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变:“十一五”期间的中国金融业
在发展模式上,积极开拓创新业务品种范围,把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业务与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各项业务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的格局。督促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商业原则加大涉农信贷投入,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建设,引领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为促进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金融在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十一五”期间,从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再到广州亚运会;从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到遭受汶川、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灾害,一系列大事、喜事、难事,令我国经济前行的路显得那么不平坦……这更加需要有效运用金融手段搞好宏观调控。
2011年开年以来,有些令人不安的物价数据显然对货币政策调控构成很大压力,为了有效管理流动性,央行“两率”齐动,两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一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全面发挥金融调控功能。
目前,金融调控已经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宏观调控已经从以前过多依靠行政手段,逐步转向使用经济手段。而搞好金融调控,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市场资源的配置,已成为宏观调控中使用十分有效的经济手段。
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在经历了2010年的“十一五”完美收官后,平稳步入了“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金融调控在众人注目中拉开序幕。回望过去的五年,针对经济不同时期曾凸显的投资过热、国际收支不平衡等诸多矛盾与问题,国家采取的金融调控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一五”期间,从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再到广州亚运会;从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到遭受汶川、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灾害,一系列大事、喜事、难事,令我国经济前行的路显得那么不平坦……这更加需要有效运用金融手段搞好宏观调控。
“‘十一五’期间,我国金融宏观调控面临着极其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经受了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严峻挑战。”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在其题为《“十一五”时期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成就》一文中这样总结到。
也许是巧合,五年时间,货币政策也五次发生变化:从稳健,到适度从紧、从紧;从适度宽松,再到稳健,人们从中不难看出这五年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风云变幻。
经济中矛盾交织,更需要高超的金融调控手段来驾驭。“十一五”头两年,国内经济运行面临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风险,央行及时将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到“适度从紧”,再调整到“从紧”。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先后1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10个百分点,8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加强对信贷总量的调控,不断优化信贷结构。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国际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发展势头急转直下,出口大幅下滑,部分企业陷入困境,就业压力明显加大。在此背景下,央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及时将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先后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保证流动性供应,明确释放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人民银行前瞻、灵活地调整政策重点、力度和节奏,通过窗口指导、风险提示、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引导金融机构注重贷款平稳可持续增长,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与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2010年,在“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针对国内外金融形势,我国的货币政策由“危机政策”逐步走向“正常化”,201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此举意味着国际金融危机后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正式转向“稳健”,而这正契合了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一年,央行先后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实行差别准备金率、差别化的住房贷款利率等措施,同时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人们看到,在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央行还及时化解金融风险,维护了金融体系平稳健康运行;建立健全金融稳定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了我国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记者 谷秀军)
多措并举创新央行金融服务
建设现代化国库、建设现代化支付体系和扶持“三农”、就业、助学、扶贫……
“十一五”期间,央行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不断创新发展。
从国库直补实现出口退税“零在途”,到涉农“直通车”开到田间地头;从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个人征信档案日益健全并发挥作用;从农民工银行卡特色业务推出,到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等新兴电子支付服务发展迅猛,“十一五”期间,人民银行在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金融服务的工作中,牢固树立高效便民的宗旨意识,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金融服务创新为着力点,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努力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国库服务:深入寻常百姓家
谈起国库直补给村里老人们带来的好处,山西省河津市柴家乡的蔡健其娓娓道来:“以前,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对补贴政策具体标准总弄不明白。每次来了补助,还得操心钱是咋算的,得费上半天功夫去村上取。现在可好了,我有四张卡,是粮食直补、农村养老保险金、退耕还林补助和医保,国家给分得清清楚楚按时把钱打到卡上,我一点都不用操心。想用就去银行取,随取随用。”
