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在新区建设自由贸易(港)区
全国人大代表于汝民建议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建立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也就是中国内地的第一个“小香港”。全国政协委员董维忠表示,建立自由贸易(港)区是滨海新区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体现。
滨海新区网3月10日讯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期间,出席会议的55名在津全国政协委员,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改善民计民生,促进区域经济统筹发展,全面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加快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等联名向大会提交了10项提案,其中,《关于恳请国家以东疆保税港区为载体,在滨海新区加快建设自由贸易(港)区的提案》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提案》认为,自由贸易(港)区作为经济高度开放的一种形式,是当今世界上开放度和自由度最高、扩散辐射服务功能和国际竞争力最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东疆保税港区是滨海新区建设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载体,因此在东疆保税港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区,对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提案》建议,应完善符合自由贸易(港)区功能要求的政策体系,研究探索建设我国自由贸易(港)区的战略规划、管理模式、政策安排、功能配套以及创新举措等任务。同时抓紧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自由贸易(港)区法律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于汝民建议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建立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也就是中国内地的第一个“小香港”。于汝民说,保税港区属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自由贸易区属于非海关监管区域,货物可自由进出、货币可自由兑换、人员可自由来往。滨海新区“先行先试”,应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他以货币自由兑换为例建议,可试点意愿结汇,在保税港区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
全国政协委员董维忠表示,建立自由贸易(港)区是滨海新区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体现。要建立自由贸易(港)区,滨海新区应着力打造几个环境,包括硬件环境、软环境和政策环境。尤其在政策环境方面,应争取国家各部委的支持,在离岸金融业务、船舶登记、海关税收政策等几方面形成突破。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新区更好地发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记者 陈西艳 北京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