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强化结构调整 加速发展方式转变

郭世坤 蒋清海 |2011-03-07 23:29863

面对货币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商业银行要兼顾宏观调控要求、客户信贷需求和业务发展需要,合理信贷投放,加强贷款结构调整,注重提升收益率。随着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加快加大建设、土地住房供应增加,未来房价将受到积极的抑制。

  2011年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与预测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专题组

  2011年,随着发达国家财政刺激政策逐步退出、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政策不断收紧,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协调性增强。我国将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适当控制经济增长速度,投资与外贸增速会有所减缓,货币信贷增速将有所回落,对通胀预期管理和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会进一步增强,但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人民币升值及国际化步伐加快,股票市场功能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要着力调整信贷结构,积极拓展消费、外贸、存款、理财和投资银行等金融服务市场,严控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

  针对物价形势扩展存款和理财业务

  2011年,尽管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因素不少,但由于推动物价上涨压力依然很大,预计CPI、PPI涨幅分别在4%和7%左右,一季度达到高峰,下半年呈现回落态势。

  首先,食品类、居住类商品价格上涨压力依然较大,仍是CPI上涨的最重要结构因素。从中长期成本推动因素来看,农产品生产的人工、土地、农资与服务成本不断高企,加之人均收入增长、食品消费结构升级、农产品收购价格提升等需求因素,将推动食品价格趋升;受国际一些国家“粮荒”、粮价上涨在国内传导的影响,攀升的粮食价格会进一步抬高食品价格;从季节因素来看,春节、清明节期间蔬菜、水果、肉类等食品需求增加,而供给进入淡季;另外,在房价增长过快带动下,居住类商品价格连续11个月呈环比正增长态势,短期内也不会改变。

  其次,国内流动性仍然偏多是物价继续上涨的货币推动因素。2009年以来,我国货币存量M2、M1增速过快,尽管近期同比增幅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历史均值,2010年10月份以来,M1/M2逐月走高,M0同比增幅与物价全面走高的2007年相仿,前期货币超常增长对物价的滞后效应将进一步放大。2011年在人民币升值、利率上调等因素作用下,预计热钱涌入规模将扩大,同时我国出口大于进口格局仍将维持,外贸顺差带来的外汇占款,也会加剧国内流动性偏多局面。

  再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传导效应是导致国内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但从全年看,抑制物价上涨的因素也不少,物价大幅上涨可能性较小,核心通胀率仍会在较低水平。一是目前居民实际消费倾向与消费预期实际变化不大,CPI不存在全面走高的宏观条件。二是我国2010年粮食再获丰收,加之加强库存投放与收储工作,将使各种用粮市场供给充裕,成为稳定食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三是全世界尤其是我国制造业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过剩产能,消费品当中的很大一部分制造业产品供过于求,短期内价格全面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四是2010年以来特别是进入四季度后,为回收市场中过多的流动性,央行果断采取加大央票发行力度、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存贷款基准利率等一系列货币紧缩政策,发改委、财政部等7部委联手打出引导规范农产品供给与流通环节、适当调整低保标准或补助水平等政策“组合拳”,抑制物价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商业银行要切实做好存款、理财等业务的结构调整与拓展工作。一是在稳定居民活期储蓄、企业活期存款同时,进一步强化吸收定期存款工作。二是加大理财产品的开发与营销力度,尤其要继续稳步发展兼顾风险与收益的信贷类理财产品,加快研发流动性较好、收益较高的短期信托类理财产品。三是考虑到一年期以下贷款利率上调幅度较大,适度加大对部分优势行业与优质客户的短期融资支持力度。四是考虑到今年上半年为加息敏感期,应及时灵活调整本币投资组合,增持随利率浮动的投资类债券,降低交易类债券投资,以实现货币、债券市场投资比例及品种、久期结构的优化,提高投资收益率。

  防范市场变化和政策冲突带来的风险

  面对复杂国际经济环境和较大通胀压力,2011年,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是在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通胀预期管理力度,货币政策逐渐向紧缩方向转变,经济增速将有所减缓,预计全年GDP增幅将达9.5%左右。

  2011年世界经济预计增长速度将放慢到3.3%,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将增长2.4%,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将增长6.0%。2011年世界经济虽然将保持温和复苏势头,但不协调性将会更加突出:

