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贸易投资自由化推进双方金融改革
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既是中美两国的共同使命,也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同时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和福祉所在。刘军红认为,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既是中美两国的共同使命,也符合中美两国共同利益,同时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和福祉所在。
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既是中美两国的共同使命,也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同时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和福祉所在。贸易和投资都具有双边性,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必须坚持相互主义原则,不能走单行道,正如同国际化的进程是双向行驶的道理一样。在全球化背景下,相互投资的发展正在推动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的发展,也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
记者陶冶美国当地时间5月9日,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以下简称“对话”)将在华盛顿正式拉开帷幕。与前两轮对话前夕一样,越是临近对话大幕的拉起,双方在舆论上的务实色彩就越浓厚。
上周,全球媒体对于第三轮对话经济层面讨论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美国国债与人民币汇率这两个很热也充满火药味的问题上。而近日,伴随中美口径的逐渐明朗,特别是中方于5月6日宣布本次经济对话以“建设全面互利的中美经济伙伴关系”为主题后,人们的视线又回归到促进彼此市场开放和推进金融改革这样的“全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上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中心主任刘军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美有意愿“建设全面互利的中美经济伙伴关系”,事实上传递出来的信号就是大经济、大市场间的协调合作,符合世界的共同利益,也是维护世界经济均衡、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大交流的时代需要大协调的政策,而这正是中美对话的战略含义。”刘军红表示,基于这一点考虑,尽管双方在围绕美国国债以及人民币汇率这样的热点话题上仍会彼此施压,但真正具有建设性的讨论应该还在于市场开放和金融改革。
贸易投资自由化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近几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历经高峰与低谷的轮回,始终不曾停止,中美相互投资进展道路始终障碍重重。因此,统一两国在贸易与投资领域的共识已成为提升双方经济合作的首要任务。
刘军红认为,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既是中美两国的共同使命,也符合中美两国共同利益,同时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和福祉所在。贸易和投资都具有双边性,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必须坚持相互主义原则,不能走单行道,正如同国际化的进程是双向行驶的道理一样。在全球化背景下,相互投资的发展正在推动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的发展,也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而这种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事实上正在形成共同的安全关切。产业链的全球化、区域化事实上形成了各国相通相融的产业分工体系,而这个产业分工体系,恰恰构成了安全体系的基础。最近发生的日本地震已经证明,全球产业链以及分工体系客观上要求全球相通的安全体系,而传统和非传统的安全体系构建,又成为全球产业链和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安全有效运行的保障。“和平、安全、稳定,已经不再是某一个国家的个别要求,而是全球的、人类的共同要求。”刘军红表示。
开放市场应遵循相互主义原则
作为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前提,相互主义的市场准入原则、尊重市场原理的自由竞争及其相互合作的机制建设,已经成为构建共同利益、促进共同发展、寻求互惠互利的保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球资本涌入中国,推动中国贸易大发展,经济持续高增长,社会文化事业大发展。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也同样会对世界贸易、经济和文化发展形成推进作用,也必将是促进世界贸易、经济均衡发展的有用力量。相互准入、相互投资,才有互利互惠,均衡发展。这一点,也正是美国的经济理论的逻辑,美国的政策也需要建立可协调的逻辑。
有关中美双边经贸关系发展,中方的另外一个主要关切就是美方迟迟不肯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刘军红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加入WTO10周年,标志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巨大成功。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在美元体制、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乃至现有的世界金融体系和国际商品价格体系下发生的,这一点中国从不否定。同样,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的历程,也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经济体系”的历程,更是中国构建市场经济体系的历程。忽视了这一点,无异于对“世界市场经济体系发展史”的否定。尤其是以美国为震源的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陷入上世纪30年代以来的大危机,在此背景下,中国市场托浮着世界经济,中国经济扮演了带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的主引擎,推动世界经济加快复苏,中国市场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市场。世界经济的复苏,已证明了中国经济拥有无可争议的“市场经济地位”。无视这一点,显然也是对世界市场经济发展史的否定。
金融改革需与实体经济相协调
在金融改革方面,中方希望两国都能完善金融系统并加强金融监管,加强跨境金融监管合作,特别是资本跨境流动金融监管。美国财长盖特纳也在对话前表示对中国包括信贷发放、利率市场化和银行部门改革等问题表示关注。刘军红认为,在金融改革领域双方均有很多功课要做。
其中,改革金融体制、建设金融市场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也是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市场条件。同样,金融体制改革、金融方式的合理化以及金融系统的稳定化,也是美国克服危机、确保发展、维护美元体制并对世界经济负责的必然选择。“在这一领域,协调政策,共建机制,探索规则的相通相融以及市场的互通互联,对中美以及全球经济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对于维护美元体制的有效性也意义重大。”刘军红说。
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地区和世界的金融发展模式。经历了金融危机,各国的金融体制建设和改革,既要体现金融的效率,更要形成对实体经济创造价值的有效支撑,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适度均衡是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维护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美方在匹配其自身金融改革与实体经济的同时,需要认识到中国的金融改革也需要构建与实体经济相协调的体制和模式,不能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