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监管应化被动为主动
虽说亡羊补牢,犹为未晚。但老忙着事后处理,不如强化事前监管,变被动为主动,建立与时俱进、动态更新的长效监管制度。
虽说亡羊补牢,犹为未晚。但老忙着事后处理,不如强化事前监管,变被动为主动,建立与时俱进、动态更新的长效监管制度。
“问题食品”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理所当然地成为“两会”热点话题。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刘佩智委员就提出,食品安全工程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要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尤其是此前王岐山副总理那句“很惭愧啊,刚吃饱,就出现了食品安全的问题……我们很不好意思。”更是直接引出了对食品安全尴尬现状的深思。
苏丹红、注水肉、瘦肉精、毒大米、地沟油、三聚氰胺、皮革奶……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固然均和厂商一味逐利、信息不对称、市场缺陷等因素直接相关,但行业无序、标准失范、监管不力更是公认的深层次原因,疲软的监管,无异于是对不法奸商的纵容。综观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可以看出,眼下的监管痼疾,主要就是食品安全形势日新月异而监管思维却裹足不前,被各种化学添加剂牵着鼻子走,在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事件中被动地疲于应付。
在此前的温饱时代,大家对食品的诉求以填饱肚子为主,能吃饱就好,而今我们已经告别温饱时代,迈步走向全面小康社会,民众对食品的诉求已经由“吃饱”变为“吃好”,需要的是干净、卫生、健康的食品供应,追求的是营养均衡、健美养生——正如王岐山副总理所说,“现在已经不是说有没有吃、够不够吃、有没有花样,而是怎么吃才能放心的问题”。
但整个监管体系似乎并未洞悉这种社会变迁,表现迟钝,依然没有摆脱温饱时代的思维和模式,无论是技术标准还是监管思维、手段,并没有“升级换代”、与时俱进,主动去适应时代的变化。于是,我们也就顺理成章地看到监管的捉襟见肘、手足无措,一旦发生什么食品安全事故,往往下意识地遮掩、淡化乃至否认,最后才在舆论压力下“被动挨打”、被动“救火”,一次次蚕食民众仅存的食品信任。
比如,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之后,检测部门才知道应该检测一下“蛋白”;“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有关方面才增加了“检测三聚氰胺”的标准。再如国外十多年前已经禁用的面粉增白剂,却在我国喋喋不休地争论了二十年才被禁用。前些天,欧盟认为含双酚A塑料奶瓶会诱发性早熟而禁产,国内尚有专家称“小题大做”,而我国“正在修订中”的国家标准也让民众莫衷一是,商家却趁机浑水摸鱼。
食品安全与否,攸关民众生命健康,容不得丝毫懈怠、疲沓,食品安全监管,是最应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领域,随时更新标准、革新思维、强化手段举措乃是题中之义,断不该在“魔高一丈”时,以“一尺之道”疲于应对。
虽说亡羊补牢,犹为未晚。但老忙着事后处理,不如强化事前监管,变被动为主动,建立与时俱进、动态更新的长效监管制度,不给“问题食品”一丁点儿生存空间。比如合理归并部门监管职能,避免“九龙治水”、互相推诿;比如更新老化的安全标准,赋予其前瞻性和针对性;比如建立食品召回机制,缩小影响范围;再如借鉴国外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让违规厂商长长记性……
其实,不光在食品监管方面,很多社会管理领域均需主动“升级”、与社会需求“对接”。比如民众都知道自己有知情权了,很多政府信息就别再像以前那样视同“机密”了;既然几亿人在全国各地流动务工,医保社保也该随之全国流动;居民收入都赶不上GDP、CPI了,不妨就减减税,还能刺激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