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银行业发展中的几大关键课题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逐步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多层次银行体系,初步形成了全面开放的格局。过去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资金配置模式正在向多元化市场主体发展,银行业作为特许经营金融组织的传统边界被打破。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逐步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多层次银行体系,初步形成了全面开放的格局。进入“十二五”,银行业又肩负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艰巨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有几个关键性问题需要解决。
坚持市场化的发展方向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也是从计划金融向市场金融转轨的过程。但与市场化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小差距。要不断提高市场化水平,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不断完善公司治理。要从构建公司治理组织框架所达到的“形似”,真正实现现代银行公司治理的“神似”,任务还很艰巨。一要优化股权结构。广泛吸收内外资参股,可考虑吸收民营资本,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同时,可以凭借资本市场机制,通过股权或资产的收购、赎买等方式来解决委托代理关系,形成多元产权主体,规范其运作行为,从而降低非经济目标在总目标中的占比。二要强化制衡机制。逐步完善以董事会(包括下设专门委员会)为主的决策机构、以行长为主的执行机构以及以监事会为主的监督机构三者之间的有效联系与制衡机制。三要明晰职责边界。建立严明的内部权责制度,走出机构重叠、业务混杂、效率低下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实现组织体系扁平化、业务功能综合化、经营管理精细化。四要提高执行力,加强后评价。更好地发挥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的作用,加强监管部门对公司治理的评价和问责,确保治理主体真正按照机制履职。
(二)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科学激励机制的核心就是要改变高管薪酬单纯与利润挂钩的现状,转而与银行的经营风险挂钩。通过提高薪酬与资本、薪酬与风险的协调性,杜绝决策行为短期化,从机制上预防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一要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将风险控制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增加经济增加值(EVA)、风险调整后资产回报率(RAROA)和风险调整后净资产回报率(RAROE)等指标,作为评价经理人业绩的重要因素。二要强化信息披露。将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规范在严格的市场纪律约束之下。三是要建立银行业内部声誉形成机制。引导经理人重视职业声誉,严惩损坏声誉的行为,提高职业美誉度。四要做好银行高管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将经理人预期与银行发展联系起来。
(三)持续提高风险定价能力。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银行业也要建立健全科学的产品定价体系,推进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一要完善成本核算机制。按产品、按客户、按部门进行细分,为金融产品的合理定价提供依据和标准。二要加快建立内部资金价格转移体系。及时反映市场价格,通过与市场资金价格相联系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来调节总分行间、资金来源与运用部门之间的利益,并影响业务部门的决策。三要注意做好数据积累工作。做好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尝试开发和运行科学有效的信贷风险评级系统。四要建立分级授权的金融产品价格决策与管理机制。五要培育银行自己的产品定价精算专才,开发和运用利率风险计量工具。
促进多元化的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给金融服务及金融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新型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渗透银行业务领域并部分替代了银行的传统职能,对一贯受政策严格保护和约束的银行业构成了重大挑战。
(一)创新支付方式。近年来,电子支付方式的演进和第三方支付的兴起,影响和改变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和服务边界,使银行在经历“存贷脱媒”之后,又遭遇“支付脱媒”的挑战。中国银行业应在借鉴第三方支付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客户现实需求,积极采取应对之策。具体来说:一是将支付业务作为银行从“资产管理”向“负债管理”转型的重要抓手,作为提高客户忠诚度、维持存贷款规模的重要手段,积极采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创新支付结算方式,大力发展网上银行支付系统。二是开发个性化的支付结算方式,针对特定行业或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将其作为银行提供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的一部分,确立细分行业支付优势。
(二)应对“影子银行”发展带来的挑战。近年来,私募基金、担保公司等非传统金融机构大量进入金融市场,这些机构具备商业银行期限转换和流动性转换的功能,具有典型的“影子银行”特征。过去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资金配置模式正在向多元化市场主体发展,银行业作为特许经营金融组织的传统边界被打破。对此,商业银行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在做好传统信贷业务的同时,积极实施战略调整:一是积极发展咨询服务类、投资融资类以及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类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二是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细分零售客户市场,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提供个性化、差别化的产品,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积极创新,不断推出交叉性、复合型的金融产品业务,实现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四是合规稳健经营,不与“影子银行”合作开展有合规风险的业务,并严密盯防“影子银行”各类风险向银行传染。
