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津沪苏鲁粤“十二五”转型发展新气象

田丰、禹伟良执笔 吕网大、徐锦庚、邓圩、申琳、朱虹、谢卫群 | 2011-04-11 17:33 420

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替点,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布局落子之际,又一个生命孕育与律动的季节悄然来临。“创新驱动是广东加快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念兹在兹的发展路径。

  早春时节,南国木棉,已是红花满树。

  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替点,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布局落子之际,又一个生命孕育与律动的季节悄然来临。

  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又将演绎怎样的“春天的故事”,传唱肇始于春天的发展律动?

  高速疾行多年之后,面对日渐逼近的追兵,第一经济大省淡定以对,未来5年GDP年均增速目标调低为8%以上,低于自身“十一五”的预期与实际增速,也低于很多省份的预期目标。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已被提升为全省"十二五"发展的核心任务。”从“最令人期待的目标”揭开面纱的一刻,我们已然感到春潮在激荡,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正以当年“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

  “不拼速度拼质量,"十二五"期间,务求从根本上进入以"转型升级"为主要标志的转折时期。”穿行在天津、上海、江苏、山东、广东这片领潮争先的发展前沿,这样的声音,已汇聚成为新一轮跨越发展的主旋律。

  创新驱动,为全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继续探路,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这样的抉择,是这个春天里先行发展地区蓄势“二次领跑”的路线图。

  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

  参照系和目标追求更高了,突出效益导向,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

  走过极不平凡的“十一五”,越来越多的东部发达省市人均GDP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的水平,GDP超越了一向的学习标杆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足以自豪的成就面前,当局者不“迷”,我国经济版图的“先富者”,对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十分警醒。

  “地没多少了!劳动力我们更没有优势。搞加工贸易已经没有了比较优势!”在全球制造业基地广东东莞,当地负责人的话引起许多人共鸣。

  随着资源要素约束日益突出,传统的增长动力源泉已开始减弱,而经济发展方式仍难言实现了与时俱进。继续“久推不转”,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不是不可能。

  春江水暖鸭先知。领先发展,“成长的烦恼”与率先转型的担当亦先行而至。

  面对传统劳动力等要素低成本优势开始减弱的挑战,面对现代科技、管理、信息等要素创新型优势逐步确立的机遇,敢闯敢试的发展先锋们不背过去成绩包袱,不坐等机遇上门,誓以变革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

  今年初,定调未来5年上海发展路径的2011年上海两会,首次在成功倡导创新发展理念的世博园内的世博中心召开。

  衡量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指标,不再是漂亮的GDP数据,取而代之的是转方式的力度、广度和深度。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上海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两会后公布的上海“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上海要在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方面取得决定性进展。

  “努力打造"上海服务"和"上海智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生产和服务基地”,“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增速预期目标低调到排名靠后的8%,吴侬软语却依然豪气不减:上海肩负着在全球化时代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加快中国转型发展的历史使命。

  视野更广了,思路更宽了,参照系和目标追求更高了。寓自身发展于国家战略中,经济发展“第一梯队”纷纷把创新驱动提升到战略层面,力图以此构建竞争新优势,引领和支撑经济继续走在科学发展前列。

  “人才资源是最可宝贵的资源,科教优势也是最可依赖的优势。”面向“十二五”,创新资源丰富的江苏,早已锁定扬长避短、破解瓶颈的现实途径,正以创新驱动作为发展主动力,开启第三次战略转型。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说,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发展先后经历了“三次转型”:第一次以发展乡镇企业为标志实现了“由农到工”的转型;第二次以扩大开放为动力实现了“由内到外”的转型;目前正在进行“由低到高”、“由大到强”的第三次转型,其核心就是发展创新型经济。

  依靠创新率先实现转型发展,是许多地方共同的发展逻辑。

  “实现"由大变强"新的跨越,是山东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是山东决策层的号召。着眼增强核心竞争力,打好“创新驱动”攻坚战,是山东的不二选择。

  “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这是天津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增长的保证。

  “创新驱动是广东加快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念兹在兹的发展路径。他说,如果未来5年不在这个问题上取得突破,广东核心竞争力就无法提升,发展就不可能有新的出路。

  谋定而动。在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吸引创新人才、激励企业创新和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在内的一揽子计划大举推进。据广东省发改委介绍,新一轮体现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招商项目正在展开。

  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毛伟明介绍,江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重点之一是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十二五”时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最为核心的是三项指标,其中就有创新指标: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2.5%,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201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力争超过1000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投入超过800亿元。

