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二月“逆流”

杨中旭 | 2011-03-31 10:37 324

3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的2月贸易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出口967.4亿美元,进口1040.4亿美元,逆差73亿美元。商务部监测报告称,2010年中国累计进口原油2.4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7.5%,全年进口量创历史新高。

  春节后,中国外贸入超再现。

  3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的2月贸易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出口967.4亿美元,进口1040.4亿美元,逆差73亿美元。

  这已是最近十年来,中国大陆第五次在圣诞节和春节后出现月度贸易逆差。之前的四次,分别发生在2003年、2005年、2008年和2010年的年初。但在今年的春季,美欧经济复苏态势正在巩固,多数投行一度对中国2月贸易看多。

  数据出炉后,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在发给《财经》记者的英文邮件中,用了“surprise”(吃惊)一词。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则对《财经》记者称,2月出口同比增长仅为2.4%,“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27.1%和我们预期的19.6%”。此前,市场预期2月贸易顺差49亿美元,中金公司预期顺差47亿美元,与实际逆差73亿美元显得“南辕北辙”。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对《财经》记者表示,除了季节性因素,中国政府“扩进口”与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下称QE2)两大政策助力了进口大宗商品量价齐升。

  更多学者和外贸界人士则向《财经》记者表示,这种暂时性的逆差并不值得担心,即使未来形成某种趋势,亦是对中国多年外贸顺差的一种平衡。商务部长陈德铭在今年初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已经表示,进出口的再平衡,是商务部今年和今后的一个工作重点。

  大宗变量

  海关总署发表的2011年2月全国进口重点商品量值表显示,铁矿砂及其精矿4864万吨,1月-2月累计进口1.17亿吨,累计同比增长22.6%;进口均价为154.3美元/吨,1月-2月累计同比上涨62.2%。价格增速大幅跑赢数量增速,其结果是1月-2月累计铁矿石进口金额同比翻番。

  原油与大豆亦然。同期进口重点商品量值表显示,1月-2月原油累计进口3562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7.2%;进口均价为676.3美元/吨(约合96.6美元/桶),1月-2月累计同比上涨19.5%。量价齐升之下,1月-2月原油累计进口金额大涨四成。而大豆进口745万吨,增长6.1%,进口均价为566.7美元/吨,上涨22.7%,进口金额大涨三成。

  2010年11月4日出炉的QE2是此轮大宗商品暴涨的根源。彼时,美联储宣布,释放总计6000亿美元的流动性,让8月风闻QE2即将出炉便开始贬值的美元进一步走低。由于美元与大宗商品的跷跷板效应,美元走低之时,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不得不承受输入性通胀之苦。

  商务部3月7日的一份报告称,进口原油当月进口均价自2009年以来震荡走高,2010年5月达每吨599.6美元,此后虽有所回落,但12月持续反弹至609.4美元/吨,同比上涨9.3%,环比上涨5.7%,12月进口均价为年内最高点——恰与QE2发挥效应的时间吻合。

  与美元贬值效应吻合的包括了几乎所有大宗商品。以铁矿砂为例,商务部监测报告称,2010年12月,中国大陆进口铁矿砂平均价格为146.1美元/吨,同比上涨68.1%,环比上涨0.5%,连续四个月稳居每吨140美元以上高位。

  成本累及

  与之前数次月度贸易逆差相同,圣诞节后的外需稍减、春节前集中报关(1月顺差64.5亿美元,比2月多,比去年12月少)、春节后的产能利用率偏低均是近年来反复出现的状况。

  2011年2月全国进口重点商品量值表显示,集成电路、电动机及发电机、成品油、焦炭及半焦炭、煤、钢材、集装箱、钢材等设备类、资源类产品的出口仍为正增长。而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灯具、塑料制品、家具及其零件、鞋类、玩具、服装及衣着附件等部分加工类贸易出口下滑幅度均超过10%。

