地区加快政府职能转换,为金融良性发展营造有利环境。广东出台了地区改革发展规划,明确了广东金融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定位、目标、思路和重点任务;广西出台了实施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要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融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河北、江西、云南、湖南通过出台指导意见或召开联席会议的形式全面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辽宁、安徽带头开展政府关联类贷款清理工作,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二是继续完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县域金融生态评估工作取得实效。宁夏、新疆出台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评价办法;湖南、四川、陕西、江苏、湖北 5 个省份对辖区部分县(市、区)进行了金融生态环境评估;四川按照“申报、初选、复审”三步法在全省范围量化评估,并对9 县(区、市)授予“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区、市) ” 称号, 有力地推动辖区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和灾后恢复重建;湖南开展“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 已建立省级金融安全区 11 个,市级金融安全区 34 个。
三是夯实金融生态基础,扩大征信系统覆盖面和使用面。天津、河北、浙江等 9 个省份继续拓展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范围,如天津将质监、劳动、环保、安监、海关、农业、建设、规划等部门的部分行政执法与资质信息相继采集入库;江西、重庆率先将小额贷款公司纳入征信系统,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稳健发展;辽宁、福建等省将个人征信记录作为部分地市人大和政协代表选举、公务员招聘、环境违法治理、先进评选的重要依据。四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力度,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社会效应初步显现。海南、河北、北京等 6 个省份出台了未来一段时期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青海探索搭建“青海省金融经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通过引进评级公司等创新举措,推动征信市场健康发展;浙江、山东、河南、云南、宁夏等 17 个省份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建档工作;江苏研发了全省统一模式的 “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辅助管理系统” , 强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五是扩大农户信用记录建档覆盖面,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西藏、青海、宁夏等西部省份逐步为农户建立信用档案; “信用乡、 信用村、信用户”的创建模式在山西、江西、山东等10 个省份得到良好运用; 黑龙江推动农户信用档案电子化评分系统建设,已将 147万农户录入农户电子信用档案信息管理及评分系统;江苏以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为抓手,建立了农户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信用档案,目前已建立农户信用档案 860 万户,建档面达 65%。
六是继续推进司法环境建设,建立健全打击金融违法犯罪的有效机制。福建专门出台了针对台湾同胞的投资保护办法,促进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北京、内蒙古、山东等省份加强与公安机关等部门合作,严厉打击洗钱、假币及信用卡诈骗行为, 新疆破获全国首例期货洗钱案;福建在全国率先建立“以县为块”的反洗钱资金监测 “情报网” , 在各级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间搭建 “信息高速路网络” , 可疑交易监测能力明显提高;广东成功开发第一套涵盖产险和寿险业务的“保险业反洗钱现场检查软件” 。
七是进一步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提升农村支付环境。辽宁、河南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成功上线运行;广东、海南、 福建、 湖南依托金融 IC 卡推进支付工具升级;海南全力推进贸易投资、外币兑换、刷卡消费、资金汇划四个便利化,在全国首创开展由 4S店实时代征扣缴车辆购置税业务; 内蒙古、 宁夏、贵州等省份加强农村支付体系的延伸,如吉林依托银行系统、网上银行等新兴电子支付工具,有效保障了农户粮食收购结算资金。
八是加强监测,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内蒙古建立“属地监测+风险提示+风险排查+汇总分析”三级行风险监测联动模式;重庆通过与外省毗邻地区建立协作机制,对银行分类别、分区县定量评估,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不良率降至 0.9%。
第二部分 区域经济运行情况
2010 年,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严峻的自然灾害等挑战,全国各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 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全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2.9万亿元、8.5万亿元、8.1万亿元和 3.7 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加权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12.3%、13.8%、14.2%和 15.4%,比上年分别提高 1.5 个、2.1 个、0.7 个和 2.8 个百分点(见表 11) 。
一、消费、投资、净出口和政府支出
(一)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力增强
2010 年,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以及各项惠农政策贯彻落实到位等积极因素作用下, 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继续稳定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 19109 元和 5919 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 7.8%和 10.9%,同比回落 2.0 个和提高 2.4 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差距逐步缩小, 2010 年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幅首次高于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增幅。各地区城镇居民收入仍呈现地区差异,但差距有所缩小。
2010 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分别为 65.4%、63.7%、65.0%(见表12)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前 10 位的省份中, 有 8 个为东部省份, 其中收入超过 2 万元的省份由上年的 6 个增加到 7 个。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总体较低,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后 10 位的省份中,有 7 个为西部省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2%、11.1%、10.8%和11.0%。
2010 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并首次超万元,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17.8%,增速最快(见表 13) 。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 各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东部地区的 54.9%、44.9%、64.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前十位的省份全部集中在东部和东北地区,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和浙江 4 个东部省份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低于 5 千元的有 10个省份,比上年减少 6个,除山西外,全部集中在西部地区。
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2010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 74%,比城镇高 4 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分别下降 3 个和2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 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东部地区最低、东北地区最高,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东北地区最低、西部地区最高(见图 4) 。
各地区城乡消费平稳较快增长。2010 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7 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1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4.8%。其中金银珠宝、家具、汽车、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等热点消费快速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最高,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增速快于东部地区(见表 14) 。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13.6 万亿元,增长 18.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2.1 万亿元,增长 16.2%。
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食品支出比重继续下降,恩格尔系数总体延续下降趋势(见图5) 。但受食品价格涨幅较大影响,部分地区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占比略有上升。2010 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35.7%,较上年下降 0.8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41.1%,较上年略升 0.1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各地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均较上年下降;东北地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较上年上升 1.8个百分点,其他地区与上年略有下降或基本持平(见图 6) 。
(二)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回落,投资的地区结构进一步改善
2010 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7.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23.8%,增速比上年回落 6.2 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9.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24.1 万亿元,增长 24.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3.7 万亿元,增长 19.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城乡差距较上年略有扩大。分地区看,各地区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从高位有所回落,东北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幅较小,增速跃居各区域板块第一,中西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快于东部地区 (见表 15) 。分省看,广西、甘肃、宁夏、黑龙江等 10 个省份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 30%,上海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到 1%。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增速最快,利用外资扭转了上年持续滑落的态势。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 13.6%,国内贷款增长19.2%,增幅比上年收窄。全年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和自筹资金占比分别为4.8%、16.5%、1.6%和61.0%。
(三)各地区外贸进出口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利用外资平稳较快回升
2010 年,在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稳出口、扩进口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企业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外贸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已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分别增长 33.8%、72.8%、40.2%和35.3%,分别加快 47.1 个、94.5 个、54.5 个和51.7 个百分点。 各地区出口和进口均扭转了上年的下滑态势,中西部地区出口和进口增速快于东部地区(见表 16 和表 17)。
近年来,推进我国产业转移加速发展的因素逐步增多且呈多元化趋势。这主要是市场选择、政府引导和金融支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市场扩张、成本约束是产业转移的主导力量。第一,中西部地区市场空间逐步增大。随着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能力显著增强,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东部不少企业为占领中西部市场,主动将生产基地西移。第二,要素成本约束。受土地和劳动力价格较高、资源短缺等要素约束,东部地区部分企业发展压力增大,同时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资源比较丰富,土地、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要素成本优势明显。第三,外部经济再平衡的倒逼压力。后危机时代,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为避免本土产业“虚拟化”和“空心化” ,纷纷扩大实业生产,减少外部需求,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之势,我国东部地区“出口导向型”产业结构受到一定冲击,倒逼东部企业市场和生产空间逐步向中西部迁移。政府引导也是产业转移加速推进的重要力量之一。近年来,各级政府通过完善政策体系、优化投资环境、创新对接形式等措施,大力推进产业转移。一是积极构建政策体系。国务院相继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庆两江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规划,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布指导性意见。各地政府从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二是努力优化投资环境。
加快基础设施、政策创新、政务环境、产业配套等建设,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成为各级政府重要任务,中西部更是把加强园区建设作为优化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2010 年,陕西、甘肃省开发区建成面积分别为 2.5 万公顷和 2.3 万公顷,分别是 2005 年的 1.6 倍和 1.8 倍。重庆市则用足土地政策,支持工业园区建设,目前共有工业园 40 多个,用地面积达 4 万多公顷。三是搭建对接平台。中西部地区逐步转变传统的招商引资方式,充分运用产业链招商、中介招商、小分队招商、网络招商和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通过举办中博会、西博会等大型会议,构建产业转移对接平台。金融支撑作用日益增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和东北三省产业转移的资金支持力度。一是探索实施差别化货币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2010 年年末,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贷款余额为 19 万亿元,占全国 39.7%,较 2005年末提高 0.6个百分点。二是优先支持有产业转移意愿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企业债等,满足产业转移的资金需求。三是引导东部地区金融机构到中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支持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在中西部设立分行分别达 14家和 3家。四是大力推进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支付结算和征信体系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外汇管理模式,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三、我国产业转移主要成效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明显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近年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经济增长较为强劲。 “十一五”时期,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比“十五”时期加快 0.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加快 2.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加快 2.4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加快 2.6个百分点。2010 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 47%,较 2005 年提高 2.5 个百分点,东、中、西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初显成效,节能减排成效初显。东部地区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推进自身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经济全面转型奠定了基础。2010年,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占比较五年前提高 3.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 4680亿美元,约占全国 95%,产业结构呈明显优化趋势。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通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也初步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 2010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第二产业占比较五年前提高 5.6个百分点。从节能减排情况看,随着产业转移加速推进,大部分地区节能减排指标都出现积极变化,浙江、江苏等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等主要指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海南、天津、江西、广西等节能减排任务也完成较好。
