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卡脖”珠三角民企 信贷资金潜入房地产
各种因素叠加,不少服装企业、鞋企遭遇了可能比金融危机更严峻的挑战,如今已经出现大面积半停工。本报记者了解到,用制造业中小企业名义获得的贷款分用资金,在融资信用担保公司的使用过程中,并未回流到这些缺钱的中小企业中。
珠三角不少中小型制造企业正处于半停工状态。
各种因素叠加,不少服装企业、鞋企遭遇了可能比金融危机更严峻的挑战,如今已经出现大面积半停工。“订单没有减少多少,但原材料、用工成本的上涨难以承受。”5月中旬,广州白云区一家专门生产外销俄罗斯服装的企业老板陈海明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陈海明如今正四处找钱,以渡过难关。但和其他无法直接通过银行获得贷款的小型企业一样,找钱路径颇为艰难,而且需要付出几乎难以承受的高成本。
信贷紧缩下,巨大的需求更衍生出整个资金链条上的乱象担保公司违规操作,和企业分用贷款资金成为担保行业业内的公开秘密。分用资金的巨大风险由此留给了企业,但陈海明别无他法:“如果不用这笔资金,只有等死。”
资金压力大增
陈海明工厂的车间里,有三条生产线,如今只有两条生产,停了一条。5月25日,本报记者在他的工厂看到,停工生产线一侧没有开灯,有些阴暗。
“现在什么都贵,成本高了很多,能节约就节约。”陈海明规定,停工生产线一侧的灯一律不许打开。
去年棉花价格大涨,让服装企业成本压力大大增加。“资金几乎全部投了进去,今年资金压力特别大。”陈海明说。
现在已经到了生产秋冬服装的时节,不少服装订单要持续生产到8、9月份,加上运输到俄罗斯的时间,资金回笼的时间还很长。
陈海明这家不大的服装厂,每年的销售额大概为2000万元,但现在的资金缺口达到了500万元。“如果能融到资金,当然是越多越好。”陈说。
陈海明的情况并非个案。
实际上,最近两年广州信用担保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也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大面积的中小企业陷入资金链困境。据广州的一位信用担保业内资深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称,单是去年广州就有数百家新担保公司冒出来,总量达到1000多家。
成本产出倒挂
在找钱的过程中,陈海明这种被银行“看不上眼”的中小企业,基本没有话语权。
按照广州担保业内的标准,陈海明要获得通过担保公司担保的银行贷款,支付给担保公司的担保费用为:一年期贷款为3.5%;2年期贷款为5.5%-6%;3年期贷款为7%-9%,有些甚至超过10%;此外还要向银行预存10%-20%的保证金。
再加上向银行支付7%的利息(按照客户优劣,银行利率还可以上浮20%),陈海明的融资成本至少会超过15%。
陈海明算了一笔账,如果通过这种方式贷款1000万元,拿到手能用的资金就只有700多万了。
而据本报记者采访的多家服装企业主表示,珠三角的服装企业普遍毛利润只有7%-10%,有些企业的毛利润甚至低于5%,远远低于其融资成本。
即便融资成本与企业效益倒挂明显,但因为抵押物不足,这些企业几乎没有其他的融资渠道。“最好的方式是向亲戚朋友借,但动辄几百万的资金缺口,哪能借得到?”袁成山感叹。
资金被截用
有需求就有市场。企业急需资金解渴,而信用担保公司则开始趁机大肆圈钱。
袁成山的工厂年产值只有2500多万元,而他也只有100多万元的抵押物,他的资金需求却达到了600万元。担保公司随后拿出一个让他大吃一惊的方案:同意为其担保600万元,但实际给袁成山的只有200万元,其余400万元的使用权则归担保公司。明知这种操作对自己也是风险巨大,袁成山最后还是同意了上述方案。
信用担保业内把这种方式称为“做现金流”。即以客户的名义,信用担保公司提供担保,从银行获取贷款,然后和客户分用这笔贷款。信用担保公司使用的贷款部分,支付给银行同等利率。
这种做法被金融监管部门明令禁止,但“无论是广东,还是其他省份,银根紧缩下,这种做法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上述人士说。
袁成山此前找过一家信用担保公司担保贷款,但获知那家公司“做现金流”的额度已经非常大,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巨大风险,他选择了另外一家,但同样要求分用资金。
很多大中型的融资性信用担保公司在最近几年都成立了下属的投资公司,这些投资公司利用分用得来的资金,做短期拆借业务,即行内所称的“高利贷”。
流向房地产
资金总是追逐更高的利润。
本报记者了解到,用制造业中小企业名义获得的贷款分用资金,在融资信用担保公司的使用过程中,并未回流到这些缺钱的中小企业中。
“除了一些短期的拆借业务外,很多资金流向了房地产。”上述信用担保业内人士说,这种状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
国家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念的紧箍咒越来越紧,房地产开发商从银行获得贷款越来越难。据最近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资料显示,今年前4个月,广东房企从国内银行的贷款为413.90亿元,同比下降14.6%,广东房地产企业获得外资合作的机会也收窄,同期利用外资12.69亿元,下降0.8%。
成交量萎缩,资金回笼大幅度减缓。
中小型地产商自筹资金门路更少,但也各显神通。广州有些房地产公司就纷纷建立下属的信用担保公司,通过分用客户贷款资金获得房地产开发资金。
“使用分用资金,银行根本没办法监管,一般都由信用担保公司老板支配,什么项目利润高就会流向哪里。”上述信用担保业内人士说。
显然,整个融资链条的变异,风险最大、获益最少的就是极缺资金的制造业中小企业,而这同样加大了这些企业倒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