  一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仍将持续。美国虽然房地产市场依然疲软,但近期制造业与非制造业指数冲上57,达到了去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产能利用率也攀升到76.0%,失业率去年12月也下降到9.4%,美国经济将温和增长,有望从去年的2.6%加快至3.0%左右。欧元区受金融危机重创未愈,又陷入主权债务危机泥沼,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债务沉重国家经济仍在收缩,加之失业率居高不下,预计今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将会由上年的1.7%放慢到1.3%。日本由于近来海外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需求减弱,日元升值严重影响日本出口,核心CPI价格指数已连续第21个月同比下降,通缩持续,使得严重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复苏的日本经济增长将由上年的2.8%放慢到1.5%。新兴市场国家虽然经济基本面依然向好,但在全球流动性泛滥形势下,国际流动资本大量涌入新兴市场国家,同时美元贬值引发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正在向新兴市场输入通胀和资产泡沫。新兴市场货币的持续走强,也迫使新兴市场国家加强外汇干预或实施资本管制,以抑制热钱的流入和本币升值。去年新兴市场12国总计加息28次,幅度为25-200基点。今年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通胀和升值压力依然很大,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进一步加强,经济增速在紧缩政策作用下将有所放缓。

  二是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压力增加和欧债危机持续,将影响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目前欧美银行业依然面临着巨大的融资压力,在今后两年,仍有近4万亿美元银行债务需要展期,而欧洲各国政府也需要为超过5000亿欧元的债务再融资。去年欧债危机击倒了希腊和爱尔兰,今年葡萄牙又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极可能成为欧债危机的第三个牺牲品。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葡萄牙倒下,西班牙和意大利也可能受到传染。这不仅导致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欧元的疲软,更将影响到欧元区和世界经济的复苏。

  三是经济政策的分歧可能加剧。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和不平衡,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差别将日益显现,新的矛盾、竞争和冲突增多,国际间合作意愿降低。随着短期利率接近于零,美、英、日等主要发达国家,转而求助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预计在美、欧、日银行系统恢复正常融资功能之前,发达国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持续。而大多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通胀和货币升值压力依然较大,将会继续上调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并加强对资本流动的控制以对抗通胀和热钱。目前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政策矛盾,已然改变了以往协调一致的刺激经济复苏局面,使国家间的政策分歧加大和矛盾加深,对于全球经济的协调复苏将产生负面影响。

  四是汇率争议不断升级,全球贸易战时隐时现。在经济温和复苏的大背景下,出口对于发达经济体的实体经济复苏意义重大,而本国货币贬值是促进本国出口、提高出口企业竞争力的最直接手段之一。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新兴市场国家汇率施压。与此同时,国际资本出于套利和套汇的目的,持续流入新兴市场,对新兴市场货币升值造成压力,从而严重影响了这些国家的出口企业竞争力。对此,新兴市场国家纷纷采用增加对外国投资者的资本利得税和提高外币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措施,来阻止热钱的流入和汇率大幅升值。全球的汇率战将不断升级,而紧跟其后的是贸易战。其他形式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也将加剧。

  面对今年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商业银行要更多关注出口行业企业的风险,加强贷款风险防范措施,适度加大对进口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积极调整外汇资产结构,确保外币资产安全;紧密跟踪欧债危机的演变,尤其要加强对欧洲银行业风险的动态分析,主动规避连锁反应;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开发和利用各种汇率风险规避金融产品,加强对汇率风险的控制。

  着力提升资产运用效率和人民币国际业务

  2011年,注重经济发展质量是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为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速将有所回落,需要减缓货币信贷投放。直接融资进一步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减少,降低外汇占款对冲和基础货币投放压力,将会减少对货币信贷的投放与需要。特别是为管理通胀预期货币政策调控加强,流动性总闸门的从严把控等,2011年货币信贷增速将继续回落。人民币贷款余额预计增长14.5%—16.5%,新增规模6.7—7.4万亿元,M2预计增长14.5%—15.5%。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在全球中的占比不断上升,商品出口进一步加大,国际收支仍将保持顺差,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加,中国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美欧日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反差等,都将促使人民币继续保持升值走势。随着美欧等经济逐步复苏回稳,国际资金流向发生变动,也将对人民币升值速度产生影响。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步伐,总体上将呈现前快后慢特点,欧洲经济的复苏使在2010年对欧元过快升值的人民币在2011年对欧元将会有所贬值,弱势日元政策使人民币2011年对日元汇率将呈现升值。