当前,我国产业转移总体形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能力不足,产业结构同质化较明显;二是东部沿海地区第三产业占比仍不高,整个产业链仍处于全球产业分工和产业链的偏低端;三是统筹规划功能发挥不足,在招商引资中出现恶性竞争,一些领域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因此,今后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提高承接门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做到在创新中承接,在承接中转型,在转型中升级;因地制宜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明确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和承接重点,促进区域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加强区域分工合作,实现区域联动发展;紧密围绕产业转移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
三、各地区能耗、环境治理与保护情况
2010 年, 各地区继续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节能减排、节能降耗取得进展, “十一五” 规划确定的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等相关约束性目标基本如期实现。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得到控制。 2010 年全国单位 GDP 能耗下降 4.0%,其中,吉林、贵州、安徽、山西、四川和重庆等省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超过4.0%。淘汰落后产能成效突出,2010 年关停小火电机组超过 1100 万千瓦,火电脱硫机组比例从2005 年的 12%提高到 80%, “十一五”累计淘汰炼铁、炼钢、水泥、焦炭和造纸等落后产能分别达到 1.1 亿吨、6860 万吨、3.3 亿吨、9300 万吨和720 万吨。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 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 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较 2005 年分别下降约 12%和 14%。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保护全面加强。 2010年七大水系的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 59.6%,比上年提高 2.2 个百分点,比2005 年提高 18.6 个百分点;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城市占监测城市数的82.7%,比 2005 年提高 22.4 个百分点。2010 年完成造林面积 592 万公顷, 比 2005年增长 9.6%,其中内蒙古全年造林面积超过 1000万亩, 造林规模居全国首位;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 50.3%,较“十五”期末增加 5 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各地区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力度明显加大。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信贷投入;环保与金融部门建立了环境信息通报制度等。 2010年各地区继续贯彻落实节能减排信贷政策,加大金融创新,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广东成立了“绿色产业投资基金” ,进一步加大对区域内节能减排科技产业的投融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绿色产业;北京推出自愿减排交易平台,着力打造符合国际惯例的自愿减排市场体系;江西开展节能减排自愿协议试点,金融机构为试点企业就节能减排项目的融资、担保等提供相关金融服务。
四、价格和劳动力成本
2010 年,我国价格涨幅总体延续了 2009 年下半年以来的回升态势,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价格上涨压力明显增大。 从主要价格指标走势看,在食品和居住价格不断上涨的推动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季扩大;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等因素影响,上半年生产价格涨幅不断扩大,第三季度出现明显回落,第四季度又有所反弹。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3.3%,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 5.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 9.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2.9%。分地区看,居民消费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的地区差异不大;西部地区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最大,而东部地区最小;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较大,中部地区相对较小(见图 10)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持续扩大。居民消费价格四个季度涨幅分别为 2.2%、2.9%、3.5%和4.7%,全年涨幅比上年高 4 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 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分别为 3.4%、3.1%、3.6%和 3.5%。全国所有省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表现为上涨,其中,青海、海南、新疆等 6 个省份居民价格消费指数上涨超过 4%,青海以 5.4%的涨幅居全国首位。幅居全国首位。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明显, 各季度同比分别上涨 9.9%、 11.7%、 7.7%和 9.1%,全年涨幅比上年高 17.5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涨幅分别为9.0%、10.5%、9.8%和10.6%,其中,9 个省涨幅超过 10%,新疆以 23.9%的涨幅居全国首位。
分省看, 全国有 21 个省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低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其中,北京、上海两种价格涨幅差异在 8 个百分点左右,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逐季扩大。除 1 月份下降 0.4%之外, 其他月份均出现上涨且涨幅持续扩大,各季度同比涨幅分别为 0.3%、2.0%、3.5%和5.9%, 全年涨幅比上年高 5.4 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分别为 3.2%、2.1%、2.6%和 2.8%。在31 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 中, 仅吉林下降 0.9%,其余省份均表现为正增长。其中,海南、陕西、黑龙江农业生产资料涨幅较大,超过 5%,最高的为海南,增长 7.3%。职工工资继续较快增长,最低工资标准有所提高。
201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 37147 元,同比增长 13.5%,增幅较上年提高 1.5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东部、中部工资差距较上年继续扩大,但中部工资涨幅最高,高于全国水平1.5 个百分点(见表 22)。分省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 9个省份,其中,上海、北京、天津、西藏职工工资超过 5 万元;职工平均工资涨幅高于全国涨幅的有 15 个省份,海南、湖北涨幅超过 20%。2010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0759 元,同比增长 14.1%,涨幅较上年提高 7.5个百分点;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低于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但涨幅高于非私营单位 0.6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东部、中部差距与上年基本持平(见表 23)。
2010 年全国除重庆外其他省份均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 月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幅度为 22.8%,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上海市为 1120 元, 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北京市为 11 元。全国 29 个省份发布了工资指导线,上线平均涨幅比上年提高3%左右,基准线平均涨幅比上年提高 2%左右。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稳步推进,资源税改革试点启动。 2010年6月, 酝酿多年的资源税改革在新疆开始试点,原油、天然气的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试点税率为5%。一些地区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指导价格对本地成品油、非居民用天然气、非居民用水价格进行了调整。部分地区在稳妥推进资源价格改革的同时,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如北京在进行水价调整时配套建立了低保人员直补机制。
专栏 5 价格形势调查分析
2010年,价格上涨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和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从区域特点看,西部地区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涨幅比较突出。2010 年,西部地区 CPI涨幅为 3.6%,比最低的中部地区高 0.5 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为 9.6%,比最低的东部地区高4.7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为 9.7%,比最低的东部地区高 0.4个百分点。分省看,2010年青海的 CPI涨幅居首,为 5.4%,比全国平均涨幅高 2.1个百分点;新疆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涨幅均为全国最高,分别为 25.3%和 23.9%,分别比全国平均涨幅高 19.8个和 14.3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于 2011 年初以随机抽样和典型调查的方式,对全国 6 个省份 363 家企业1和 8 个省份4383户居民2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各地区价格上涨形势明显,企业、居民对价格上涨感受强烈,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价格上升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加大企业提高产成品价格的压力,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投资行为产生较大影响。引起价格上涨的原因复杂且相互交织,由于本轮价格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及物流成本上升的影响,因此对能源原材料依赖程度较高、运输路途遥远的一些西部省份价格涨幅相对更高。2011年价格上涨预期仍然较强,需采取综合措施加以治理。
一、居民对价格上涨感受强烈,物价满意度降至低点。调查显示,有 35.4%的居民认为 2010年整体物价上升幅度为 5-10%,另有 46.6%的居民认为幅度在 10%以上,且边远欠发达地区居民和月收入 2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对价格涨幅的感受度更高。恩格尔系数越高的家庭对食品价格上涨感受越强。中国人民银行 2010 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也显示,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降至 13.8%,为调查以来(1999年第四季度)最低。居民感受的价格上涨幅度大于 CPI涨幅,且低收入家庭感受更为强烈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从心理角度看,居民对价格上涨的感受往往比价格下降的感受更为强烈。二是公众对价格的感受主要基于其经常购买的食品等,而价格指数还覆盖价格呈现下降趋势或保持稳定、但购买频率不高的产品,当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类价格上涨较快时,居民(特别是食品等支出占收入比较高的居民)感受更为强烈。三是价格同比涨幅是与上年同期相比,对当前价格的衡量存在滞后。四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某些价格上涨较快的新型消费不在统计指数范围之内。
二、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加大企业提高产成品价格压力。问卷调查显示,49.7%的被调查企业反映 2010年主要原材料价格上升了 10%以上,其中农林牧渔业和制造业涨势最为明显(这一比例分别为 64%和 52.5%) ;超过八成的企业反映主要原材料变化对企业生产影响较大,其中制造业这一比例最高。同时,企业还面临着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压力。由于价格上涨导致生活成本增加,工人提高工资的诉求有所增加,有 57.4%的企业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上升 10%以内,另有 25.8%的企业上升 10%以上。农林牧渔业、住宿餐饮业和中部地区的湖北、江西、河南工资上升幅度相对较高。由于价格与销售紧密相联,有近一半的企业维持产品价格不变或降低,但面对巨大的压力,多数企业还是实施了提价措施,被调查企业 2010年平均调整价格 1.5次,其中有 23.4%的企业提价幅度在 10%以上。
三、 价格上涨一定程度抑制居民消费意愿, 改变居民投资偏好。 调查显示, 超过八成的居民反映 201年价格上涨对其家庭生活影响程度“很大”或“较大” ,其中,农民、离退休人员和月收入 2000元以下的家庭受影响最大,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这一程度呈阶梯状递减。同时,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有 62.5%的被调查者消费意愿降低,35%的居民减少了外出就餐,31.1%的居民减少了外出旅游计划。价格上涨背景下,居民寻求资产保值增值的愿望上升:被调查者打算在 2011 年购买房产和投资股票的比例分别较上年提高 3.1个和 2.4个百分点。
四、社会主体未来通胀预期仍较强烈。调查显示,93.1%的被调查企业和 76.6%的被调查居民对未来的价格走势持看涨态度,其中,37.1%的被调查企业认为 2011 年主要原材料价格将上升 5-10%,43.4%的企业认为工人工资成本会上升 5%以上,而为了化解压力,79.4%的企业认为有必要提高主要产品价格;有 63%的被调查居民认为 2011年价格会上升 3-10%,有八成居民会要求提高工资,进而可能对整体价格水平产生进一步的压力。
总体上看,本轮价格上涨的动因较为复杂,全球货币条件持续宽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内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互相作用,共同推动价格上涨。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主要经济体货币条件持续宽松,美元等主要计价货币总体贬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攀升,加上国内投资需求旺盛,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2010年代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 CRB 期货指数总体快速上涨,尤其进入下半年后,CRB 期货指数 6 个月内攀升 27%,半年涨幅创下自 1956年该指数创立以来最高。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年内涨幅达 62%。对能源和原材料依赖程度较高的一些西部省份受影响更大,如新疆石油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 50%以上,2010年新疆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为 25.3%。
二是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加快上升。2010 年,全国共有 30 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幅度为 22.8%,调查也显示,超过八成的被调查企业提高了工人工资。一些地广人稀、劳动力相对短缺、对省份外劳动力依存度较大的西部省份,劳动力价格涨幅相对更大,调查显示,2010年新疆伊犁州建筑工地木工、瓦工工资上涨 20-50%;吐鲁番畜牧业养殖大户反映,2010 年雇佣男劳动力工资比上年上涨 40%左右。
三是物流成本偏高、上涨较快。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统计,2010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的 18%左右,远高于发达国家 9%左右的水平,其中,运输费用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超过 50%一些地处高原内陆、外运物资多、运输路途遥远的西部省份受物流成本上涨影响更大。如青海省 90%的生活资料需要从外埠输入,90%的工业品销往周边地区,青海省物流费用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 25%,以标准粉为例,山东价格为 2.6 元/公斤,加上运输成本,到青海的销售价格就要达到 3.6/公斤,比产区高 38%。
多方政策发挥合力, 推动服务业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时期,国家大力务外包、创意产业等新产业加快发展。
金融创新步伐加快, 对服务业支持力度增强。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先后制定《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 《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 、 《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并会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共同制定《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 ,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结合服务业自身特点,大力推动金融创新, 拓宽信贷支持手段, 提高信贷支持效率。
一是创新金融产品,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依托产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配套服务关系,推出了预付账款融资、存货融资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信贷产品。二是创新担保方式,通过扩大服务业有效抵(质)押担保物、加强与担保机构合作等措施,缓解服务业企业有效担保不足问题。三是创新对接方式,拓展银企沟通合作渠道。山东在全国率先建立网上银企合作机制,创建“金企俱乐部”网站,借助互联网信息优势,提高银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快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服务业发展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服务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国务院对加快发展完善服务业提出了相关要求和实施意见,各地政府也结合当地实际,提出特色化的服务业发展战略。广东要求以发展现代服务业来推动广东由“服务业大省”向“服务业强省”转变;山东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服务业集聚发展载体,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重点支持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科技信息等十大领域;天津加快完善服务业体系,以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推动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服对接效率,发挥创新融资产品在服务业企业融资中的重要作用。
多措并举,推动服务业在“十二五”实现
