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贷比达标“阵痛” 银行“拐点”逐步显现
” 但连平同时坦言,目前国内银行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依然较高,拨贷比的施行会加强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和风险抵补能力。” 赵先信则表示,如果能把信贷扩张放缓下来,将有助于减轻银行对资本的刚性需求,同时放缓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速度。
中国版巴Ⅲ如期而至,一揽子监管要求对国内商业银行经营影响几何?
一些银行业人士认为,近日出台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虽然会对银行业绩带来一定“下拉”作用,但长期影响还取决于利率变化、银根抽紧情况等宏观环境,目前看来,银行由此产生的再融资需求并不迫切。
拨贷比“掣肘”银行盈利
此次,《意见》明确了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标准,其中备受关注且有所争议的“拨贷比”则被视为影响未来银行业绩的主因之一。
“拨贷比更多反映的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信贷周期和监管要求,尤其是如何处理上升经济周期中银行风险考察问题,”浦发银行(600000,股吧)新资本协议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赵先信昨天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经济周期上升阶段,银行资产负债表往往大幅扩张,而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均为"双降",那么即使拨备总额不变,拨备覆盖率依然还是上升的,这与实际风险状况并不契合。”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昨天则对本报记者指出,拨贷比将对银行达标当年盈利产生影响。“对于系统重要银行来说,2012年会比较痛苦,今年则应开始未雨绸缪。目前银行利差水平在2.5%左右或略高,这也就意味着,当年资产负债产生的利差基本上会被拨贷要求抵消,从而影响盈利水平;当然,达标之后影响会有所减弱。”
在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方面,新标准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系统重要性银行于2013年底前达标,监管层对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则有2016年底及2018年底的相应宽限期。
连平同时表示,目前拨贷比低于2%的银行并不在少数,“前两年要求银行不良资产"双降",降到一定程度后,银行拨备水平实际上并不高;新规之下,那些原本不良资产相对较低的银行,反而缺口较大,这也是拨贷比争议较大的地方。”
但连平同时坦言,目前国内银行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依然较高,拨贷比的施行会加强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和风险抵补能力。
信贷投放“被减速”
而《意见》也将使银行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连平就表示,除了国有大行,其他银行在流动性达标上不那么轻松,这就迫使部分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未来信贷投放将明显放缓,加上日均流动性管理,这些银行的信贷高速增长势头将会明显放缓。
在流动性监管指标上,《意见》引入LCR(流动性覆盖率)、NSFR(净稳定融资比例)两个新指标,规定二者比例均不得低于100%,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保留了存贷比监管指标,以形成多维度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体系。
赵先信则指出,信贷需求旺盛、利差水平较高、实体经济需要等太多因素助长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太少因素制约银行审慎放贷,“在单向预期强烈的情况下,监管层设置"挡板"放缓银行信贷增速是正确的。”他如是说。
谈及《意见》对银行业绩的影响,连平指出,预计会对整个银行业业绩产生“下拉”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增速必定放缓,“这还要考察利润变化和银根紧缩情况下银行定价能力提高所产生的利好作用,两者相抵才是最终影响结果。”他说。
“《意见》对银行短期利润、时点利润会有影响,但从银行业长期可持续利润和资产质量上看,适当"冻结"利润活跃程度是负责任的,”赵先信则表示,“长期影响总体偏向正面,在经济上升周期中,银行利润水平需要加以调节,挤出一定利润水分。”
再融资“为时过早”
“现在判断由此产生的银行再融资需求为时过早,”连平对本报记者说,“目前国有大行资本充足率在12%以上,今年整体信贷增速不会太快,预计在16%左右,因此至少今年不会有太大募集资本金的压力。当然,长期而言,银行依然会面对正常信贷扩张后的资本补充压力。”
赵先信则表示,如果能把信贷扩张放缓下来,将有助于减轻银行对资本的刚性需求,同时放缓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速度。“此外,在资产负债表扩张速度放慢的情况下,风险水平将有所下降,则银行将来出现大规模意外损失的可能性减少,刚性注资需求也会减少,有利于降低银行对再融资的依赖。”他说。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就《意见》答记者问时也指出,目前国内主要银行已经达到了新监管标准,商业银行的资本缺口很小,无需大规模补充资本。从长期来看,由于国内经济增长对银行信贷供给的依赖性很强,为支持经济持续增长,银行信贷规模需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为持续达到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商业银行不可避免地面临资本补充需求。需特别指出的是,即使不实施新资本监管标准,银行也同样面临信贷扩张所带来的资本补充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