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康:银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辉煌银行业: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今天在北京举行,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作了题为“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历史变革和巨大成就”的首场报告。报告会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银监会共同举办,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杨衍银主持了今天的报告会。
“辉煌银行业: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今天在北京举行,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作了题为“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历史变革和巨大成就”的首场报告。报告会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银监会共同举办,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杨衍银主持了今天的报告会。
刘明康在报告中指出,银监会成立8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银行业始终坚持改革的胸襟和开放的视角,始终突出风险管控底线和勇于创新的气魄,始终强调效益为先和社会责任,特别是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洗礼之后,我国银行业实现了“独树一帜”,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一是形成了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了“三会一层”组织架构,初步建立相互制衡的决策机制和科学的管理程序。二是成本和风险横贯型约束初步建立,风险底线意识逐步融入银行战略规划和日常经营管理,风险管控全覆盖已经有了制度保障,资产质量明显提高,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从2002年末的22793亿元和23.61%,下降到2010年末的3646亿元和1.15%,已经连续几年处于较低水平。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升,拨备覆盖率从2002年末的6.7%提高到2010年末的218.25%。三是银行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经营效率大幅提升。截至2010年底,银行业资产总量达到95.3万亿元,是2003年底的3.4倍,实现税后利润是2003年的28倍。英国《银行家》杂志按照核心资本排名,我国进入世界1000强银行的数量从2003年的15家增加到2010年的84家。
刘明康指出,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突出表现在着力加强对重点和薄弱领域的支持力度上。在银监会提出的商业可持续原则和“六项机制”指引下,商业银行积极创新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技术和产品,实施差异化管理战略,小企业金融服务迈上新台阶。截至2010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不含票据融资)达到7.3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4%。
在银监会大力推动下,以股份制为主导、政策性与合作性为补充,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建立。截至2010年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达到395家,另已批准筹建11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信贷从有统计以来的2007年6月的3.9万亿元快速增长到2010年末的11.8万亿元。小企业金融服务和农村金融服务连续两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
刘明康强调,“十二五”期间银行业要紧密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加快推进新巴塞尔协议第二版和第三版同步实施,引导银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使中国银行业在“十二五”末更加安全稳健,更加富有竞争力。首先要科学制定发展战略,推动改变单纯追求规模、速度和市场份额扩张的粗放式发展模式,督促制定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协调的发展战略规划,探索与自身比较优势和所在市场特点相适应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其次要更加注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继续建立与发展战略目标相匹配、与长期风险责任挂钩的合理薪酬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有效性。第三,推动银行提高全面风险管控能力,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打造高效的风险战略传导机制,将良好的风险文化根植于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第四,督促强化并表管理,同时做好“向上并表”和“向下并表”,防止利益输送和风险传染。第五,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继续加强“三农”、小企业、节能环保等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金融服务,努力提高基础金融服务均等化水平和可获得性。
“辉煌银行业: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系列报告会是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与银监会第一次联合举办的高规格专题形势报告会,也是银行业首次举办的高层次形势政策宣讲活动。报告会由银监会及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集团等主要大型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围绕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和银行业改革发展等方面作辅导报告,在两个月内共举办8场报告会。在京的银监会党委委员,国家有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代表,各大中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代表,银监会机关干部职工共近600人在京参加了今天的首场报告会。各银监局、银监分局也设立分会场通过视频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