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有能力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农产品
(记者 吴志华)巴西农业部国际关系局局长塞利奥·波尔图今天在马塞约市出席巴西第39届农业出口研讨会期间,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指出,巴西农产品出口额从2000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764亿美元。
人民网巴西马塞约4月28日讯 巴西农业部国际关系局局长塞利奥·波尔图今天在马塞约市出席巴西第39届农业出口研讨会期间,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指出,巴西农产品出口额从2000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764亿美元。巴西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巴西农业不仅满足了国内食物的需求,而且也为解决世界粮食供应问题做出了贡献。世界农业开发最具潜力的地区是非洲和拉丁美洲。但非洲国家农业开发周期较长,面临的问题也较多。巴西和拉美南锥体国家具有较好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经验与技术。在短期内,巴西农业发展将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人民网记者:当粮价上涨和粮食安全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问题时,巴西的农业生产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巴西被视为“世界的粮仓”,成为国际社会解决粮食安全的希望所在。那么,巴西有哪些条件使它能够成为“世界的粮仓”,它在解决世界粮食安全上将发挥多大的作用?
塞利奥·波尔图:巴西农产品出口额从2000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去年的764亿美元。现在,巴西大豆出口量占世界大豆市场的27%,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出口国。巴西蔗糖出口占世界的50%,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巴西的咖啡出口占世界的19%。巴西的鸡肉出口占世界的39%。因此,巴西农业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求,而且还向世界提供了大量人类所需要的食物。从这个意义上说,巴西是世界的粮仓。
另外,如果按世界贸易组织统计,从农业出口额统计,巴西居全球第四位,美国继续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仅次是荷兰和法国。荷兰和法国出口附加值较高的花卉和葡萄酒等,所以他们出口额要多于巴西。但是,如果从农产品出口量来说,巴西居世界第二位。另外,美国是出口大国,同时也是进口大国。荷兰和法国也是这样。因此,如果以农产品出口减去农产品进口的贸易结算来看,巴西就排到了世界第一位。巴西农产品出口远远多于进口,2006年以来,每年农产品外贸都在400亿以上,去年达到631亿美元的顺差。
尽管巴西农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它的发展潜力仍然是巨大的。经巴西农牧业研究院的研究调查,如果世界今后还需要更多农产品的话,而世界上仍然有潜力生产更多农产品的地区只有两个:拉美和非洲。
拉美具有农业开发潜力的主要是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等国家。这些国家位于安第斯山脉以东,具有相似的土地和气候条件。从地图上看,这些国家连接在一起,好像是一个“锥体”,所以也称“南锥体国家”。
非洲主要是指撒哈拉以南具有沙瓦纳植被特点的地区。沙瓦纳的生态系统很像拉美中部的稀树草原。但是,非洲开发农业面临两大难题:第一,非洲缺乏适应当地特殊自然条件的农作物品种。尽管非洲地区很像巴西稀树草原,但巴西农牧业研究院在一些非洲国家用巴西稀树草原棉花品种进行试种后发现,这些品种并不完全适应当地条件,有些品种试种结果不理想。玉米、大豆等也有类似情况。
第二个问题是土地制度。非洲国家大多是家庭农业生产者。非洲国家不太尊重土地所有制。当你拥有土地,开始购买拖拉机和种子,拉上电线准备农耕时。忽然在一夜之间,这些农业生产资料被偷走了,无法进行农业生产了。土地所有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有了稳定的土地所有权,你就可以用土地作抵押去银行申请贷款,去购买农机和进行农田基本建设。非洲农业生产规模小和不注意保护土地所有权,这是影响非洲农业开发的两个重要原因。
因此,非洲具有农业开发潜力,但需要较长的投入周期,至少需要20年。短期来看,只有莫桑比克和苏丹具有较好的农业开发条件。拉美南锥体国家不同,他们能够迅速地扩大农业生产能力,为世界提供更多的粮食。作为南锥体中最大的国家,巴西自然被视为世界的粮仓,也将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人民网记者:巴西农产品在最近10年几乎增长了3倍。是那些因素提高了巴西农业生产能力和提高了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塞利奥·波尔图:首先是科技成果。1973年,巴西建立了农牧业研究院。前天,刚刚庆祝了农牧业研究成立38周年。最初,它从事农业的基础研究,后来扩大了研究范围,并在巴西各个州设立了它的分支机构。巴西农业科研最大的成果就是为开发中西部稀树草原地区提供了科技上支持。巴西稀树草原具有1亿多公顷的土地,但是,直到上世纪70年代,稀树草原还被认为“不适合农业开发”的地区。当你走进稀树草原,看到的是稀稀拉拉、枝杆弯曲的灌木,很少看到枝繁叶茂的大树。这说明当地的土质并不适宜农作物生长,只能用于放牧。巴西农牧业研究院首先在这一地区成功开发种植了大豆。
大豆是原产于中国的温带作物。巴西大豆最早是从美国传来的,20世纪60年代先在巴西南方的南里约格朗德州,因为那里的气候条件与美国相似。后来大豆生产逐步向北推进,到90年代初,大豆生产已经推进到东南部的米纳斯州。此后,就停止前进的步伐了。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巴西农牧业研究院成功开发出适应中西部条件的大豆新品种。同时,南方农民因土地资源限制,开始向中西部移民,寻求新的农业土地。这些移民大多是农民的第二代,具有年纪轻,容易接受新事物,敢于创新的特点。因此,科技开发与年青移民的相结合,使巴西农业在中西部得到了新的立足点和增长点。
第三,巴西政府制定了农产品最低价格保障政策。农产品价格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有了最低价格保障政策,农民可以放心地从事农业生产,如果农产品销售价格低于成本价,他们就可以将农产品卖给国家,从而保障种粮能得到基本的收益。这项政府为稳定农业生产,特别是鼓励农民开发中西部农业资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巴西政府制定了农业地区化生产指南,即根据每个地区历史上的气候变化、降雨周期和雨量分布、土壤条件等生产要素,并结合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制定出每个地区最适宜的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生产年历,用于指导农民规划和选择农作物进行生产。有了这项政策,许多地区改变了一年一季的生产模式,采用一年两季或是采用轮作制等。在中西部,许多农场都是种完大豆后再种玉米或别的作物,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和生产率。
第五.巴西政府鼓励采用生产直播技术,即每次农物作收获后,将秸杆留在田里,保持土壤的肥力,从而在下一次播种时不再需要翻耕和施肥等。
所有这些措施、政策和科技成果都推进了巴西农业生产发展,也增强了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