新发展 当前我国服务业仍存在竞争力不强、内部结构有待优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高等问题。 “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 把服务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是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不断优化服务业投资发展环境,培育多元化竞争主体,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外资投资服务业领域。二是提高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明确政府公共服务责任,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对于促进服务发展的能动作用;同时不断拓宽服务业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三是深化服务领域改革。进一步放宽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准入条件;推进国有服务企业改革,推进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四是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各种国际内的机遇和条件,继续大力发展旅游、劳务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基础上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企业,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服务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
六、主要经济圈发展
2010 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加快,对全国经济辐射和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结构保持优化。
2010 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合计地区生产总值加权平均增长 11.8%,增速较上年提高 1.4 个百分点。对外依存度较高的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进出口贸易回升较快,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三大经济圈第三产业占比、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 26) 。
主导产业保持优势,并向高端化推进。长三角地区继续推进装备制造、 电子信息、 石油化工、汽车和船舶行业等主导产业高端化,并以世博会为契机,加快旅游业、文化业发展;珠三角地区发挥毗邻港澳、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实现要素重组优化中具有的天然区位优势,初步建立起生产能力强、外向度高的工业体系,基本形成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生物制药、家电、建筑等九大主导产业,并在推进工业高端化、适度重型化,以及船舶、能源设备、数控机床等关键装备制造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京津冀经济圈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现代制造业增长较快,服务业优势不断增强,租赁商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金融资产交易所、特许经营权交易所等新兴金融业成长良好。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加快。2010 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 长三角地区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一战略定位得到明确与彰显。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社保对接互转难题的逐步破解, 长三角一体化经济进程明显加快。《推进长三角金融服务一体化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推动长三角金融合作进一步深化。珠三角地区扎实推进一体化进程,先后签订深莞惠经济圈、广佛同城化、珠中江经济圈合作协议,在基础设施、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五个方面逐步实现一体化,推进产业和劳动力的“双转移” 。
截至 2010 年年末,广东全省 34个产业转移园累计签订正式投资协议项目 2000个, 协议总投资额达到 4500 亿元;全年实现产值 1850 亿元,比上年翻番。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加紧进行,区域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签署了《北京市-河北省合作框架协议》 、 《京津冀地区快递服务发展规划(2010-2014) 》等文件。
2011 年, 我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三大经济圈作为全国综合实力较强的代表性区域,将抓住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和国内经济发展的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预计 2011 年主要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将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基本平稳,存贷款保持合理增长,信贷投放节奏更加合理,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经济金融融合进一步加强。
第三部分 区域经济与金融展望
2011 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存在较多有利条件,前期出台的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等政策措施和各项区域发展战略正在发挥作用,各地发展热情较高,投资动力较强,加之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消费升级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总体上经济持续增长的动能较为充足。但同时也要看到,国际上部分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未消除、主要经济体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性大量增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加剧波动,新兴市场通胀压力加大;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各地区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东部地区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为主体的经济圈带动和辐射作用日益增强,上海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提速等,都将为 2011 年东部地区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提供有效支撑。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达,在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具有较多有利条件,将继续发挥区位和产业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加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同时,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东部地区将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积极参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通过产业转移等方式,发挥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既发挥支持和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也为东部地区自身的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中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将进一步加快,再加上要素成本优势明显、市场广阔,在实施扩大内需、落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政策措施的强力推动下,承接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必将为 2011 年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试点逐步推进,也将成为拉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中部地区将以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国际国内产业调整和跨区域重组不断深化的情况下,中部地区将依托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以及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推动重点产业承接发展,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提升重大技术装备、交通设备制造业、重型机械工业等领域整体实力和水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部地区将以建设连通东西、纵贯南北的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为重点,进一步强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支持西藏、新疆等地区跨越式发展并加大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等,将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新增长极正在加速培育中,将成为对周边地区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战略新高地。针对西部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西部地区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综合交通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油气管道和电网建设,进一步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西部地区将以国家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为契机,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农牧业、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加快建设以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使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支持汶川等灾区发展。西部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工作也不容忽视,将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础,坚持开发和保护相互促进,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西部地区将充分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不断完善合作机制,改善发展环境,规范发展秩序,积极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以此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深入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东北地区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具有较强的产业和科技基础,但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因此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新型产业基地,积极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依托中心城市构建现代服务体系,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东北地区具有发展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将继续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巩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地位。东北地区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巩固与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积极开拓东南亚、欧美等海外市场,积极承接国际服务贸易转移,发展对外服务贸易和加工贸易,鼓励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出口,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2011 年,各地区金融机构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把握好信贷投放进度和节奏,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按照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改进和完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科技自主创新等的金融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向“三农”和中小企业,做好就业、助学、扶贫等金融服务。发展消费信贷,支持扩大内需。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推动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
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11年6月1日
内容摘要
2010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严峻的自然灾害等挑战,全国各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加权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3%、13.8%、14.2%和15.4%,比上年分别提高1.5个、2.1个、0.7个和2.8个百分点。
2010年,各地区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超万元,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最快,为17.8%。城乡消费市场同步活跃,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回落,投资的地区结构进一步改善。各地区外贸进出口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贸易顺差仍集中在东部地区,但占全国的比重下降,其他地区占比上升。随着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外商投资企业在华投资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新一轮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大幅增长,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等西部省份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居前。各地区“走出去”战略步伐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创历史新高,海外收购主要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各具特色。东部地区加快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经济发展活力增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加快开发开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加快,对全国经济辐射和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各地区节能降耗工作取得进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等相关约束性目标基本如期实现。
各地区金融业稳健运行,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加大。居民储蓄存款增长放缓,企业存款增速回落,存款呈活期化态势。本外币贷款增速高位回落后总体走稳,贷款节奏趋向均衡,信贷投放结构不断优化。各地区贷款投向基本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对个人消费以及中小企业、“三农”等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稳步上升,金融机构利率定价制度建设加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加快发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各地区融资结构进一步改善,29个省份直接融资比重上升,中西部地区债券发行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各地区继续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社会信用环境不断改善,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存在较多有利条件。各地区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东部地区将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强自主创新,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部地区将进一步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强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西部地区将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的政策措施和促进西藏、新疆等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各项举措,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挥资源优势,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东北地区将继续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
2011年,各地区金融机构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010年,全国各地区金融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信贷增长逐步向常态回归,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全年各地区金融运行总体平稳,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继续增加,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直接融资在资金配置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地区间金融发展更趋协调,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各地区银行业
2010年,全国各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个数、从业人员稳步增加,资产规模增长较快。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共计19.5万个,从业人员30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0.6万个和20.7万人;资产总额88.8万亿元,同比增长19.9%分地区看,东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个数、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在全国占比最高(见表1),其中,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和山东银行业资产总额合计在全国占比超过半数;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银行业资产总额分别增长18.9%、20.6%、24.5%和15.7%。外资银行稳步发展。年末,全国共有27个省份有外资银行入驻,较上年增加2个省份;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1.8万亿元,同比增长20%,外资银行资产的94.4%集中在东部。西部地区对外资银行的吸引力增强,西部地区外资银行资产总额和机构网点数占比均较上年有所提高。