  面对货币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商业银行要兼顾宏观调控要求、客户信贷需求和业务发展需要,合理信贷投放,加强贷款结构调整,注重提升收益率。其次,要加强资产的非信贷化配置,加强对债券、股权类等资产的投资运用。第三,要逐步调整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格局,提升流动性管理水平,促进长期稳健经营。第四,加强外币币种资产负债结构转换,加大对美元、日元等存款的吸收,减少美元、日元贷款。第五,通过授信、结算、咨询服务等方式,加强对开展海外业务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强资产海外运用和跨国金融服务,进一步开发外汇理财产品和服务,扩展外汇交易业务,增加交易结算服务费等收入。第六,要密切关注汇率变化,规避结算业务中的汇率波动风险。

  抓住投资增速放缓时机调整信贷结构

  2011年,受利率上调、资金与信贷收紧、房地产市场调控、中央企业增缴利润和企业盈利增速趋缓等因素影响,银行信贷资金、企业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等投资主要资金来源,增幅都将有所下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在上年23.8%已回落了6.2个百分点之后进一步放缓。但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既要确保国家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完成,又将有一些重大投资项目陆续展开,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地方政府投资需求也很大,因此投资增速不会再大幅度回落,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2%左右。

  2011年,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将是全年重点工作。从近年来投资结构存在的比较突出问题看,调整优化的主要方向:

  一是促进产业投资均衡发展。“十一五”期间第一产业投资占比大幅度下降超过了20%,制造业投资占比快速上升,固然是我国加快城镇化、工业化建设步伐,一定客观需要,但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异常、干旱与洪涝灾害严重的情况下,农业投资占比快速下降,农业基础建设缓慢,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今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中央已明确提出“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要求,水利部预计“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总投资规模达2万亿元,未来农业投资水平较低状况将会得到改善。同时,“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未来第三产业投资也将有较大提升。

  二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设备投资占比水平。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国家计划五年和十年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分别增长2倍和5倍以上,“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每年投资额有可能在万亿元以上。近年来,土地拍卖价格快速上升,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总额为2.7万亿元,同比增幅达70.4%,投资中包含的建设项目征用或租用土地费用越来越多,固定资产价值中包含的无形资产也越来越大。“十一五”期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用于其他投资费用(主要是建设项目征用或租用土地应支付的费用)占比分别为22.5%、16.1%,而在“十五”期间这两项目投资占比则分别为23.5%和15.9%,两者一降一升比较明显。2009年,设备投资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比重日本为65.4%,而我国却仅为27.2%,投资“空心化”、“混凝土化”趋势不可能长期持续。必须大力提高代表资产技术含量和功效能力的设备的投资水平,提升设备投资占比水平是必然选择。

  三是降低投资增长对银行信贷依赖水平。从统计数据看,近年来国内贷款占投资资金来源比重不断降低,但投资来源中信贷资金额与银行中长期贷款新增额差距却越来越大,2009和2010年两者差额分别达2.9和1.7万亿元,表明每年有2万亿元左右信贷资金被作为投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进入投资领域,银行信贷资金对投资增长的推动作用处于低估状态。实际上,“十一五”期间银行新增中长期贷款额,与投资资金来源总额比值为0.22,比“十五”期间提高0.05,表明投资增长对银行信贷依赖度实际上是处上升状态。特别是,在信贷资金被当作自筹资金用于投资情况下,原有的投资法规中企业自有资金比例限制约束受到弱化,银行潜在的信贷风险有所扩大,因此目前依赖信贷推动投资增长的状态将会改变。

  在未来投资结构将不断优化调整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应积极支持与农业基础建设特别是水利建设相关行业的发展,在未来“三农”投资水平扩大情况下,获得相关行业成长的收益。加大对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优化信贷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增强配套金融服务与支持能力,促进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集成、产业集群和要素集约。加大对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金融支持,针对可能存在的信贷资金被当作自筹资金用于投资的情况,加强对已投放中长期信贷项目检查,规避可能存在的信贷被挪用的风险。加大对第三产业投资的支持力度,提升对服务业的金融服务水平。

