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研究显示逾八成制造商选择留在中国

2008-03-20 14:22 152

日前,全球知名咨询机构博思艾伦与上海美国商会基于调研首次发布了《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2007~2008》。报告显示,中国一直以来作为低成本及出口导向型生产基地的重要性将逐渐减小。尽管中国制造业成本上涨,但是83%的制造商还是选择继续在中国运营。

  该研究报告指出,向中国市场同时进行采购及销售的公司要比仅在中国市场采购或者仅向中国市场销售的公司利润率平均高出2/3。尽管此营业模式能带来较可观的收益,但却只有1/4的公司能同时将中国市场这个高速增长平台与公司的制造与采购运营中心成功组合。除了工资成本上升与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对制造利润带来的压力之外,未能实现运营优化以及未能完全将中国同时作为其发展市场及制造与采购运营中心亦是限制利润的重要因素。

  有超过一半在华经营外商独资和外商合资制造型的受访企业认为,相比其他一些更低成本的国家,中国正在失去其作为制造基地的竞争优势。70%的受访公司认为,中国作为制造基地的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升值;52%的公司认为是工资成本上升;33%的公司还指出了员工流失这一因素。

  而在成本上涨的同时,中国在很多运营方面仍落后于国际标准,尤其在物流基础设施、贸易环境、技术可获性、管理能力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

  报告还显示,近两成的受访公司正在考虑将其在华生产基地迁往或拓展至诸如越南和印度等国。这些有转移意向的公司中,88%的公司指出他们曾因廉价的工资成本而选择中国,但如今其他国家更低廉的工资成本以及税收优惠政策,使得中国的吸引力日益受到威胁;63%有意迁离中国的公司将越南作为替代中国的最佳选择,37%的公司则倾向于印度。

  尽管中国制造业成本上涨,但仍有83%的制造商还是选择继续其在中国的运营。78%的受访公司表明,中国庞大的市场是他们欲维持现状的原因,而39%的公司由于考虑到运营转移所带来的供应链重组成本,而决意继续驻足中国。

  上海美国商会总裁傅丝德表示,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及市场转型,加之充满活力和挑战的商业环境,将继续对制造企业提出更高要求。企业在制定中国地区的战略规划时,更应着力持续提升其竞争力,在创新上投入更多资源。
0
标签: 制造商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德益世为广东家具配件制造商提供出口保理融资

2022-05-11 20:44
18078

德益世国际保理为广东家具配件制造商提供出口保理融资

2022-05-05 16:45
23940

德益世国际保理为广东安防设备制造商提供100万美元保理融资额度

2022-04-02 14:46
28640

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制造商台湾广达布局重庆

2010-01-19 13:24
936

温州制造商称外贸订单突然雪片般飞来 出口明显回暖

2009-09-21 12:15
527

浩立携手Vayana Network助力印度制造商落地首笔出口融资

2023-02-06 15:04
21817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