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今年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2011-06-02 09:39553
从资金来源的地区分布看,中部和西部地区本外币存款余额在全国的占比分别上升0.2个和0.4个百分点,东部和东北地区占比分别下降0.5个和0.1个百分点(见表3、表4).东北地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较上年上升 1.8个百分点,其他地区与上年略有下降或基本持平 .
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发布《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莫慌!此次主力仍然在假摔? 套牢的股票很可能有救了! 3月股市很可能发生巨变? 拉锯战背后暗藏的资金动向!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11年6月1日
内容摘要
2010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严峻的自然灾害等挑战,全国各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加权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3%、13.8%、14.2%和15.4%,比上年分别提高1.5个、2.1个、0.7个和2.8个百分点。
2010年,各地区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超万元,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最快,为17.8%。城乡消费市场同步活跃,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回落,投资的地区结构进一步改善。各地区外贸进出口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贸易顺差仍集中在东部地区,但占全国的比重下降,其他地区占比上升。随着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外商投资企业在华投资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新一轮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大幅增长,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等西部省份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居前。各地区“走出去”战略步伐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创历史新高,海外收购主要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各具特色。东部地区加快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经济发展活力增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加快开发开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加快,对全国经济辐射和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各地区节能降耗工作取得进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等相关约束性目标基本如期实现。
各地区金融业稳健运行,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加大。居民储蓄存款增长放缓,企业存款增速回落,存款呈活期化态势。本外币贷款增速高位回落后总体走稳,贷款节奏趋向均衡,信贷投放结构不断优化。各地区贷款投向基本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对个人消费以及中小企业、“三农”等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稳步上升,金融机构利率定价制度建设加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加快发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各地区融资结构进一步改善,29个省份直接融资比重上升,中西部地区债券发行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各地区继续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社会信用环境不断改善,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存在较多有利条件。各地区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东部地区将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强自主创新,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部地区将进一步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强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西部地区将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的政策措施和促进西藏、新疆等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各项举措,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挥资源优势,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东北地区将继续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
2011年,各地区金融机构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010年,全国各地区金融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信贷增长逐步向常态回归,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全年各地区金融运行总体平稳,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继续增加,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直接融资在资金配置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地区间金融发展更趋协调,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各地区银行业
2010年,全国各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个数、从业人员稳步增加,资产规模增长较快。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共计19.5万个,从业人员30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0.6万个和20.7万人;资产总额88.8万亿元,同比增长19.9%分地区看,东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个数、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在全国占比最高(见表1),其中,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和山东银行业资产总额合计在全国占比超过半数;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银行业资产总额分别增长18.9%、20.6%、24.5%和15.7%。外资银行稳步发展。年末,全国共有27个省份有外资银行入驻,较上年增加2个省份;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1.8万亿元,同比增长20%,外资银行资产的94.4%集中在东部。西部地区对外资银行的吸引力增强,西部地区外资银行资产总额和机构网点数占比均较上年有所提高。
县域和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发展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快速增长。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合计资产总额突破10万亿元。分地区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中的50.3%集中在东部,其他地区增长较快,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分别增长25.5%、26.9%和17.0%。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加快发展,同时小额贷款公司迅猛增加。年末,包括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在内的全国新型农村机构共计3519家,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一)各地区存款增长趋稳,企业存款增速回落,存款呈活期化态势2010年,全国各地区本外币存款增速趋稳,比上年均有所下降。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分别为42.3万亿元、10.9万亿元、12.6万亿元和5.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9%、21.4%、22.3%和18.3%,增速较上年分别降低8.8个、5.9个、9.1个和7.2个百分点。各省份本外币各项存款同比增速最低为15.4%,最高为32.8%。
各地区居民储蓄存款增速趋缓,企业存款增幅回落较多。下半年受物价增长较快、居民理财意识增强等因素影响,储蓄存款增速略有回落,增势总体平稳。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增速同比分别回落3.6个、1.7个、2.0个和4.5个百分点。受企业贷款增长放缓以及相应的派生存款增幅下降、企业用于生产投资资金增加等因素影响,各地区企业存款增速大幅降低。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企业存款增速分别为17.7%、22.9%、22.7%和20.1%,增速与上年相比下降幅度均超过15个百分点(见表2).
各地区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总体呈现活期化态势。2010年,受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影响,全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新增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分别为55.7%、64.8%、67.8%和63.4%,只有西部地区较上年略降0.5个百分点,其他三个地区的占比均较上年不同程度提高。
外币存款余额稳步增加。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外币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分别增加107.2亿美元、9.6亿美元、22.6亿美元和17.9亿美元。东部地区经济外向度较高,外币存款在本外币各项存款中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从各地区银行体系资金来源结构看,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比重均略有下降,而其他存款比重上升3.6个百分点。从资金来源的地区分布看,中部和西部地区本外币存款余额在全国的占比分别上升0.2个和0.4个百分点,东部和东北地区占比分别下降0.5个和0.1个百分点(见表3、表4).
专栏1区域存贷款结构变化分析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逐步引导货币条件从反危机状态向常态回归。随着各项宏观调控政策陆续出台,全国存贷款增长整体呈现高位回落态势。由于我国各地经济运行状况和发展特点存在差异,地区间存贷款结构出相应变化。
一、各地区贷款增长逐步放缓,结构有所改善
2010年初,各地区信贷运行保持了上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尤其是1、2月份,部分省份贷款余额增速在30%左右。自3月起,信贷投放有所放缓,全年金融机构贷款投放逐季减,2010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速比上年末降低11.8个百分点,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速分别下降11.3个、12.6个、14.5个和11.6个百分点。从各地区贷款余额在全国的占比变化情况看,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占比分别较上年提高0.13个和0.46个百分点,表明在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影响下,信贷资源逐渐向中西部倾斜。从贷款结构看,2010年变动最大的是票据融资,各地区票据融资均出现大幅下降,其中东部地区票据融资净下降4913亿元,占票据融资下降总量的50%以上。主要原因是在信贷资源趋紧形势下,各地区金融机构普遍通过主动压缩票据量来维持一般贷款的增长。2010年,各地区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出现大幅回落,增速与上年末相比下降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但新增额在其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额中占比仍然较大。其中东部地区中长期贷款增速同比回落17.5个百分点,增速下降幅度最大。从各地区中长期贷款增量在全国所占比重变化看,除东部较上年下降4.5个百分点外,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均出现小幅上升。这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项目需求旺盛紧密相关。如辽宁在国务院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第12届全运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工和沈阳地铁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入关键期等因素推动下,
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2%,带动中长期贷款持续高速增长。广西2010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基础设施相关贷款年末余额较2005年增长近三倍,新增固定资产贷款占全部贷款新增额的40.5%。安徽全年“861”重点项目计划新开工和在建项目4032个,完成投资达5294亿元,其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另外,受经济发展程度差异以及产业转移等因素影响,东部地区在中长期贷款增长相对放缓的同时,其短期贷款增量在全国占比大幅上升9.1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短期贷款增量占比出现大幅下降,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下降1.8个、6.4个和0.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薄弱领域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表现为个人消费贷款占比不断提高、对“三农”和小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个人消费贷款新增额在其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额中的比重分别提高7.8个、8.5个和6.4个百分点,上升幅度大于东部地区;涉农贷款增量在其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中的比重分别提高16.3个、9.4个和13.6个百分点,小型企业贷款增量在其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中的比重分别提高9.7个、6.8个和6.1个百分点,信贷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二、地区间存款结构出现调整,东部企业活期存款占比下降,中、西部储蓄存款占比上升2010年末,各地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增速均低于上年
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增速同比分别下降8.7个、5.7个、9.1个和6.9个百分点,东部和西部地区降幅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企业存款增速明显放慢。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存款余额增速分别较上年下降19.4个、15.2个、22.1个和18.4个百分点。各地区企业存款新增额在其人民币各项存款新增额中的比重均有所下降,其中中部地区降幅最小,为7.5 个百分点,东部地区降幅最大,为 15.6 个百分点。造成企业存款增速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信贷投放减少导致企业派生存款减少;另一方面,银行业监管部门出台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 、 《项目融资指引》 、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办法》 (简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 ) .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要求金融机构实行“实贷实付”的放款原则,
并通过受托方式直接划付给交易对手,贷款滞留企业银行账户转为存款的情况减少。此外,各地经济向好回升势头进一步巩固,经济主体活力增强,企业投资及生产、经营占款增加也是企业存款下降的原因之一。在 2010 年全国新增企业活期存款中,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活期存款新增额在全国占比分别上升 4.4 个、1.7 个和 1.3 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占比则出现下降,这与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有关。由于项目投资拉动、承接产业转移等因素,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出现加速发展,企业景气回升迅速,企业资金流转速度加快,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均较上年大幅提高40 个百分点左右,而东部地区企业利润增速提高幅度则相对较小。企业景气状况和企业存款变化的联系在中部地区表现较为明显,2010年,中部地区企业活期存款新增额在其全部企业存款增量中的比重达 78.9%,在各地区占比最高,其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也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增速提高幅度是东部地区的近三倍,这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密切相关。如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为该省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10 年该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2个百分点;湖北 2010 年四个季度的企业资金周转情况指数及支付能力状况指数均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全年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幅高达 75%。
2010 年末,中、西部地区储蓄存款余额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同比分别增长 16.7%和 19.5%,储蓄存款新增额在其人民币各项存款新增额中的比重较上年分别提高 2.65个和 6.17个百分点。从新增居民储蓄存款期限结构看,东部地区居民定期储蓄新增额在全国占比下降 6.3个百分点,中部和西部地区占比保持升势,分别上升 2.8个和 3.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相对东部地区,中西部经济呈现赶超效应,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同时其投资、理财渠道却相对较窄,民间借贷活跃程度相对较低,在存款利率提高后,储蓄存款出现一定增长。
(二)各地区贷款增速高位回落,信贷结构趋于优化,对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10 年,全国各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地区本外币贷款增速高位回落后总体走稳。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 29.4 万亿元、7.1 万亿元、8.8 万亿元和 3.4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7%、21.4%、23.4%和19.7%,比上年分别降低14.1 个、12.9 个、14.5个和 12.0 个百分点。贷款节奏趋向均衡,往年金融机构上半年尤其是第一季度集中投放贷款的状况有了极大改善。各地区各季度新增贷款占比总体呈“3:3: 2:2”特征,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比例分别为60.2%、59.2%、58.5%和61.0%,与上年相比降幅均超过10个百分点。
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4.4%、30.9%、31%和32.5%,比上年末分别下降19.0个、13.1个、17.1个和12.1个百分点。新增贷款长期化趋势明显,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年本外币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分别占72.4%、78.8%、90.0%和88.4%,其中海南、陕西、甘肃、重庆、吉林等13个省份的占比超过85%。金融机构总体呈现压票据融资、增一般贷款的态势,各地区本外币票据融资余额占比均比上年下降(见表2、表3)。个人消费贷款增长幅度较大。2010年,各地区消费需求持续增加,消费贷款保持快速增长。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1增速分别为 27.2%、46.3%、46.4%和42.2%,分别比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增速高出 2.4个、13.8 个、12.5 个和5.1 个百分点(见表 2) 。人民币消费贷款增量超过1000亿元的4个省份均在东部地区, 其中广东增加最多, 为 2212.5 亿元。信贷投放重点突出。2010 年,各地区贷款投向基本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江苏新增制造业贷款自 2010年 4 月份以来连续 9 个月居各行业贷款增量之首;山东五成以上新增贷款投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县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浙江 “十一大转型升级产业”贷款占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提高 1.6 个百分点。
