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通胀压力显著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CMRC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最新发布的第24次“北大CMRC朗润预测”预计,今年第二季度我国内需增势强劲,外贸重回顺差,经济快速增长。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认为,二季度通胀压力不减,不排除个别月份继续创新高的可能。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CMRC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最新发布的第24次“北大CMRC朗润预测”预计,今年第二季度我国内需增势强劲,外贸重回顺差,经济快速增长。同时,通胀压力显著,利率有望上调,汇率持续升值。多位专家认为,未来我国的货币政策仍不会放松。
二季度通胀压力不减
第24次“CMRC朗润预测”显示,预计二季度GDP较去年同期增长9.6%,CPI简单平均较去年同期上涨5.2%;利率简单平均和加权平均分别预计为3.51%和3.52%;出口总额简单平均和加权平均分别同比上涨22.0%和22.8%;进口总额简单平均和加权平均分别同比上涨27.7%和29.6%。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认为,二季度通胀压力不减,不排除个别月份继续创新高的可能。就全年而言,通胀中枢将提高,二季度CPI将达5.2%,全年CPI为4.4%左右,但总体依然可控。“通胀已成为慢性病,高位徘徊是其主要特征,所以政策放松不得;但增长开始遭遇成本约束,经济也紧缩不得。这种紧缩触底、放松暂缓状态就是政策过渡期。”他预计,未来货币政策仍将“三率”齐动,但已经接近尾声,可能还会有一次加息,汇率升值可能会加快,存款准备金率是个“全天候”工具。同时,财政政策将从宽松转向稳健,将采取全方位的管制政策。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宏观研究部联席总监苏畅表示,如果WTI国际原油价格最高不超过120美元,中国的CPI在下半年有望同比小幅回落,通胀水平或将在下半年企稳。苏畅说,“尽管美国等经济体产能利用率仍处于低水平,但从全球视角来看,新兴经济体推动全球工业生产已经超过趋势水平,全球价格大涨背后有需求的因素,而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全球通胀水平普遍上升。”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认为,目前中国通胀的主导性因素是粮食、蔬菜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与工人的工资增长没有直接的关系,虽然工人的工资增长部分推动了蔬菜价格、能源价格和进口价格的增长,但它所占的比重还是很小的。
城市化进入加速期
北京市侨联副主席、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认为,中国或将需要用20至30年的时间完成80%的城市化率,也就是说中国的城市化刚刚进入加速期。他认为,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47.5%,相比于1978年的18%,虽然上涨了29.5个百分点,但是如果只计算户籍人口,我国2010年的城市化率只有34%,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仅提高了16个百分点。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宋国青指出,目前中国城市化和高速增长以及全球真实利率过低与七十年代全球经济情况类似而程度更强。现在中国贸易顺差减少,所以输出资本也减少了,但是商品价格上升后,石油输出国大量购买美国国债,仍会压低美国利率。“因此,油价上升,中国不仅仅亏在商品价格这一处。由于石油输出国购买美国国债压低了美国利率,与中国外汇储备投资客观上构成竞争关系。”
宋国青指出,在中国城市化基本完成前,商品相对价格可能持续上升。“给定这个大前提,高利率是对付商品价格上升几乎唯一的重武器。”另外,中国改善其他调控政策也能缓和商品价格上升速度。他认为,目前中国在全球利率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美国,应该重视高利率压低商品价格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