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信托农业产业链“阳谋”
志在打造“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的中粮集团,2009年获得一张“全功能”的金融牌照——中粮信托。辛伟:银监会对中粮信托发展农业金融业务非常支持,批准中粮信托主导发起成立“中粮农业产业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管理中粮农业产业基金。
志在打造“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的中粮集团,2009年获得一张“全功能”的金融牌照——中粮信托。信托遭遇全产业链,将有怎样的“化学反应”?
中粮信托总经理辛伟对此的回答是,信托以其灵活的制度优势可以服务于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实现产融结合。近年来,央企纷纷收购信托公司,全行业60多家信托公司中,实业类央企控股的占四分之一左右。
背靠一个巨型产业集团的信托公司,如何实现产融结合,值得期待,为此本报在2011年春节后专访了辛伟。
辛伟称,中粮信托树立了“依托中粮集团行业优势,发挥信托制度优势,把中粮信托建设成有产业特色的金融股权投资管理平台、农业金融服务平台和财富管理平台”的企业愿景。
在创新农业金融业务模式方面,中粮信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例如:在上游的农产品种植环节,中粮信托在黑龙江试验的农业金融模式,在不触及土地产权改革的情况下,破解了农民贷款的抵押担保难题;在中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中粮信托正在寻找能与中粮集团形成产业协同效应的企业的股权投资机会;在下游的粮油食品流通环节,中粮信托已经开发出为经销商融资的供应链信托产品等等。
目前,中粮信托已获批主导发起成立“中粮农业产业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管理中粮集团主导发起的首只农业产业基金——中粮农业产业基金。该基金初期规模为15-20亿人民币,预计在5年内基金总规模将达到60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农业产业基金。
1。战略定位:三大功能平台
《21世纪》:中粮集团收购信托公司的目的是什么?对中粮信托的战略定位是怎样的?
辛伟:中粮集团进入信托行业,是为了通过金融手段的丰富,推动主业的发展,或者说实现“产融结合”。集团对我们的战略定位是:做金融股权的投资管理平台、农业金融的实践平台、社会化的财富管理平台。
对内的功能是农业金融的服务和实践平台,对外的功能是社会化的财富管理。中粮信托作为金融企业,首先要为委托人负责,为受益人的利益最大化服务;也要基于中粮集团农业食品的产业背景,服务于全产业链的战略目标。对我们来讲,在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的前提下与集团内部全产业链的合作,也给中粮信托提供了一个农业金融业务的实践和探索的平台,有利于树立中粮信托的行业特色和竞争优势。
《21世纪》:2009年7月27日成立以来,你们的业务发展比较稳健。具体来说,主要做了哪些工作?业务定位如何?
辛伟:作为一家全新的信托公司,成立一年多以来我们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的工作,包括三方面的内部能力建设和两方面的外部能力培养。
内部能力建设包括风险控制体系和流程的构建、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以及团队的建立和培养。对外的业务能力拓展,一是主动资产管理能力的培养,二是销售渠道的建设。五个能力建设的同时,我们对自己的业务做出了定位,就是平台业务做规模、农业金融做特色、股权投资做利润。
一年来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风险控制体系具备了从事前到事中、事后的控制能力,发行了100多个信托产品,初步打造了一支年轻、和谐、积极向上、综合素质高、有创业精神的业务团队。
《21世纪》:请详细解释下你们的风控流程是怎样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对业务的全面介入的?
辛伟:我们的风控体系包括前、中、后台的相互制衡,合规风控部门和内审部门介入信托业务开展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辅之以IT系统的保障,以及和外部专业机构常态化的合作。
围绕整个风控流程,我们设计了信托业务手册和业务运营的一套流程性的信息系统。整个流程中大概有350个风险点,其中有66个风险点是比较常态的风险点,我们通过IT系统配合业务操作来控制风险点,在信托业务操作体系内部也要做到业务岗位和信托资产管理岗位的双重流程监控监督等等。流程的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两个方面。
《21世纪》:在团队建设方面呢?