各地区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经济薄弱环节的发展力度。宁夏新增农业及农户贷款 73 亿元,是上年的 1.86 倍;江西涉农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的余额和增量占全部贷款的比重均超过三分之一;四川新增涉农贷款 1356 亿,灾后重建信贷支持推动农房重建任务全部完成;河南省新增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 53.3%,较好地支持了“三农”及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贵州省涉农贷款增长迅速,增速达到 41%。青海生源地助学贷款余额增长 1.54 倍,满足率达到 100%;内蒙古助学贷款累放额增长 1.2 倍。广东累计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 2.5 亿元,是上年的 3.3倍;重庆农民工小额贷款翻了近两番;新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累放额增长 2.6 倍;云南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增长 1.1 倍。海南小企业贷款增量是上年的 1.9 倍;安徽小企业贷款额2136.9 亿元,同比增长 61.2%;福建新增小企业贷款占全部新增企业贷款的比重达 60.4%。外币贷款增速回落。2010年年末,全国各地区银行业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5%, 比上年末下降36.5个百分点,其中广东、内蒙、山西出现外币贷款余额净下降。分地区看,全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新增外币贷款分别为519.3亿美元、48.3亿美元、56.5亿美元和44.9亿美元,与上年相比, 东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少增582亿美元和2.4亿美元,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多增5.8亿美元和0.8亿美元。 东部地区外币贷款余额和增量在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和增量中的占比高于其他地区。
专栏 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情况分析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2008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平台数量增长过快,贷款规模迅速扩张,相关运营问题逐步出现,潜在风险引起关注。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等政策文件陆续出台后,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规范工作全面推进。据中国人民银行对 2008年以来全国各地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情况的专项调查显示,截至 2010年年末,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1 万余家,较 2008 年年末增长 25%以上,其中,县级(含县级市)1平台约占 70%。总体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东部地区平台个数较多,中部、西部地区县级平台占比较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个数与地方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通常地方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个数越多。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个数占全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总数的比重接近 50%。虽然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相对较少,但县级平台占比较高。中部地区的湖南、江西两省县级平台占比均超过 70%,西部地区的四川、云南两省的县级平台占比近 80%。
二是平台贷款增速稳步回落,公益性项目贷款平稳收缩。各地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规范工作有效推进,2010 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持续高增态势有所缓解。与上年末相比,2010 年年末多个省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增速回落明显,由 50%以上降至 20%以下。按照国务院文件规定,依靠财政性资金偿债的公益性项目融资平台公司得到重点清理规范,贷款平稳收缩。
三是贷款方式以抵、质押为主,5 年期以上贷款占比超过 50%。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管理政策从原先过度依赖地方政府信用逐步向落实抵、质押担保措施转移。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放的贷款以抵、质押方式为主,采取信用方式发放的贷款占比有所下降。重庆市60%平台贷款的贷款方式为抵、质押担保,其中,土地使用权抵押的贷款占比超过 20%。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期限较长,5 年期以上的贷款比重超过 50%,这主要是因为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工及运营后还款所需要的融资期限相对较长。
四是贷款主要投向公路与市政基础设施,土地储备贷款集中情况有所缓解。约五成以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投向公路与市政基础设施。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中主要投向市政基础设施,用于公路建设贷款占比低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部分省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向土地储备集中的情况有所缓解,四川、山西、江西、宁夏等地的土地储备贷款 2010 年年末余额较上年末有所减少。
五是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 30%,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成为贷款的供给主力。调查结果表明,2010年年末,各地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占当地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基本不超过 30%,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供给主力,政策性银行是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主要提供方。各地方政府也积极探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作与监管的新模式,其中以 “上海模式” 、 “昆明模式” 、“重庆模式”具有较强代表性。上海是最早成立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省(市)之一,在早期的发展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上海的基建规划和投融资方向采取“三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由发改委、财政局、银行三方共同协商制定,上海推进筹资多元化的同时,合理控制负债水平,根据行业性质制定差异化投融资机制,不断提高融资管理的效率,强化对投融资风险的系统性控制。昆明率先开创政府债务信息披露机制、推动债务清理并制定偿还计划,形成统一的债务保全方案,实现了各市级投融资平台公司项目产生的现金流能够全部覆盖其自身贷款本息。 “重庆模式”中以渝富公司为投资主体,通过八大建设性资集团投向具体项目,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以盘活存量资金,吸引增量资金。
总体看,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理规范工作正有序推进。地方政府通过平台贷款方式筹集资金,对弥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平台贷款普遍额度大、期限长,用途监督存在一定困难,信用风险仍需予以关注。另外,部分平台运作机制不健全,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自身风险也不容忽视。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公共事业资金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与各地方政府财力相对不足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从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局考虑,应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解决上述矛盾,既要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规范,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更要疏导地方建设资金需求,积极探索地方政府以市场化方式融资加强债务管理的制度安排。认真研究论证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的筹资方式,改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有效发挥市场对地方政府举债的监督约束,促进提高地方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地方政府融资风险。
(三)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整体上升,执行上浮利率贷款占比增加2010 年,金融机构对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利率总体小幅上升
其中,第四季度受两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等因素影响,利率上升速度有所加快。12 月份贷款平均利率比年初上升0.94 个百分点,高于本年基准利率累计上调幅度。全年各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主要分布在5.11%~7.74%之间, 东部地区利率水平总体低于其他地区。
金融机构上浮利率贷款占全部人民币贷款的比重上升,下浮利率和基准利率贷款占比下降。12 月份, 全国金融机构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 43.04%, 比年初上升 6.49 个百分点。 分省看,全年金融机构执行上浮利率贷款占比超过 50%的省份 9 个,较上年增加 4 个。
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进一步提高。各地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体系与组织架构更加清晰,定价制度建设得到加强;金融机构根据风险情况合理定价取向进一步强化; 利率定价技术继续提升,精细化、差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Shibor 在金融机构利率定价中运用的深度和广度均有所增加。受境内外汇资金供求变化和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影响,各地区占比较大的 3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利率和 1 年期美元贷款利率在波动中上升。12 月份,上海市 3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利率和 1 年期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 1.37%和 2.90%,同比分别上升 0.99 个和 1.43 个百分点。四川 3 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利率从年初0.44%走高至8 月份2.15%的年内高点, 此后随场资金供需情况回调。民间借贷利率逐步走高。2010 年,在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上调等因素的带动下,民间借贷利率总体呈逐步上升态势。分省看,各地民间借贷利率涨跌不一。浙江省民间借贷利率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上行较快,全年加权平均利率比上年上升 295 个基点,广东、内蒙等省份民间借贷利率也有不同程度上升。一些中西部省份民间借贷利率水平有所下降。
(四)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持续改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
中国工商银行(4.48,-0.08,-1.75%)、中国银行(3.33,-0.01,-0.30%)和中国建设银行(5.05,0.01,0.20%)各分行按照总行的统一部署,继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资产负债规模平稳增长,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10年 7 月,中国农业银行(2.84,0.00,0.00%)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实现 A+H 股公开发行上市,至此,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农业银行各分行深入推进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甘肃、四川、广西、福建、山东、重庆、吉林、湖北等 8 家分行扎实推进深化 “三农金融事业部” 改革试点工作。此外,8 月中国光大银行(3.53,-0.01,-0.28%)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顺利挂牌上市。
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继续深化。国家开发银行各分行按照商业化改革要求加快推进业务模式和经营机制转型, 积极建立与国银金融租赁公司、国开金融公司的协调发展机制。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研究制订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实施总体方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分支机构积极构建适应现代银行要求的体制机制,积极开创独具特色的信贷支农途径。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改革稳步推进。江西城市信用社改制全面完成,新疆、甘肃部分城市信用社改制为城市商业银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少数尝试跨国经营。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福建、四川、重庆、新疆等省份城商行法人机构改革深化。北京银行(10.91,-0.12,-1.09%)设立阿姆斯特丹代表处,包商银行与蒙古贸易发展银行开展全面合作, 富滇银行赴老挝设立代表处。 贵州、陕西、新疆、河北等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完成更名改造,湖北五家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筹建湖北银行,湖南株洲等四个城市商业银行和邵阳城信用社重组成立华融湘江银行;宁夏、吉林等省份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增资扩股, 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抗风险能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在中国人民银行专项票据资金支持下,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显著改善。
2010 年年末,按贷款四级分类口径统计,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例为 5.6%,比上年末下降 1.8 个百分点。资金实力显著提高,支农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余额分别为3.9 万亿和2万亿元, 比上年末分别增加 7825 亿元和 3937 亿元。 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一定进展。 截至 2010 年年末,全国共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农村信用社 1976 家,农村商业银行 84家,农村合作银行 216家。广州农商行等部分农村商业银行跨省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重庆农商行成功实现境外上市。新型农村组织加快发展。2010 年,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组织继续快速发展,金融支持“三农”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各地区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增长迅速,西部地区新型农村组织占比最高 。安徽336 家小额贷款公司获准筹建,其中 211 家挂牌开业;云南批准设立 228家小额贷款公司;宁夏新增 342 个“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新疆新设 157 家农村资金互助组。新型农村组织扎根县域经济,资金主要投向“三农”和中小企业,助推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 5 个计划单列市提前实现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推出。内蒙古县域金融机构深入推进“一县一品”信贷政策产品化工作,创新信贷产品 50余种;江西不断加强林业发展金融支持,林权抵押贷款余额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辽宁各类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业务贷款年末余额已超过200 亿元,惠及农户超过 80 万;重庆在全国率先开展银行卡 POS 助农取款服务试点,采取与村委会合作的方式设立农村便民金融服务点,进一步探索解决偏远地区银行服务网点不足的问题。
二、各地区证券业
2010 年, 我国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积极推进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股指期货合约上市等产品创新。证券市场筹资规模增长较快,交易保持活跃,证券经营机构稳步发展。期货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一)上市公司数量增加,证券市场筹资规模增长较快上市公司数量增加
截至 2010 年年末, 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总数(A、 B股)2063 家, 比上年增加345 家,增长 20.1%。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62.4%、15.2%、16.4%和6.1% ,东部地区上市公司数量仍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证券市场筹资规模增长较快。债券市场发行规模稳步扩大,东部和东北地区国内债券筹资额占比较上年有所下降,中部和西部地区占比较上年有所上升。股票市场筹资规模大幅增加,全年沪、 深 A 股市场累计筹资 8955 亿元,比上年增长129.9%,其中北京、广东、上海筹资额居前三名,合计占当年国内 A 股筹资总额的一半。创业板市场稳步发展,全年公开发行创业板股票 117 只,筹资 932 亿元,占当年新股发行融资总额的20.1%。截至 2010 年年末,创业板上市公司 153家,市值总计 7365 亿元,比上年末净增 5755 亿元。
(二)股票市场交易保持活跃,证券经营机构稳步发展股票市场交易保持活跃
全年沪、深股市累计成交 54.6万亿元,同比多成交 9647 亿元。年末沪、 深两市的股票总市值为 26.5 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8.8%,占 GDP 的比重达到 66.7%;股票流通市值为 19.3 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27.7%。年末,上证综合指数(2743.572,0.10,0.00%)、深证成份指数(11699.827,34.69,0.30%)分别比上年末下跌14.3%和9.1%。证券经营机构稳步发展。截至 2010年年末,106 家证券公司共有营业部 4644 个,比上年末增加 688 个,增幅 17%;总资产近 2.0 万亿元,净资本 4319.3 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 3%和增长12.7%。 全年106 家证券公司均实现盈利, 共实现营业收入1911亿元, 累计实现净利润775.6亿元,分别同比下降 6.8%和 16.9%。年末,全国共有基金管理公司 63 家, 比上年末增加 3 家; 注册资本累积94.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亿元, 增长9.2%;证券投资基金 704 只,比上年增加 147 只,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达 2.5 万亿元。分地区看,基金公司仍集中分布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其中,东部地区 60 家,西部地区 3 家。
(三)期货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2010 年, 我国期货市场保持了近年来的较快增长势头