  商务部3月7日公布的一份加工贸易报告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遭遇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的拖累。2010年,国内皮革、尼龙、橡胶、聚酯纤维等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尤其是棉花价格的大幅上涨,传导至下游纱线、布匹等材料价格也持续走高。

  同时,劳动力成本上升、资金短缺、用工难等问题也制约着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受此影响,一批跨国大型制造企业开始转向要素成本低廉、劳动力资源丰富、产业环境日趋成熟的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而中国加工贸易企业不仅面临资金紧张和生产成本上升的制约,在技术储备方面的能力薄弱,行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在输入性通胀与货币超发、(人力、土地等)成本推动因素共同推高CPI(2月CPI为4.9%)之际,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3月25日起年内第三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番新增的0.5个百分点预计将回收3500亿元流动性。

  境外变数

  但更大的变数却在境外,这既涉及市场需求,更关系能源和资源供给。

  首先是中东、北非的局势究竟会演变到何种地步,油价持续飙升到何时?3月18日,一位中央部委官员告诉《财经》记者,因为中东、北非局势动荡,他需要紧盯石油价格走势,近来每个周末都在加班。

  其次则是日本地震的经济后果,将会给全球金融业和实体经济带来多深的影响,相关部委亦在密切关注。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对《财经》记者表示,高企的油价等大宗商品价格,必将严重影响中国大陆今年的贸易格局,“2007年-2008年的高油价,还要高房价和高杠杆率撑着,目前光凭恐慌心理这一项就能把油价推过100美元,简直就是泡沫再现。”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透露,根据中行研究团队测算,如果石油价格突破130美元/桶,30余年前的石油危机或将再现。彼时,汇率与利率必将双率齐升,以抗击史无前例的输入性通胀,“当然,现在还没有定论,大家都还在观察,都在测风向。”

  在市场一片谨慎悲观的论调之下,诸多投行并未改变中国大陆全年顺差的格局预期。王庆、彭文生、曹远征等人均表示,西方主要经济体的复苏态势巩固,是他们认为“顺差会缩窄、但顺差肯定会存在”的主要原因。

  2010年四季度,美国实际GDP按年率计算增长3.2%,为去年最强劲季度增长。四季度的最终需求(主要来自私人消费)增长了7.1%,为26年来最快的上升,预示着美国增长开始由库存回补、贸易逆差缩小等技术性复苏,转向实质性改善。

  其中,消费增长4.4%,耐用产品上涨21.6%,更重要的是,久违的银行信贷有回暖的迹象。美国两大短期流动性供应载体:工商贷款及非金融商业票据,均从危机后的暴跌中稳定下来。据美联储调查,部分银行已开始放宽商业短期贷款的借贷尺度。

  2011年2月,美国非农人口失业率从去年底的9.4%降至8.9%,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好表现。而同期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61.4,创下2004年5月以来的新高,欧元区PMI指数也攀升至59的高位,同样高于往年平均值。“即使一季度真的是逆差表现,未来数月中国大陆也将重回贸易顺差轨道,特别是下半年的顺差步伐会加快。”王庆说。

  进口发力

  2011年3月2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突破100美元/桶,金融危机后重返百元高点。由于正值中东北非局势动荡,部分分析人士认为,地缘政治变化所导致的恐慌心理,亦是中国大陆2月逆差的重要原因。

  但梅新育表示,2月下旬才开始的中东北非危机急剧升级还不足以对当月进口价格产生影响,但会影响到3月下旬之后的实际进口价格,因为采购与实际货物进口之间有个时间差。

  如果说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提供了价格变量,第二大经济体则提供了数量变量。2月进口重点商品量值表所表现出的大宗商品数量激增,已是最近一年间的常态。包括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内的多位学者称,2010年四季度以来,中国政府刻意加大了进口力度,主要集中于大型设备、原材料、飞机、高端设备、大豆、玉米等产品的采购。

  商务部监测报告称,2010年中国累计进口原油2.4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7.5%,全年进口量创历史新高。