辛伟:中粮集团本身是一个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倡导“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企业集团。我们也认为对一个金融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最重要的,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范业务风险的发生。
中粮信托成立以来,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具有金融企业特点和中粮特色的企业文化,建立一个员工成长和事业成长的发展平台;同时我们也致力于建设一个相对合理的、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吸引优秀的人才。除了从中粮集团系统调入有经验的员工充实到中后台部门,我们也从市场上招聘了大量的员工,薪酬向前台部门、向一线倾斜。团队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新公司成立后的3-5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
2。渠道与资产管理并重
《21世纪》:中粮信托将渠道建设和资产管理能力建设并重,这是比较少见的,目前很多信托公司主要还是依赖银行渠道销售产品。
辛伟:自成立以来,我们就非常注意从各方面向行业中的领先公司,如中信信托、华润信托、北京国际信托、中海信托、华宝信托等进行学习,发现在渠道建设等方面各家公司的思路是有所区别的。根据中粮信托的自身状况,我们经过战略分析,决定渠道建设和资产管理能力建设并重。
信托公司和银行合作,通过银行的渠道代销产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一个优势互补的状态。因为就目前的监管环境来说,信托是资金投向范围最为宽泛、运作方式最灵活的金融机构,而银行体系掌握着绝大部分的企业和个人客户群体,两者的业务合作有助于为民众增加理财的渠道,有益于社会。
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信托公司也要建立自身的客户群体,对于我们来说,在渠道能力的建设上既要加强和银行的合作,同时也要建立自己的专属渠道,两个方面是并行不悖的。
《21世纪》:你们专属渠道是如何建设的?
辛伟:主要是实现三个阶段的发展,从单纯的渠道管理逐渐向客户直销和财富管理中心建设进行过渡。目前我们在建立营销团队,拓展销售渠道。另外,中粮金融有中英人寿保险、龙江银行、中怡保险经纪等,中粮信托与关联单位能够进行一定的渠道整合和客户共享。我们同时也在考虑和市场上的第三方理财机构进行合作。第三方理财机构除了此次刚在美国上市的诺亚财富,还有大量的中小公司。
3。农业特色资产管理能力
《21世纪》:资产管理能力是信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请问你们培养此能力的思路如何?
辛伟:我认为,资产管理能力的建设,要基于对信托制度优势和自身能力两个方面的认知。
从自身能力来看,一个信托公司的人员是有限的,从证券、房地产再到黄金、艺术品,样样都精通是不太现实的,因而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中粮集团正在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我们发挥股东优势,可以比较好、比较快地建立在农业食品领域的专业化资产管理能力,这也是重点所在。
同时,我们也借助信托平台的制度优势,从市场上寻求有专业化资产管理能力的团队来和我们合作。通过两个方面的探索和尝试,点面结合,我们希望形成既有深度也有广度的全方位的资产管理能力。
我认为,信托制度在财产管理方面的优势、在实务操作上的多元化以及特有的委托代理制度功能等等,使信托具有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信托公司能够通过这种能力为企业或者产业提供附加价值,在我们经济社会变化的现阶段,信托制度可以在城市和农村的产业空间之间,在所有权和使用权之间,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发挥兼容和转换作用,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财富的分享。这是信托公司在商业模式方面的最大优势,也是我们长期能力建设的方向。
《21世纪》:在房地产和证券领域呢?
辛伟:房地产是传统的信托业务领域。由于政策调控,我们目前主要是关注地产信托业务中的保障房业务,规避政策调控产生的风险同时,拓展新的业务模式和领域,例如老年地产、工业地产等。
另外,中粮集团是国资委批准的16家主业中包含房地产的央企,因此中粮信托也可依托中粮地产板块在房地产信托方面的投资能力,如与地产合作进行真实的股权投资。
在证券投资方面,我们关注从直投、重组并购、二级市场等全链条的业务机会,我们会逐渐培养自己专业化的资产管理队伍,但目前主要是跟外部的投资能力合作,自己去建一个证券投资能力非常强的队伍,成本很高,跟外部合作边际收益会更高。
《21世纪》:你们的优势是不是主要表现为,中粮集团有很多项目,可以直接给中粮信托来做?
辛伟:不是简单地从中粮体系里往外拿项目,而是通过中粮这个体系来寻找和发现投资的机会。比如,中粮集团在农业领域的投资一定是符合战略导向的控制性投资,但市场上存在大量与中粮的产业链契合的财务性投资机会,这样的项目可能不适合集团来操作,更适合农业产业基金或信托公司来做。
另外,依托中粮的全产业链,我们能够发现很多与产业链相关行业或企业的业务机会,例如我们开发的土地流转信托和供应链信托就是根据全产业链的要求创新的信托业务模式,拓宽了信托的业务领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21世纪》: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中粮农业产业基金的情况?