全年期货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期货合约 31.3 亿手, 成交金额达 295.9 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45.3%和136.9%。其中:沪深 300 股指期货累计成交 9174.7 万手,成交金额 82.1 万亿元, 占全年期货市场成交总的 26.6%; 已上市的 23 个商品期货品种累计成交30.4 亿手,成交金额 227 万亿元,占全年期货市30.4 亿手,成交金额 227 万亿元,占全年期货市场成交总额的 73.4%。从成交金额占比看,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四大交易所所占比例分别为 39.9%、20.0%、13.5%和 26.6%。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成交金额所占份额同比分别下降 16.6 个和15.4 个百分点;郑州商品交易所成交金额所占份额同比提高 5.4 个百分点;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自股指期货合约推出一年以来,成交金额占比快速上升,已超过大连及郑州商品交易所位居第二。
三、各地区保险业
2010 年,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进一步完善保险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 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保险市场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一)保险经营机构不断增加,保费收入稳步增长
2010年年末, 我国共有保险法人公司146家,比上年增加 8 家; 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2550 家,兼业代理机构 19 万家, 营销员 330 余万人。 东部地区保险法人总部数量占全国的 85.4% ,集中度继续提高。保险公司的资产总额为 5.0万亿元,同比增长 22.0%。全年实现保费收入(指原保险保费收入,下同)1.5 万亿元,同比增长 30.4%。中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占比 95.6%,同比下降 0.3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30.5%、 31.5%、 29.6%和 28.4%。广东、江苏、山东三个省保费收入超过千亿元。在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海南省保费收入增速最快,同比增长 45%。
(二)人身险和财产险业务发展态势良好,农业保险试点稳步推进人身保险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2010 年,全国人身保险保费收入 1.1 万亿元,同比增长28.7%;行业实现总利润 654.4 亿元,同比增长51.7%。 人身险业务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新单期交保费增速比趸交增速高 7.2 个百分点,银保渠道新单期交业务比趸交业务增速高 33.5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28.7%、 28.8%、 27.1%和25.3%。财产保险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0 年,财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 4026.9 亿元,同比增长 34.6%;占全国保险业总保费收入的27.7%, 同比提高 0.9 个百分点。 中资财险公司保费收入 3984.1 亿元,占据了 98.9%的市场份额,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财产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35.4%、42.0%、35.7%和 38.6%,江西、海南、吉林同比增速超过 50%,分别为63.2%、55.6%和50.5%。农业保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10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农业保险发展。在政策引导鼓励下,保险机构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农业保险经办主体从最初的 6家增加到 18家,并新开展了马铃薯、青稞、牦牛、藏系羊、天然橡胶(32585,-180.00,-0.55%)保险等试点。目前,开办的险种已达 14个,并覆盖了所有粮食主产区。黑龙江垦区的主要粮油作物基本实现了 “应保尽保” ; 安徽农作物的总承保覆盖面达 72%;内蒙古、吉林、新疆的主要农作物承保覆盖面均超过了 70%;江西重点产粮县水稻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 79.6%,增速居全国第一。随着覆盖面的扩大,农业保险已成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和灾区重建的重要资金来源。
(三)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继续增长
2010 年, 保险业原保险赔付支出 3200 亿元,同比增长 2.4%。其中,财产险各类赔款及给付1756 亿元,同比增长 11.4%;人身险各类赔款及给付 1444.4 亿元,同比下降 6.8%。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各类赔款给付占比分别为 54.6%、18%、18.6%和 8.9%,与上年相比,东部和东北地区占比分别下降 1.3个和 0.7 个百分点,中部和西部占比分别提高 0.7 个和1.4 个百分点 。分省看,青海、宁夏、四川等7 个省份各类赔款给付支出增速达到两位数,北京、黑龙江、天津等 9 个省份出现了同比下降。
(四)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水平继续提高
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均较上年不同程度提升。保险密度增长较快,各省份增幅均在 15%以上,但区域差异仍然明显,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保险密度最高的 5 个省份均在东部地区。保险深度排名与保险密度排名差别较大,除北京、上海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均居全国前两位外,江苏、浙江等保险密度较高的省份均位列保险深度 10强之外, 主要是由于这些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规模较大。
(五)各项改革创新稳步推进
2010 年,我国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强化市场行为监管,出台保险投资新规,启动保险营销体制改革,推出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各地区保险业积极开发新产品、创新业务模式,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能力进一步增强。天津保险参与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辽宁森林保险、科技保险、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江苏在全国首创包含“自然灾害条款”的保险产品;广东省在推广外币保单、电子保单、 “湛江模式”等方面成效显著。
四、资金流向和融资结构
(一) 东部、 西部和东北地区为现金净投放,中部地区为现金净回笼
2010 年,伴随着国内经济的企稳回升,在物价持续上涨、企业投资稳步增长、居民消费需求旺盛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全年现金收支水平呈现增长态势, 净投放现金 6381 亿元,比上年多投放 2354 亿元。 除中部地区外, 各地区现金净投放均较上年明显增长。东部地区是我国现金投放较为集中的地区,全年净投放比上年增长 45.9%。东部各省均呈现现金净投放,其中山东受经济企稳回升、农副产品价格走高、居民消费势头强劲等因素影响,由净回笼转为净投放。中部地区仍然是全国唯一的现金净回笼地区,全年净回笼增长 12%。山西是本地区唯一的净投放省份,且净投放再创新高;安徽、河南两省净回笼现金均超过 500 亿元,物价持续上涨、住房汽车销售火爆使商品销售净收入多增等带动了其现金回笼的大幅增加。西部地区现金净投放比上年增长 74.0%。其中,四川因灾后重建等原因,现金净投放增长两倍;云南受农副产品收购、政府补贴直接到户等影响现金净投放增长也超过一倍; 广西、 重庆、陕西作为劳务输出大省仍然为现金净回笼。东北地区受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的影响,3 省均呈现现金净投放,全年增长 84.9%。
(二)货币市场交易活跃,资金融入融出规模明显扩大
2010 年,我国货币市场交易活跃,成交量快速增长。其中,现券成交 64 万亿元,同比增长5.5%;拆借成交 27.9 万亿元,同比增长 44%;质押式回购与买断式回购成交 87.6万亿元, 同比增长24.6%。资金流动仍然呈现东部地区向其他地区流动态势。 东部地区净融出资15.0 万亿元,同比多融出 4.4万亿元。作为我国经济金融高度发展的地区,东部地区既集中了全国主要资金净融出地北京和上海, 也有净融入规模居前四位的广东、江苏、天津和福建。中部地区资金需求增长,净融入 9.9 万亿元,比上年多融入 2.5 万亿元。西部和东北地区资金净融入规模分别为 2.5 万亿元和 2.6 万亿元,均比上年多融入 0.8 万亿元。
(三)票据融资余额持续下降,票据市场利率震荡攀升
2010 年以来, 受金融机构加强信贷资产结构调整影响, 票据融资余额逐季下降。 2010 年年末,票据融资余额 1.5 万亿元,同比下降了 37.9%,全国除贵州、青海、宁夏和西藏外均为下降;票据融资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例为 3.1%, 同比下降近 3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票据融资余额同比分别下降 35.8%、33.8%、27.9%和34.0%。票据市场交易总体较为活跃。2010年,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12.2万亿元, 同比增长18.5%。银行承兑汇票累计发生额 11.6 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 14.9%;年末银行承兑汇票余额 5.6 万亿元,同比增长 35.9%,其中,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分别增长 8.9%、52.7%和55.2%,中部地区下降 27.6%。商业汇票贴现累计发生额 26.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12.4%,其中,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增长 6.9%、5.6%和20.9%,而中部地区下降 17.4%。中部地区票据业务增速下滑,在地区分布中的比重相应下降.
票据市场利率震荡攀升, 总体处于高位运行。年初票据市场利率明显高于货币市场利率,第二季度以后,随着信贷总量增速趋缓,金融机构持有票据的意愿增强,票据市场利率有所回落。下半年,随着货币市场利率逐步走高,票据市场利率持续上扬,特别是第四季度,票据市场利率上升幅度较大,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加权平均利率分别在 4.18%~5.86%和 3.96%~7.13%之间, 买断式、 回购式票据转贴现权平均利率分别在 3.19%~5.09%和 3.70%~5.51%之间,明显高于上年同期。各地区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买断式、回购式票据转贴现加权平均利率的水平和走势基本一致。
(四)直接融资在资金配置中的占比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债券融资规模保持较快增长
2010 年, 全国各地区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结构明显优化,占主导地位的贷款融资量占比较上年下降 6 个百分点;直接融资在资金配置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股票和企业债券融资量占比较年上升 3.5个百分点,除甘肃和吉林外,各省份直接融资比重均为上升。 从各地区融资额增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贷款融资量比上年分别下降 24.3%、16.1%、15.3%和18.3%;股票融资量比上年分别增长 40.0%、109.2%、56.1%和974.6%;债券融资增长情况存在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债券融资规模保持较快增长,东部和东北地区有所下滑。从融资额地区分布来看,各种融资方式均维持“东部高,中西部、东北部逐渐降低”的格局,但东部地区融资额占比有所下降,贷款、债券和股票的融资额占比较上年分别下降 2.4 个、3.8 个和 8.5 个百分点。
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2010 年, 全国各地区深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信用环境和司法环境持续改善,社会信用意识不断增强,征信服务功能和支付结算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
一是各地区加快政府职能转换,为金融良性发展营造有利环境。广东出台了地区改革发展规划,明确了广东金融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定位、目标、思路和重点任务;广西出台了实施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要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融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河北、江西、云南、湖南通过出台指导意见或召开联席会议的形式全面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辽宁、安徽带头开展政府关联类贷款清理工作,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二是继续完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县域金融生态评估工作取得实效。宁夏、新疆出台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评价办法;湖南、四川、陕西、江苏、湖北 5 个省份对辖区部分县(市、区)进行了金融生态环境评估;四川按照“申报、初选、复审”三步法在全省范围量化评估,并对9 县(区、市)授予“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区、市) ” 称号, 有力地推动辖区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和灾后恢复重建;湖南开展“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 已建立省级金融安全区 11 个,市级金融安全区 34 个。
三是夯实金融生态基础,扩大征信系统覆盖面和使用面。天津、河北、浙江等 9 个省份继续拓展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范围,如天津将质监、劳动、环保、安监、海关、农业、建设、规划等部门的部分行政执法与资质信息相继采集入库;江西、重庆率先将小额贷款公司纳入征信系统,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稳健发展;辽宁、福建等省将个人征信记录作为部分地市人大和政协代表选举、公务员招聘、环境违法治理、先进评选的重要依据。四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力度,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社会效应初步显现。海南、河北、北京等 6 个省份出台了未来一段时期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青海探索搭建“青海省金融经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通过引进评级公司等创新举措,推动征信市场健康发展;浙江、山东、河南、云南、宁夏等 17 个省份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建档工作;江苏研发了全省统一模式的 “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辅助管理系统” , 强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五是扩大农户信用记录建档覆盖面,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西藏、青海、宁夏等西部省份逐步为农户建立信用档案; “信用乡、 信用村、信用户”的创建模式在山西、江西、山东等10 个省份得到良好运用; 黑龙江推动农户信用档案电子化评分系统建设,已将 147万农户录入农户电子信用档案信息管理及评分系统;江苏以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为抓手,建立了农户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信用档案,目前已建立农户信用档案 860 万户,建档面达 65%。
六是继续推进司法环境建设,建立健全打击金融违法犯罪的有效机制。福建专门出台了针对台湾同胞的投资保护办法,促进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北京、内蒙古、山东等省份加强与公安机关等部门合作,严厉打击洗钱、假币及信用卡诈骗行为, 新疆破获全国首例期货洗钱案;福建在全国率先建立“以县为块”的反洗钱资金监测 “情报网” , 在各级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间搭建 “信息高速路网络” , 可疑交易监测能力明显提高;广东成功开发第一套涵盖产险和寿险业务的“保险业反洗钱现场检查软件” .
七是进一步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提升农村支付环境。辽宁、河南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成功上线运行;广东、海南、 福建、 湖南依托金融 IC 卡推进支付工具升级;海南全力推进贸易投资、外币兑换、刷卡消费、资金汇划四个便利化,在全国首创开展由 4S店实时代征扣缴车辆购置税业务; 内蒙古、 宁夏、贵州等省份加强农村支付体系的延伸,如吉林依托银行系统、网上银行等新兴电子支付工具,有效保障了农户粮食收购结算资金。
八是加强监测,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内蒙古建立“属地监测+风险提示+风险排查+汇总分析”三级行风险监测联动模式;重庆通过与外省毗邻地区建立协作机制,对银行分类别、分区县定量评估,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不良率降至 0.9%。
第二部分区域经济运行情况
2010 年,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严峻的自然灾害等挑战,全国各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 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全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2.9万亿元、8.5万亿元、8.1万亿元和 3.7 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加权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12.3%、13.8%、14.2%和 15.4%,比上年分别提高 1.5 个、2.1 个、0.7 个和 2.8 个百分点 .
一、消费、投资、净出口和政府支出
(一)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力增强
2010 年,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以及各项惠农政策贯彻落实到位等积极因素作用下, 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继续稳定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 19109 元和 5919 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 7.8%和 10.9%,同比回落 2.0 个和提高 2.4 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差距逐步缩小, 2010 年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幅首次高于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增幅。各地区城镇居民收入仍呈现地区差异,但差距有所缩小。
2010 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分别为 65.4%、63.7%、65.0%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前 10 位的省份中, 有 8 个为东部省份, 其中收入超过 2 万元的省份由上年的 6 个增加到 7 个。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总体较低,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后 10 位的省份中,有 7 个为西部省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2%、11.1%、10.8%和11.0%。
2010 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并首次超万元,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17.8%,增速最快。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 各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东部地区的 54.9%、44.9%、64.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前十位的省份全部集中在东部和东北地区,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和浙江 4 个东部省份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低于 5 千元的有 10个省份,比上年减少 6个,除山西外,全部集中在西部地区。
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2010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 74%,比城镇高 4 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分别下降 3 个和2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 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东部地区最低、东北地区最高,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东北地区最低、西部地区最高 .