  严控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

  总体看,我国房地产调控取得一定成效,但房价涨幅过快、住房体系不完善等深层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2011年,房地产调控将进一步加强,并以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和逐步完善住房体系为主要目标。对市场需求的分类调控仍会进一步加强,限贷、限购、提高贷款利率等金融、行政调控政策将会进一步持续。加大土地、住房供应的政策也会进一步落实,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以及以公租房为核心的保障房建设会大幅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使用、运营、退出管理制度将逐步建立。而整顿住房交易秩序,清查、处置土地违规违法,改革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等的调控也将加大。以房地产税为重点的新政策将进一步推出。同时,财政、税收、加息及金融信贷等调控政策,不仅在总体上对房地产需求起进一步抑制作用,也会进一步突出在不同地区、不同房别、不同购房行为、不同开发企业等方面的差别化。

  受此影响,2011年商品房销售增长将会进一步下降,销售区域性差别化的特点将进一步明显。但自住、改善性购房需求稳定仍将持续,特别是城镇化还将催生新需求,那些具投资潜力、受限购影响较小的二三线城市,商品房销售增长可能还会提高。

  随着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加快加大建设、土地住房供应增加,未来房价将受到积极的抑制。但在国内外经济基本面向好,人民币升值、通胀预期加剧,市场流动性充裕,投资渠道狭窄,特别是地价快速上涨等因素作用下,房价上涨动力仍然较强。

  2011年,受保障性住房建设进一步扩大,已投资开发项目的后续投资较多,闲置和购置土地受调控政策作用开发速度进一步加快,保险资金投资对商业不动产、办公不动产投资拉动等因素共同作用,房地产投资将仍有30%左右的增长。2011年全国计划建设保障房1000万套,约需投资1.3万亿元,将是去年房地产总投资的27%。2010年,房地产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29%,新开工面积增长40.7%,是近十年来峰值,将会进一步推动今年房地产投资的增长。

  2011年,银行、资本市场、信托等房地产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将进一步收紧,已投资、开工项目对后续资金需求大,加息将加大企业财务压力,特别是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政策,清缴土地增值税,土地违规违法处置等相关调控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将使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房地产企业资金趋紧,特别是中小房地产企业资金短缺问题会更加突出,将使房地产企业并购重组趋势更加凸显,房地产企业在竞争中的分化将加剧。

  商业银行要密切关注房地产调控变化,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各项调控政策同时,积极防范可能的风险。一要重点结合调控政策在地方、项目、购房行为等方面的差别化特点,有针对性地细化各项落实政策;二要着重关注政府对土地的清查和有偿制度改革以及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加大对土地等方面信贷政策的研究和调整,防范客户可能涉及的风险。日前,国土资源部公布了26宗因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住宅闲置土地名单,涉及到北京、上海、江苏、福建、湖南、湖北、河南、云南等省市,按规定将受到处罚甚至没收。三要密切关注房地产企业集团财务状况,排查关联企业获取贷款等情况,以及企业转让、整合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风险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案。四要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信贷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公租房建设的支持。研究创新对保障房建设及购房等的金融服务模式。

  大力拓展投资银行业务

  2010年,股市融资额超过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5%以上,直接融资比重达到25%左右,比上年提高5个多百分点, 2011年股市在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健全,融资融券,股指期货,新股发行体制后续改革,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场外市场甚至国际板的推出等情况下,将进一步健全融资并购功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等,也将进一步发挥和促进资本市场融资并购功能。预计2011年股票市场的融资并购作用将进一步发挥。

  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调整需要等,近年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重点向银行、原材料、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倾斜,2010年,银行业股市融资占到股市融资总额的31.65%,而作为调控的房地产业,2010年股市融资仅几十亿元。2010年,中西部地区股市融资额达到2215.42亿元,比上年增长66.49%。可以预计,股市在引导资源在行业、区域范围内配置作用将进一步增强,通过股市优化配置资源、调整经济结构的功能也将在2011年进一步显现。