县域和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发展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快速增长。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合计资产总额突破10万亿元。分地区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中的50.3%集中在东部,其他地区增长较快,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分别增长25.5%、26.9%和17.0%。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加快发展,同时小额贷款公司迅猛增加。年末,包括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在内的全国新型农村机构共计3519家,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一)各地区存款增长趋稳,企业存款增速回落,存款呈活期化态势2010年,全国各地区本外币存款增速趋稳,比上年均有所下降。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分别为42.3万亿元、10.9万亿元、12.6万亿元和5.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9%、21.4%、22.3%和18.3%,增速较上年分别降低8.8个、5.9个、9.1个和7.2个百分点。各省份本外币各项存款同比增速最低为15.4%,最高为32.8%。
各地区居民储蓄存款增速趋缓,企业存款增幅回落较多。下半年受物价增长较快、居民理财意识增强等因素影响,储蓄存款增速略有回落,增势总体平稳。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增速同比分别回落3.6个、1.7个、2.0个和4.5个百分点。受企业贷款增长放缓以及相应的派生存款增幅下降、企业用于生产投资资金增加等因素影响,各地区企业存款增速大幅降低。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企业存款增速分别为17.7%、22.9%、22.7%和20.1%,增速与上年相比下降幅度均超过15个百分点(见表2)。
各地区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总体呈现活期化态势。2010年,受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影响,全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新增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分别为55.7%、64.8%、67.8%和63.4%,只有西部地区较上年略降0.5个百分点,其他三个地区的占比均较上年不同程度提高。
外币存款余额稳步增加。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外币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分别增加107.2亿美元、9.6亿美元、22.6亿美元和17.9亿美元。东部地区经济外向度较高,外币存款在本外币各项存款中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从各地区银行体系资金来源结构看,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比重均略有下降,而其他存款比重上升3.6个百分点。从资金来源的地区分布看,中部和西部地区本外币存款余额在全国的占比分别上升0.2个和0.4个百分点,东部和东北地区占比分别下降0.5个和0.1个百分点(见表3、表4)。
专栏1区域存贷款结构变化分析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逐步引导货币条件从反危机状态向常态回归。随着各项宏观调控政策陆续出台,全国存贷款增长整体呈现高位回落态势。由于我国各地经济运行状况和发展特点存在差异,地区间存贷款结构出相应变化。
一、各地区贷款增长逐步放缓,结构有所改善
2010年初,各地区信贷运行保持了上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尤其是1、2月份,部分省份贷款余额增速在30%左右。自3月起,信贷投放有所放缓,全年金融机构贷款投放逐季减,2010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速比上年末降低11.8个百分点,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速分别下降11.3个、12.6个、14.5个和11.6个百分点。从各地区贷款余额在全国的占比变化情况看,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占比分别较上年提高0.13个和0.46个百分点,表明在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影响下,信贷资源逐渐向中西部倾斜。从贷款结构看,2010年变动最大的是票据融资,各地区票据融资均出现大幅下降,其中东部地区票据融资净下降4913亿元,占票据融资下降总量的50%以上。主要原因是在信贷资源趋紧形势下,各地区金融机构普遍通过主动压缩票据量来维持一般贷款的增长。2010年,各地区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出现大幅回落,增速与上年末相比下降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但新增额在其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额中占比仍然较大。其中东部地区中长期贷款增速同比回落17.5个百分点,增速下降幅度最大。从各地区中长期贷款增量在全国所占比重变化看,除东部较上年下降4.5个百分点外,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均出现小幅上升。这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项目需求旺盛紧密相关。如辽宁在国务院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第12届全运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工和沈阳地铁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入关键期等因素推动下,
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2%,带动中长期贷款持续高速增长。广西2010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基础设施相关贷款年末余额较2005年增长近三倍,新增固定资产贷款占全部贷款新增额的40.5%。安徽全年“861”重点项目计划新开工和在建项目4032个,完成投资达5294亿元,其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另外,受经济发展程度差异以及产业转移等因素影响,东部地区在中长期贷款增长相对放缓的同时,其短期贷款增量在全国占比大幅上升9.1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短期贷款增量占比出现大幅下降,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下降1.8个、6.4个和0.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薄弱领域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表现为个人消费贷款占比不断提高、对“三农”和小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个人消费贷款新增额在其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额中的比重分别提高7.8个、8.5个和6.4个百分点,上升幅度大于东部地区;涉农贷款增量在其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中的比重分别提高16.3个、9.4个和13.6个百分点,小型企业贷款增量在其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中的比重分别提高9.7个、6.8个和6.1个百分点,信贷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二、地区间存款结构出现调整,东部企业活期存款占比下降,中、西部储蓄存款占比上升2010年末,各地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增速均低于上年。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增速同比分别下降8.7个、5.7个、9.1个和6.9个百分点,东部和西部地区降幅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企业存款增速明显放慢。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存款余额增速分别较上年下降19.4个、15.2个、22.1个和18.4个百分点。各地区企业存款新增额在其人民币各项存款新增额中的比重均有所下降,其中中部地区降幅最小,为7.5 个百分点,东部地区降幅最大,为 15.6 个百分点。造成企业存款增速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信贷投放减少导致企业派生存款减少;另一方面,银行业监管部门出台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 、 《项目融资指引》 、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办法》 (简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 ) 。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要求金融机构实行“实贷实付”的放款原则,
并通过受托方式直接划付给交易对手,贷款滞留企业银行账户转为存款的情况减少。此外,各地经济向好回升势头进一步巩固,经济主体活力增强,企业投资及生产、经营占款增加也是企业存款下降的原因之一。在 2010 年全国新增企业活期存款中,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活期存款新增额在全国占比分别上升 4.4 个、1.7 个和 1.3 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占比则出现下降,这与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有关。由于项目投资拉动、承接产业转移等因素,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出现加速发展,企业景气回升迅速,企业资金流转速度加快,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均较上年大幅提高40 个百分点左右,而东部地区企业利润增速提高幅度则相对较小。企业景气状况和企业存款变化的联系在中部地区表现较为明显,2010年,中部地区企业活期存款新增额在其全部企业存款增量中的比重达 78.9%,在各地区占比最高,其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也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增速提高幅度是东部地区的近三倍,这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密切相关。如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为该省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10 年该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2个百分点;湖北 2010 年四个季度的企业资金周转情况指数及支付能力状况指数均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全年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幅高达 75%。
2010 年末,中、西部地区储蓄存款余额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同比分别增长 16.7%和 19.5%,储蓄存款新增额在其人民币各项存款新增额中的比重较上年分别提高 2.65个和 6.17个百分点。从新增居民储蓄存款期限结构看,东部地区居民定期储蓄新增额在全国占比下降 6.3个百分点,中部和西部地区占比保持升势,分别上升 2.8个和 3.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相对东部地区,中西部经济呈现赶超效应,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同时其投资、理财渠道却相对较窄,民间借贷活跃程度相对较低,在存款利率提高后,储蓄存款出现一定增长。
(二)各地区贷款增速高位回落,信贷结构趋于优化,对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10 年,全国各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地区本外币贷款增速高位回落后总体走稳。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 29.4 万亿元、7.1 万亿元、8.8 万亿元和 3.4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7%、21.4%、23.4%和19.7%,比上年分别降低14.1 个、12.9 个、14.5个和 12.0 个百分点(见图 2)。贷款节奏趋向均衡,往年金融机构上半年尤其是第一季度集中投放贷款的状况有了极大改善。各地区各季度新增贷款占比总体呈“3:3: 2:2”特征,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比例分别为60.2%、59.2%、58.5%和61.0%,与上年相比降幅均超过10个百分点。
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4.4%、30.9%、31%和32.5%,比上年末分别下降19.0个、13.1个、17.1个和12.1个百分点。新增贷款长期化趋势明显,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年本外币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分别占72.4%、78.8%、90.0%和88.4%,其中海南、陕西、甘肃、重庆、吉林等13个省份的占比超过85%。金融机构总体呈现压票据融资、增一般贷款的态势,各地区本外币票据融资余额占比均比上年下降(见表2、表3)。个人消费贷款增长幅度较大。2010年,各地区消费需求持续增加,消费贷款保持快速增长。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1增速分别为 27.2%、46.3%、46.4%和42.2%,分别比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增速高出 2.4个、13.8 个、12.5 个和5.1 个百分点(见表 2) 。人民币消费贷款增量超过1000亿元的4个省份均在东部地区, 其中广东增加最多, 为 2212.5 亿元。信贷投放重点突出。2010 年,各地区贷款投向基本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江苏新增制造业贷款自 2010年 4 月份以来连续 9 个月居各行业贷款增量之首;山东五成以上新增贷款投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县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浙江 “十一大转型升级产业”贷款占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提高 1.6 个百分点。
各地区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经济薄弱环节的发展力度。宁夏新增农业及农户贷款 73 亿元,是上年的 1.86 倍;江西涉农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的余额和增量占全部贷款的比重均超过三分之一;四川新增涉农贷款 1356 亿,灾后重建信贷支持推动农房重建任务全部完成;河南省新增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 53.3%,较好地支持了“三农”及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贵州省涉农贷款增长迅速,增速达到 41%。青海生源地助学贷款余额增长 1.54 倍,满足率达到 100%;内蒙古助学贷款累放额增长 1.2 倍。广东累计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 2.5 亿元,是上年的 3.3倍;重庆农民工小额贷款翻了近两番;新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累放额增长 2.6 倍;云南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增长 1.1 倍。海南小企业贷款增量是上年的 1.9 倍;安徽小企业贷款额2136.9 亿元,同比增长 61.2%;福建新增小企业贷款占全部新增企业贷款的比重达 60.4%。外币贷款增速回落。2010年年末,全国各地区银行业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5%, 比上年末下降36.5个百分点,其中广东、内蒙、山西出现外币贷款余额净下降。分地区看,全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新增外币贷款分别为519.3亿美元、48.3亿美元、56.5亿美元和44.9亿美元,与上年相比, 东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少增582亿美元和2.4亿美元,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多增5.8亿美元和0.8亿美元。 东部地区外币贷款余额和增量在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和增量中的占比高于其他地区。
专栏 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情况分析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2008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平台数量增长过快,贷款规模迅速扩张,相关运营问题逐步出现,潜在风险引起关注。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等政策文件陆续出台后,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规范工作全面推进。据中国人民银行对 2008年以来全国各地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情况的专项调查显示,截至 2010年年末,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1 万余家,较 2008 年年末增长 25%以上,其中,县级(含县级市)1平台约占 70%。总体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东部地区平台个数较多,中部、西部地区县级平台占比较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个数与地方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通常地方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个数越多。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个数占全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总数的比重接近 50%。虽然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相对较少,但县级平台占比较高。中部地区的湖南、江西两省县级平台占比均超过 70%,西部地区的四川、云南两省的县级平台占比近 80%。
二是平台贷款增速稳步回落,公益性项目贷款平稳收缩。各地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规范工作有效推进,2010 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持续高增态势有所缓解。与上年末相比,2010 年年末多个省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增速回落明显,由 50%以上降至 20%以下。按照国务院文件规定,依靠财政性资金偿债的公益性项目融资平台公司得到重点清理规范,贷款平稳收缩。
三是贷款方式以抵、质押为主,5 年期以上贷款占比超过 50%。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管理政策从原先过度依赖地方政府信用逐步向落实抵、质押担保措施转移。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放的贷款以抵、质押方式为主,采取信用方式发放的贷款占比有所下降。重庆市60%平台贷款的贷款方式为抵、质押担保,其中,土地使用权抵押的贷款占比超过 20%。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期限较长,5 年期以上的贷款比重超过 50%,这主要是因为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工及运营后还款所需要的融资期限相对较长。
四是贷款主要投向公路与市政基础设施,土地储备贷款集中情况有所缓解。约五成以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投向公路与市政基础设施。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中主要投向市政基础设施,用于公路建设贷款占比低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部分省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向土地储备集中的情况有所缓解,四川、山西、江西、宁夏等地的土地储备贷款 2010 年年末余额较上年末有所减少。