各地区城乡消费平稳较快增长。2010 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7 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1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4.8%。其中金银珠宝、家具、汽车、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等热点消费快速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最高,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增速快于东部地区 。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13.6 万亿元,增长 18.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2.1 万亿元,增长 16.2%。
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食品支出比重继续下降,恩格尔系数总体延续下降趋势。但受食品价格涨幅较大影响,部分地区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占比略有上升。2010 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35.7%,较上年下降 0.8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41.1%,较上年略升 0.1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各地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均较上年下降;东北地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较上年上升 1.8个百分点,其他地区与上年略有下降或基本持平 .
(二)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回落,投资的地区结构进一步改善
2010 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7.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23.8%,增速比上年回落 6.2 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9.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24.1 万亿元,增长 24.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3.7 万亿元,增长 19.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城乡差距较上年略有扩大。分地区看,各地区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从高位有所回落,东北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幅较小,增速跃居各区域板块第一,中西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快于东部地区 。分省看,广西、甘肃、宁夏、黑龙江等 10 个省份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 30%,上海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到 1%。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增速最快,利用外资扭转了上年持续滑落的态势。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 13.6%,国内贷款增长19.2%,增幅比上年收窄。全年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和自筹资金占比分别为4.8%、16.5%、1.6%和61.0%。
(三)各地区外贸进出口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利用外资平稳较快回升
2010 年,在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稳出口、扩进口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企业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外贸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已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分别增长 33.8%、72.8%、40.2%和35.3%,分别加快 47.1 个、94.5 个、54.5 个和51.7 个百分点。 各地区出口和进口均扭转了上年的下滑态势,中西部地区出口和进口增速快于东部地区.
各地区贸易顺差情况差异较大。 东部、 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实现顺差 1523.2 亿美元、102.6 亿美元、157.8 亿美元和 47.4 亿美元。与上年相比,东部地区减少 227.1 亿美元,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扩大 43.5 亿美元、33.8 亿美元和 24.0亿美元。分省看,北京、吉林、上海等 8 个省份为贸易逆差,而广东和浙江的贸易顺差超千亿美元 .
2010 年, 各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实现了平稳较快回升。随着中西部地区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外商投资企业在华投资正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新一轮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大幅增长。从占比情况看,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继续下降,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比重有所上升。分省看,江苏、辽宁、广东、上海、浙江、天津、福建实际利用外资均超过 100 亿美元,其中江苏实际利用外资达到 285 亿美元,居全国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贵州、四川、海南、重庆、云南,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各地区“走出去”战略步伐加快,对外投资创历史新高。
2010 年,全国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 590 亿美元,同比增长 36.3%。东部地区仍是对外投资的主要地区,浙江、辽宁、山东、上海、江苏为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5 个省份。以海外收购方式实现的对外投资比例逐年提高,2010 年以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238 亿美元, 占投资总额的 40.3%, 收购领域主要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快速发展。2010年6 月, 境内试点地区由上海和广东的 4 个城市扩大到 20 个省份。自试点扩大以来, 各试点地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稳定增长,年末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5063.4 亿元。2010 年 10 月,新疆率先开展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 截至 2010 年年末, 各试点地区共办理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交易386笔, 金额701.7亿元。
专栏 3进出口企业财务状况与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2010年 6 月 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显著增强,2010 年 6 月 19 日至 2010 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 3%。为了解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企业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通过问卷等方式对 23 个省份和计划单列市的 858 家样本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各地区样本企业生产、经营、就业和财务状况总体趋好,综合竞争力稳步提高,大部分样本企业能积极应对并基本适应汇率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促进外贸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效应逐步显现。
一、各地区进出口企业生产、经营和就业平稳
企业进出口额继续增长,出口价格稳中有升。问卷调查显示,2010 年第四季度,67.7%的样本企业出口销售额环比增长或持平,增长幅度在 5%以上的企业占样本的 28.7%。外部需求增长仍是首要推动因素,有 73.3%的样本企业认为“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影响当期出口销售额的最主要因素。此外,出口价格上涨也是名义出口销售额增长的重要原因。2010 年第四季度,31.4%的样本企业出口产品单价环比增长,其中提价幅度在 5%以上的企业占 13.1%,表明部分企业通过提价来维持利润空间。出口订单总体增加,短单占比较高。2010年第四季度,样本企业出口在手订单较上季增长的企业占比为40.0%, 下降的企业占比仅为25.6%, 但企业出口订单总体以短订单为主, 6个月内的订单占比86.7%。同时,由于担忧外部需求增长的不确定性,大部分样本企业对下季度出口形势的判断趋于谨慎,在对下季预测中,分别仅有 29.1%和 33.8%的企业预计订单和出口额将继续增长。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就业的影响总体平稳。从全局的视角分析,汇率弹性的增强促使各地区的出口由简单加工转向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和细化分工,有助于调整优化就业结构,从而增加就业总量,同时,也有助于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吸纳更多就业。从开工率和吸纳就业情况看,2010年下半年以来各地区就业保持稳定。2010年第四季度,83.8%的样本企业开工率在 80%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该比例为 88.5%,17.7%的样本企业就业人数较上季增长,72.6%的样本企业的就业人数基本不变。同时,87.2%的样本企业预计下季度就业人数将环比增长或持平反映就业增长趋势有望持续。
二、各地区进出口企业积极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
除国际市场需求、产品价格、外贸政策、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之外,汇率变化对各地区企业的影响也较强,各地区企业的汇率风险意识逐步增强,应对能力逐步提高。2010 年第四季度的问卷调查显示,65.6%的样本企业预期未来半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会升值,其中,50.3%的企业认为升值幅度将会在 1-3%的范围内。在此背景下,各地区企业积极采取措施规避汇率风险,其中“改变出口货款回笼速度”、 “贸易融资”和“利用境内银行提供的外汇衍生产品”是主要的三种避险方式, 分别被 35.0%、33.9%和 30.5%的样本企业所采用。同时,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的扩大,“改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样本企业占比已经达到 18.1%。此外,还有 15.6%的样本企业未采用任何经济手段对汇率风险进行管理,相关企业反映,主要由于其不具备从事衍生交易的便利条件、对汇率变动方向幅度的不确定及衍生产品的匮乏。另一方面,汇率弹性增强促使各地区企业采取多种经营策略提高整体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具备积极调整和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和能力。问卷调查显示,62.4%的样本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应对压力,52.8%的样本企业加大了研发和创新力度,通过“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加快产品升级换代;39.0%的样本企业“通过谈判维护出口产品价格” ,30.1%的样本企业提高品牌影响力或创立自主品牌,另有 16.6%的样本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增加国内销量”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促进外贸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效应逐步显现,2010 年我国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分别增长 30.9%和 30.7%,增速比上年大幅提高,两类产品合计占 2010年出口总值的 90.4%,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机电及高科技产品分别占其全年出口总值的 96.2%、55.7%、49.0%和 45.7%。
三、各地区进出口企业财务状况总体良好
由于企业的积极应对,2010年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尽管由于同期人民币汇率升值,与 2009 年第四季度相比,人民币汇率与出口每美元成本的价差有所缩小,但各地区出口企业销售利润率总体呈上升态势,出口每美元成本大多低于当期汇率水平。根据全国 23 个省份外汇管理局相关监测数据,2010 年第四季度,各地区平均出口销售利润率为 4.34%,同比提高 1.03 个百分点,环比提高 0.66 个百分点,其中,东北和中部地区企业出口销售利润率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尽管目前企业压缩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的空间日益缩小,而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仍可能波动上行,企业继续提价的难度上升,从而可能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一定压力,但各地区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效率,压缩生产成本,2010年第四季度,各地区样本企业的平均每美元出口成本为 6.4520,继续呈下降态势。
总体看,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积极,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提高微观经济主体外汇风险应对能力。各地区企业应高度重视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更为积极地应对挑战,积极转换贸易发展模式,着力提高整体竞争力。各地区金融机构应加强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及推广,协助企业管理汇率风险,为外贸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金融环境。
(四)各地区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 年,由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价格水平上涨、汽车旺销带动车辆购置税和消费税大幅增长、上年基数相对较低等原因,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增速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全年全国财政收入 8.3 万亿元,同比增长 21.3%,其中税收收入 7.3 万亿元,同比增长 23%。分地区看,各地区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增速均较上年大幅提高,其中东部地区财政收入占全国比重有所下降,其地区财政收入占全国比重不同程度上升。分省看,海南、重庆、宁夏、江西、安徽、四川、陕西、天津等省份财政收入增速超过 30%。
2010 年,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得到有效落实,各地区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支持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等民生方面,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东北地区财政支出增速高于其它地区,西部和东北地区财政支出占全国比重有所提高。分省看,青海、宁夏、重庆、山东、新疆和广东等省份的地方本级财政支出增速超过 25%。
二、产出和供给
2010 年, 各地区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与上年相比,各地区第一、二产业增速加快,第三产业增速小幅回落.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业基础得到加强农业增加值稳步增长
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3.7%、4.5%、4.9%和 5.3%,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 36.1%、27.7%、26.4%和9.8% . 东北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实现双增,农业增加值增速继续领先全国其他地区。宁夏、海南着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农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前两位。粮食等主要农产品(16.38,-0.05,-0.30%)稳定增产。克服部分地区特大干旱、低温寡照、严重洪涝等灾害影响,全年粮食产量 54641 万吨,比上年增长 2.9%,实现了连续七年增产。其中,13 个粮食主产区粮食总产量为 41185 万吨,比上年增长 3.7%,江西、湖南因灾有一定幅度减产。 油料产量 3239 万吨,增长 2.7%。肉类产量 7925万吨,增长 3.6%。水产品产量 5366 万吨,增长 4.9%。受部分地区气候条件不利、种植面积减少等因素影响,棉花产量597 万吨,下降 6.3%;糖料产量 12045 万吨,下降1.9%。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种植业的主业地位进一步增强,其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上升到 58.2%。农业区域化布局进一步优化,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生产集中度都超过 50%。优质农产品比重扩大,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 95%以上。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2010 年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 40%以上。
农村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强农惠农政策有效实施,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8579.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3%。以农产品生产补贴和农民收入补贴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补贴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年对种粮农民实行“四项补贴”的规模达到 1226 亿元。 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71.3%。 新增农村电网线路 30 万公里。 乡镇、建制村的油路通畅率分别达到 96%和 81%。 年末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末减少 909 万人, 下降25.3%;贫困发生率为 2.8%,比上年下降 1 个百分点。
(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企业效益大幅提高工业经济较快增长
2010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5.7%,增速比上年加快 4.7 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3%,比上年提高 9.3 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工业转型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 16.7%、21.9%、20.3%和17.8%,增速比上年分别加快 5.0 个、 5.0 个、 2.9 个和 1.8 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工业增速列四个地区首位,西部地区位居第二,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地区工业增长“东高、中中、西低”的格局。分省看,全年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达两位数,天津、广西、重庆等 11 个省份增速超过 20%。与上年相比,30 个省份增速加快。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2010年,我国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加,亏损面收窄。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3.9 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同比提高 41.6 个百分点;平均销售利润率为 6.2%,比上年增加 0.7 个百分点,其中山东、 上海、 西藏等 17 个省份工业企业销售利率高于全国水平)。分地区看,东部、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分别增长 44.5%、55.7%、62.7%和 49.9%。31省份工业企业均实现利润同比增长,广西、西等 19 个省份增速加快, 新疆、 天津等 9个省份下降转为增长。
各地区积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江苏大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区域创新能力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评价中连续两年保持全国首位;北京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机制初步体现,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浙江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全面推进,创新驱动持续增强;重庆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速居西部第一。