  创建国内自主创新“前沿阵地”,发达省市纷纷把突破口选在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上。到201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海、天津、广东、山东依次确定为3.3%左右、3%以上、2.3%、2.2%以上,区域创新能力继续领跑的梦想之门正在开启。

  向创新要发展动力、发展优势,体制机制创新是又一关键。改革底蕴深厚的东部,深谙此道。

  探索创新多方参与的陆家嘴金融城管理机制和治理机制,着力在优化人才服务体系方面实现新突破,提升创业对创新的带动功能……“十二五”开局年,也是上海浦东综合改革配套试点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的启动年。

  为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的浦东,还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理念体现在制度安排和法律保障的框架内。而在受益于体制机制先发优势的珠三角,“先行先试”可以突破现行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被写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条例草案。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曾被视为苏南模式的灵魂,在"第三次转型"中,政府角色不是创造财富,而是制度创新。”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的话,不独在苏南引起共鸣。

  产业重心向高端提升

  决不与历史机遇失之交臂,超前谋划布点卡位,升级再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4月2日,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三一能源重工等24个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签约落户上海临港产业区,投资总额超过120亿元。

  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引领区,未来5年上海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目标都锁定“全国领先”。

  创新驱动,必须落实到产业上,才能实现高点起跳。把握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期、全球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期的特点和机遇,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抢占高端,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这样的布点卡位,在沿海风起云涌。

  一侧是一次创业中招商引资形成的大量加工制造业;一侧是二次创业中以科技创新和人才战略为引领的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横贯无锡新区的新华路,见证了江苏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去年江苏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六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突破2万亿元,占全省工业销售收入的23%。从太阳能电池到风电设备关键零部件,一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骨干龙头企业,展露出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从当年的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到如今的新兴产业,江苏悄然间又一次抢占发展先机。“十二五”期间,江苏将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到2012年六大新兴产业销售将超过3万亿元,到2015年超过5万亿元,“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确立。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创新驱动的特征,而发达国家在这个新领域的优势地位尚未完全确立。“不能再与历史机遇失之交臂!”超前谋划布局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心气高、底气足的经济发展排头兵们,不用扬鞭自奋蹄。

  农历新年伊始,天津集中推出直升机天津基地配套项目等18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542亿元,建成后将新增销售收入2759亿元。

  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天津不缺激情,不缺干劲。

  空客A320系列飞机、新一代运载火箭、直升机基地……“十一五”期间,天津实施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建设,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天津市市长黄兴国表示,推出新一批高水平重大项目,是天津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的重大举措。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天津“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筑高水平现代产业体系。

  在广东,45个高端产业项目已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奠基不到一年的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这个定位于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孵化器”,目标直指“具有世界影响的知识经济高地”,将成为广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

  广东已锁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强项目,当前突出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等领域,已布局项目总投资2893亿元。

  抢滩新兴产业,各地大手笔令人目不暇接。按照规划,到2015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左右;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基地。

  蓝色经济主要以海洋、临海、涉海产业为支撑,具有明显的高端产业特征,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集中于此。“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已经独立成章。有着得天独厚资源优势的沿海省市闻风而动,正奋力开辟第二发展空间。

  今年初,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区域发展战略。再造一个“海上山东”开始了!

  “努力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从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的话中,我们听见引擎的轰鸣声:23个重大项目合作协议日前签署,2549.4亿元的总投资为蓝色经济区建设献上了一份厚礼。

  “美国GDP约为14万亿美元,中国约为5万亿美元,差距在哪里?我们的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已经接近美国,差就差在第三产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说。

  如何实现服务业这一短板的跨越式发展?上海青浦工业园演绎的“第二次握手”故事,耐人寻味。

  早在几年前,海外归来的企业家刘建邦,想为青浦工业园引进国外高端服装研发设计机构,建成一个与园内“中国纺织科技城”配套的智力服务平台。但这个项目遭到园方的婉拒:不符合“先进制造业”的园区定位。当然,税收不够“重量级”也是不说自明的原因。

  而在青浦工业园“十二五”规划中,这一切都被“颠覆”了:园区姓“工”也姓“智”。提升制造业的能级,需要包括研发设计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配套,甚至是高品质的生活配套……发展理念一变,刘建邦再与青浦工业园接洽,双方一拍即合,软件企业南大苏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正式签约落户。

  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是上海的不懈追求。2010年,上海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9万亿元,占全市GDP的57%,“十二五”目标则提高到65%。