“十一五”期间,人民银行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国库”的目标,初步形成了以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和国库管理信息系统三大系统为基础的国库业务管理系统的架构。国库的现代化体系建设和服务功能的丰富给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少实惠。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为纳税人提供了纳税申报与缴税的便利,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在几秒钟内实现纳税申报、缴款全过程。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上线后,各级次的预算收入可直达目的地国库,县级国库收纳的中央预算收入,从以前二至三天才能报解至总库缩短到如今的几秒钟。2010年1至10月,全国共有30个省市的4个分库、104个中心支库、479个县支库办理了涉农补贴、家电下乡、抗震救灾等政府补助资金项目的直接支付业务,累计支付业务量1007.4万笔、金额69.47亿元,政府补贴资金实现了从国库到农民的点对点发放,极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现代支付体系:让生活更便捷
2011年春节临近,在北京打工多年的李林和往年一样,早早就把工资和奖金存进银行卡里。用他自己的话说:“揣着一年的辛苦钱回家,路上总担心丢钱,带卡回家就不一样了,卡不容易丢,就算丢了也还有密码保护,回家后想用钱到银行去取就行,能免去很多麻烦。”李林是我国近年来大力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推广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众多受益者之一。
“十一五”期间,人民银行大力推进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先后建成并运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等。农村支付服务建设初见成效。目前,支付清算系统运行平稳,维护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功能和布局日趋完善,在支持金融创新、加快社会资金周转、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促进经济金融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非现金支付工具日益普及,银行卡实现了全国联网通用,人民币卡在境外受理和发行的范围不断扩大,100多家中央预算单位、25个省(区)的地方预算单位实行了公务卡结算,支票可在全国通用,13个省(市)开通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账户实名制法律规章制度不断完善,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并发挥重要作用。
各项政策:关注“民生金融”
五年间,我国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前瞻性凸现,央行综合运用支农再贷款、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涉农票据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加支农资金来源,农村金融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逐步改善。数据显示,2010年10月末,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达676亿元,农村信用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比大型商业银行低六个百分点,增加信贷资金来源约4200亿元。截至2010年8月末,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334家,其中开业271家(村镇银行233家,贷款公司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30家),各项贷款余额411.3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123.4亿元。各地设立小额贷款公司2167家,注册资本1356.33亿元,贷款余额1438.04亿元。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程度和运行效率,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对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有效改善社会经济薄弱环节,人民银行还大力发展“民生金融”,积极做好“三农”、就业、助学、扶贫等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妇女、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创业就业,同时积极完善体制机制,做好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金融服务政策的协调配合,并着力打造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平台,增强对灾区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截至2010年8月末,小额担保贷款余额233亿元,同比增长68.7%,国家助学贷款余额303亿元。
“十一五”这五年,是金融改革持续深入,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的五年,也是金融服务不断推陈出新,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日益提升的五年,更多百姓从经济金融快速发展中享受到了更优质的金融服务。(记者 牛娟娟)
国有商业银行:从“技术性破产”到世界大行
英国《银行家》杂志最新评选结果显示,工、建、中、农、交行分别位列全球银行税前利润总额第1、2、7、14和19位,来自中国的商业银行已经在世界大企业的名录中有了一席之地。
2005年,也就是“十一五”规划开始的前一年,中国建设银行作为改制试点单位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首家上市的银行。尽管创下了当时的IPO纪录,但因坏账累累而被冠以“技术性破产”头衔,中国商业银行还是不被外界看好,建行的战略合作伙伴美国银行则被本国媒体形容为“走进了一个大赌场”。
光阴似箭,“十一五”规划已经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五年间,中国的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中国银行业也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五年后的建行,资产规模已经突破了10.58万亿元,是2005年末的2.3倍,而此前该行资产突破5万亿元则花费了13年。凭借这五年的高速发展,建行进入了《财富》“全球上市公司500强”,位居116名。
不仅仅是建行。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2006年完成“A+H”股同步上市,2007年即成为世界市值第一的上市银行。不过,当时的工行盈利尚不足花旗银行的一半,这个“第一”含金量有些不足;如今,工行已经实实在在地坐稳了这个位置——去年上半年,工行实现税后利润1278亿元人民币,盈利居全球银行之首;另外,该行的客户存款规模也是全球第一。
建行和工行所经历的转变也是整个中国银行业所经历的。“十一五”期间,我国银行业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银行业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为94.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7%。分机构类型看,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45.9万亿元,增长14.4%;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14.9万亿元,增长26.1%;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7.9万亿元,增长38.2%;其他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5.7万亿元,增长21%。而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最新评选结果,工、建、中、农、交行分别位列全球银行税前利润总额第1、2、7、14和19位,来自中国的商业银行已经在世界大企业的名录中有了一席之地。
成绩的背后,更应看到中国银行业在机制改革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十一五”期间,在经历了国家注资、处置不良资产、设立股份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择机上市等一系列步骤后,工、中、建、交四家大型商业银行先后完成财务重组和股份制改革工作,并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08年,尽管面对着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中国农业银行的股改上市依然如期启动。2010年7月15日、16日,农行分别在上海和香港两地成功实现公开同步上市,成为A股第三大上市公司、全球第七大上市银行。