中小企业经营状况进一步改善。全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7.5%,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快 1.8个百分点;1-11 月,实现利润 25944 亿元,同比增长 50.5%;从业人数 7056万人,增加 561 万人,增长 8.6%。从发展模式看,以中小企业集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 截至 2010 年, 我国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2000 多个。 从区域分布来看,产业集群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广东、浙江、江苏、福建、上海、山东等省份集群经济已占到本省工业产值的一半左右;东北、中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较快,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也开始起步,呈现良好态势。
(三)服务业稳定发展,各地区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
2010 年,我国启动了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运用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发展,颁布实施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全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比重达到 34.8%,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43%。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1.1%、 10.4%、 11.3%和 11.6%,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 0.9 个、0.8 个、1.8 个和0.3 个百分点。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等一大批现代服务业呈加速发展态势,大大提高了服务业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交
通运输、批零贸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上海世博会对服务业发展拉动作用明显,新兴服务业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带动了全省服务业的快速增长;西藏“世界屋脊、神奇西藏”的旅游主题形象不断提升,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保持稳步发展;云南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做大做强旅游支柱产业,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来源央行网站)
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莫慌!此次主力仍然在假摔? 套牢的股票很可能有救了! 3月股市很可能发生巨变? 拉锯战背后暗藏的资金动向!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11年6月1日
内容摘要
2010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严峻的自然灾害等挑战,全国各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加权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3%、13.8%、14.2%和15.4%,比上年分别提高1.5个、2.1个、0.7个和2.8个百分点。
2010年,各地区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超万元,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最快,为17.8%。城乡消费市场同步活跃,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回落,投资的地区结构进一步改善。各地区外贸进出口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贸易顺差仍集中在东部地区,但占全国的比重下降,其他地区占比上升。随着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外商投资企业在华投资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新一轮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大幅增长,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等西部省份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居前。各地区“走出去”战略步伐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创历史新高,海外收购主要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各具特色。东部地区加快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经济发展活力增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加快开发开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加快,对全国经济辐射和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各地区节能降耗工作取得进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等相关约束性目标基本如期实现。
各地区金融业稳健运行,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加大。居民储蓄存款增长放缓,企业存款增速回落,存款呈活期化态势。本外币贷款增速高位回落后总体走稳,贷款节奏趋向均衡,信贷投放结构不断优化。各地区贷款投向基本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对个人消费以及中小企业、“三农”等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稳步上升,金融机构利率定价制度建设加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加快发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各地区融资结构进一步改善,29个省份直接融资比重上升,中西部地区债券发行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各地区继续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社会信用环境不断改善,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存在较多有利条件。各地区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东部地区将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强自主创新,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部地区将进一步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强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西部地区将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的政策措施和促进西藏、新疆等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各项举措,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挥资源优势,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东北地区将继续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
2011年,各地区金融机构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010年,全国各地区金融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信贷增长逐步向常态回归,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全年各地区金融运行总体平稳,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继续增加,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直接融资在资金配置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地区间金融发展更趋协调,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各地区银行业
2010年,全国各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个数、从业人员稳步增加,资产规模增长较快。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共计19.5万个,从业人员30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0.6万个和20.7万人;资产总额88.8万亿元,同比增长19.9%分地区看,东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个数、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在全国占比最高(见表1),其中,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和山东银行业资产总额合计在全国占比超过半数;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银行业资产总额分别增长18.9%、20.6%、24.5%和15.7%。外资银行稳步发展。年末,全国共有27个省份有外资银行入驻,较上年增加2个省份;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1.8万亿元,同比增长20%,外资银行资产的94.4%集中在东部。西部地区对外资银行的吸引力增强,西部地区外资银行资产总额和机构网点数占比均较上年有所提高。
县域和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发展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快速增长。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合计资产总额突破10万亿元。分地区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中的50.3%集中在东部,其他地区增长较快,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分别增长25.5%、26.9%和17.0%。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加快发展,同时小额贷款公司迅猛增加。年末,包括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在内的全国新型农村机构共计3519家,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一)各地区存款增长趋稳,企业存款增速回落,存款呈活期化态势2010年,全国各地区本外币存款增速趋稳,比上年均有所下降。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分别为42.3万亿元、10.9万亿元、12.6万亿元和5.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9%、21.4%、22.3%和18.3%,增速较上年分别降低8.8个、5.9个、9.1个和7.2个百分点。各省份本外币各项存款同比增速最低为15.4%,最高为32.8%。
各地区居民储蓄存款增速趋缓,企业存款增幅回落较多。下半年受物价增长较快、居民理财意识增强等因素影响,储蓄存款增速略有回落,增势总体平稳。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增速同比分别回落3.6个、1.7个、2.0个和4.5个百分点。受企业贷款增长放缓以及相应的派生存款增幅下降、企业用于生产投资资金增加等因素影响,各地区企业存款增速大幅降低。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企业存款增速分别为17.7%、22.9%、22.7%和20.1%,增速与上年相比下降幅度均超过15个百分点(见表2).
各地区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总体呈现活期化态势。2010年,受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影响,全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新增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分别为55.7%、64.8%、67.8%和63.4%,只有西部地区较上年略降0.5个百分点,其他三个地区的占比均较上年不同程度提高。
外币存款余额稳步增加。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外币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分别增加107.2亿美元、9.6亿美元、22.6亿美元和17.9亿美元。东部地区经济外向度较高,外币存款在本外币各项存款中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从各地区银行体系资金来源结构看,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比重均略有下降,而其他存款比重上升3.6个百分点。从资金来源的地区分布看,中部和西部地区本外币存款余额在全国的占比分别上升0.2个和0.4个百分点,东部和东北地区占比分别下降0.5个和0.1个百分点(见表3、表4).
专栏1区域存贷款结构变化分析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逐步引导货币条件从反危机状态向常态回归。随着各项宏观调控政策陆续出台,全国存贷款增长整体呈现高位回落态势。由于我国各地经济运行状况和发展特点存在差异,地区间存贷款结构出相应变化。
一、各地区贷款增长逐步放缓,结构有所改善
2010年初,各地区信贷运行保持了上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尤其是1、2月份,部分省份贷款余额增速在30%左右。自3月起,信贷投放有所放缓,全年金融机构贷款投放逐季减,2010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速比上年末降低11.8个百分点,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速分别下降11.3个、12.6个、14.5个和11.6个百分点。从各地区贷款余额在全国的占比变化情况看,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占比分别较上年提高0.13个和0.46个百分点,表明在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影响下,信贷资源逐渐向中西部倾斜。从贷款结构看,2010年变动最大的是票据融资,各地区票据融资均出现大幅下降,其中东部地区票据融资净下降4913亿元,占票据融资下降总量的50%以上。主要原因是在信贷资源趋紧形势下,各地区金融机构普遍通过主动压缩票据量来维持一般贷款的增长。2010年,各地区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出现大幅回落,增速与上年末相比下降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但新增额在其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额中占比仍然较大。其中东部地区中长期贷款增速同比回落17.5个百分点,增速下降幅度最大。从各地区中长期贷款增量在全国所占比重变化看,除东部较上年下降4.5个百分点外,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均出现小幅上升。这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项目需求旺盛紧密相关。如辽宁在国务院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第12届全运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工和沈阳地铁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入关键期等因素推动下,
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2%,带动中长期贷款持续高速增长。广西2010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基础设施相关贷款年末余额较2005年增长近三倍,新增固定资产贷款占全部贷款新增额的40.5%。安徽全年“861”重点项目计划新开工和在建项目4032个,完成投资达5294亿元,其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另外,受经济发展程度差异以及产业转移等因素影响,东部地区在中长期贷款增长相对放缓的同时,其短期贷款增量在全国占比大幅上升9.1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短期贷款增量占比出现大幅下降,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下降1.8个、6.4个和0.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薄弱领域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表现为个人消费贷款占比不断提高、对“三农”和小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个人消费贷款新增额在其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额中的比重分别提高7.8个、8.5个和6.4个百分点,上升幅度大于东部地区;涉农贷款增量在其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中的比重分别提高16.3个、9.4个和13.6个百分点,小型企业贷款增量在其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中的比重分别提高9.7个、6.8个和6.1个百分点,信贷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二、地区间存款结构出现调整,东部企业活期存款占比下降,中、西部储蓄存款占比上升2010年末,各地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增速均低于上年
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增速同比分别下降8.7个、5.7个、9.1个和6.9个百分点,东部和西部地区降幅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企业存款增速明显放慢。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存款余额增速分别较上年下降19.4个、15.2个、22.1个和18.4个百分点。各地区企业存款新增额在其人民币各项存款新增额中的比重均有所下降,其中中部地区降幅最小,为7.5 个百分点,东部地区降幅最大,为 15.6 个百分点。造成企业存款增速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信贷投放减少导致企业派生存款减少;另一方面,银行业监管部门出台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 、 《项目融资指引》 、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办法》 (简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 ) .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要求金融机构实行“实贷实付”的放款原则,
并通过受托方式直接划付给交易对手,贷款滞留企业银行账户转为存款的情况减少。此外,各地经济向好回升势头进一步巩固,经济主体活力增强,企业投资及生产、经营占款增加也是企业存款下降的原因之一。在 2010 年全国新增企业活期存款中,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活期存款新增额在全国占比分别上升 4.4 个、1.7 个和 1.3 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占比则出现下降,这与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有关。由于项目投资拉动、承接产业转移等因素,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出现加速发展,企业景气回升迅速,企业资金流转速度加快,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均较上年大幅提高40 个百分点左右,而东部地区企业利润增速提高幅度则相对较小。企业景气状况和企业存款变化的联系在中部地区表现较为明显,2010年,中部地区企业活期存款新增额在其全部企业存款增量中的比重达 78.9%,在各地区占比最高,其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也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增速提高幅度是东部地区的近三倍,这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密切相关。如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为该省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10 年该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2个百分点;湖北 2010 年四个季度的企业资金周转情况指数及支付能力状况指数均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全年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幅高达 75%。
2010 年末,中、西部地区储蓄存款余额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同比分别增长 16.7%和 19.5%,储蓄存款新增额在其人民币各项存款新增额中的比重较上年分别提高 2.65个和 6.17个百分点。从新增居民储蓄存款期限结构看,东部地区居民定期储蓄新增额在全国占比下降 6.3个百分点,中部和西部地区占比保持升势,分别上升 2.8个和 3.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相对东部地区,中西部经济呈现赶超效应,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同时其投资、理财渠道却相对较窄,民间借贷活跃程度相对较低,在存款利率提高后,储蓄存款出现一定增长。
(二)各地区贷款增速高位回落,信贷结构趋于优化,对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10 年,全国各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地区本外币贷款增速高位回落后总体走稳。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 29.4 万亿元、7.1 万亿元、8.8 万亿元和 3.4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7%、21.4%、23.4%和19.7%,比上年分别降低14.1 个、12.9 个、14.5个和 12.0 个百分点。贷款节奏趋向均衡,往年金融机构上半年尤其是第一季度集中投放贷款的状况有了极大改善。各地区各季度新增贷款占比总体呈“3:3: 2:2”特征,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比例分别为60.2%、59.2%、58.5%和61.0%,与上年相比降幅均超过10个百分点。