(三)积极稳妥推进综合经营。信息技术使企业管理方式和管理边界发生了重大变革,人类能够管理好规模更大的企业而不会产生规模不经济。近年来,我国金融业综合化经营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未来,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相互渗透的深度和广度将不断加强,甚至有望出现几家金融“航空母舰”。我国银行业要积极审慎推进综合经营。一是将综合化建立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开展综合经营要有利于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有利于发挥既有业务的协同效应,而不应一味贪大求全,为综合化而综合化。二是完善“防火墙”制度建设。将异业风险限制在各自业务领域内,防止风险的扩张和蔓延。
筑牢全面风险管理的防线
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也是管理风险的行业,无论发展到哪个阶段,资产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都是银行业风险管理永恒的主题。风险管控水平直接决定着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格局下,银行业同经济运行呈高度正相关性,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使银行面临的风险加大。如果不能有效管理风险,单体机构的风险可能会演变为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给银行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
(一)优化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和流程。按照集约化经营和风险集中管理的原则,通过引入现代组织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稳步推进机构扁平化、前中后台分离和业务垂直化管理,建立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体系,构建业务条线清晰、职责分工合理、管理运行高效的组织架构,提高风险管理的能效。
(二)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我国银行业要全面推进巴Ⅲ的实施,提高银行资本和流动性达标要求。由标准法起步,逐步过渡到使用内部评级法、高级法来计量和管理风险。通过运用资本、杠杆率和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等新的监管工具,提高扩张过快的银行资本约束标准,应对宏观系统性风险。加强信息科技系统建设,为风险的识别和计量提供技术支持。
(三)确保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审慎性。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政府始终是银行业改革变迁的主导者和参与者,银行经营和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因此受到了影响。从过去的乡镇企业贷款、安定团结贷款,到后来的银政合作协议、向地方总体授信、打捆贷款,以及如今的融资平台贷款,都有地方政府意志渗透到银行经营当中。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核心不能变,银行业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使命不能变,但与此同时,银行要确保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审慎性。严格把握项目资本金要求,深入分析偿还能力,独立评估项目贷款风险。只有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才能对经济建设给予长期可持续的支持。
提升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一片哀鸿之中独树一帜,共有84家中资银行跻身2010年全球前1000家银行之列,它们以占1000家银行9%的资本,赚得了25%的税前利润。中国银行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已成为非常迫切的要求。无论是银行自身寻找业务增长点、分散风险和战略转型的需要,还是帮助中资企业乃至中国经济实施“走出去”战略,都要求中国银行业提升全球化战略。具体来看,需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国际化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中国银行业近年来的国际化进程,既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实施海外并购、设立分支机构等较为成功的案例,也有某些机构参资入股失败遭遇的“滑铁卢”。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还远未消除,一些尚未被识别的“有毒资产”仍是潜伏在国际化道路上的“地雷”。加之主权债务危机和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加剧等因素,中资银行的海外拓展之路仍然并不平坦,对此应理性认识,提高警惕,以避免交过多不必要的学费。
(二)基于自知之明进行正确的区位选择。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各国监管法律制度千差万别。而中资银行国际化人才匮乏、跨国经营的经验普遍不足。基于这些现实情况,海外的发展第一原则就是要先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进行细致地调研,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在关注欧美金融市场的同时,与中国地缘更为相近的港澳台、东盟国家,以及与中国经济有资源要素互补的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投资机会也十分巨大、政治经济利益相关、并购成本低廉,亦可作为中国银行业海外扩张的重要选择。
(三)业务发展上要探索特色经营。中资银行的业务要实现国际化,就要全面提升业务创新能力,逐步摆脱“母国依赖”困境,遵循产品导向原则,使业务的设置和发展与本地需求相适应,服务对象由单纯的海外中资企业和华人客户扩大到东道国的本地客户,特别是高端客户的需求,并通过境内外业务的有机联动,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整体合力,实施内外联动、外外联动的市场战略,为境内外客户提供一体化金融服务。
构建中国特色的银行文化
