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基地
从未来发展方向来看,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有可能成为深化中国—越南乃至是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示范基地。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研究员、经济学博士赵江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研究员、经济学博士赵江林7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访问时表示,广西作为既有与东盟国家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无疑占据了深化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区位优势。目前广西在深化中国—东盟经贸关系方面已经走在前头。从未来发展方向来看,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有可能成为深化中国—越南乃至是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示范基地。
赵江林本月5日随中国院士专家团赴广西开展咨询服务活动,为当地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建设建言献策。这位以亚太经济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专家认为,深化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是未来一定时期内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关系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她认为,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主要依托的是自由贸易区协议。一般而言,自由贸易区在拉动合作成员间的贸易增长方面是存在“有效期”的,比如墨西哥曾依托北美自由贸易区实现了大约10年左右的贸易增长,之后,自由贸易区在促进贸易增长方面的动力开始明显减弱;欧盟则是依靠不断扩充新成员维系其内部的贸易增长。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也可能不会是个例外。因而解决问题的出路就是如何深化中国—东盟的经贸关系。”赵江林说。
赵江林认为,中国和东盟的多数成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总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如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等,难以达成一个较高合作水平的贸易协议,其合作范围、领域、制度水平等等要明显地低于世界上发达国家之间建立的合作水平。“不过恰恰是这些障碍成为发展中国家不断深化经贸关系的着力点,毕竟这些障碍反过来就是合作关系提升的机会。”
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广西成为深化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排头兵”。赵江林认为,从未来发展方向看,目前热议中的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有可能成为深化中国—越南甚至是中国—东盟合作的示范基地。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自2005年提出设想,2007年广西与越南凉山省签署《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合作备忘录,2010年双方签署《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框架协议》。
赵江林认为,要推进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可以在现有的中国—东盟的合作框架内“超前”推行某些做法,同时对双方在软硬件建设方面中存在的弱项集中资源进行解决,比如可以考虑在中越经济合作区内进行提前实施零关税的先行试验。按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的规定,越南作为东盟新成员要到2015年才能实施零关税,如果能够在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内提前实现零关税,既可以有利于中越双方甚至第三方投资者到经济区开展经贸活动,同时也可以为越南提前感受实施零关税带来的便利或了解存在的问题,以便为未来中越实施零关税时积累经验。
“当然仅仅依靠实施零关税是不足以深化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赵江林说,“要实现这个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深度发展还需要集中中越双方的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资源,将经济合作区打造成为具有先进的软硬件水平的经济合作区,比如通关无纸化、人员流动的便捷、管理程序的标准化等方面,以此体现经济合作区在商品、资本、人员流动等方面的便利优势,加大对周边国家、甚至是其它地区投资者的吸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