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压力传导 沪锌弱势初现
让我们将时间退回至一年前的去年4月,当时沪锌从19500元/吨附近一路下挫至13000元/吨,跌足两个月时间至6月初才见底,跌幅超过30%。而一季度汽车行业大幅放缓就显示出锌下游行业需求未来面临下调可能,国内锌市过剩的局面将持续。
让我们将时间退回至一年前的去年4月,当时沪锌从19500元/吨附近一路下挫至13000元/吨,跌足两个月时间至6月初才见底,跌幅超过30%。近期,沪锌的持续走低,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让我们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且相对于去年同期,今年受地缘政治及日本大地震影响,加上欧债危机犹存,以及锌市基本面利空,这更给锌价上涨带来压力,特别是国内消费持续低迷和宏观调控的持续,使市场对锌价下行抱有更大的预期。
短期受“高盛效应”所累
全球著名的投资机构高盛在4月11日发给客户的报告中称,现在是大宗商品获利了结的时候了,并建议平掉之前推荐的一篮子商品的仓位。受此影响,市场普遍猜测高盛认为大宗商品价格见顶或短期高位已见,引发近日大宗商品持续下挫,如伦铜从10000美元/吨附近下挫至9300美元/吨下方,伦锌从2550美元/吨跌至2300美元/吨附近,并由此引发了持续的“高盛效应”。其实高盛的报告显然不是空穴来风,是对中国持续的大规模的收缩流动性的政策倾向的预见。中国是全球大宗商品最大的消费国,而高盛的报告恰恰把流动性作为判断中国市场走势的主要依据,随着市场流动性的收缩特别是中国市场的紧缩,一定程度上终结了大宗商品上涨的原动力,短期的回调或转势也就势在必然。
与此同时,全球各国政府将陆续撤出宽松货币政策的迹象也损及市场人气。另外,欧洲债务危机有死灰复燃的迹象,再加上地缘政治危机不断,受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大宗商品整体走势难言乐观。摩根大通最新的报告称,预计中国央行将在未来几个月通过密集的资金冻结和进一步的信贷控制继续实施流动性的管控,并预计中国在未来几个月存款准备金率至少将再上调两次,每次0.5个百分点,且今年将会进行3次0.25个百分点的加息。而在4月17日,中国已宣布年内第四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显示国内紧缩政策并没有减速的迹象,这令沪锌等金属市场持续受到重压。
市场消费持续不给力
从市场消费情况看,中国传统的消费旺季已经接近尾声,而在国内传统的消费季节,锌的消费并没太大的起色,无论是上游的生产商还是中间的贸易商都明显感到来自下游市场消费的疲弱,这也是今年以来锌价在高位持续承压的主要原因。而今年以来国内锌价现货大部分时间都是维持贴水状态,幅度一般都维持在300元/吨以上,最高一度达1000元/吨,现货市场的疲软可见一斑。
目前,锌市供应过剩问题再度凸显。美国商务部最近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2月份未加工锌进口量较上月下滑 9.9%,较上年同期下滑6.3%。美国2月份未加工锌进口量总计为3031吨, 1月份进口量为3365吨,去年同期为3234吨。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已将今年全球精炼铅过剩预估上调至 12.3 万吨,上次预估为约9 万吨。今年全球精炼铅产出料增加6.1%至 1016 万吨,因中国、印度和墨西哥产能大幅增加。
中国市场压力传导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国和生产国,其市场状况直接影响锌价的表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称,中国大陆和香港可能正在形成信贷及资产泡沫,最终或将破裂。穆迪在最新的一份报告中将中国地产业评级前景从稳定下调至负面。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国家调控房地产政策以及不断收缩的流动性令今年房地产行业显得相当被动,国内房地产承受的压力也在持续增加。受宏观政策不断收缩的影响,国内面临成本上涨,经济增速放缓的预期,未来中国经济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而一季度汽车行业大幅放缓就显示出锌下游行业需求未来面临下调可能,国内锌市过剩的局面将持续。
目前,沪锌大幅下挫后维持振荡走势,但短期偏弱局面已开始形成,主力1107合约短期压力在18200元/吨,下方支撑位在17500元/吨,在没有有效形成突破下方支撑之前,观望或适量做空是较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