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金融业成就瞩目
“十一五”江苏经济社会取得跨越式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金融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省里还努力推动农村金融人才培养工作,依托大学生村官制度培育农村基层金融管理队伍,全面建立了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员工培训制度。
“十一五”江苏经济社会取得跨越式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金融相辅相成、协调发展。长期以来,江苏金融系统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金融强省”的各项决策部署,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为驱动,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要求,在做优、做强、做大的同时,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亿元,年均增长13%,高于全国平均增幅约2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7700美元,年均增长16%,高于全国平均增幅约6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3900亿元,年均增长20%,高于周边省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700元和8980元,年均分别增长11%和9%,均位于全国前列。
服务大局意识强。全省金融机构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努力加大有效信贷投放,积极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资金需求,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规模保持稳步合理增长。“十一五”期间,全省本外币贷款年均增长2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新增贷款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三;共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1190亿元,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255家,累计首发和再融资2600亿元。
信贷结构调整快。面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要求,金融系统加速调整结构,信贷投放不再过多集中于传统领域和大型企业,更多关注于经济发展中的薄弱领域和重点领域。“十一五”期间,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年均增长26%,涉农人民币贷款年均增长25%,分别高出全部贷款增幅约5和4个百分点。贷款区域结构也更趋协调。去年末,苏北、苏中地区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全省贷款比重分别为12%、14%,较“十五”末分别提高了1.3、4.3个百分点。
改革创新力度大。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全省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县域及以下的网点超过6500家,在全国率先实现金融机构全覆盖;农信社改制为银行的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占比达到60%;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蓬勃发展,共成立村镇银行25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200多家;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险种和覆盖面继续扩大,累计为7975万户次农民提供了约873亿元的风险保障。科技金融体制初步建立,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试点稳步推进。外向型金融服务发展迅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超过200亿元,位列全国第四;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境外放款等跨境资本项目业务累计完成9.4亿元。
金融生态环境优。金融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服务,加强规范政府融资平台管理机制,建立完善政策引导扶持体系。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和金融生态县创建活动持续深入展开,到去年末,累计为农户建立信用档案865万份,建档面68%;共评定产生11个金融生态示范县,33个金融生态达标县。金融运行质态得到明显提升,金融机构关键监管指标好于预期,不良贷款“双降”明显。
人才队伍建设好。近年来,江苏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高度重视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素质金融人才引进,不断完善用人机制,加快建立员工培训机制。此外,省里还努力推动农村金融人才培养工作,依托大学生村官制度培育农村基层金融管理队伍,全面建立了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员工培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