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大举压境 中国需多管道化解
中国1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猛增25%,扣除当月外商直接投资与外贸顺差后净差近4000亿元,凸显热钱流入压力之大,考验当局调控手腕。除了货币当局进一步对冲流动性外,下一阶段,外汇管理部门也需密切监控跨境资本流动,防范和化解“热钱”流动的冲击。
中国1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猛增25%,扣除当月外商直接投资与外贸顺差后净差近4000亿元,凸显热钱流入压力之大,考验当局调控手腕。因看好中国增长前景、人民币升值预期及人民币国际化前景,在新兴市场国家出现资金逆流发达市场之际,人民币似乎初步具备避险功能,有喜有忧。
央行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5016.47亿元,环比增长近25%。这一数字大幅超出市场预期,此前,多家机构预计1月外汇占款在4000亿—4500亿元之间。这一数据也远高于当月外商直接投资与外贸顺差之和。1月外商直接投资额为100.3亿美元,贸易顺差为64.5亿美元,这两个渠道合计流入的外汇净增量约1087.68亿元人民币,与外汇占款差额近4000亿元。
外汇占款居于高位,与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看好有关,也与1月人民币持续升值有关。在中国经济增长强劲、人民币升值加速的背景下,国内企业、个人将留存海外资产调入境内,也是外汇占款强劲增长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是人民币国际化前景使得人民币未来走势更为市场所看好;此外,从1月全球资金动向来看,新兴市场国家资金流向出现分化,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资金有流入中国的迹象,显示人民币初步具备避险功能。
“人民币升值”和“外汇流入”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尽管人民币升值会带来不少负面效应,但是与此同时,升值也能缓解由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致的输入型通胀,并且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因此,国内对升值的容忍度可能将提高。升值预期增大外汇流入压力,过多外汇流入又成为了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动力。而为缓解升值压力,央行被迫在市场上购汇,投放大量基础货币。央行虽然进行了大规模对冲操作,但市场流动性仍非常充裕,引发通胀预期。
尽管不能简单将外汇占款高增长理解为热钱大量流入。因根据外汇局口径,资本流入还包括境内企业海外IPO资金调回境内并结汇、金融机构调回海外资产及境外投资收益等。但1月外汇占款也表明,未来尽管外贸顺差可能持续减少,但并不意味着资本流入减缓,中国面临压力仍不小。
目前来看,不论是资本项目还是经常项目,是真实资本还是以真实名义进入的资本,都在加速。尤其去年四季度新增外汇占款超过12530亿元,超过全年新增量的40%。外汇占款量的激增,会带来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加,给货币当局的流动性调控带来挑战。
今年3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为6870亿元,加上国际资本持续流入,3月央行流动性回笼压力巨大。在不大幅上调发行利率条件下,市场对央票的需求有限,周三3年期央票并未如市场预期发行,因此业内人士预计,3月存款准备金率或将再度上调。外汇占款是当前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首要决定因素,预计2月外汇占款仍将维持在一定规模,如此巨量的外汇占款,使得央行面临较大的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压力,央行不得不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对冲。
除了货币当局进一步对冲流动性外,下一阶段,外汇管理部门也需密切监控跨境资本流动,防范和化解“热钱”流动的冲击。
此外,央行还应采取更多疏导措施来应对大规模热钱流入,包括继续推进国际化进程,加快对外投资步伐。中国政府应进一步致力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管制在某些领域有所放松(例如允许境外人民币资金通过投资于中国内地金融产品或在内地使用而回流),这可能会降低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成本。
中国应进一步放宽资本项目管制和对外开放,大幅放宽对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限制,积极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并购,做大做强,积极鼓励个人境外直投(如温州和上海正在申请的试点)。“藏汇于民”喊了很多年,因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行动迟缓,因此未来在鼓励企业收汇留存境外外,还应大力发展和放开国内外汇市场,推出更多外汇金融产品,增加民众持有外汇意愿,避免外汇储备过度积累和外汇占款被动投放。此外还需适当减低人民币升值过度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