农行上市也标志着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工作圆满收官。各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深化内部机制改革,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组成的公司治理基本架构搭建完毕,良好的公司治理文化正在培育之中,而新的体制和机制带来的创新、变革和效率也正在不断显现。
另一方面,通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各行的内控机制和管理能力不断增强,风险防范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10年9月末,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57%、11.38%、11.73%、11.64%和12.53%;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5%、2.08%、1.10%、1.14%和1.22%,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了各行在风险管理能力上的显著提升以及稳健经营上取得了巨大成果。
此外,各商业银行不断深化与战略投资者的合作,在转换经营机制、完善风险控制、开发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成为上市公司后,各行信息披露不断规范,对高级管理层的履职约束显著加强,对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权利和权益的保障也在不断加强。
在中国,银行业是金融业的主体,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又居于银行业的主导地位。股改后的中国商业银行通过不断梳理内部流程,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升劳动生产率,服务国民经济、服务社会的效率和能力不断增强。银行业,尤其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于“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自身实力不断壮大的同时,中国银行业还在不断加强对社会薄弱领域和民生领域的支持,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几年来,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各行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不断加大在相关地区的资金投入。为了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就业上的重要作用,为了支持国家在“三农”领域的一系列政策,中国银行业主动调整经济策略,改变以往的信贷模式,积极创新产品,对小企业和“三农”的服务力度和能力都在不断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为配合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的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政策,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积极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11月末,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经济适用房开发贷款余额751亿元,同比增长32%,高于全部房产开发贷款增幅8个百分点。个人购买经济适用房贷款余额198亿元,同比增长42%,高于全部个人按揭贷款增幅10个百分点。
回顾五年历程,从“技术性破产”的悬崖边走回的中国银行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根可靠支柱。来不及细数“十一五”成就,我们又迎来了“十二五”规划的启动之年。此时此刻,中国又面临着完全不同的内外形势。国际方面,西方经济体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国内方面,货币政策转变,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则进一步加快——这些对银行业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经营结构调整都提出了全新要求,中国银行业新的五年征程正在脚下。(记者 戴磊)
政策性金融给力“十一五”
作为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一道,“十一五”期间在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整体格局中走过了不平凡的路程,为我国经济建设、宏观调控、农业发展和促进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可或缺的民生金融力量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国家开发银行业绩最给力的一年。截至去年12月末,该行资产总额已经突破5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35725亿元,外汇贷款余额1413亿美元;累计本息回收率99.77%,连续44个季度保持高位运行;不良贷款率0.68%,连续23个季度控制在1%以内;实现净利润353亿元,同比增长16%。
五年来,国开行发挥中长期投融资的优势和作用,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助力国家宏观调控,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服务科学发展到促进社会和谐,从主动开拓民生基层业务,到全球投棋布子、实现国际合作业务大发展,逐渐形成并全面推进“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金融布局中不可替代的力量。
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我国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弥补制度缺失和市场失灵,打通融资瓶颈,支持民生、富民领域发展,既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也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用该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元的话说,“我们不能只看到基层金融业务单笔额度小、工作量大、条件艰苦的一面,更要看到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怀着关注民生的真挚感情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将工作成果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权利和利益,转化为支持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年来,国开行实现业务稳健快速发展,经营业绩和自身实力大幅提升。资产总额增长1.7倍,突破5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保持同业领先水平。
发力贸易融资
作为以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为己任的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认真贯彻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外贸、稳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十一五”期间,该行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提出了向国际经济合作银行转型的战略目标,着力转变经营理念、发展模式、业务重点和经营管理机制,实现了从过去单一官方出口信用机构,向新型国际经济合作银行的战略转型。经营效益取得历史性突破,通过业务创新、提高效益,走出一条自我积累、自我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在发展模式上,积极开拓创新业务品种范围,把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业务与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各项业务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的格局。在业务重点上,由传统支持出口向同时支持进口转变,着重发展境外投资贷款、境外承包工程贷款等“走出去”业务和一揽子合作,加快落实国家对外援助承诺,从业务上全面转向促进中外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在经营管理机制上,按照现代银行制度的要求,深化内部改革,加快体制机制转变,健全内控和风险管理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业务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积极运用多种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中国产品和企业走向世界,开展各类境外投资项目和成套设备出口,同时通过技术装备和资源类产品的进口贷款,不断促进中国与各国的国际经济合作,使进出口银行贸易融资取得突破进展。
