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民:以互利共赢外交战略应对外部环境
目前担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和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的吴建民是中国外交界的“明星”人物。这些事实都让吴建民对外来五年我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和互利共赢的外交战略充满信心。
人物简介:
目前担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和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的吴建民是中国外交界的“明星”人物。出生于1939年的吴建民,给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等人当过翻译,做过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还曾出使荷兰、法兰西等国家,后来又担任了外交学院的院长、国际展览局主席。在长达5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吴建民始终在为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而一刻不停地努力。
给力之语:未来五年,中国要如何应对更趋复杂的外部环境?还是要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与各国的共同利益会合点,从深度和广度上扩展同各国的利益会合点,发展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这样才能使中国在对外关系中面临的挑战逐渐化解。——吴建民
吴建民:以互利共赢的外交战略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对未来五年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做了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发展,同时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这个总体判断我认为是很正确的。
为什么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会更趋复杂?首先,新世纪头十年,中国发展的很快。2000年的时候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大概1万亿美元,现在近6万亿美元,十年从1万亿到6万亿,这个变化让国际上很多人非常紧张。人类历史上没有这个先例。而我们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世界上有些国家对共产党有很深的偏见,现在中国又发展的这么快,当然会产生各种疑虑、不安、彷徨甚至恐惧,这是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从国际经济关系来讲,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过去解决全球经济问题最主要的平台是“七国集团”。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20国集团”崛起,实际上就把中国推向了国际舞台的中心,中国的发言权增加。这种调整变化是二战后的第一次,很多人不适应,对中国发言权增大不适应。
第三个因素,在自然资源领域,中国对世界的需求进一步上升。目前,中国大约每年进口4亿多吨铁矿石,2.5亿吨石油,我们这些需求是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来实现的。这种大规模的资源需求对国际经济的活动的影响在上升,而这种局面也是第一次出现,所以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多不安。
最后一方面的因素,当今世界处理国际问题存在两种不同思想在较量:一种思路主张和平、发展、合作;另一种思路则是来自于冷战时期,奉行冷战、对抗、冲突。中国主张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盈的开放战略,这是寻找共同利益的思路。一批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度、南非、巴西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这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崛起壮大了主张和平、发展、合作的力量。但是这个世界是从“旧世界”演变过来的,是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发展而来,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零和博弈”的思维还相当普遍。他会觉得你强大了,那我就要倒霉了。因此,必定防范你,警惕你。
面对这两种思潮,我认为,和平、发展、合作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冷战、对抗、冲突的思维代表过去,虽然这种思维不断的顽强表现自己,虽然给国际关系带来很多麻烦,但是它毕竟不是时代的主流。世界变了,变在什么地方?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走向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这是国际关系当中最大的变化。在战争扩张的时代,人们会讲共赢吗?战场上没有共赢,战场上是你死我活,没有共赢。为什么今天能够获得共赢呢?时代变了。
未来五年,中国要如何应对更趋复杂的外部环境?还是要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这样才能使中国在对外关系中面临的挑战逐渐化解。中美关系1989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就证明了这一点。1989年中美关系最困难的时候,邓小平同志讲了16个字,叫做“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别小看这16个字,第一,它表明中国要与其他国家发展共同利益。第二,不搞对抗。第三,对于一些矛盾,要化解。增加信任,减少麻烦。从1989年到现在,中国领导人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思路,倡导在国际关系中实现互利共赢。22年来,中国外交从1989年时的低谷期,转向快速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事实说明互利共赢这个思路是对的,它是国际关系中的新事物,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未来五年的中国外交也要沿着邓小平开创的这个思路,按照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里面讲的,发展与各国的共同利益,寻找利益汇合点,从深度和广度上扩展同各国的共同利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
记者手记:
采访吴建民大使是在一个冬日的下午,窗外红彤彤的斜阳照进他的办公室,映射在这位温文尔雅的外交家脸上。虽然已经年逾古稀,但吴大使依然思维清晰,表达有力。接受采访时,吴大使流露出的对国家的责任感,给我的感觉就像这窗外的斜阳一样,温暖而持久。
50多年的外交生涯,让吴建民目睹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段段重要的外交历程,也让他颇有感触。谈到处理国家之间的分歧,吴建民对当年邓小平同志访日时的一段历史印象深刻。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时与记者见面,一位记者询问钓鱼岛问题该如何处理。邓小平回答说,这个问题留给后代去处理,相信我们的后代比我们更聪明。吴建民认为,邓小平这番回答是大智慧,也就是说,不要把明天、后天要解决的问题拿到今天来解决。
另外,关于南海诸岛问题,吴建民认为,邓小平的思路也体现了大智慧。邓小平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包含了几层意思:第一,必须得和平解决,坚持和平解决。第二,寻找和发现共同利益。第三,条件成熟的时候,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开发。邓小平的思路实际上是把潜在的冲突化解掉。
在寻求共同利益方面,吴大使举例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海外进口大量铁矿石和石油,都通过国际贸易的方法取得的,而不是像过去殖民主义者采取掠夺的方法取得。这说明,我们可以通过国际贸易一方面来实现自我发展,同时又可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这些事实都让吴建民对外来五年我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和互利共赢的外交战略充满信心。
背景链接:
积极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记者:翟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