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铜成浙江企业融资暗道
张鹏 |2011-05-30 10:27885
但对于浙江不少五金、家电等用铜企业来说,“融资铜”带来的却是巨大的成本波动风险。一般来说,利用进口铜进行融资的企业,并不在乎铜价本身带来的收益,他们甚至可以承受每吨1500元的亏损,因此经常造成进口铜价与国内市场价出现倒挂,从而造成国内铜价的不正常波动。”李晶说,但对于缺乏资金的浙江中小企业来说,也许又要另辟融资蹊径了。
最有价值财富新闻评选
记者 张鹏
银行的信贷政策越来越紧,民间借贷利率又持续飙升,浙江不少中小企业陷入融资困境。而期货市场中的铜,成了一些企业获得流动资金的“暗道”。
“向银行开立信用证从国外进口铜,然后在国内卖掉,等信用证到期再偿还银行贷款。”杭州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公司银行部经理李晶(化名)描述说,通过这种“融资铜”渠道,一些企业可以获得几个月宝贵的流动资金,这些资金将成为货币紧缩背景下企业的救命稻草。
房产商也开始买铜了
“很多企业都在买铜。”李晶说,在这批企业中,有些是正规的金属贸易商或加工商,但也有一大批企业,实际上跟铜一点关系都没有,包括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和工业制造商。“这些企业之所以热衷于进口铜,关键在于铜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宝贵的流动资金。”
通常的做法是,企业通过银行开出的延期付款(90-180天)美元信用证,只需支付20%的保证金,就可进口铜至中国,存放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仓库中,然后或在国内市场销售,或注册保税库仓单并质押获得美元贷款(仓单融资),或进行再出口,最终目的都是获得资金。
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如果企业能开到6个月的信用证,那么现金就可以在手里停留5个月左右。这相当于先拿货后付款,在付款日之前的这段时间内,只要将货套现,这些套现资金就等于融资。
如此一倒腾,铜这种棕红色的贱金属,成了绕过严苛信贷政策的金融工具。
从资金成本来看,即使铜的进口价格和国内销售价格持平甚至高于国内售价,企业付出的资金成本一般也不会超过10%。而目前由于货币紧缩,浙江不少地方的民间借贷利息已达20%甚至更高。相比来看,利用进口铜获得的资金,已经相当便宜了。
因此,热衷于“融资铜”的企业,不仅包括一些熟谙此道的金属贸易商,一些中小型的房地产开发商,也开始通过关联交易或成立子公司等方式,来运作完成“融资铜”操作。
“一般来说,由于目前信贷紧缩,很多企业利用进口铜获得的资金,都会补充为流动资金。”李晶说,但也有一些企业拿着这些资金再去放高利贷,收益更加可观。
“融资铜”加剧铜价波动
事实上,“融资铜”并不是第一次大规模出现。在2008年信贷紧缩的时候,这种融资方式就曾经非常流行,而从今年开始,“融资铜”又伴随着紧缩政策重出江湖了。
但对于浙江不少五金、家电等用铜企业来说,“融资铜”带来的却是巨大的成本波动风险。
一般来说,利用进口铜进行融资的企业,并不在乎铜价本身带来的收益,他们甚至可以承受每吨1500元的亏损,因此经常造成进口铜价与国内市场价出现倒挂,从而造成国内铜价的不正常波动。
目前,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铜库存已经超过60万吨,但这并不代表全部的市场需求,其中不少库存都属于“融资铜”,很容易受到外界风吹草动的影响而造成价格剧烈波动。从去年开始到今年一季度,国际铜价一路飙涨,并突破1万美元/吨大关。而最近几个月,铜价又出现了一波快速下跌。
铜价剧烈波动下,用铜企业有着切肤之痛。
“最近铜价虽然有所下跌,但我们的日子一点也不好过。”永康一家五金企业业务部的蔡先生说,目前国内铜价大概在68000元/吨,但相比去年同期53000元/吨,仍处于高位,企业的成本压力一点也没有降低,反而因为在年初铜价暴涨时,企业储备了不少原料铜,现在铜价下跌,一下子拉低了成品的销售价格,企业的成本被推高了。
“也就是说,之前的铜价上涨已经完全转嫁成了生产成本,铜价如果继续下跌,成品价格肯定也会大幅降低,企业很可能会因为铜价的暴涨暴跌而陷入亏损。”蔡先生说。
“融资铜”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因此,这种灰色的金属贸易方式也开始受到管理层的打压。
日前,国家外管局要求加强外币贷款额度的管理,确保将90天以上的信用证的开具纳入到短期外债额度指标中,同时进一步收紧了该额度。
