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或拖低“十二五”经济潜在增速
19日在“中国经济五十人论坛”2011年年会上,一些专家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潜在增速将适度回落,经济运行可能进入次高速增长阶段。央行副行长易纲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国际收支将趋向基本平衡,这不是压制出口规模的问题,而是要更积极地扩大进口。
19日在“中国经济五十人论坛”2011年年会上,一些专家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潜在增速将适度回落,经济运行可能进入次高速增长阶段。
警惕未富先老
分析人士认为,经济潜在增长率回落,可以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角度解释。从前者看,为促进贸易收支基本平衡,净出口带来的增长贡献可能趋减。从后者看,长期以来支撑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正逐步减少,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在未来将较明显。
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认为,“未富先老”可能成为“十二五”期间最重要挑战。当前我国已经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到2015年新增劳动力供给将降低为零。“日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出现人口抚养比上升现象,韩国可能要等到2015年,即与中国一起达到人口抚养比拐点。对中国而言,"人口红利"窗口的关闭时间太早了点。”蔡昉认为。
分析人士指出,富余劳动力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优势,在新增劳动力供给可能迅速回落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全要素生产率的迅速提高,我国可能面临短期的“比较优势真空”,影响经济增长潜力。
高盛香港投行部董事总经理哈继铭认为,中国在“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增速常态将明显下一个台阶,不可能再继续长期保持10%左右。其原因是资源约束以及劳动力不像过去那么充裕,如果劳动力市场价格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将明显下降。
经济学家张曙光认为,我国目前可能已经出现潜在增长率下降到9%以下,实际经济运行可能高于这个速度。“2011年我国GDP增速可能在9.5%以上,必须意识到经济环境的变化,应对这一局面的最好方法仍是改革。”
净出口拉动或降低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促进贸易收支基本平衡。分析人士认为,规划建议将进口和出口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未来顺差新增规模可能降低,这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短期也可能降低净出口的经济需求拉动。
央行副行长易纲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国际收支将趋向基本平衡,这不是压制出口规模的问题,而是要更积极地扩大进口。
“潜在增长率在"十二五"后段时期可能下降,主要原因可能是外部需求的增长率放缓。我国经济也将从本世纪前十年的高速或者超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主任贺力平认为。
G20集团研究中心秘书长龙永图认为,不能将减少出口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直接目的。在全球化发展越来越深入和关税减少得差不多的情况下,应当将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分开,并给予两种需求同等的国民待遇。
理顺内需结构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杨伟民表示,“十二五”期间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一些成效,可能涉及到一些重要问题的讨论和调整。其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是如何从扩大供给推动发展转向扩大社会需求推动发展。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以及国际化等经济长期增长动力并未改变,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内需仍可能保持相当强劲增长,投资消费、收入分配、产业以及区域经济等需求结构仍需进一步理顺。
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十二五”规划提出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同时以更大决心全面推进改革,这两方面都非常正确。但投资计划可能需要一定调整,“十二五”期间我国铁路投资规模可能达到3.5万亿元,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势头也相当猛,这可能会影响“十二五”时期的宏观经济稳定。
面对可能出现的经济下滑挑战,蔡昉认为,首先要是经济发展更加侧重于内需,这是与我国目前的生产结构和资源禀赋相适应的,避免出现“比较优势真空”的状态。第二是要实现产业的转移,如果国内部分地区出现了劳动力成本提高的情况,其他地区可能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劳动力低廉,即国内版本的“雁阵”模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