  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发挥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资本市场发展大趋势,也为银行拓展中间业务提供了机遇。商业银行一是要通过并购贷款、信息服务、投资银行等方式,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业务,特别是参与到企业海外并购业务,在增加相应收入的同时,带动国际化发展;二是结合资本市场融资动向,加大对优质中小企业授信,节约交易成本,加大力度拓展与期货交易有关的业务;三是结合2011年资本市场走势,上半年重点开发避险保值型产品和服务,下半年产品和服务开发重点突出收益,促进中间业务收入平稳增长;四是抓住时机,大力开展融资融券、资产托管、交易结算等业务。

  力促消费金融快速发展

  2011年,在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政策指导下,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形势持续好转、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居民消费信心不断增强、通货膨胀预期有所加大情况下,尽管存在着居民收入增长仍可能相对缓慢、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等影响消费快速增长的矛盾和问题,居民消费需求仍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全年增速将由上年的18.4%达到19%左右。

  在居民消费较快增长同时,我国将进入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阶段,从国际消费发展趋势看,美国居民66%的消费属于服务类消费,而我国居民服务类消费目前占比不足40%,在住房、汽车消费逐步满足情况下,服务业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首先,医疗保健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每年人均医疗保健消费额,发达国家、中等国家分别是我国的16倍和3倍以上,我国医疗保健消费水平还很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及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医疗模式、健康观念改变,医疗保健消费需求会迅速增长。

  其次,教育培训产业市场广阔。教育开支是一种消费,但也是一项人力资本投资,消费者通过培训可以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从而带来更好的产出效应。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投入水平较低,目前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仅为2.8%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很多发展中国家水平,教育体系还很不完善,迫切需要建立不同层次的、专门培养专业技能的培训机构,作为教育体系的辅助和补充力量,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多元化的教育消费需求。

  第三,旅游等享受型消费行业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国际上3000美元的旅游需求快速增长的临界点,随着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政策不断完善,社会整体旅游消费需求将进入高速增长期。

  良好的金融环境可以促进居民消费稳定增长,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居民消费特点和信用状况,开发新的医疗保健、教育培训、旅游休闲等消费信贷及金融服务产品,满足不同层次、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推动居民将未来预期收入配置到当期消费,并加强与大型商贸及服务企业的消费服务合作,积极支持医疗保健、教育培训、旅游休闲等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服务业的发展。开发电子商务支付中介等与新消费和新业态结合的服务模式和产品,不断满足居民消费升级所需要的金融消费需求。

  适应对外贸易新趋势 积极拓展外贸金融市场

  2011年,随着发达国家财政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以及新市场国家货币政策的不断收紧,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将进一步下降。受国际消费需求不振以及国内经济转型、劳动力成本提高、人民币加速升值等因素影响,我国外贸经济增速会比上年进出口分别为38.7%和31.3%有所减缓,全年进、出口增幅将分别为30%和25%左右,贸易顺差由上年的1831亿美元下降约为1600亿美元。在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同时,我国外贸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对外贸易发展的生力军,其推动作用还会进一步增强;加工贸易占外贸出口额比重将继续下降;高新技术产品占比将进一步提高,出口商品结构会不断优化;外贸区域将进一步优化。

  商业银行要积极关注作为外贸发展生力军的民营企业发展,开发出针对民营企业特点的差异化金融产品,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在风险有效管控前提下,探索完善民营企业信用模式和扩大抵押担保物范围,开发以动产、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为抵质押的信用产品,缓解抵质押不足的矛盾。在外贸产业由沿海地区向内地转移的新趋势下,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外贸产业承接的金融支持。在对国际支付方式、外汇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基础上,推出有利于优化企业财务结构、降低财务成本、规避汇率和利率风险的创新产品及产品组合,为外贸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规避汇率风险提供适当的金融工具。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金融监管总局: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力度 支持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

2024-10-21 14:51
53355

《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发布

2022-12-02 12:49
20931

缅甸仰光房地产市场销售额下降

2021-12-07 13:50
1173

天津:八部门联合制订3年行动计划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2021-12-01 14:12
1982

多地发文规范房地产市场,三年整治行动陆续展开

2021-09-23 13:58
27004

广东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2.77亿元

2021-03-18 21:04
37910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