中金公司的报告指出,这一新规定可能挤压信用证的供给。而在外币结汇方面,外管局也收紧了有关再出口收入转换成人民币的规定。
“随着政策的收紧,"融资铜"可能会得到遏制。”李晶说,但对于缺乏资金的浙江中小企业来说,也许又要另辟融资蹊径了。
记者 张鹏
银行的信贷政策越来越紧,民间借贷利率又持续飙升,浙江不少中小企业陷入融资困境。而期货市场中的铜,成了一些企业获得流动资金的“暗道”。
“向银行开立信用证从国外进口铜,然后在国内卖掉,等信用证到期再偿还银行贷款。”杭州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公司银行部经理李晶(化名)描述说,通过这种“融资铜”渠道,一些企业可以获得几个月宝贵的流动资金,这些资金将成为货币紧缩背景下企业的救命稻草。
房产商也开始买铜了
“很多企业都在买铜。”李晶说,在这批企业中,有些是正规的金属贸易商或加工商,但也有一大批企业,实际上跟铜一点关系都没有,包括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和工业制造商。“这些企业之所以热衷于进口铜,关键在于铜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宝贵的流动资金。”
通常的做法是,企业通过银行开出的延期付款(90-180天)美元信用证,只需支付20%的保证金,就可进口铜至中国,存放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仓库中,然后或在国内市场销售,或注册保税库仓单并质押获得美元贷款(仓单融资),或进行再出口,最终目的都是获得资金。
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如果企业能开到6个月的信用证,那么现金就可以在手里停留5个月左右。这相当于先拿货后付款,在付款日之前的这段时间内,只要将货套现,这些套现资金就等于融资。
如此一倒腾,铜这种棕红色的贱金属,成了绕过严苛信贷政策的金融工具。
从资金成本来看,即使铜的进口价格和国内销售价格持平甚至高于国内售价,企业付出的资金成本一般也不会超过10%。而目前由于货币紧缩,浙江不少地方的民间借贷利息已达20%甚至更高。相比来看,利用进口铜获得的资金,已经相当便宜了。
因此,热衷于“融资铜”的企业,不仅包括一些熟谙此道的金属贸易商,一些中小型的房地产开发商,也开始通过关联交易或成立子公司等方式,来运作完成“融资铜”操作。
“一般来说,由于目前信贷紧缩,很多企业利用进口铜获得的资金,都会补充为流动资金。”李晶说,但也有一些企业拿着这些资金再去放高利贷,收益更加可观。
“融资铜”加剧铜价波动
事实上,“融资铜”并不是第一次大规模出现。在2008年信贷紧缩的时候,这种融资方式就曾经非常流行,而从今年开始,“融资铜”又伴随着紧缩政策重出江湖了。
但对于浙江不少五金、家电等用铜企业来说,“融资铜”带来的却是巨大的成本波动风险。
一般来说,利用进口铜进行融资的企业,并不在乎铜价本身带来的收益,他们甚至可以承受每吨1500元的亏损,因此经常造成进口铜价与国内市场价出现倒挂,从而造成国内铜价的不正常波动。
目前,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铜库存已经超过60万吨,但这并不代表全部的市场需求,其中不少库存都属于“融资铜”,很容易受到外界风吹草动的影响而造成价格剧烈波动。从去年开始到今年一季度,国际铜价一路飙涨,并突破1万美元/吨大关。而最近几个月,铜价又出现了一波快速下跌。
铜价剧烈波动下,用铜企业有着切肤之痛。
“最近铜价虽然有所下跌,但我们的日子一点也不好过。”永康一家五金企业业务部的蔡先生说,目前国内铜价大概在68000元/吨,但相比去年同期53000元/吨,仍处于高位,企业的成本压力一点也没有降低,反而因为在年初铜价暴涨时,企业储备了不少原料铜,现在铜价下跌,一下子拉低了成品的销售价格,企业的成本被推高了。
“也就是说,之前的铜价上涨已经完全转嫁成了生产成本,铜价如果继续下跌,成品价格肯定也会大幅降低,企业很可能会因为铜价的暴涨暴跌而陷入亏损。”蔡先生说。
“融资铜”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因此,这种灰色的金属贸易方式也开始受到管理层的打压。
日前,国家外管局要求加强外币贷款额度的管理,确保将90天以上的信用证的开具纳入到短期外债额度指标中,同时进一步收紧了该额度。
中金公司的报告指出,这一新规定可能挤压信用证的供给。而在外币结汇方面,外管局也收紧了有关再出口收入转换成人民币的规定。
“随着政策的收紧,"融资铜"可能会得到遏制。”李晶说,但对于缺乏资金的浙江中小企业来说,也许又要另辟融资蹊径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