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论坛热议人民币国际化
” 不过,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峰认为,人民币贸易跨境结算存在两大问题。资本账户完全可兑换需要具备利率市场化、国内资本市场有一定深度、人民币汇率达到合理水平等三个条件。
在19日至21日举行的“2011陆家嘴论坛”上,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关注的焦点。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大会发言中表示,人民币跨境使用会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带来新的发展。
与会者注意到,周小川指的是“人民币跨境使用”,而不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他还说,人民币如果跨境使用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会产生一种需求,这种需求就是人民币需要逐步的、有序的走向可兑换。
跨境贸易结算是好开端
从本届论坛的安排来看,主题直指人民币国际化的研讨有多场。其中,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成果,受到各方的一致认可。央行货币政策二司司长李波透露,今年前4个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达5300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
对于今年一季度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井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称,人民币跨境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起步阶段,结算货币使用普遍之后,逐步成为一种投资货币,投资市场深厚了,才可能成为一种储备货币或者说国际化货币。
“人民币的需求将超过英镑,人民币将变成全球三大贸易结算的货币之一”,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行政总裁黄碧娟在会上表示。她引用汇丰的最新调查称,未来6个月将有三分之一的外向型内地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一些在中东和东南亚的客户也希望未来6个月使用人民币做贸易结算。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称,过去一年的人民币国际化很成功,香港是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得益者。他还说,“以前我们担心人民币跨境使用发展太快,但其实不用担心太快,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是可控的,很多方面达到原来政策的目标。”
不过,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峰认为,人民币贸易跨境结算存在两大问题。其一,在5000亿元的规模中,70%至80%是境外贸易。“原来企业进口商品要找银行,银行找央行买外汇,现在直接用人民币支付,原先的外汇需求沉淀在央行。”其二,七至八成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通过香港,在香港沉积了大量人民币存款,而香港以人民币计价交易的金融产品非常匮乏,导致香港人民币持有收益很低。
资本项目开放仍存争议
在谈及资本项目开放时,与会嘉宾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表示,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要有实质性的突破,其中之一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或者说人民币跨境使用。
戴相龙说,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危害不大,因为人民币资本项目不可兑换。但不要就此产生误解,认为只要放慢资本项目可兑换,就可以实现金融稳定。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贸易占世界十分之一,中国的外汇储备占世界三分之一,中国是最大金融债权国,如果再不扩大资本项目可兑换,可能是受害无穷,长期的通货膨胀,巨大的金融调控资本,甚至于造成资产的缩水。因而,上海的改革不能光看具体业务,一定要在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有所突破。
“资本账户开放利大于弊,但很多人非常关注开放资本账户的下行风险,认为一开放账户就带来洪水猛兽”,春华资本集团创始人及董事长胡祖六说。他甚至认为,中国将是资本项目开放的最大受益者,开放的条件基本上已到位,不应该有任何借口再拖延。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金融系主任潘英丽的观点相对谨慎。她认为,现在中国资本账户完全可兑换的条件还不成熟,如果过度强调开放,很可能导致类似日本的经济泡沫破灭。资本账户完全可兑换需要具备利率市场化、国内资本市场有一定深度、人民币汇率达到合理水平等三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