中长期贷款增速回落。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4.4%、30.9%、31%和32.5%,比上年末分别下降19.0个、13.1个、17.1个和12.1个百分点。新增贷款长期化趋势明显,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年本外币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分别占72.4%、78.8%、90.0%和88.4%,其中海南、陕西、甘肃、重庆、吉林等13个省份的占比超过85%。金融机构总体呈现压票据融资、增一般贷款的态势,各地区本外币票据融资余额占比均比上年下降(见表2、表3)。个人消费贷款增长幅度较大。2010年,各地区消费需求持续增加,消费贷款保持快速增长。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1增速分别为 27.2%、46.3%、46.4%和42.2%,分别比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增速高出 2.4个、13.8 个、12.5 个和5.1 个百分点(见表 2) 。人民币消费贷款增量超过1000亿元的4个省份均在东部地区, 其中广东增加最多, 为 2212.5 亿元。信贷投放重点突出。2010 年,各地区贷款投向基本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江苏新增制造业贷款自 2010年 4 月份以来连续 9 个月居各行业贷款增量之首;山东五成以上新增贷款投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县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浙江 “十一大转型升级产业”贷款占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提高 1.6 个百分点。
各地区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经济薄弱环节的发展力度。宁夏新增农业及农户贷款 73 亿元,是上年的 1.86 倍;江西涉农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的余额和增量占全部贷款的比重均超过三分之一;四川新增涉农贷款 1356 亿,灾后重建信贷支持推动农房重建任务全部完成;河南省新增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 53.3%,较好地支持了“三农”及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贵州省涉农贷款增长迅速,增速达到 41%。青海生源地助学贷款余额增长 1.54 倍,满足率达到 100%;内蒙古助学贷款累放额增长 1.2 倍。广东累计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 2.5 亿元,是上年的 3.3倍;重庆农民工小额贷款翻了近两番;新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累放额增长 2.6 倍;云南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增长 1.1 倍。海南小企业贷款增量是上年的 1.9 倍;安徽小企业贷款额2136.9 亿元,同比增长 61.2%;福建新增小企业贷款占全部新增企业贷款的比重达 60.4%。外币贷款增速回落。2010年年末,全国各地区银行业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5%, 比上年末下降36.5个百分点,其中广东、内蒙、山西出现外币贷款余额净下降。分地区看,全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新增外币贷款分别为519.3亿美元、48.3亿美元、56.5亿美元和44.9亿美元,与上年相比, 东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少增582亿美元和2.4亿美元,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多增5.8亿美元和0.8亿美元。 东部地区外币贷款余额和增量在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和增量中的占比高于其他地区。
专栏 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情况分析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2008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平台数量增长过快,贷款规模迅速扩张,相关运营问题逐步出现,潜在风险引起关注。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等政策文件陆续出台后,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规范工作全面推进。据中国人民银行对 2008年以来全国各地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情况的专项调查显示,截至 2010年年末,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1 万余家,较 2008 年年末增长 25%以上,其中,县级(含县级市)1平台约占 70%。总体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东部地区平台个数较多,中部、西部地区县级平台占比较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个数与地方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通常地方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个数越多。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个数占全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总数的比重接近 50%。虽然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相对较少,但县级平台占比较高。中部地区的湖南、江西两省县级平台占比均超过 70%,西部地区的四川、云南两省的县级平台占比近 80%。
二是平台贷款增速稳步回落,公益性项目贷款平稳收缩。各地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规范工作有效推进,2010 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持续高增态势有所缓解。与上年末相比,2010 年年末多个省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增速回落明显,由 50%以上降至 20%以下。按照国务院文件规定,依靠财政性资金偿债的公益性项目融资平台公司得到重点清理规范,贷款平稳收缩。
三是贷款方式以抵、质押为主,5 年期以上贷款占比超过 50%。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管理政策从原先过度依赖地方政府信用逐步向落实抵、质押担保措施转移。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放的贷款以抵、质押方式为主,采取信用方式发放的贷款占比有所下降。重庆市60%平台贷款的贷款方式为抵、质押担保,其中,土地使用权抵押的贷款占比超过 20%。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期限较长,5 年期以上的贷款比重超过 50%,这主要是因为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工及运营后还款所需要的融资期限相对较长。
四是贷款主要投向公路与市政基础设施,土地储备贷款集中情况有所缓解。约五成以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投向公路与市政基础设施。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中主要投向市政基础设施,用于公路建设贷款占比低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部分省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向土地储备集中的情况有所缓解,四川、山西、江西、宁夏等地的土地储备贷款 2010 年年末余额较上年末有所减少。
五是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 30%,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成为贷款的供给主力。调查结果表明,2010年年末,各地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占当地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基本不超过 30%,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供给主力,政策性银行是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主要提供方。各地方政府也积极探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作与监管的新模式,其中以 “上海模式” 、 “昆明模式” 、“重庆模式”具有较强代表性。上海是最早成立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省(市)之一,在早期的发展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上海的基建规划和投融资方向采取“三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由发改委、财政局、银行三方共同协商制定,上海推进筹资多元化的同时,合理控制负债水平,根据行业性质制定差异化投融资机制,不断提高融资管理的效率,强化对投融资风险的系统性控制。昆明率先开创政府债务信息披露机制、推动债务清理并制定偿还计划,形成统一的债务保全方案,实现了各市级投融资平台公司项目产生的现金流能够全部覆盖其自身贷款本息。 “重庆模式”中以渝富公司为投资主体,通过八大建设性资集团投向具体项目,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以盘活存量资金,吸引增量资金。
总体看,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理规范工作正有序推进。地方政府通过平台贷款方式筹集资金,对弥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平台贷款普遍额度大、期限长,用途监督存在一定困难,信用风险仍需予以关注。另外,部分平台运作机制不健全,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自身风险也不容忽视。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公共事业资金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与各地方政府财力相对不足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从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局考虑,应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解决上述矛盾,既要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规范,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更要疏导地方建设资金需求,积极探索地方政府以市场化方式融资加强债务管理的制度安排。认真研究论证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的筹资方式,改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有效发挥市场对地方政府举债的监督约束,促进提高地方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地方政府融资风险。
(三)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整体上升,执行上浮利率贷款占比增加2010 年,金融机构对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利率总体小幅上升
其中,第四季度受两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等因素影响,利率上升速度有所加快。12 月份贷款平均利率比年初上升0.94 个百分点,高于本年基准利率累计上调幅度。全年各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主要分布在5.11%~7.74%之间, 东部地区利率水平总体低于其他地区。
金融机构上浮利率贷款占全部人民币贷款的比重上升,下浮利率和基准利率贷款占比下降。12 月份, 全国金融机构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 43.04%, 比年初上升 6.49 个百分点。 分省看,全年金融机构执行上浮利率贷款占比超过 50%的省份 9 个,较上年增加 4 个。
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进一步提高。各地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体系与组织架构更加清晰,定价制度建设得到加强;金融机构根据风险情况合理定价取向进一步强化; 利率定价技术继续提升,精细化、差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Shibor 在金融机构利率定价中运用的深度和广度均有所增加。受境内外汇资金供求变化和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影响,各地区占比较大的 3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利率和 1 年期美元贷款利率在波动中上升。12 月份,上海市 3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利率和 1 年期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 1.37%和 2.90%,同比分别上升 0.99 个和 1.43 个百分点。四川 3 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利率从年初0.44%走高至8 月份2.15%的年内高点, 此后随场资金供需情况回调。民间借贷利率逐步走高。2010 年,在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上调等因素的带动下,民间借贷利率总体呈逐步上升态势。分省看,各地民间借贷利率涨跌不一。浙江省民间借贷利率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上行较快,全年加权平均利率比上年上升 295 个基点,广东、内蒙等省份民间借贷利率也有不同程度上升。一些中西部省份民间借贷利率水平有所下降。
(四)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持续改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
中国工商银行(4.48,-0.08,-1.75%)、中国银行(3.33,-0.01,-0.30%)和中国建设银行(5.05,0.01,0.20%)各分行按照总行的统一部署,继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资产负债规模平稳增长,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10年 7 月,中国农业银行(2.84,0.00,0.00%)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实现 A+H 股公开发行上市,至此,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农业银行各分行深入推进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甘肃、四川、广西、福建、山东、重庆、吉林、湖北等 8 家分行扎实推进深化 “三农金融事业部” 改革试点工作。此外,8 月中国光大银行(3.53,-0.01,-0.28%)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顺利挂牌上市。
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继续深化。国家开发银行各分行按照商业化改革要求加快推进业务模式和经营机制转型, 积极建立与国银金融租赁公司、国开金融公司的协调发展机制。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研究制订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实施总体方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分支机构积极构建适应现代银行要求的体制机制,积极开创独具特色的信贷支农途径。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改革稳步推进。江西城市信用社改制全面完成,新疆、甘肃部分城市信用社改制为城市商业银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少数尝试跨国经营。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福建、四川、重庆、新疆等省份城商行法人机构改革深化。北京银行(10.91,-0.12,-1.09%)设立阿姆斯特丹代表处,包商银行与蒙古贸易发展银行开展全面合作, 富滇银行赴老挝设立代表处。 贵州、陕西、新疆、河北等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完成更名改造,湖北五家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筹建湖北银行,湖南株洲等四个城市商业银行和邵阳城信用社重组成立华融湘江银行;宁夏、吉林等省份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增资扩股, 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抗风险能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在中国人民银行专项票据资金支持下,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显著改善。
2010 年年末,按贷款四级分类口径统计,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例为 5.6%,比上年末下降 1.8 个百分点。资金实力显著提高,支农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余额分别为3.9 万亿和2万亿元, 比上年末分别增加 7825 亿元和 3937 亿元。 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一定进展。 截至 2010 年年末,全国共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农村信用社 1976 家,农村商业银行 84家,农村合作银行 216家。广州农商行等部分农村商业银行跨省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重庆农商行成功实现境外上市。新型农村组织加快发展。2010 年,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组织继续快速发展,金融支持“三农”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各地区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增长迅速,西部地区新型农村组织占比最高 。安徽336 家小额贷款公司获准筹建,其中 211 家挂牌开业;云南批准设立 228家小额贷款公司;宁夏新增 342 个“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新疆新设 157 家农村资金互助组。新型农村组织扎根县域经济,资金主要投向“三农”和中小企业,助推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 5 个计划单列市提前实现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推出。内蒙古县域金融机构深入推进“一县一品”信贷政策产品化工作,创新信贷产品 50余种;江西不断加强林业发展金融支持,林权抵押贷款余额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辽宁各类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业务贷款年末余额已超过200 亿元,惠及农户超过 80 万;重庆在全国率先开展银行卡 POS 助农取款服务试点,采取与村委会合作的方式设立农村便民金融服务点,进一步探索解决偏远地区银行服务网点不足的问题。
二、各地区证券业
2010 年, 我国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积极推进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股指期货合约上市等产品创新。证券市场筹资规模增长较快,交易保持活跃,证券经营机构稳步发展。期货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一)上市公司数量增加,证券市场筹资规模增长较快上市公司数量增加
截至 2010 年年末, 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总数(A、 B股)2063 家, 比上年增加345 家,增长 20.1%。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62.4%、15.2%、16.4%和6.1% ,东部地区上市公司数量仍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证券市场筹资规模增长较快。债券市场发行规模稳步扩大,东部和东北地区国内债券筹资额占比较上年有所下降,中部和西部地区占比较上年有所上升。股票市场筹资规模大幅增加,全年沪、 深 A 股市场累计筹资 8955 亿元,比上年增长129.9%,其中北京、广东、上海筹资额居前三名,合计占当年国内 A 股筹资总额的一半。创业板市场稳步发展,全年公开发行创业板股票 117 只,筹资 932 亿元,占当年新股发行融资总额的20.1%。截至 2010 年年末,创业板上市公司 153家,市值总计 7365 亿元,比上年末净增 5755 亿元。
(二)股票市场交易保持活跃,证券经营机构稳步发展股票市场交易保持活跃
全年沪、深股市累计成交 54.6万亿元,同比多成交 9647 亿元。年末沪、 深两市的股票总市值为 26.5 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8.8%,占 GDP 的比重达到 66.7%;股票流通市值为 19.3 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27.7%。年末,上证综合指数(2743.572,0.10,0.00%)、深证成份指数(11699.827,34.69,0.30%)分别比上年末下跌14.3%和9.1%。证券经营机构稳步发展。截至 2010年年末,106 家证券公司共有营业部 4644 个,比上年末增加 688 个,增幅 17%;总资产近 2.0 万亿元,净资本 4319.3 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 3%和增长12.7%。 全年106 家证券公司均实现盈利, 共实现营业收入1911亿元, 累计实现净利润775.6亿元,分别同比下降 6.8%和 16.9%。年末,全国共有基金管理公司 63 家, 比上年末增加 3 家; 注册资本累积94.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亿元, 增长9.2%;证券投资基金 704 只,比上年增加 147 只,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达 2.5 万亿元。分地区看,基金公司仍集中分布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其中,东部地区 60 家,西部地区 3 家。