目前,中国进出口银行已成为我国外经贸支持体系的重要力量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贷支农一马当先
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十一五”期间,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建设,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发挥好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
五年来,农发行贷款投放大幅增长,到2010年末,贷款余额达16709.9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8839.2亿元,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6.3%。在粮食连年丰收、粮棉市场复杂的情况下,每年支持收购的粮食占商品量的60%以上、棉花占总产量的50%以上,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粮棉市场稳定、保护农民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年以来,随着业务范围的逐步拓宽,农发行切实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截至2010年年末,农发行涉农水利建设贷款余额1037.41亿元,支持项目1362个,涉及灌区配套和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流湖泊综合治理、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农村水能开发利用等多个方面。
几年来,在农发行的信贷支持下,全国共增加或改善了灌溉面积5925万亩,除险加固病险水库2416座,增加蓄水12.9亿立方米,帮助解决了4925万农民饮水安全问题。同时,通过水利建设,共治理沙漠石化面积2042平方公里,改善水体污染10174平方公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记者 程瑞华)
保险业服务民生能力全面提升
于保险业而言,“十一五”显然是栉风沐雨的五年:骇浪惊涛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猝不及防的重大自然灾害来袭……保险业面临的形势最为复杂、经受考验最多。然而也正是这五年,保险业的发展变化前所未有、综合实力提升最快、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行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也大幅提高。正是这五年,我国现代保险监管体系初步确立,科学监管、依法监管和有效监管全面推进。
回顾这五年,保险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全球保险业总体陷入低迷、业务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我国保险业正确判断、有效应对,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保费收入年均增长24.2%。在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保险业既坚持业务的稳健经营,防止了业务大起大落,又实现了经营效益和投资收益的稳定增长,五年来保险机构共实现投资收益7201.2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超过6%。不仅如此,保险业的发展理念不断更新,“就保险论保险”的传统思维定势被打破,“想全局、干本行,干好本行、服务全局”成为全行业的自觉行动,行业发展的视野更宽、空间更大,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大国。
如今,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保险市场已基本建立,我国保险公司数量由“十一五”初期的93家增加到146家,保费收入由4931亿元增加到1.47万亿元,总资产由1.5万亿元增加到5万亿元,呈现出原保险、再保险、保险中介、保险资产管理相互协调,中外资保险公司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与此同时,一批资本充足、内控比较严密、服务和效益好的现代保险企业快速成长。在“十一五”初期3家保险公司资产过千亿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7家保险公司资产超过千亿、2家超过五千亿、1家超过万亿,保险公司在金融市场和国际保险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就在保险业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过去的五年间保险业情系发展、关注民生,为保障民生、切实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五年中,我国农业保险实现了多形式、多渠道的探索推广,财政、税收各项政策支持使得农业保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出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不断增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不断加强、社会认同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监管能力不断提升、监管政策不断完善的良好局面。目前,我国主要粮油棉作物的承保面积覆盖面已达到33%,对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不仅如此,在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保险业努力开拓新途径,涌现出“湛江模式”等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做法。据统计,五年间保险业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累计达1.26万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95倍,保险业共为人民群众未来医疗和养老积累了准备金3.4万亿元。
在过去的五年中,保险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推进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抓了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难事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解决和实现。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将保险从行业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保险法》的全面修订,不仅完善了保险经营的基本行为规范和保险监管的主体框架,更为保险业科学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法律环境。交强险制度的推动实施,开启了我国法定保险的先河,确立了运用保险手段保护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利益的保障机制。面对利差损、车贷险等历史遗留风险,保险业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化解了历史包袱。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多次拓宽,境外投资、基础设施、股权和不动产投资相继放开,投资范围基本接近成熟保险市场水平。