五是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 30%,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成为贷款的供给主力。调查结果表明,2010年年末,各地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占当地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基本不超过 30%,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供给主力,政策性银行是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主要提供方。各地方政府也积极探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作与监管的新模式,其中以 “上海模式” 、 “昆明模式” 、“重庆模式”具有较强代表性。上海是最早成立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省(市)之一,在早期的发展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上海的基建规划和投融资方向采取“三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由发改委、财政局、银行三方共同协商制定,上海推进筹资多元化的同时,合理控制负债水平,根据行业性质制定差异化投融资机制,不断提高融资管理的效率,强化对投融资风险的系统性控制。昆明率先开创政府债务信息披露机制、推动债务清理并制定偿还计划,形成统一的债务保全方案,实现了各市级投融资平台公司项目产生的现金流能够全部覆盖其自身贷款本息。 “重庆模式”中以渝富公司为投资主体,通过八大建设性资集团投向具体项目,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以盘活存量资金,吸引增量资金。
总体看,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理规范工作正有序推进。地方政府通过平台贷款方式筹集资金,对弥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平台贷款普遍额度大、期限长,用途监督存在一定困难,信用风险仍需予以关注。另外,部分平台运作机制不健全,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自身风险也不容忽视。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公共事业资金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与各地方政府财力相对不足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从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局考虑,应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解决上述矛盾,既要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规范,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更要疏导地方建设资金需求,积极探索地方政府以市场化方式融资加强债务管理的制度安排。认真研究论证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的筹资方式,改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有效发挥市场对地方政府举债的监督约束,促进提高地方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地方政府融资风险。
(三)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整体上升,执行上浮利率贷款占比增加2010 年,金融机构对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利率总体小幅上升。其中,第四季度受两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等因素影响,利率上升速度有所加快。12 月份贷款平均利率比年初上升0.94 个百分点,高于本年基准利率累计上调幅度。全年各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主要分布在5.11%~7.74%之间, 东部地区利率水平总体低于其他地区。
金融机构上浮利率贷款占全部人民币贷款的比重上升,下浮利率和基准利率贷款占比下降。12 月份, 全国金融机构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 43.04%, 比年初上升 6.49 个百分点。 分省看,全年金融机构执行上浮利率贷款占比超过 50%的省份 9 个,较上年增加 4 个。
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进一步提高。各地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体系与组织架构更加清晰,定价制度建设得到加强;金融机构根据风险情况合理定价取向进一步强化; 利率定价技术继续提升,精细化、差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Shibor 在金融机构利率定价中运用的深度和广度均有所增加。受境内外汇资金供求变化和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影响,各地区占比较大的 3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利率和 1 年期美元贷款利率在波动中上升。12 月份,上海市 3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利率和 1 年期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 1.37%和 2.90%,同比分别上升 0.99 个和 1.43 个百分点。四川 3 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利率从年初0.44%走高至8 月份2.15%的年内高点, 此后随场资金供需情况回调。民间借贷利率逐步走高。2010 年,在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上调等因素的带动下,民间借贷利率总体呈逐步上升态势。分省看,各地民间借贷利率涨跌不一。浙江省民间借贷利率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上行较快,全年加权平均利率比上年上升 295 个基点,广东、内蒙等省份民间借贷利率也有不同程度上升。一些中西部省份民间借贷利率水平有所下降。
(四)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持续改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各分行按照总行的统一部署,继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资产负债规模平稳增长,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10年 7 月,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实现 A+H 股公开发行上市,至此,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农业银行各分行深入推进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甘肃、四川、广西、福建、山东、重庆、吉林、湖北等 8 家分行扎实推进深化 “三农金融事业部” 改革试点工作。此外,8 月中国光大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顺利挂牌上市。
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继续深化。国家开发银行各分行按照商业化改革要求加快推进业务模式和经营机制转型, 积极建立与国银金融租赁公司、国开金融公司的协调发展机制。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研究制订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实施总体方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分支机构积极构建适应现代银行要求的体制机制,积极开创独具特色的信贷支农途径。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改革稳步推进。江西城市信用社改制全面完成,新疆、甘肃部分城市信用社改制为城市商业银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少数尝试跨国经营。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福建、四川、重庆、新疆等省份城商行法人机构改革深化。北京银行设立阿姆斯特丹代表处,包商银行与蒙古贸易发展银行开展全面合作, 富滇银行赴老挝设立代表处。 贵州、陕西、新疆、河北等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完成更名改造,湖北五家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筹建湖北银行,湖南株洲等四个城市商业银行和邵阳城信用社重组成立华融湘江银行;宁夏、吉林等省份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增资扩股, 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抗风险能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在中国人民银行专项票据资金支持下,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显著改善。
2010 年年末,按贷款四级分类口径统计,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例为 5.6%,比上年末下降 1.8 个百分点。资金实力显著提高,支农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余额分别为3.9 万亿和2万亿元, 比上年末分别增加 7825 亿元和 3937 亿元。 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一定进展。 截至 2010 年年末,全国共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农村信用社 1976 家,农村商业银行 84家,农村合作银行 216家。广州农商行等部分农村商业银行跨省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重庆农商行成功实现境外上市。新型农村组织加快发展。2010 年,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组织继续快速发展,金融支持“三农”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各地区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增长迅速,西部地区新型农村组织占比最高(见表 5) 。安徽336 家小额贷款公司获准筹建,其中 211 家挂牌开业;云南批准设立 228家小额贷款公司;宁夏新增 342 个“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新疆新设 157 家农村资金互助组。新型农村组织扎根县域经济,资金主要投向“三农”和中小企业,助推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 5 个计划单列市提前实现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推出。内蒙古县域金融机构深入推进“一县一品”信贷政策产品化工作,创新信贷产品 50余种;江西不断加强林业发展金融支持,林权抵押贷款余额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辽宁各类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业务贷款年末余额已超过200 亿元,惠及农户超过 80 万;重庆在全国率先开展银行卡 POS 助农取款服务试点,采取与村委会合作的方式设立农村便民金融服务点,进一步探索解决偏远地区银行服务网点不足的问题。
二、各地区证券业
2010 年, 我国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积极推进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股指期货合约上市等产品创新。证券市场筹资规模增长较快,交易保持活跃,证券经营机构稳步发展。期货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一)上市公司数量增加,证券市场筹资规模增长较快上市公司数量增加。
截至 2010 年年末, 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总数(A、 B股)2063 家, 比上年增加345 家,增长 20.1%。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62.4%、15.2%、16.4%和6.1%(见表6) ,东部地区上市公司数量仍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证券市场筹资规模增长较快。债券市场发行规模稳步扩大,东部和东北地区国内债券筹资额占比较上年有所下降,中部和西部地区占比较上年有所上升。股票市场筹资规模大幅增加,全年沪、 深 A 股市场累计筹资 8955 亿元,比上年增长129.9%,其中北京、广东、上海筹资额居前三名,合计占当年国内 A 股筹资总额的一半。创业板市场稳步发展,全年公开发行创业板股票 117 只,筹资 932 亿元,占当年新股发行融资总额的20.1%。截至 2010 年年末,创业板上市公司 153家,市值总计 7365 亿元,比上年末净增 5755 亿元。
(二)股票市场交易保持活跃,证券经营机构稳步发展股票市场交易保持活跃。全年沪、深股市累计成交 54.6万亿元,同比多成交 9647 亿元。年末沪、 深两市的股票总市值为 26.5 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8.8%,占 GDP 的比重达到 66.7%;股票流通市值为 19.3 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27.7%。年末,上证综合指数、深证成份指数分别比上年末下跌14.3%和9.1%。证券经营机构稳步发展。截至 2010年年末,106 家证券公司共有营业部 4644 个,比上年末增加 688 个,增幅 17%;总资产近 2.0 万亿元,净资本 4319.3 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 3%和增长12.7%。 全年106 家证券公司均实现盈利, 共实现营业收入1911亿元, 累计实现净利润775.6亿元,分别同比下降 6.8%和 16.9%。年末,全国共有基金管理公司 63 家, 比上年末增加 3 家; 注册资本累积94.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亿元, 增长9.2%;证券投资基金 704 只,比上年增加 147 只,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达 2.5 万亿元。分地区看,基金公司仍集中分布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其中,东部地区 60 家,西部地区 3 家。
(三)期货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2010 年, 我国期货市场保持了近年来的较快增长势头。全年期货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期货合约 31.3 亿手, 成交金额达 295.9 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45.3%和136.9%。其中:沪深 300 股指期货累计成交 9174.7 万手,成交金额 82.1 万亿元, 占全年期货市场成交总的 26.6%; 已上市的 23 个商品期货品种累计成交30.4 亿手,成交金额 227 万亿元,占全年期货市30.4 亿手,成交金额 227 万亿元,占全年期货市场成交总额的 73.4%。从成交金额占比看,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四大交易所所占比例分别为 39.9%、20.0%、13.5%和 26.6%。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成交金额所占份额同比分别下降 16.6 个和15.4 个百分点;郑州商品交易所成交金额所占份额同比提高 5.4 个百分点;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自股指期货合约推出一年以来,成交金额占比快速上升,已超过大连及郑州商品交易所位居第二。
三、各地区保险业
2010 年,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进一步完善保险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 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保险市场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一)保险经营机构不断增加,保费收入稳步增长
2010年年末, 我国共有保险法人公司146家,比上年增加 8 家; 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2550 家,兼业代理机构 19 万家, 营销员 330 余万人。 东部地区保险法人总部数量占全国的 85.4%(见表 7) ,集中度继续提高。保险公司的资产总额为 5.0万亿元,同比增长 22.0%。全年实现保费收入(指原保险保费收入,下同)1.5 万亿元,同比增长 30.4%。中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占比 95.6%,同比下降 0.3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30.5%、 31.5%、 29.6%和 28.4%。广东、江苏、山东三个省保费收入超过千亿元。在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海南省保费收入增速最快,同比增长 45%。
(二)人身险和财产险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农业保险试点稳步推进人身保险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2010 年,全国人身保险保费收入 1.1 万亿元,同比增长28.7%;行业实现总利润 654.4 亿元,同比增长51.7%。 人身险业务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新单期交保费增速比趸交增速高 7.2 个百分点,银保渠道新单期交业务比趸交业务增速高 33.5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28.7%、 28.8%、 27.1%和25.3%。财产保险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0 年,财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 4026.9 亿元,同比增长 34.6%;占全国保险业总保费收入的27.7%, 同比提高 0.9 个百分点。 中资财险公司保费收入 3984.1 亿元,占据了 98.9%的市场份额,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财产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35.4%、42.0%、35.7%和 38.6%,江西、海南、吉林同比增速超过 50%,分别为63.2%、55.6%和50.5%。农业保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10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农业保险发展。在政策引导鼓励下,保险机构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农业保险经办主体从最初的 6家增加到 18家,并新开展了马铃薯、青稞、牦牛、藏系羊、天然橡胶保险等试点。目前,开办的险种已达 14个,并覆盖了所有粮食主产区。黑龙江垦区的主要粮油作物基本实现了 “应保尽保” ; 安徽农作物的总承保覆盖面达 72%;内蒙古、吉林、新疆的主要农作物承保覆盖面均超过了 70%;江西重点产粮县水稻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 79.6%,增速居全国第一。随着覆盖面的扩大,农业保险已成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和灾区重建的重要资金来源。
(三)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继续增长
2010 年, 保险业原保险赔付支出 3200 亿元,同比增长 2.4%。其中,财产险各类赔款及给付1756 亿元,同比增长 11.4%;人身险各类赔款及给付 1444.4 亿元,同比下降 6.8%。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各类赔款给付占比分别为 54.6%、18%、18.6%和 8.9%,与上年相比,东部和东北地区占比分别下降 1.3个和 0.7 个百分点,中部和西部占比分别提高 0.7 个和1.4 个百分点(见表 7) 。分省看,青海、宁夏、四川等7 个省份各类赔款给付支出增速达到两位数,北京、黑龙江、天津等 9 个省份出现了同比下降。
(四)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水平继续提高
