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业务获突破性进展 人民币国际化再提速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暨有关监测”分析指出,无论在人民币跨境业务试点扩容、回流渠道拓宽还是扩大双边货币合作方面,2010年跨境人民币业务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人民币跨境业务的步伐愈发稳健、有力。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暨有关监测”分析指出,无论在人民币跨境业务试点扩容、回流渠道拓宽还是扩大双边货币合作方面,2010年跨境人民币业务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中国进出口银行资深国家风险分析师赵昌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元地位下降的可能性正越发明显,无论在贸易、非贸易产能还是投资方面,人民币进一步走向国际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跨境业务获突破性进展
回顾2010年跨境人民币业务暨有关监测分析工作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就以下5点作出总结:第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结算量显著上升。试点地区扩大到全国20个省份,参与试点的出口企业由最初的365家增加到2010年底的6.7万多家,2010年银行共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5063亿元。第二,资本项目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取得明显进展。2010年各试点地区共办理人民币跨境投资个案试点427亿元,共批准跨境融资人民币结算试点项目16个、金额814亿元,其中已放贷13个、金额275亿元。第三,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逐步拓宽。截至2010年12月底,5家境外机构获批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核定额度292亿元。第四,双边货币合作进一步扩大,向纵深化、多元化、务实化发展。2010年我国先后与冰岛、新加坡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2009年底以来已累计与8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和货币管理当局签署了总额为8035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第五,有关监测分析工作取得新进展。
对于备受关注的人民币回流渠道的建立,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所阎晓娜博士曾向本报记者坦言,只有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建立回流机制,才是人民币走向国际的先决条件之一。有了“回流”做保障,海外企业才会愿意持有更多的人民币。
目前,已有5家境外机构获批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人民币回流渠道得以进一步拓宽。对此,赵昌会表示,不论进口抑或出口,企业对外贸易往来的支撑面得以进一步拓宽。由此也将带动旅游等非贸易产能的人民币跨境业务。“至于货币合作,它体现了人民币在适应并参与全球化运行方面,已取得积极进展。”赵昌会补充说。
国际化步伐还会更强劲
对于中国而言,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全球化当中的地位已是当务之急。赵昌会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伴随国际形势的诸多变化,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正“突飞猛进”,美元地位趋于“不稳”。对于中国而言,借扩大大宗商品的交易规模之机,可进一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甚至朝着“国际储备货币”的方向迈进。
前景可期,但处于起步阶段的人民币跨境业务仍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据海外媒体报道,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日前表示,截至1月底该行总共经手了1500亿元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汇丰经济学家预期,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贸易流动在3~5年内将至少有一半以人民币结算,但目前这一比例尚不足3%。
就此,央行的分析指出,跨境人民币业务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各类市场主体还需逐步了解、掌握和适应。赵昌会认为,建立与海外相适应的“金融渠道”就是基本功之一。他指出,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与海外相关机构的接轨力度还不够,准备并不充分。“制度、法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础还不够完善。”
同时,中国银行业也在继续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稳步扩大人民币在跨境投融资中的作用、有序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不断深化双边货币合作和本币结算等四个方面作出新的部署。
“当然,实现真正的国际化,人民币还有一条漫漫长路要走。”上述受访专家如是指出,“但人民币越发强劲的国际化步伐已毫无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