(三)期货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2010 年, 我国期货市场保持了近年来的较快增长势头
全年期货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期货合约 31.3 亿手, 成交金额达 295.9 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45.3%和136.9%。其中:沪深 300 股指期货累计成交 9174.7 万手,成交金额 82.1 万亿元, 占全年期货市场成交总的 26.6%; 已上市的 23 个商品期货品种累计成交30.4 亿手,成交金额 227 万亿元,占全年期货市30.4 亿手,成交金额 227 万亿元,占全年期货市场成交总额的 73.4%。从成交金额占比看,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四大交易所所占比例分别为 39.9%、20.0%、13.5%和 26.6%。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成交金额所占份额同比分别下降 16.6 个和15.4 个百分点;郑州商品交易所成交金额所占份额同比提高 5.4 个百分点;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自股指期货合约推出一年以来,成交金额占比快速上升,已超过大连及郑州商品交易所位居第二。
三、各地区保险业
2010 年,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进一步完善保险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 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保险市场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一)保险经营机构不断增加,保费收入稳步增长
2010年年末, 我国共有保险法人公司146家,比上年增加 8 家; 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2550 家,兼业代理机构 19 万家, 营销员 330 余万人。 东部地区保险法人总部数量占全国的 85.4% ,集中度继续提高。保险公司的资产总额为 5.0万亿元,同比增长 22.0%。全年实现保费收入(指原保险保费收入,下同)1.5 万亿元,同比增长 30.4%。中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占比 95.6%,同比下降 0.3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30.5%、 31.5%、 29.6%和 28.4%。广东、江苏、山东三个省保费收入超过千亿元。在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海南省保费收入增速最快,同比增长 45%。
(二)人身险和财产险业务发展态势良好,农业保险试点稳步推进人身保险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2010 年,全国人身保险保费收入 1.1 万亿元,同比增长28.7%;行业实现总利润 654.4 亿元,同比增长51.7%。 人身险业务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新单期交保费增速比趸交增速高 7.2 个百分点,银保渠道新单期交业务比趸交业务增速高 33.5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28.7%、 28.8%、 27.1%和25.3%。财产保险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0 年,财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 4026.9 亿元,同比增长 34.6%;占全国保险业总保费收入的27.7%, 同比提高 0.9 个百分点。 中资财险公司保费收入 3984.1 亿元,占据了 98.9%的市场份额,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财产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35.4%、42.0%、35.7%和 38.6%,江西、海南、吉林同比增速超过 50%,分别为63.2%、55.6%和50.5%。农业保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10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农业保险发展。在政策引导鼓励下,保险机构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农业保险经办主体从最初的 6家增加到 18家,并新开展了马铃薯、青稞、牦牛、藏系羊、天然橡胶(32585,-180.00,-0.55%)保险等试点。目前,开办的险种已达 14个,并覆盖了所有粮食主产区。黑龙江垦区的主要粮油作物基本实现了 “应保尽保” ; 安徽农作物的总承保覆盖面达 72%;内蒙古、吉林、新疆的主要农作物承保覆盖面均超过了 70%;江西重点产粮县水稻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 79.6%,增速居全国第一。随着覆盖面的扩大,农业保险已成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和灾区重建的重要资金来源。
(三)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继续增长
2010 年, 保险业原保险赔付支出 3200 亿元,同比增长 2.4%。其中,财产险各类赔款及给付1756 亿元,同比增长 11.4%;人身险各类赔款及给付 1444.4 亿元,同比下降 6.8%。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各类赔款给付占比分别为 54.6%、18%、18.6%和 8.9%,与上年相比,东部和东北地区占比分别下降 1.3个和 0.7 个百分点,中部和西部占比分别提高 0.7 个和1.4 个百分点 。分省看,青海、宁夏、四川等7 个省份各类赔款给付支出增速达到两位数,北京、黑龙江、天津等 9 个省份出现了同比下降。
(四)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水平继续提高
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均较上年不同程度提升。保险密度增长较快,各省份增幅均在 15%以上,但区域差异仍然明显,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保险密度最高的 5 个省份均在东部地区。保险深度排名与保险密度排名差别较大,除北京、上海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均居全国前两位外,江苏、浙江等保险密度较高的省份均位列保险深度 10强之外, 主要是由于这些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规模较大。
(五)各项改革创新稳步推进
2010 年,我国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强化市场行为监管,出台保险投资新规,启动保险营销体制改革,推出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各地区保险业积极开发新产品、创新业务模式,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能力进一步增强。天津保险参与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辽宁森林保险、科技保险、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江苏在全国首创包含“自然灾害条款”的保险产品;广东省在推广外币保单、电子保单、 “湛江模式”等方面成效显著。
四、资金流向和融资结构
(一) 东部、 西部和东北地区为现金净投放,中部地区为现金净回笼
2010 年,伴随着国内经济的企稳回升,在物价持续上涨、企业投资稳步增长、居民消费需求旺盛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全年现金收支水平呈现增长态势, 净投放现金 6381 亿元,比上年多投放 2354 亿元。 除中部地区外, 各地区现金净投放均较上年明显增长。东部地区是我国现金投放较为集中的地区,全年净投放比上年增长 45.9%。东部各省均呈现现金净投放,其中山东受经济企稳回升、农副产品价格走高、居民消费势头强劲等因素影响,由净回笼转为净投放。中部地区仍然是全国唯一的现金净回笼地区,全年净回笼增长 12%。山西是本地区唯一的净投放省份,且净投放再创新高;安徽、河南两省净回笼现金均超过 500 亿元,物价持续上涨、住房汽车销售火爆使商品销售净收入多增等带动了其现金回笼的大幅增加。西部地区现金净投放比上年增长 74.0%。其中,四川因灾后重建等原因,现金净投放增长两倍;云南受农副产品收购、政府补贴直接到户等影响现金净投放增长也超过一倍; 广西、 重庆、陕西作为劳务输出大省仍然为现金净回笼。东北地区受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的影响,3 省均呈现现金净投放,全年增长 84.9%。
(二)货币市场交易活跃,资金融入融出规模明显扩大
2010 年,我国货币市场交易活跃,成交量快速增长。其中,现券成交 64 万亿元,同比增长5.5%;拆借成交 27.9 万亿元,同比增长 44%;质押式回购与买断式回购成交 87.6万亿元, 同比增长24.6%。资金流动仍然呈现东部地区向其他地区流动态势。 东部地区净融出资15.0 万亿元,同比多融出 4.4万亿元。作为我国经济金融高度发展的地区,东部地区既集中了全国主要资金净融出地北京和上海, 也有净融入规模居前四位的广东、江苏、天津和福建。中部地区资金需求增长,净融入 9.9 万亿元,比上年多融入 2.5 万亿元。西部和东北地区资金净融入规模分别为 2.5 万亿元和 2.6 万亿元,均比上年多融入 0.8 万亿元。
(三)票据融资余额持续下降,票据市场利率震荡攀升
2010 年以来, 受金融机构加强信贷资产结构调整影响, 票据融资余额逐季下降。 2010 年年末,票据融资余额 1.5 万亿元,同比下降了 37.9%,全国除贵州、青海、宁夏和西藏外均为下降;票据融资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例为 3.1%, 同比下降近 3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票据融资余额同比分别下降 35.8%、33.8%、27.9%和34.0%。票据市场交易总体较为活跃。2010年,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12.2万亿元, 同比增长18.5%。银行承兑汇票累计发生额 11.6 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 14.9%;年末银行承兑汇票余额 5.6 万亿元,同比增长 35.9%,其中,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分别增长 8.9%、52.7%和55.2%,中部地区下降 27.6%。商业汇票贴现累计发生额 26.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12.4%,其中,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增长 6.9%、5.6%和20.9%,而中部地区下降 17.4%。中部地区票据业务增速下滑,在地区分布中的比重相应下降.
票据市场利率震荡攀升, 总体处于高位运行。年初票据市场利率明显高于货币市场利率,第二季度以后,随着信贷总量增速趋缓,金融机构持有票据的意愿增强,票据市场利率有所回落。下半年,随着货币市场利率逐步走高,票据市场利率持续上扬,特别是第四季度,票据市场利率上升幅度较大,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加权平均利率分别在 4.18%~5.86%和 3.96%~7.13%之间, 买断式、 回购式票据转贴现权平均利率分别在 3.19%~5.09%和 3.70%~5.51%之间,明显高于上年同期。各地区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买断式、回购式票据转贴现加权平均利率的水平和走势基本一致。
(四)直接融资在资金配置中的占比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债券融资规模保持较快增长
2010 年, 全国各地区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结构明显优化,占主导地位的贷款融资量占比较上年下降 6 个百分点;直接融资在资金配置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股票和企业债券融资量占比较年上升 3.5个百分点,除甘肃和吉林外,各省份直接融资比重均为上升。 从各地区融资额增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贷款融资量比上年分别下降 24.3%、16.1%、15.3%和18.3%;股票融资量比上年分别增长 40.0%、109.2%、56.1%和974.6%;债券融资增长情况存在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债券融资规模保持较快增长,东部和东北地区有所下滑。从融资额地区分布来看,各种融资方式均维持“东部高,中西部、东北部逐渐降低”的格局,但东部地区融资额占比有所下降,贷款、债券和股票的融资额占比较上年分别下降 2.4 个、3.8 个和 8.5 个百分点。
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2010 年, 全国各地区深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信用环境和司法环境持续改善,社会信用意识不断增强,征信服务功能和支付结算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
一是各地区加快政府职能转换,为金融良性发展营造有利环境。广东出台了地区改革发展规划,明确了广东金融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定位、目标、思路和重点任务;广西出台了实施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要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融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河北、江西、云南、湖南通过出台指导意见或召开联席会议的形式全面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辽宁、安徽带头开展政府关联类贷款清理工作,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二是继续完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县域金融生态评估工作取得实效。宁夏、新疆出台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评价办法;湖南、四川、陕西、江苏、湖北 5 个省份对辖区部分县(市、区)进行了金融生态环境评估;四川按照“申报、初选、复审”三步法在全省范围量化评估,并对9 县(区、市)授予“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区、市) ” 称号, 有力地推动辖区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和灾后恢复重建;湖南开展“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 已建立省级金融安全区 11 个,市级金融安全区 34 个。
三是夯实金融生态基础,扩大征信系统覆盖面和使用面。天津、河北、浙江等 9 个省份继续拓展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范围,如天津将质监、劳动、环保、安监、海关、农业、建设、规划等部门的部分行政执法与资质信息相继采集入库;江西、重庆率先将小额贷款公司纳入征信系统,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稳健发展;辽宁、福建等省将个人征信记录作为部分地市人大和政协代表选举、公务员招聘、环境违法治理、先进评选的重要依据。四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力度,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社会效应初步显现。海南、河北、北京等 6 个省份出台了未来一段时期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青海探索搭建“青海省金融经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通过引进评级公司等创新举措,推动征信市场健康发展;浙江、山东、河南、云南、宁夏等 17 个省份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建档工作;江苏研发了全省统一模式的 “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辅助管理系统” , 强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五是扩大农户信用记录建档覆盖面,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西藏、青海、宁夏等西部省份逐步为农户建立信用档案; “信用乡、 信用村、信用户”的创建模式在山西、江西、山东等10 个省份得到良好运用; 黑龙江推动农户信用档案电子化评分系统建设,已将 147万农户录入农户电子信用档案信息管理及评分系统;江苏以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为抓手,建立了农户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信用档案,目前已建立农户信用档案 860 万户,建档面达 65%。
六是继续推进司法环境建设,建立健全打击金融违法犯罪的有效机制。福建专门出台了针对台湾同胞的投资保护办法,促进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北京、内蒙古、山东等省份加强与公安机关等部门合作,严厉打击洗钱、假币及信用卡诈骗行为, 新疆破获全国首例期货洗钱案;福建在全国率先建立“以县为块”的反洗钱资金监测 “情报网” , 在各级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间搭建 “信息高速路网络” , 可疑交易监测能力明显提高;广东成功开发第一套涵盖产险和寿险业务的“保险业反洗钱现场检查软件” .
七是进一步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提升农村支付环境。辽宁、河南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成功上线运行;广东、海南、 福建、 湖南依托金融 IC 卡推进支付工具升级;海南全力推进贸易投资、外币兑换、刷卡消费、资金汇划四个便利化,在全国首创开展由 4S店实时代征扣缴车辆购置税业务; 内蒙古、 宁夏、贵州等省份加强农村支付体系的延伸,如吉林依托银行系统、网上银行等新兴电子支付工具,有效保障了农户粮食收购结算资金。
八是加强监测,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内蒙古建立“属地监测+风险提示+风险排查+汇总分析”三级行风险监测联动模式;重庆通过与外省毗邻地区建立协作机制,对银行分类别、分区县定量评估,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不良率降至 0.9%。
第二部分区域经济运行情况
2010 年,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严峻的自然灾害等挑战,全国各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 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全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2.9万亿元、8.5万亿元、8.1万亿元和 3.7 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加权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12.3%、13.8%、14.2%和 15.4%,比上年分别提高 1.5 个、2.1 个、0.7 个和 2.8 个百分点 .
一、消费、投资、净出口和政府支出
(一)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力增强
2010 年,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以及各项惠农政策贯彻落实到位等积极因素作用下, 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继续稳定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 19109 元和 5919 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 7.8%和 10.9%,同比回落 2.0 个和提高 2.4 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差距逐步缩小, 2010 年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幅首次高于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增幅。各地区城镇居民收入仍呈现地区差异,但差距有所缩小。
2010 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分别为 65.4%、63.7%、65.0%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前 10 位的省份中, 有 8 个为东部省份, 其中收入超过 2 万元的省份由上年的 6 个增加到 7 个。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总体较低,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后 10 位的省份中,有 7 个为西部省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2%、11.1%、10.8%和11.0%。
2010 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并首次超万元,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17.8%,增速最快。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 各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东部地区的 54.9%、44.9%、64.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前十位的省份全部集中在东部和东北地区,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和浙江 4 个东部省份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低于 5 千元的有 10个省份,比上年减少 6个,除山西外,全部集中在西部地区。
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2010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 74%,比城镇高 4 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分别下降 3 个和2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 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东部地区最低、东北地区最高,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东北地区最低、西部地区最高 .