  从着力打破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税制瓶颈,到引进迪士尼项目,服务业一马当先,给力上海转型发展的产业突破。

  “作为地方一把手,上世纪80年代不懂农业不称职,90年代不懂工业不称职,在转方式、调结构的今天,不懂服务业也是不称职!”山东省省长姜大明说。“十二五”期间,山东力争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

  强大的制造能力背后不再没有强大的核心技术,众多的产品后面不再没有自主的品牌产业嬗变,筑梦“十二五”。

  发展布局向统筹协调演进

  让每个人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突出和谐共享良性互动,融合再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一次市长联席会议4月1日举行,主题首次定为“高铁时代的长三角城市合作”。

  沪宁、沪杭高铁开通营运,长三角中心城市间的同城效应日趋显现。适应新形势,完善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共同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样的共识,正在长三角化为“落实”。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认为,上海在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与长三角乃至更大区域的发展有机融合起来。

  “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一体化发展,推动长三角率先建成国家自主创新综合试验示范区”,上海市日前出台的《关于本市贯彻〈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实施方案》引人注目。从统一自主创新产品认定标准,联合实施互认制度和采购制度,到加强长三角地区创新型人才开发的政策协调、制度衔接和服务融合,优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上海将不遗余力。

  区域合作方兴未艾。长三角地区是上海下一步发展的空间与腹地,上海的辐射带动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则是长三角城市群改写世界经济版图的动力与潜力。

  发挥上海要素市场体系健全、高端功能机构集聚的优势,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提供金融、信息、物流、技术、人才等服务;推进产业园区、港口、通关等领域合作,提升区域产业国际竞争力……联动带动并举,虚实结合,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活跃度在上升,制度层面的合作已处于“进行时”。

  在民生、幸福、公平成为“十二五”热词的语境里,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区域协调,成为沿海发达省市转型发展的紧迫任务。

  要问广东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最大问题,除了产业综合竞争力不高,就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面积占全省10%的珠三角,经济总量一度是粤北山区的5倍、东西两翼的4倍。

  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解决,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正在南粤大地深入实施。

  国内顶级云计算中心落户了,国际LED巨头进驻了,光电显示、光照明、光伏“三光”产业正向世界前列进军……传统陶瓷产业转移到粤北的清远,新兴产业的迅猛布局让珠三角明珠佛山依然风光无限。

  而随着珠三角产业转移,昔日的“经济寒极”清远市,发展速度连续多年在全省地级市中夺魁。尤为可喜的是,清远并没有停留在简单承接产业转移上。佳的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刚落户清远时,生产电视卡,产品单一,而现在其产品种类已扩展到IT影音产品和数码影音产品及数码家电产品。

  创新发展模式,广东“十二五”期间将合理规划各地产业分工,统筹产业发展,构建以珠三角为核心、辐射带动东西北地区协调发展的“一区三带”多层次产业圈。按照规划,未来5年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既需蓬勃发展的锐气,也需协调发展的大气。城乡、区域携手同行,共建共享,是沿海发达省市“十二五”幸福再出发的着力点。

  “十二五”期间,江苏将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在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进入基本现代化。为进一步扭转发展差距扩大,江苏提出,把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深化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苏北振兴、苏中崛起、苏南提升,在更高层次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未来5年苏北地区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作为当前引领发展潮流的新经济(310358,基金吧)形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不仅正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双核”引擎,也担负着促进省内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均衡发展的重任。

  蓝色经济区着力构筑海陆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到2015年全省海洋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达23%。黄三角的主干部分是山东省内欠发达的鲁北地区,高效生态经济区一年多来建设起步顺利、开局良好,推动全区投资、进出口、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着眼促进统筹协调,打好“一体发展”攻坚战,沿海发达省市有条件,更有责任

  上海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加快发展重心向郊区转移,以郊区新城建设为重点,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

  天津加快推进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和各区县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不断壮大区县经济实力,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江苏把城市化战略拓展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将全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五个一体化”……

  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率先发展地区的又一发展宣言。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4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继续回升 主要靠服务业带动

2024-05-15 13:07
25996

美国ITC发布对半导体设备及其下游产品的337部分终裁

2024-01-22 14:08
61472

20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同比减少11.1%

2024-01-19 12:34
70451

622万亿韩元,韩国建半导体产业超级集群

2024-01-16 11:31
64207

深圳市征集关于金融支持供应链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3-04-08 11:08
92165

国务院批复同意6座城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2022-12-30 14:44
97779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