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新兴金融行业,人才是决定一个保险行业整体未来发展质量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保险业整体起步晚、人才储备不足的情况下,一支专业齐备、朝气蓬勃、勤奋敬业的人才队伍也在这五年中迅速成长。艰苦创业的丰富实践培养锻炼了一批人才,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一批人才。据统计,全行业高管人员由“十一五”初期的1.45万人发展到2.94万人,营销员由156万人发展到330万人,精算、核保核赔、投资等专业技术人员日益成长,这支队伍是保险事业最宝贵的财富,为行业更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经过五年的努力,保险业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保险监管者也在消化吸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在监管框架、法律法规、制度规则等方面基本建立了既符合我国实际又与国际标准趋同的监管体系。当前,我国已初步构建了偿付能力、公司治理和市场行为三支柱监管框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开展的金融稳定评估中,对我国保险监管的完备性和有效性给予了积极评价。与此同时,我国保险监管者积极推动国际保险监管合作,举办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第13届年会,发起建立亚洲保险监管合作机制,当选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执委和审计委员会成员,我国保险监管已经从对国际监管规则的简单模仿和被动接受,逐步成为规则制定的重要参与者。(记者 张兰)
银行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
截至2010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95.3万亿元,我国281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8%。“十一五”时期,银行业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日渐改善,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银行服务亮点多多。
近几年,在银监会的大力倡导下,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的“六项机制”建设稳步推进,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小企业融资业务模式不断创新,逐步建立了适应小企业特点的信贷评审与管理系统,如“三品”、“三表”、“信贷工厂”等。不仅如此,“十一五”期间,我国银行业在完善金融服务、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展现了很多亮点。“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经济转型中的金融业使命将更为突出。面对这样一场攻坚战,银行业如何履行自身所担负的使命,支持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小企业服务繁花盛开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95.3万亿元,我国281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8%。“十一五”时期,银行业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日渐改善,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银行服务亮点多多。
银监会在2005年就提出:把解决小企业融资问题作为长期战略性的任务,将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定位于“商业可持续”原则下,逐步形成以“六项机制”为基础,以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为抓手,以产品开发为重点,以“两个不低于”为目标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即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坚守风险底线的前提下,确保小企业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在银监会持之以恒的引导和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在调整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加入到服务小企业的队伍中。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到去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7.27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4.01%。去年全年小企业贷款新增18394亿元,较前年同期多增4771亿元,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0.37个百分点。同时,小企业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继续保持“双降”。全国小企业去年12月末的不良贷款余额为2367亿元,比年初减少51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3.3%,比年初下降两个百分点。新增小企业贷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传统优势行业,在优化经济结构、增加就业人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乡镇实施金融服务全覆盖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银监会在认真履行银行业监管职责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紧密结合当前我国“三农”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着力从制约农村金融服务的关键环节入手,加强政策调研和制度建设,督促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商业原则加大涉农信贷投
入,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建设,引领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为促进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9年6月末,全国有2945个乡镇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其中有70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服务,占金融机构空白乡镇总数的24%,这些乡镇的农民难以方便地享受基础金融服务。为解决这一问题,2009年10月,银监会在贵州省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探索解决农村普惠制金融服务难题的有效途径,力争到2012年末总体解决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金融服务问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取得重大进展,贫困偏远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截至2010年底,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从2009年6月末的2945个减少到2312个,有10个省份和5个计划单列市率先实现乡镇金融机构全覆盖;原有708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缺失问题总体解决,全国31个省份和5个计划单列市均已提前实现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优化信贷结构力促经济结构调整
银行业一直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参与者和支持者。几年来,银监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推动银行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信贷结构调整重在“优化”二字。主要是优化信贷业务的行业结构,积极支持符合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及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业务,严控“两高一剩”和落后产能行业项目的授信,真正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优化信贷业务的资本配置,完善内部评级体系,大力发展低资本消耗、高经济增加值的信贷项目;优化信贷业务发展目标,抑制规模扩张冲动,更多地关注信贷业务的质量和效益;优化信贷业务的产品结构,满足实体经济的多元化需求。在“十一五”期间,银行业监管部门采用多种审慎监管工具,大力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科学制定信贷投放计划和进度,适当缩减规模和业绩指标考核权重,从内在机制上遏制盲目扩张。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攻坚时期,有效支持国家宏观战略,既是银行业面临的战略任务和历史使命,也是银行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机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银行业有望在更高平台上实现与国民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记者 韩雪萌)