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均较上年不同程度提升。保险密度增长较快,各省份增幅均在 15%以上,但区域差异仍然明显,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保险密度最高的 5 个省份均在东部地区。保险深度排名与保险密度排名差别较大,除北京、上海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均居全国前两位外,江苏、浙江等保险密度较高的省份均位列保险深度 10强之外, 主要是由于这些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规模较大。
(五)各项改革创新稳步推进
2010 年,我国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强化市场行为监管,出台保险投资新规,启动保险营销体制改革,推出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各地区保险业积极开发新产品、创新业务模式,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能力进一步增强。天津保险参与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辽宁森林保险、科技保险、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江苏在全国首创包含“自然灾害条款”的保险产品;广东省在推广外币保单、电子保单、 “湛江模式”等方面成效显著。
四、资金流向和融资结构
(一) 东部、 西部和东北地区为现金净投放,中部地区为现金净回笼
2010 年,伴随着国内经济的企稳回升,在物价持续上涨、企业投资稳步增长、居民消费需求旺盛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全年现金收支水平呈现增长态势, 净投放现金 6381 亿元,比上年多投放 2354 亿元。 除中部地区外, 各地区现金净投放均较上年明显增长。东部地区是我国现金投放较为集中的地区,全年净投放比上年增长 45.9%。东部各省均呈现现金净投放,其中山东受经济企稳回升、农副产品价格走高、居民消费势头强劲等因素影响,由净回笼转为净投放。中部地区仍然是全国唯一的现金净回笼地区,全年净回笼增长 12%。山西是本地区唯一的净投放省份,且净投放再创新高;安徽、河南两省净回笼现金均超过 500 亿元,物价持续上涨、住房汽车销售火爆使商品销售净收入多增等带动了其现金回笼的大幅增加。西部地区现金净投放比上年增长 74.0%。其中,四川因灾后重建等原因,现金净投放增长两倍;云南受农副产品收购、政府补贴直接到户等影响现金净投放增长也超过一倍; 广西、 重庆、陕西作为劳务输出大省仍然为现金净回笼。东北地区受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的影响,3 省均呈现现金净投放,全年增长 84.9%。
(二)货币市场交易活跃,资金融入融出规模明显扩大
2010 年,我国货币市场交易活跃,成交量快速增长。其中,现券成交 64 万亿元,同比增长
5.5%;拆借成交 27.9 万亿元,同比增长 44%;质押式回购与买断式回购成交 87.6万亿元, 同比增长24.6%。资金流动仍然呈现东部地区向其他地区流动态势。 东部地区净融出资15.0 万亿元,同比多融出 4.4万亿元。作为我国经济金融高度发展的地区,东部地区既集中了全国主要资金净融出地北京和上海, 也有净融入规模居前四位的广东、江苏、天津和福建。中部地区资金需求增长,净融入 9.9 万亿元,比上年多融入 2.5 万亿元。西部和东北地区资金净融入规模分别为 2.5 万亿元和 2.6 万亿元,均比上年多融入 0.8 万亿元。
(三)票据融资余额持续下降,票据市场利率震荡攀升
2010 年以来, 受金融机构加强信贷资产结构调整影响, 票据融资余额逐季下降。 2010 年年末,票据融资余额 1.5 万亿元,同比下降了 37.9%,全国除贵州、青海、宁夏和西藏外均为下降;票据融资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例为 3.1%, 同比下降近 3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票据融资余额同比分别下降 35.8%、33.8%、27.9%和34.0%。票据市场交易总体较为活跃。2010年,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12.2万亿元, 同比增长18.5%。银行承兑汇票累计发生额 11.6 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 14.9%;年末银行承兑汇票余额 5.6 万亿元,同比增长 35.9%,其中,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分别增长 8.9%、52.7%和55.2%,中部地区下降 27.6%。商业汇票贴现累计发生额 26.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12.4%,其中,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增长 6.9%、5.6%和20.9%,而中部地区下降 17.4%。中部地区票据业务增速下滑,在地区分布中的比重相应下降(见表 8)。
票据市场利率震荡攀升, 总体处于高位运行。年初票据市场利率明显高于货币市场利率,第二季度以后,随着信贷总量增速趋缓,金融机构持有票据的意愿增强,票据市场利率有所回落。下半年,随着货币市场利率逐步走高,票据市场利率持续上扬,特别是第四季度,票据市场利率上升幅度较大,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加权平均利率分别在 4.18%~5.86%和 3.96%~7.13%之间, 买断式、 回购式票据转贴现权平均利率分别在 3.19%~5.09%和 3.70%~5.51%之间,明显高于上年同期。各地区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买断式、回购式票据转贴现加权平均利率的水平和走势基本一致。
(四)直接融资在资金配置中的占比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债券融资规模保持较快增长
2010 年, 全国各地区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结构明显优化,占主导地位的贷款融资量占比较上年下降 6 个百分点;直接融资在资金配置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股票和企业债券融资量占比较年上升 3.5个百分点,除甘肃和吉林外,各省份直接融资比重均为上升。 从各地区融资额增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贷款融资量比上年分别下降 24.3%、16.1%、15.3%和18.3%;股票融资量比上年分别增长 40.0%、109.2%、56.1%和974.6%;债券融资增长情况存在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债券融资规模保持较快增长,东部和东北地区有所下降(见表 9)。从融资额地区分布来看,各种融资方式均维持“东部高,中西部、东北部逐渐降低”的格局(见表 10),但东部地区融资额占比有所下降,贷款、债券和股票的融资额占比较上年分别下降 2.4 个、3.8 个和 8.5 个百分点。
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2010 年, 全国各地区深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信用环境和司法环境持续改善,社会信用意识不断增强,征信服务功能和支付结算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
一是各地区加快政府职能转换,为金融良性发展营造有利环境。广东出台了地区改革发展规划,明确了广东金融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定位、目标、思路和重点任务;广西出台了实施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要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融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河北、江西、云南、湖南通过出台指导意见或召开联席会议的形式全面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辽宁、安徽带头开展政府关联类贷款清理工作,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二是继续完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县域金融生态评估工作取得实效。宁夏、新疆出台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评价办法;湖南、四川、陕西、江苏、湖北 5 个省份对辖区部分县(市、区)进行了金融生态环境评估;四川按照“申报、初选、复审”三步法在全省范围量化评估,并对9 县(区、市)授予“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区、市) ” 称号, 有力地推动辖区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和灾后恢复重建;湖南开展“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 已建立省级金融安全区 11 个,市级金融安全区 34 个。
三是夯实金融生态基础,扩大征信系统覆盖面和使用面。天津、河北、浙江等 9 个省份继续拓展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范围,如天津将质监、劳动、环保、安监、海关、农业、建设、规划等部门的部分行政执法与资质信息相继采集入库;江西、重庆率先将小额贷款公司纳入征信系统,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稳健发展;辽宁、福建等省将个人征信记录作为部分地市人大和政协代表选举、公务员招聘、环境违法治理、先进评选的重要依据。四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力度,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社会效应初步显现。海南、河北、北京等 6 个省份出台了未来一段时期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青海探索搭建“青海省金融经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通过引进评级公司等创新举措,推动征信市场健康发展;浙江、山东、河南、云南、宁夏等 17 个省份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建档工作;江苏研发了全省统一模式的 “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辅助管理系统” , 强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五是扩大农户信用记录建档覆盖面,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西藏、青海、宁夏等西部省份逐步为农户建立信用档案; “信用乡、 信用村、信用户”的创建模式在山西、江西、山东等10 个省份得到良好运用; 黑龙江推动农户信用档案电子化评分系统建设,已将 147万农户录入农户电子信用档案信息管理及评分系统;江苏以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为抓手,建立了农户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信用档案,目前已建立农户信用档案 860 万户,建档面达 65%。
六是继续推进司法环境建设,建立健全打击金融违法犯罪的有效机制。福建专门出台了针对台湾同胞的投资保护办法,促进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北京、内蒙古、山东等省份加强与公安机关等部门合作,严厉打击洗钱、假币及信用卡诈骗行为, 新疆破获全国首例期货洗钱案;福建在全国率先建立“以县为块”的反洗钱资金监测 “情报网” , 在各级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间搭建 “信息高速路网络” , 可疑交易监测能力明显提高;广东成功开发第一套涵盖产险和寿险业务的“保险业反洗钱现场检查软件” 。
七是进一步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提升农村支付环境。辽宁、河南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成功上线运行;广东、海南、 福建、 湖南依托金融 IC 卡推进支付工具升级;海南全力推进贸易投资、外币兑换、刷卡消费、资金汇划四个便利化,在全国首创开展由 4S店实时代征扣缴车辆购置税业务; 内蒙古、 宁夏、贵州等省份加强农村支付体系的延伸,如吉林依托银行系统、网上银行等新兴电子支付工具,有效保障了农户粮食收购结算资金。
八是加强监测,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内蒙古建立“属地监测+风险提示+风险排查+汇总分析”三级行风险监测联动模式;重庆通过与外省毗邻地区建立协作机制,对银行分类别、分区县定量评估,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不良率降至 0.9%。
第二部分 区域经济运行情况
2010 年,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严峻的自然灾害等挑战,全国各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 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全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2.9万亿元、8.5万亿元、8.1万亿元和 3.7 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加权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12.3%、13.8%、14.2%和 15.4%,比上年分别提高 1.5 个、2.1 个、0.7 个和 2.8 个百分点(见表 11) 。
一、消费、投资、净出口和政府支出
(一)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力增强
2010 年,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以及各项惠农政策贯彻落实到位等积极因素作用下, 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继续稳定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 19109 元和 5919 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 7.8%和 10.9%,同比回落 2.0 个和提高 2.4 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差距逐步缩小, 2010 年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幅首次高于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增幅。各地区城镇居民收入仍呈现地区差异,但差距有所缩小。
2010 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分别为 65.4%、63.7%、65.0%(见表12)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前 10 位的省份中, 有 8 个为东部省份, 其中收入超过 2 万元的省份由上年的 6 个增加到 7 个。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总体较低,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后 10 位的省份中,有 7 个为西部省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2%、11.1%、10.8%和11.0%。
2010 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并首次超万元,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17.8%,增速最快(见表 13) 。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 各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东部地区的 54.9%、44.9%、64.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前十位的省份全部集中在东部和东北地区,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和浙江 4 个东部省份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低于 5 千元的有 10个省份,比上年减少 6个,除山西外,全部集中在西部地区。
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2010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 74%,比城镇高 4 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分别下降 3 个和2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 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东部地区最低、东北地区最高,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东北地区最低、西部地区最高(见图 4) 。
各地区城乡消费平稳较快增长。2010 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7 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1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4.8%。其中金银珠宝、家具、汽车、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等热点消费快速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最高,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增速快于东部地区(见表 14) 。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13.6 万亿元,增长 18.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2.1 万亿元,增长 16.2%。
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食品支出比重继续下降,恩格尔系数总体延续下降趋势(见图5) 。但受食品价格涨幅较大影响,部分地区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占比略有上升。2010 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35.7%,较上年下降 0.8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41.1%,较上年略升 0.1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各地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均较上年下降;东北地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较上年上升 1.8个百分点,其他地区与上年略有下降或基本持平(见图 6) 。
(二)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回落,投资的地区结构进一步改善
2010 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7.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23.8%,增速比上年回落 6.2 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9.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24.1 万亿元,增长 24.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3.7 万亿元,增长 19.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城乡差距较上年略有扩大。分地区看,各地区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从高位有所回落,东北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幅较小,增速跃居各区域板块第一,中西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快于东部地区 (见表 15) 。分省看,广西、甘肃、宁夏、黑龙江等 10 个省份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 30%,上海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到 1%。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增速最快,利用外资扭转了上年持续滑落的态势。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 13.6%,国内贷款增长19.2%,增幅比上年收窄。全年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和自筹资金占比分别为4.8%、16.5%、1.6%和61.0%。
(三)各地区外贸进出口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利用外资平稳较快回升
2010 年,在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稳出口、扩进口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企业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外贸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已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分别增长 33.8%、72.8%、40.2%和35.3%,分别加快 47.1 个、94.5 个、54.5 个和51.7 个百分点。 各地区出口和进口均扭转了上年的下滑态势,中西部地区出口和进口增速快于东部地区(见表 16 和表 17)。