辛伟:银监会对中粮信托发展农业金融业务非常支持,批准中粮信托主导发起成立“中粮农业产业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管理中粮农业产业基金。
该基金是由中粮集团主导发起的首只农业产业基金,初期规模为15亿-20亿元,主要投资农业及食品行业,旨在系统性提高农业食品行业整体安全性与科技含量、帮助解决农业产业化资金不足的问题、创新农业产业投资平台。预计在5年内基金总规模将达到60亿元,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农业产业基金。
4。全产业链实践
《21世纪》:中粮信托在农业金融领域发展的规划是怎么样的?
辛伟:主要有两个层面:第一,我们将充分发挥信托制度和信托工具性金融的作用,寻求在全产业链中的业务机会,通过供应链金融信托、融资租赁、土地流转信托等多种手段对农业产业以及上下游企业形成支持,实现从单纯的融资到促进销售、控制供应链、降低负债率、平滑现金流等等多种功能,打造多元化的农业金融信托业务模式。
第二,探索和发现农业食品领域新的生产力,如新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等,通过股权信托、房地产信托以及和农业产业基金结合等方式进行投资和整合,形成在农业领域卓越的投资能力;一方面协助中粮集团调整产业布局,另一方面为提高我国农业食品行业整体安全性与科技含量作出贡献。
《21世纪》:目前,在农业产业链的上游,农产品的种植还是比较分散的,而银行又要抵押担保,导致农民贷款难。信托的应用范围号称与人类的想象力相媲美,能否解决这一问题?
辛伟:是这样,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农民实际拥有的主要财产是农村集体土地,但根据目前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够提供抵押。我们与龙江银行合作,在与合作社的贷款中设计了土地流转信托、鱼场承包权信托的模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主要的思路是,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可以流转的,但是不支持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引进信托制度可以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受益权,而信托受益权,按照我们的法律分析,具备抵押功能。目前我们已经操作了第一期。
《21世纪》:请具体介绍一下你们的土地流转信托。
辛伟:设计的信托模式为:由玉米种植合作社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给信托公司,成立土地承包经营权自益信托;将鱼塘承包经营权委托给信托公司,成立鱼塘承包经营权自益信托;信托公司履行管理职责,将土地和鱼塘出租,所得收入作为信托收入分配给受益人,并约定将以上信托的收益权全部作为玉米种植合作社在肇东支行1000万农业贷款的质押担保,若玉米种植合作社违约,肇东支行有权处置信托收益权,所得资金用以偿还贷款。
另外,为确保信托模式的有效性,在实际操作中,完备了设立信托所需要的各种法律文件和手续,包括但不限于合作社成员大会决议、发包人同意设立信托的文件、在土地流转部门办理信托设立、信托财产登记等。
这个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信托实务上突破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鱼塘承包权作为信托财产设立财产权信托;二是将信托收益权质押给龙江银行用于银行贷款的担保。利用信托财产隔离的制度优势,解决了农业金融中缺乏贷款抵押的问题。
合作社种植的玉米是接受中粮集团成员企业的订单生产的,交粮时,中粮企业协助龙江银行将合作社贷款本息从粮食收购款中代扣,确保了银行信贷资金的封闭运行,有助于信托公司和银行控制风险。同时,中粮信托辅助了中粮集团成员企业控制上游供应链,保障加工企业的低成本优质原料供应,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和商品价格的风险管理。
《21世纪》:听说你们在供应链融资领域也已经推出了产品,请详细介绍一下。
辛伟:我们合作的对象是中国食品旗下的中粮食品营销公司及其下游的经销商。根据经销商与中粮食品营销公司的贸易背景,设计出了自偿性贸易融资方案。
根据融资方案,中粮食品营销公司向中粮信托推荐与自己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VIP经销商,即合作两年以上主要销售中粮食品营销公司的产品的经销商。中粮信托评审后对符合条件的经销商发放贷款,期限为6个月,正好跨越中秋和春节两个销售旺季,资金直接汇至中粮食品营销公司账户,经销商使用中粮信托资金向中粮食品营销公司采购小包装油。
为保证资金安全,中粮信托与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签定保证合同,为中粮食品营销公司经销商专项信托资金提供担保。这里引进担保公司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该产品的风险,然后通过银行渠道募集资金。中粮食品营销公司对未交付产品有监管义务,按月为中粮信托提供经销商当月订货数据,便于贷后监控和管理,并在经销商违约的情况下承诺对其停止供货。
这个产品是我们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初步探索,从长远来看,对中粮集团这样的实业企业,供应链的融资能够加快存货、应收账款的流转速度而改善现金流,优化供应链的“生态环境”,从而有效的支持实体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