  大宗商品中,进口汽车数量亦呈井喷之势。商务部报告称,2010年,中国进口汽车81万辆,价值305.8亿美元,较上年分别增长93.4%和99.1%,实现双翻番。其间曾出现在3月进口创下8.5万辆的高点后,连续七个月增速下滑的局面,但受年底各项优惠政策即将到期影响,11月起汽车进口量大幅反弹,12月当月进口8.6万辆,同比、环比分别增长39.3%和4.7%。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番“扩进口”发力,意味着相关政策的新一轮常态化。

  “扩进口”思路早在外储初达万亿之时即已提出。2007年1月15日,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召开,时任商务部长薄熙来发表讲话称,贸易顺差过大既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也不利于对外经贸合作的持续发展,因此要“切实把国内资源能源消耗高、综合效益差的出口压下来,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先进技术设备等国内需要的产品的进口”。

  同年6月,财政部、商务部等部委联合宣布,自7月1日起,调整多项出口产品退税率,其中取消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等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服装、鞋帽等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将花生果仁等十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

  同年9月商务部颁布《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和《进口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扩进口”成为现实。但肇始于2008年秋季的金融危机,使“压出口、扩进口、减顺差”的政策出现反复,不少商品出口退税率反弹。“经济复苏之后,政策才重又回到‘扩进口’的常态上来。”梅新育说。

  出口争议

  “扩进口”虽成共识,“压出口”又成争议。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数位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商务部原高官公开表示,由于出口关系GDP、关系就业,缩小顺差的方式应为“扩进口”而非“压出口”。这一说法得到许多出口企业负责人和外向型经济省份官员的呼应。

  从“十二五”规划来看,出口的稳定增长亦是不变策略,并不存在特意施压之说。但也有人提醒,2008年以来的出口退税政策在去年不断缩减,这事实上令许多利润微薄的出口加工企业面临关闭压力,一些不堪重负的企业或缩小规模,或转让给同行,或通过产业转移至周边国家,事实上减少了出口。

  对此,无论是在“两会”期间,还是2011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商务部长陈德铭明确表态,强调“十二五”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外贸政策的主基调是“稳出口、扩进口、调顺差”。

  但即使如此,出口结构的调整已不可避免。2010年比较引人注目的一个变化是汽车业。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今年1月汽车出口量亦同比上升50%。可以预期的是,在2011年国内汽车销量不一定保持较高增长的预期下,加之日本地震造成的汽车减产,中国制造的汽车将扩大向全球的出口。

  业内人士分析,将“压出口”改为“稳出口”,“减顺差”改为“调顺差”,体现了对相关分歧的回应。与此同时,商务部还把下调进口关税、增加对企业进口高端技术设备的贴息投入、促进进口便利化,作为一揽子促进口政策的三个方向。据悉,《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也面临修订。

  3月20日,陈德铭在中国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说,中国的对外贸易正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9年中国的贸易顺差比2008年减少了1000亿美元,2010年又进一步减少了126亿美元,今年前两个月还出现了逆差,其中2月当月逆差73.1亿美元。陈德铭预计,中国全年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还将在去年3.1%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

  陈德铭还透露,近期商务部将专门召开进口工作会议。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预计2024年全球铁矿石过剩,年度均价继续下移

2024-01-22 14:14
61865

淡水河谷:铁矿石供需矛盾下半年有望缓和,但短线价格仍有上行空间

2021-04-27 17:36
67762

铁矿石也疯狂,一天报出三五个价!港口库存创三年新低!“老铁”发生了什么?

2020-06-21 15:33
576

铁矿石还在涨 钢企直呼“吃不消”

2019-07-18 13:45
77479

大宗商品躁动:国际油价走势跌宕起伏 铁矿石期价年内疯涨87%

2019-07-15 15:56
36289

纵然铁矿石“疯狂”停歇 无碍铁货半年飙涨3.2倍

2019-07-11 11:47
23905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