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价格“闯关”中长期通胀压力大
虽然通胀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抬头,但国内的资源价格调整并未暂缓,发改委去年10月、12月以及今年2月、4月四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可以预期,要素价格改革在“十二五”期间将提速,这一进程可能导致中长期通胀压力明显高于前期。
虽然通胀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抬头,但国内的资源价格调整并未暂缓,发改委去年10月、12月以及今年2月、4月四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媒体日前还报道《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即将上报国务院。可以预期,要素价格改革在“十二五”期间将提速,这一进程可能导致中长期通胀压力明显高于前期。
改革开放30多年,在价格改革方面,可以说已经完成“一件半”事情。“一件事”是1988年的物价闯关,我们完成了一般商品市场的价格改革“半件事”就是一直在推进的要素价格改革。
虽然在2009年启动成品油价格调整,但水、电和气等资源价格改革一直没有大的变化。不过,从最近的一些政策声音看,要素价格改革的推进力度明显提升,这也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这是因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从主要依靠低价格的要素投入,转向依靠企业创新及管理能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即资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继续推进,资源价格要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环境成本。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建立健全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前期,市场多次传出“煤电联动”启动的消息,可以预期,水、电、气等资源价格改革将推进,碳税、环境税也将启动。
但是,要素价格改革的一个必然副产品就是影响CPI。直接的传导路径是,在CPI权重构成中,居住类占15%左右,其中水、电、液化石油气、管道燃气、其他燃料五项又占居住类比重的40%以上。间接的传导路径是,要素价格调整影响企业成本,成本上涨进而推高通胀。除直接调整价格外,还有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整顿市场秩序、禁止拖欠农民工工资、制定最长工作时间要求等措施,这些都会导致广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而且,政府还多次强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有专家认为,综合考虑要素价格改革、劳动成本上升以及环境成本提高等因素,“十二五”期间的通胀平均水平可能明显超过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约2.2%的平均水平。对于一个经济增速长期保持超过9%的经济体来说,超过4%的通胀水平目标应该是可以接受的。此外,其他金砖国家的通胀水平在5%至10%,如此比较,即便我国通胀率达到5%,也是一个较低水平。
当然,要素价格改革对通胀的影响不会如物价闯关那么直接,但在全球流动性过剩这一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警惕通胀预期的自我实现。
如何控制通胀预期?应该无外乎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日前所说的,统筹运用好利率、汇率等价格型工具。另外一点是,为应对通胀,人民币升值幅度或有所提高,年度升值5%应是大概率事件。胡晓炼日前也提出,“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减缓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如此以汇率政策抗通胀的表态,货币当局此前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