突破与嬗变:资本市场跨越式发展
正当“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年初以来舆论的焦点时,来自我国资本市场的一连串消息同样令人振奋:相关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月底,我国沪深股市总市值已经达到26.13万亿元,市值排名由2005年的全球第13位跃升至第2位,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达到了2094家;我国期货市场在2010年全年成交达31.33亿手、成交金额309万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8.7倍和22倍,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已连续两年居世界第一。
回望刚刚走过的峥嵘五年,我国的资本市场按照“国九条”的决策部署,不断加深对市场发展普遍规律和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认识,坚持不懈地强化市场基础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改革创新,有力地有效应对各种艰难险阻的严峻考验,不断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型国家建设、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维护经济金融安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全球重要资本市场之一。
中国证券期货监管部门的一位高层人士在评价“十一五”资本市场取得的巨大成就时连续提到六个“全力”:证券期货监管部门全力解决影响市场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集中力量推进并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完善了市场功能,释放了活力,为实现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全力规范和引导市场主体行为,集中开展为期三年的“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督促完成整改率达到98%以上;全力完善资本市场法规制度体系,对发行上市、交易结算、并购重组等市场运行领域以及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参与主体的法规制度进行了整体性重构;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手段,成功抵御了期货市场大面积连续跌停的极端行情冲击;全力完善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积极发展壮大主板、中小板市场,稳步有序推进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试点,平稳推出了创业板市场,初步建立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框架;全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五年来一大批优质公司挂牌上市,通过资本市场获得快速发展,特别是支撑国民经济的骨干企业和金融机构相继上市,大幅度提升了资本市场作为经济晴雨表的作用。
毋庸置疑,过去的五年间,在发展与改革中不断前行的我国资本市场,实现了重大发展突破和转折性变化:一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二是在提升市场整体运行质量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三是在深化发展资本市场共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2010年,证券期货监管部门以及市场参与各方坚决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牢牢把握市场发展大局,抓住机遇、克服困难,稳步推进改革创新,同时加强基础建设、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强化监管效能,使市场总体平稳健康运行、功能得到较好发挥,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回首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国资本市场可谓“亮点”频现,突出表现在:
——发挥资本市场功能,积极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按照国务院部署,通过限制产能过剩行业企业融资、支持农业银行等大型企业发行上市、妥善安排上市商业银行再融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鼓励创新企业上市,2010年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效率大幅提升。相关数据显示,全年531家公司在A股市场融资10275.2亿元,其中首发347家融资达4883亿元。在积极推动并购重组工作中,全年实施重大资产重组47项、交易金额1338亿元,市场化并购重组进一步活跃。
——科学研判形势,抓住时机推进资本市场自身的改革创新。创新是市场的动力之源。2010年资本市场的创新举措主要体现在,一是科学研判市场运行形势,抓住一季度比较有利的时间窗口,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规则发布、宣传培训、启动上市等大量工作后,成功推出股指期货。二是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思路,稳妥启动了融资融券业务试点。三是全面总结第一阶段改革经验,推出了第二阶段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措施。通过完善询价过程中报价和配售约束机制、提高单个机构获配股份数量、扩大询价范围、增强定价信息透明度、完善回拨和中止发行机制等措施,各参与主体进一步归位尽责,市场约束明显增强,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得到了广泛认同。
——期货市场各项功能得到有效深化和进一步发挥。为加强对市场运行的监管,2010年先后出台了10个加强交易所自律管理工作指引,对品种上市、监查、规则修改等环节进行全面规范;为落实国家稳定物价总水平要求,坚决遏制商品期货市场过度投机行为,并强化市场监测监控、妥善处置部分期货品种价格剧烈波动风险。在深化商品期货功能方面,积极推广期货产品服务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模式,推动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指导生产经营、贸易定价和管理风险;开展已上市品种功能评估,完善产品合约和业务规则;启动铜、铝期货保税交割业务试点;引导期货公司更多地发展产业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
——监管重点突出,防范和打击内幕交易活动初见成效。防范和打击内幕交易是2010年监管的重点。为此,有关部门首先加强了源头防范;加强异常交易监控、稽查与并购重组审核的相互衔接;推进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将二级市场交易及股价异动作为核查重点,及时处置股价异动,着力防范内幕交易行为。其次是构建综合防控体系,对内幕交易打击防控工作作出统一部署,形成打击内幕交易合力。
——资本市场的法制建设和透明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2010年,为加强法制建设,证券期货监管部门在推动修订《证券投资基金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以及推动制定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犯罪认定标准的同时,还与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证券期货犯罪案件移送、集中管辖等程序性规定;为加大违法违规案件的打击力度,启动派出机构行使行政处罚权试点,推动人民法院选派业务骨干担任处罚委委员;为严厉查处多点布局合谋操纵、基金经理“老鼠仓”、股指期货交易违规等重点和新型案件,首次适用刑法“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规定,将涉嫌“老鼠仓”的基金经理移送公安机关。
可以预见,经过五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初步具备了在更高层面加快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和条件,为“十二五”期间再上新台阶做好了准备。(记者 齐闻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