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步入黄金期
无论是在《十二五规划纲要》,还是中美双方新签署的协议中,“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字眼均有出现。从最近的种种迹象来看,今后3年可能成为中国资本项目管制改革的黄金窗口期,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的发展速度持续加快。
无论是在《十二五规划纲要》,还是中美双方新签署的协议中,“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字眼均有出现。从最近的种种迹象来看,今后3年可能成为中国资本项目管制改革的黄金窗口期,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的发展速度持续加快。
资本项目逐步开放
日前落幕的2011陆家嘴论坛专题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司长李波透露,2010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量为5000亿元人民币,约占整个进出口贸易总量的2%。人民币跨境投融资试点也正积极展开。
目前市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需求确实与日俱增,但人民币投资工具和渠道较为缺失,从而有众多市场和企业的人士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充满更多期待。专注于中美房地产投资领域的盛集投资总经理李利向记者坦言,允许企业和个人去境外投资的推进速度还不够快,力度还不够大。
李波回应道:“资本项目管理不当会对国家金融稳定造成影响,对资本项目的管理需要摸索,需要同有关部门协调,并形成共识。”事实上,中国资本项目逐步开放的步伐并没有停顿。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考察的资本项目管制的七大类40项中,我国已有75%的项目实现部分开放。
忧虑因素有所减少
在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上之所以迟迟没有大动作,最大的担心恐怕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国际资本在国内市场的大进大出给经济的冲击,二是人民币大幅升值对出口的负面影响可能导致较多外贸企业损失。不过,专家指出,目前这两方面的忧虑大为减轻。
首先,中国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对此明确表示大大超过了中国的需要。有市场人士估计,中国理想外汇储备额应该限制在8000亿至1.3万亿美元之间。如此一来,若中国实行资本项目开放,国内资本大量外流,将有比较充分的储备应对。另一方面,国内出口制造业竞争力逐渐增强,有能力应对人民币小幅渐进升值。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撰文指出,我国经济经过多年改革与发展,为资本项目开放创造了一些有利的基本条件,包括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健康的财政与国际收支状况,以及良好的金融资产质量和金融监管能力。鉴于其中一些条件可能会逐步发生变化,如果现在不抓紧改革,以后难度会更大。
尽管决策界、企业界、学界等各方人士的表态显示,中国将加快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最后阶段的开放,但“有序稳妥”仍是实施资本项目开放的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