近年来,推进我国产业转移加速发展的因素逐步增多且呈多元化趋势。这主要是市场选择、政府引导和金融支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市场扩张、成本约束是产业转移的主导力量。第一,中西部地区市场空间逐步增大。随着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能力显著增强,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东部不少企业为占领中西部市场,主动将生产基地西移。第二,要素成本约束。受土地和劳动力价格较高、资源短缺等要素约束,东部地区部分企业发展压力增大,同时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资源比较丰富,土地、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要素成本优势明显。第三,外部经济再平衡的倒逼压力。后危机时代,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为避免本土产业“虚拟化”和“空心化” ,纷纷扩大实业生产,减少外部需求,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之势,我国东部地区“出口导向型”产业结构受到一定冲击,倒逼东部企业市场和生产空间逐步向中西部迁移。政府引导也是产业转移加速推进的重要力量之一。近年来,各级政府通过完善政策体系、优化投资环境、创新对接形式等措施,大力推进产业转移。一是积极构建政策体系。国务院相继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庆两江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规划,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布指导性意见。各地政府从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二是努力优化投资环境。
加快基础设施、政策创新、政务环境、产业配套等建设,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成为各级政府重要任务,中西部更是把加强园区建设作为优化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2010 年,陕西、甘肃省开发区建成面积分别为 2.5 万公顷和 2.3 万公顷,分别是 2005 年的 1.6 倍和 1.8 倍。重庆市则用足土地政策,支持工业园区建设,目前共有工业园 40 多个,用地面积达 4 万多公顷。三是搭建对接平台。中西部地区逐步转变传统的招商引资方式,充分运用产业链招商、中介招商、小分队招商、网络招商和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通过举办中博会、西博会等大型会议,构建产业转移对接平台。金融支撑作用日益增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和东北三省产业转移的资金支持力度。一是探索实施差别化货币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2010 年年末,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贷款余额为 19 万亿元,占全国 39.7%,较 2005年末提高 0.6个百分点。二是优先支持有产业转移意愿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企业债等,满足产业转移的资金需求。三是引导东部地区金融机构到中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支持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在中西部设立分行分别达 14家和 3家。四是大力推进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支付结算和征信体系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外汇管理模式,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三、我国产业转移主要成效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明显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近年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经济增长较为强劲。 “十一五”时期,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比“十五”时期加快 0.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加快 2.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加快 2.4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加快 2.6个百分点。2010 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 47%,较 2005 年提高 2.5 个百分点,东、中、西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初显成效,节能减排成效初显。东部地区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推进自身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经济全面转型奠定了基础。2010年,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占比较五年前提高 3.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 4680亿美元,约占全国 95%,产业结构呈明显优化趋势。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通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也初步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 2010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第二产业占比较五年前提高 5.6个百分点。从节能减排情况看,随着产业转移加速推进,大部分地区节能减排指标都出现积极变化,浙江、江苏等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等主要指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海南、天津、江西、广西等节能减排任务也完成较好。
当前,我国产业转移总体形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能力不足,产业结构同质化较明显;二是东部沿海地区第三产业占比仍不高,整个产业链仍处于全球产业分工和产业链的偏低端;三是统筹规划功能发挥不足,在招商引资中出现恶性竞争,一些领域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因此,今后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提高承接门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做到在创新中承接,在承接中转型,在转型中升级;因地制宜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明确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和承接重点,促进区域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加强区域分工合作,实现区域联动发展;紧密围绕产业转移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
三、各地区能耗、环境治理与保护情况
2010 年, 各地区继续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节能减排、节能降耗取得进展, “十一五” 规划确定的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等相关约束性目标基本如期实现。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得到控制。 2010 年全国单位 GDP 能耗下降 4.0%,其中,吉林、贵州、安徽、山西、四川和重庆等省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超过4.0%。淘汰落后产能成效突出,2010 年关停小火电机组超过 1100 万千瓦,火电脱硫机组比例从2005 年的 12%提高到 80%, “十一五”累计淘汰炼铁、炼钢、水泥、焦炭和造纸等落后产能分别达到 1.1 亿吨、6860 万吨、3.3 亿吨、9300 万吨和720 万吨。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 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 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较 2005 年分别下降约 12%和 14%。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保护全面加强。 2010年七大水系的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 59.6%,比上年提高 2.2 个百分点,比2005 年提高 18.6 个百分点;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城市占监测城市数的82.7%,比 2005 年提高 22.4 个百分点。2010 年完成造林面积 592 万公顷, 比 2005年增长 9.6%,其中内蒙古全年造林面积超过 1000万亩, 造林规模居全国首位;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 50.3%,较“十五”期末增加 5 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各地区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力度明显加大。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信贷投入;环保与金融部门建立了环境信息通报制度等。 2010年各地区继续贯彻落实节能减排信贷政策,加大金融创新,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广东成立了“绿色产业投资基金” ,进一步加大对区域内节能减排科技产业的投融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绿色产业;北京推出自愿减排交易平台,着力打造符合国际惯例的自愿减排市场体系;江西开展节能减排自愿协议试点,金融机构为试点企业就节能减排项目的融资、担保等提供相关金融服务。
四、价格和劳动力成本
2010 年,我国价格涨幅总体延续了 2009 年下半年以来的回升态势,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价格上涨压力明显增大。 从主要价格指标走势看,在食品和居住价格不断上涨的推动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季扩大;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等因素影响,上半年生产价格涨幅不断扩大,第三季度出现明显回落,第四季度又有所反弹。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3.3%,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 5.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 9.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2.9%。分地区看,居民消费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的地区差异不大;西部地区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最大,而东部地区最小;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较大,中部地区相对较小(见图 10)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持续扩大。居民消费价格四个季度涨幅分别为 2.2%、2.9%、3.5%和4.7%,全年涨幅比上年高 4 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 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分别为 3.4%、3.1%、3.6%和 3.5%。全国所有省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均表现为上涨,其中,青海、海南、新疆等 6 个省份居民价格消费指数上涨超过 4%,青海以 5.4%的涨幅居全国首位。幅居全国首位。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明显, 各季度同比分别上涨 9.9%、 11.7%、 7.7%和 9.1%,全年涨幅比上年高 17.5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涨幅分别为9.0%、10.5%、9.8%和10.6%,其中,9 个省涨幅超过 10%,新疆以 23.9%的涨幅居全国首位。
分省看, 全国有 21 个省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低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其中,北京、上海两种价格涨幅差异在 8 个百分点左右,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逐季扩大。除 1 月份下降 0.4%之外, 其他月份均出现上涨且涨幅持续扩大,各季度同比涨幅分别为 0.3%、2.0%、3.5%和5.9%, 全年涨幅比上年高 5.4 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分别为 3.2%、2.1%、2.6%和 2.8%。在31 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 中, 仅吉林下降 0.9%,其余省份均表现为正增长。其中,海南、陕西、黑龙江农业生产资料涨幅较大,超过 5%,最高的为海南,增长 7.3%。职工工资继续较快增长,最低工资标准有所提高。
201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 37147 元,同比增长 13.5%,增幅较上年提高 1.5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东部、中部工资差距较上年继续扩大,但中部工资涨幅最高,高于全国水平1.5 个百分点(见表 22)。分省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 9个省份,其中,上海、北京、天津、西藏职工工资超过 5 万元;职工平均工资涨幅高于全国涨幅的有 15 个省份,海南、湖北涨幅超过 20%。2010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0759 元,同比增长 14.1%,涨幅较上年提高 7.5个百分点;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低于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但涨幅高于非私营单位 0.6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东部、中部差距与上年基本持平(见表 23)。
2010 年全国除重庆外其他省份均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 月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幅度为 22.8%,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上海市为 1120 元, 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北京市为 11 元。全国 29 个省份发布了工资指导线,上线平均涨幅比上年提高3%左右,基准线平均涨幅比上年提高 2%左右。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稳步推进,资源税改革试点启动。 2010年6月, 酝酿多年的资源税改革在新疆开始试点,原油、天然气的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试点税率为5%。一些地区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指导价格对本地成品油、非居民用天然气、非居民用水价格进行了调整。部分地区在稳妥推进资源价格改革的同时,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如北京在进行水价调整时配套建立了低保人员直补机制。
专栏 5 价格形势调查分析
2010年,价格上涨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和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从区域特点看,西部地区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涨幅比较突出。2010 年,西部地区 CPI涨幅为 3.6%,比最低的中部地区高 0.5 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为 9.6%,比最低的东部地区高4.7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为 9.7%,比最低的东部地区高 0.4个百分点。分省看,2010年青海的 CPI涨幅居首,为 5.4%,比全国平均涨幅高 2.1个百分点;新疆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涨幅均为全国最高,分别为 25.3%和 23.9%,分别比全国平均涨幅高 19.8个和 14.3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于 2011 年初以随机抽样和典型调查的方式,对全国 6 个省份 363 家企业1和 8 个省份4383户居民2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各地区价格上涨形势明显,企业、居民对价格上涨感受强烈,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价格上升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加大企业提高产成品价格的压力,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投资行为产生较大影响。引起价格上涨的原因复杂且相互交织,由于本轮价格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及物流成本上升的影响,因此对能源原材料依赖程度较高、运输路途遥远的一些西部省份价格涨幅相对更高。2011年价格上涨预期仍然较强,需采取综合措施加以治理。
一、居民对价格上涨感受强烈,物价满意度降至低点。调查显示,有 35.4%的居民认为 2010年整体物价上升幅度为 5-10%,另有 46.6%的居民认为幅度在 10%以上,且边远欠发达地区居民和月收入 2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对价格涨幅的感受度更高。恩格尔系数越高的家庭对食品价格上涨感受越强。中国人民银行 2010 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也显示,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降至 13.8%,为调查以来(1999年第四季度)最低。居民感受的价格上涨幅度大于 CPI涨幅,且低收入家庭感受更为强烈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从心理角度看,居民对价格上涨的感受往往比价格下降的感受更为强烈。二是公众对价格的感受主要基于其经常购买的食品等,而价格指数还覆盖价格呈现下降趋势或保持稳定、但购买频率不高的产品,当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类价格上涨较快时,居民(特别是食品等支出占收入比较高的居民)感受更为强烈。三是价格同比涨幅是与上年同期相比,对当前价格的衡量存在滞后。四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某些价格上涨较快的新型消费不在统计指数范围之内。
二、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加大企业提高产成品价格压力。问卷调查显示,49.7%的被调查企业反映 2010年主要原材料价格上升了 10%以上,其中农林牧渔业和制造业涨势最为明显(这一比例分别为 64%和 52.5%) ;超过八成的企业反映主要原材料变化对企业生产影响较大,其中制造业这一比例最高。同时,企业还面临着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压力。由于价格上涨导致生活成本增加,工人提高工资的诉求有所增加,有 57.4%的企业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上升 10%以内,另有 25.8%的企业上升 10%以上。农林牧渔业、住宿餐饮业和中部地区的湖北、江西、河南工资上升幅度相对较高。由于价格与销售紧密相联,有近一半的企业维持产品价格不变或降低,但面对巨大的压力,多数企业还是实施了提价措施,被调查企业 2010年平均调整价格 1.5次,其中有 23.4%的企业提价幅度在 10%以上。