随着改制和上市工作完成,商业银行也相继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但从目前情况看,银行业文化建设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文化表面化”、“文化运动化”、“文化业务化”、“文化制度化”、“观念文字化”等。实际上,中国上千年的文化积淀蕴藏着巨大的核心价值。对中国银行业而言,企业文化作为塑造核心竞争力、提升风险管控力、强化内部凝聚力的有效润滑剂,除应突出银行经营发展特色外,还必须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凝聚新的职业和价值理念,构建有本土和传统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善用中庸之道,打造审慎稳健合规文化,追求可持续发展。传统中庸精髓讲求恰到好处、节制有度,在银行经营中就是“审慎、稳健、合规”,要通过有效途径将这六字不懈地贯穿到每一业务流程,渗透到各级员工思想意识中去。“审则慎”,了解客户、熟知业务,才能准确审时度势,做到谨慎经营;“稳则健”,稳扎稳打、巩固根基,才能避免投机和盲目,实现健康发展;“合则规”,遵守制度、敬畏法纪,才能确保执行力,使自身经营符合政府和社会的预期,最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二)把握和合理念,打造和谐统一协作文化,践行以人为本。区别西方文化追求差别与竞争,传统“和合”文化注重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协调共生。商业银行需要从内外两方面努力,营造和谐统一协作文化环境。对内,坚持利益和人性原则相平衡基础上实现人与人,特别是各层次员工间和谐,通过树立共同的价值取向、开辟良好的沟通渠道营造“和合”氛围,强化归属感和自豪感,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对外,同业和银企间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则,相互扶持,在和谐有序的市场环境中进行创新发展,追求积极向上、和谐统一的外部发展环境,实现“银行对社会负责、银行对员工负责、员工对银行负责、员工对员工负责”的使命追求。
(三)权衡义利轻重,打造诚实守信尽职文化,铸就恒久品牌。传统文化讲究“重义轻利、信誉至上”,在银行经营中,诚信表现在银行守信和企业守信两方面。对银行来说,必须做到恪尽职守,按照合同向客户提供承诺品质的服务,收取法定或约定的费用,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尤其是对暂时陷入困境的客户眼光要放长远,要雪中送炭而非雪上加霜。对企业来说,银行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基础上要督导企业守信,通过客户维护和贷后管理工作,向客户传导信守承诺、遵章守法、诚信经营的理念,共谋发展之道。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中国银行业的快速成长,得益于长期以来全社会不同资源的支持,这就要求银行业发挥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同时,履行社会责任体现了银行业的价值取向,可以提升银行业的品牌价值。目前,我国银行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切实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服务是银行的天职,服务能力是银行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不仅是银行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更是其基本的社会责任。近年来,中国银行业采取了诸多措施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相比之前确有较大改观。但是,随着银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展以及公众要求的多元化,全社会对银行业的文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要公平对待金融消费者,统筹兼顾城市与农村、大企业与小企业、高端客户与一般客户的服务需求。二要自觉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做好理财等金融产品的风险提示和信息披露,以诚信和负责的态度,向客户作出充分说明和指导。
(二)切实关心社情民生。银行业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在不断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积极回报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要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积极支持有助于消除贫困、提高科技文教水平、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公共设施状况的项目。二要用自身业务优势,办好消费贷款、助学贷款、再就业贷款、住房贷款,特别是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三)切实支持中小企业和“三农”。中国银监会最近几年对小企业贷款和“三农”贷款提出了“两个不低于”的目标,银行业对此也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应树立科学的信贷理念,解决信贷资金“垒大户”的现象。在当前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要特别注意保持小企业授信的合理增长,满足小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二是要不断创新小企业和支农信贷的方式,通过知识产权质押、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林权质押等多种新形式的抵押方式使信贷杠杆向小企业和“三农”倾斜。三要改变无论规模大小和自身条件如何,都向城市“扎堆”的现状,应把网点规划和建设的目光更多投向金融服务相对薄弱和空白的涉农地区,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硬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四)切实落实国家产业政策。银行信贷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只有效的“手”,落实好国家产业政策,尤其是环保政策,也是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是要打牢“绿色信贷”的理念,有效支持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政策的贯彻落实,杜绝将有限的信贷资源投向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产业。二是要制定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责任,按照国内外高标准,制定银行内部的环境贷款指引或授信业务规范,充分考虑和评估企业客户是否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明确规定不予支持的行业和项目。三是要制定明确的授信程序和规范,从环境效益第一的角度对银行贷款及客户业务的环境进行评估和监督,通过信贷投放的示范作用加速淘汰“两高一剩”,推动和引导全社会加快“节能减排”,为构建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做出银行业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