各地区城乡消费平稳较快增长。2010 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7 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1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4.8%。其中金银珠宝、家具、汽车、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等热点消费快速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最高,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增速快于东部地区 。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13.6 万亿元,增长 18.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2.1 万亿元,增长 16.2%。
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食品支出比重继续下降,恩格尔系数总体延续下降趋势。但受食品价格涨幅较大影响,部分地区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占比略有上升。2010 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35.7%,较上年下降 0.8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41.1%,较上年略升 0.1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各地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均较上年下降;东北地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较上年上升 1.8个百分点,其他地区与上年略有下降或基本持平 .
(二)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回落,投资的地区结构进一步改善
2010 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7.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23.8%,增速比上年回落 6.2 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9.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24.1 万亿元,增长 24.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3.7 万亿元,增长 19.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城乡差距较上年略有扩大。分地区看,各地区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从高位有所回落,东北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幅较小,增速跃居各区域板块第一,中西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快于东部地区 。分省看,广西、甘肃、宁夏、黑龙江等 10 个省份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 30%,上海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到 1%。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增速最快,利用外资扭转了上年持续滑落的态势。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 13.6%,国内贷款增长19.2%,增幅比上年收窄。全年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和自筹资金占比分别为4.8%、16.5%、1.6%和61.0%。
(三)各地区外贸进出口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利用外资平稳较快回升
2010 年,在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稳出口、扩进口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企业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外贸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已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分别增长 33.8%、72.8%、40.2%和35.3%,分别加快 47.1 个、94.5 个、54.5 个和51.7 个百分点。 各地区出口和进口均扭转了上年的下滑态势,中西部地区出口和进口增速快于东部地区.
各地区贸易顺差情况差异较大。 东部、 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实现顺差 1523.2 亿美元、102.6 亿美元、157.8 亿美元和 47.4 亿美元。与上年相比,东部地区减少 227.1 亿美元,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扩大 43.5 亿美元、33.8 亿美元和 24.0亿美元。分省看,北京、吉林、上海等 8 个省份为贸易逆差,而广东和浙江的贸易顺差超千亿美元 .
2010 年, 各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实现了平稳较快回升。随着中西部地区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外商投资企业在华投资正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新一轮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大幅增长。从占比情况看,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继续下降,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比重有所上升。分省看,江苏、辽宁、广东、上海、浙江、天津、福建实际利用外资均超过 100 亿美元,其中江苏实际利用外资达到 285 亿美元,居全国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贵州、四川、海南、重庆、云南,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各地区“走出去”战略步伐加快,对外投资创历史新高。
2010 年,全国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 590 亿美元,同比增长 36.3%。东部地区仍是对外投资的主要地区,浙江、辽宁、山东、上海、江苏为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5 个省份。以海外收购方式实现的对外投资比例逐年提高,2010 年以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238 亿美元, 占投资总额的 40.3%, 收购领域主要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快速发展。2010年6 月, 境内试点地区由上海和广东的 4 个城市扩大到 20 个省份。自试点扩大以来, 各试点地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稳定增长,年末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5063.4 亿元。2010 年 10 月,新疆率先开展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 截至 2010 年年末, 各试点地区共办理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交易386笔, 金额701.7亿元。
专栏 3进出口企业财务状况与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2010年 6 月 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显著增强,2010 年 6 月 19 日至 2010 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 3%。为了解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企业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通过问卷等方式对 23 个省份和计划单列市的 858 家样本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各地区样本企业生产、经营、就业和财务状况总体趋好,综合竞争力稳步提高,大部分样本企业能积极应对并基本适应汇率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促进外贸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效应逐步显现。
一、各地区进出口企业生产、经营和就业平稳
企业进出口额继续增长,出口价格稳中有升。问卷调查显示,2010 年第四季度,67.7%的样本企业出口销售额环比增长或持平,增长幅度在 5%以上的企业占样本的 28.7%。外部需求增长仍是首要推动因素,有 73.3%的样本企业认为“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影响当期出口销售额的最主要因素。此外,出口价格上涨也是名义出口销售额增长的重要原因。2010 年第四季度,31.4%的样本企业出口产品单价环比增长,其中提价幅度在 5%以上的企业占 13.1%,表明部分企业通过提价来维持利润空间。出口订单总体增加,短单占比较高。2010年第四季度,样本企业出口在手订单较上季增长的企业占比为40.0%, 下降的企业占比仅为25.6%, 但企业出口订单总体以短订单为主, 6个月内的订单占比86.7%。同时,由于担忧外部需求增长的不确定性,大部分样本企业对下季度出口形势的判断趋于谨慎,在对下季预测中,分别仅有 29.1%和 33.8%的企业预计订单和出口额将继续增长。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就业的影响总体平稳。从全局的视角分析,汇率弹性的增强促使各地区的出口由简单加工转向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和细化分工,有助于调整优化就业结构,从而增加就业总量,同时,也有助于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吸纳更多就业。从开工率和吸纳就业情况看,2010年下半年以来各地区就业保持稳定。2010年第四季度,83.8%的样本企业开工率在 80%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该比例为 88.5%,17.7%的样本企业就业人数较上季增长,72.6%的样本企业的就业人数基本不变。同时,87.2%的样本企业预计下季度就业人数将环比增长或持平反映就业增长趋势有望持续。
二、各地区进出口企业积极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
除国际市场需求、产品价格、外贸政策、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之外,汇率变化对各地区企业的影响也较强,各地区企业的汇率风险意识逐步增强,应对能力逐步提高。2010 年第四季度的问卷调查显示,65.6%的样本企业预期未来半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会升值,其中,50.3%的企业认为升值幅度将会在 1-3%的范围内。在此背景下,各地区企业积极采取措施规避汇率风险,其中“改变出口货款回笼速度”、 “贸易融资”和“利用境内银行提供的外汇衍生产品”是主要的三种避险方式, 分别被 35.0%、33.9%和 30.5%的样本企业所采用。同时,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的扩大,“改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样本企业占比已经达到 18.1%。此外,还有 15.6%的样本企业未采用任何经济手段对汇率风险进行管理,相关企业反映,主要由于其不具备从事衍生交易的便利条件、对汇率变动方向幅度的不确定及衍生产品的匮乏。另一方面,汇率弹性增强促使各地区企业采取多种经营策略提高整体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具备积极调整和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和能力。问卷调查显示,62.4%的样本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应对压力,52.8%的样本企业加大了研发和创新力度,通过“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加快产品升级换代;39.0%的样本企业“通过谈判维护出口产品价格” ,30.1%的样本企业提高品牌影响力或创立自主品牌,另有 16.6%的样本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增加国内销量”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促进外贸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效应逐步显现,2010 年我国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分别增长 30.9%和 30.7%,增速比上年大幅提高,两类产品合计占 2010年出口总值的 90.4%,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机电及高科技产品分别占其全年出口总值的 96.2%、55.7%、49.0%和 45.7%。
三、各地区进出口企业财务状况总体良好
由于企业的积极应对,2010年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尽管由于同期人民币汇率升值,与 2009 年第四季度相比,人民币汇率与出口每美元成本的价差有所缩小,但各地区出口企业销售利润率总体呈上升态势,出口每美元成本大多低于当期汇率水平。根据全国 23 个省份外汇管理局相关监测数据,2010 年第四季度,各地区平均出口销售利润率为 4.34%,同比提高 1.03 个百分点,环比提高 0.66 个百分点,其中,东北和中部地区企业出口销售利润率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尽管目前企业压缩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的空间日益缩小,而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仍可能波动上行,企业继续提价的难度上升,从而可能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一定压力,但各地区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效率,压缩生产成本,2010年第四季度,各地区样本企业的平均每美元出口成本为 6.4520,继续呈下降态势。
总体看,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积极,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提高微观经济主体外汇风险应对能力。各地区企业应高度重视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更为积极地应对挑战,积极转换贸易发展模式,着力提高整体竞争力。各地区金融机构应加强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及推广,协助企业管理汇率风险,为外贸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金融环境。
(四)各地区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 年,由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价格水平上涨、汽车旺销带动车辆购置税和消费税大幅增长、上年基数相对较低等原因,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增速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全年全国财政收入 8.3 万亿元,同比增长 21.3%,其中税收收入 7.3 万亿元,同比增长 23%。分地区看,各地区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增速均较上年大幅提高,其中东部地区财政收入占全国比重有所下降,其地区财政收入占全国比重不同程度上升。分省看,海南、重庆、宁夏、江西、安徽、四川、陕西、天津等省份财政收入增速超过 30%。
2010 年,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得到有效落实,各地区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支持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等民生方面,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东北地区财政支出增速高于其它地区,西部和东北地区财政支出占全国比重有所提高。分省看,青海、宁夏、重庆、山东、新疆和广东等省份的地方本级财政支出增速超过 25%。
二、产出和供给
2010 年, 各地区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与上年相比,各地区第一、二产业增速加快,第三产业增速小幅回落.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业基础得到加强农业增加值稳步增长
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3.7%、4.5%、4.9%和 5.3%,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 36.1%、27.7%、26.4%和9.8% . 东北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实现双增,农业增加值增速继续领先全国其他地区。宁夏、海南着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农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前两位。粮食等主要农产品(16.38,-0.05,-0.30%)稳定增产。克服部分地区特大干旱、低温寡照、严重洪涝等灾害影响,全年粮食产量 54641 万吨,比上年增长 2.9%,实现了连续七年增产。其中,13 个粮食主产区粮食总产量为 41185 万吨,比上年增长 3.7%,江西、湖南因灾有一定幅度减产。 油料产量 3239 万吨,增长 2.7%。肉类产量 7925万吨,增长 3.6%。水产品产量 5366 万吨,增长 4.9%。受部分地区气候条件不利、种植面积减少等因素影响,棉花产量597 万吨,下降 6.3%;糖料产量 12045 万吨,下降1.9%。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种植业的主业地位进一步增强,其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上升到 58.2%。农业区域化布局进一步优化,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生产集中度都超过 50%。优质农产品比重扩大,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 95%以上。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2010 年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 40%以上。
农村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强农惠农政策有效实施,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8579.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3%。以农产品生产补贴和农民收入补贴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补贴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年对种粮农民实行“四项补贴”的规模达到 1226 亿元。 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71.3%。 新增农村电网线路 30 万公里。 乡镇、建制村的油路通畅率分别达到 96%和 81%。 年末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末减少 909 万人, 下降25.3%;贫困发生率为 2.8%,比上年下降 1 个百分点。
(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企业效益大幅提高工业经济较快增长
2010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5.7%,增速比上年加快 4.7 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3%,比上年提高 9.3 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工业转型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 16.7%、21.9%、20.3%和17.8%,增速比上年分别加快 5.0 个、 5.0 个、 2.9 个和 1.8 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工业增速列四个地区首位,西部地区位居第二,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地区工业增长“东高、中中、西低”的格局。分省看,全年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达两位数,天津、广西、重庆等 11 个省份增速超过 20%。与上年相比,30 个省份增速加快。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2010年,我国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加,亏损面收窄。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3.9 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同比提高 41.6 个百分点;平均销售利润率为 6.2%,比上年增加 0.7 个百分点,其中山东、 上海、 西藏等 17 个省份工业企业销售利率高于全国水平)。分地区看,东部、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分别增长 44.5%、55.7%、62.7%和 49.9%。31省份工业企业均实现利润同比增长,广西、西等 19 个省份增速加快, 新疆、 天津等 9个省份下降转为增长。
各地区积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江苏大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区域创新能力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评价中连续两年保持全国首位;北京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机制初步体现,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浙江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全面推进,创新驱动持续增强;重庆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速居西部第一。
中小企业经营状况进一步改善。全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7.5%,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快 1.8个百分点;1-11 月,实现利润 25944 亿元,同比增长 50.5%;从业人数 7056万人,增加 561 万人,增长 8.6%。从发展模式看,以中小企业集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 截至 2010 年, 我国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2000 多个。 从区域分布来看,产业集群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广东、浙江、江苏、福建、上海、山东等省份集群经济已占到本省工业产值的一半左右;东北、中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较快,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也开始起步,呈现良好态势。
(三)服务业稳定发展,各地区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
2010 年,我国启动了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运用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发展,颁布实施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全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比重达到 34.8%,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43%。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1.1%、 10.4%、 11.3%和 11.6%,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 0.9 个、0.8 个、1.8 个和0.3 个百分点。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等一大批现代服务业呈加速发展态势,大大提高了服务业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交
通运输、批零贸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上海世博会对服务业发展拉动作用明显,新兴服务业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带动了全省服务业的快速增长;西藏“世界屋脊、神奇西藏”的旅游主题形象不断提升,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保持稳步发展;云南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做大做强旅游支柱产业,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来源央行网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