三、 价格上涨一定程度抑制居民消费意愿, 改变居民投资偏好。 调查显示, 超过八成的居民反映 201年价格上涨对其家庭生活影响程度“很大”或“较大” ,其中,农民、离退休人员和月收入 2000元以下的家庭受影响最大,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这一程度呈阶梯状递减。同时,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有 62.5%的被调查者消费意愿降低,35%的居民减少了外出就餐,31.1%的居民减少了外出旅游计划。价格上涨背景下,居民寻求资产保值增值的愿望上升:被调查者打算在 2011 年购买房产和投资股票的比例分别较上年提高 3.1个和 2.4个百分点。
四、社会主体未来通胀预期仍较强烈。调查显示,93.1%的被调查企业和 76.6%的被调查居民对未来的价格走势持看涨态度,其中,37.1%的被调查企业认为 2011 年主要原材料价格将上升 5-10%,43.4%的企业认为工人工资成本会上升 5%以上,而为了化解压力,79.4%的企业认为有必要提高主要产品价格;有 63%的被调查居民认为 2011年价格会上升 3-10%,有八成居民会要求提高工资,进而可能对整体价格水平产生进一步的压力。
总体上看,本轮价格上涨的动因较为复杂,全球货币条件持续宽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内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互相作用,共同推动价格上涨。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主要经济体货币条件持续宽松,美元等主要计价货币总体贬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攀升,加上国内投资需求旺盛,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2010年代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 CRB 期货指数总体快速上涨,尤其进入下半年后,CRB 期货指数 6 个月内攀升 27%,半年涨幅创下自 1956年该指数创立以来最高。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年内涨幅达 62%。对能源和原材料依赖程度较高的一些西部省份受影响更大,如新疆石油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 50%以上,2010年新疆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为 25.3%。
二是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加快上升。2010 年,全国共有 30 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幅度为 22.8%,调查也显示,超过八成的被调查企业提高了工人工资。一些地广人稀、劳动力相对短缺、对省份外劳动力依存度较大的西部省份,劳动力价格涨幅相对更大,调查显示,2010年新疆伊犁州建筑工地木工、瓦工工资上涨 20-50%;吐鲁番畜牧业养殖大户反映,2010 年雇佣男劳动力工资比上年上涨 40%左右。
三是物流成本偏高、上涨较快。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统计,2010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的 18%左右,远高于发达国家 9%左右的水平,其中,运输费用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超过 50%一些地处高原内陆、外运物资多、运输路途遥远的西部省份受物流成本上涨影响更大。如青海省 90%的生活资料需要从外埠输入,90%的工业品销往周边地区,青海省物流费用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 25%,以标准粉为例,山东价格为 2.6 元/公斤,加上运输成本,到青海的销售价格就要达到 3.6/公斤,比产区高 38%。
多方政策发挥合力, 推动服务业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时期,国家大力务外包、创意产业等新产业加快发展。
金融创新步伐加快, 对服务业支持力度增强。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先后制定《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 《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 、 《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并会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共同制定《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 ,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结合服务业自身特点,大力推动金融创新, 拓宽信贷支持手段, 提高信贷支持效率。
一是创新金融产品,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依托产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配套服务关系,推出了预付账款融资、存货融资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信贷产品。二是创新担保方式,通过扩大服务业有效抵(质)押担保物、加强与担保机构合作等措施,缓解服务业企业有效担保不足问题。三是创新对接方式,拓展银企沟通合作渠道。山东在全国率先建立网上银企合作机制,创建“金企俱乐部”网站,借助互联网信息优势,提高银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快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服务业发展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服务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国务院对加快发展完善服务业提出了相关要求和实施意见,各地政府也结合当地实际,提出特色化的服务业发展战略。广东要求以发展现代服务业来推动广东由“服务业大省”向“服务业强省”转变;山东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服务业集聚发展载体,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重点支持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科技信息等十大领域;天津加快完善服务业体系,以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推动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服对接效率,发挥创新融资产品在服务业企业融资中的重要作用。
多措并举,推动服务业在“十二五”实现
新发展 当前我国服务业仍存在竞争力不强、内部结构有待优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高等问题。 “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 把服务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是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不断优化服务业投资发展环境,培育多元化竞争主体,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外资投资服务业领域。二是提高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明确政府公共服务责任,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对于促进服务发展的能动作用;同时不断拓宽服务业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三是深化服务领域改革。进一步放宽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准入条件;推进国有服务企业改革,推进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四是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各种国际内的机遇和条件,继续大力发展旅游、劳务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基础上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企业,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服务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
六、主要经济圈发展
2010 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加快,对全国经济辐射和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结构保持优化。
2010 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合计地区生产总值加权平均增长 11.8%,增速较上年提高 1.4 个百分点。对外依存度较高的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进出口贸易回升较快,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三大经济圈第三产业占比、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 26) 。
主导产业保持优势,并向高端化推进。长三角地区继续推进装备制造、 电子信息、 石油化工、汽车和船舶行业等主导产业高端化,并以世博会为契机,加快旅游业、文化业发展;珠三角地区发挥毗邻港澳、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实现要素重组优化中具有的天然区位优势,初步建立起生产能力强、外向度高的工业体系,基本形成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生物制药、家电、建筑等九大主导产业,并在推进工业高端化、适度重型化,以及船舶、能源设备、数控机床等关键装备制造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京津冀经济圈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现代制造业增长较快,服务业优势不断增强,租赁商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金融资产交易所、特许经营权交易所等新兴金融业成长良好。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加快。2010 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 长三角地区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一战略定位得到明确与彰显。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社保对接互转难题的逐步破解, 长三角一体化经济进程明显加快。《推进长三角金融服务一体化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推动长三角金融合作进一步深化。珠三角地区扎实推进一体化进程,先后签订深莞惠经济圈、广佛同城化、珠中江经济圈合作协议,在基础设施、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五个方面逐步实现一体化,推进产业和劳动力的“双转移” 。
截至 2010 年年末,广东全省 34个产业转移园累计签订正式投资协议项目 2000个, 协议总投资额达到 4500 亿元;全年实现产值 1850 亿元,比上年翻番。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加紧进行,区域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签署了《北京市-河北省合作框架协议》 、 《京津冀地区快递服务发展规划(2010-2014) 》等文件。
2011 年, 我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三大经济圈作为全国综合实力较强的代表性区域,将抓住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和国内经济发展的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预计 2011 年主要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将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基本平稳,存贷款保持合理增长,信贷投放节奏更加合理,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经济金融融合进一步加强。
第三部分 区域经济与金融展望
2011 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存在较多有利条件,前期出台的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等政策措施和各项区域发展战略正在发挥作用,各地发展热情较高,投资动力较强,加之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消费升级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总体上经济持续增长的动能较为充足。但同时也要看到,国际上部分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未消除、主要经济体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性大量增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加剧波动,新兴市场通胀压力加大;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各地区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东部地区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为主体的经济圈带动和辐射作用日益增强,上海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提速等,都将为 2011 年东部地区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提供有效支撑。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达,在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具有较多有利条件,将继续发挥区位和产业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加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同时,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东部地区将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积极参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通过产业转移等方式,发挥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既发挥支持和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也为东部地区自身的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中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将进一步加快,再加上要素成本优势明显、市场广阔,在实施扩大内需、落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政策措施的强力推动下,承接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必将为 2011 年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试点逐步推进,也将成为拉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中部地区将以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国际国内产业调整和跨区域重组不断深化的情况下,中部地区将依托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以及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推动重点产业承接发展,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提升重大技术装备、交通设备制造业、重型机械工业等领域整体实力和水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部地区将以建设连通东西、纵贯南北的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为重点,进一步强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支持西藏、新疆等地区跨越式发展并加大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等,将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新增长极正在加速培育中,将成为对周边地区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战略新高地。针对西部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西部地区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综合交通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油气管道和电网建设,进一步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西部地区将以国家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为契机,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农牧业、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加快建设以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使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支持汶川等灾区发展。西部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工作也不容忽视,将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础,坚持开发和保护相互促进,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西部地区将充分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不断完善合作机制,改善发展环境,规范发展秩序,积极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以此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深入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东北地区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具有较强的产业和科技基础,但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因此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新型产业基地,积极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依托中心城市构建现代服务体系,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东北地区具有发展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将继续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巩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地位。东北地区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巩固与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积极开拓东南亚、欧美等海外市场,积极承接国际服务贸易转移,发展对外服务贸易和加工贸易,鼓励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出口,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2011 年,各地区金融机构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把握好信贷投放进度和节奏,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按照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改进和完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科技自主创新等的金融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向“三农”和中小企业,做好就业、助学、扶贫等金融服务。发展消费信贷,支持扩大内需。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推动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