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差异化战略决定能走多远
单就外部环境而言,“后危机时代”的确为我国银行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良机。至此,工行在欧洲的德国、卢森堡、英国、俄罗斯、法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9个国家拥有了营业机构,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服务网络。
单就外部环境而言,“后危机时代”的确为我国银行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良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银行业国际化这股不可逆转的潮流中,选择何种路径“走出去”,中资银行尚须谨慎定夺。
记者李岚个人客户中超过60%为当地外国居民;客户资产中有80%来自国际客户这是记者最近从中国银行瑞士子银行了解到的情况。现在,这一迥异于从前的客户结构,正在令这家银行迅速成为日内瓦私人银行业务领域一个外来竞争对手。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设于伦敦的中国银行英国子行,过去,这家银行的房屋按揭贷款以华人为主,现在申请人中有相当的比例变成了外国人,而英国当地一些银行以及像BMW这样的知名企业也出现在该行公司客户的名单中。
对于众多中资银行的海外军团来说,走出“华人圈”,真正融入所在国的社会经济和主流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他们梦寐以求却难以达到的目标。然而,最近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这种状况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两年中发生了显著变化。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借助后危机时代的机遇,中资银行正在加速推进国际化经营,而外资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则成就了中资银行海外军团对国际市场的实质性拓展。
变局,始于危机冲击下国际金融机构的重新洗牌。受困于巨额“有毒”资产,外资银行不得不经历一轮“去杠杆化”和资本整合过程,其直接结果,就是大幅收缩信贷和资本市场战线。外资银行的“撤退”,恰为中资银行拓展国际市场腾出了空间。
数据显示,2009年,跨国银行的亚洲业务大幅缩减,市场占有率从2008年的近50%降至不到40%。与此同时,大批在困境中挣扎的银行面临重组。
危机不仅让海外物业租售价格下跌、劳动力市场充裕、法律与投资中介业务费用下降,大大降低了中资银行新设海外银行机构的各项成本;而且,危机还令全球银行业市值缩水超过5万亿美元,大量银行股票不得不在账面价值以下进行交易,所有这些都使得中资银行在并购和参股交易中的议价能力大为提高。一个典型的例子莫过于2009年6月,工商银行与加拿大东亚银行达成协议,工行收购东亚银行70%股权,以此为其进一步拓展北美地区业务和网络奠定了基础。
与外资银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资银行凭借良好的流动性优势和资本优势,得以开辟更多的市场渠道,并获得丰富的业务资源。由于少数受危机影响严重的国外银行不得不向外转让信贷资产,导致国外客户开始向中资银行寻求金融服务。一批大型优质企业向当地中资银行申请贷款;一些本地个人客户也出于资金安全考虑,开始将存款向中资银行转移,这无疑为中资银行挖掘国外本土优质客户提供了契机。
以交通银行为例,由于抓住了危机中韩资银行大幅收缩业务的机遇,该行首尔分行迅速开展与现代、三星、韩国石油等韩国本土龙头企业集团的业务合作;纽约分行则不失时机地与当地一大批全球500强企业客户建立了业务关系。由此,两家海外分行的资产规模、市场份额以及业务本地化程度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正是在此轮逆势发展之后,包括交行在内的众多中资银行境外支机构,已经逐步从境外联络的“窗口”转型成为全行业务的国际延伸平台和重要的利润贡献者。至2010年9月底,工行境外机构实现净利润4.59亿美元,同比增长43.9%。中行分布在3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家境外机构亦均实现盈利;建行各海外经营性机构业务转型也初见成效,资产负债和收入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
上述背景下,可以看到中资银行国际化进程明显提速。2011年的1月17日,工行在欧洲连开5家分行,从而使其在欧洲9个国家拥有了营业机构。而1个多月前刚刚在德国和比利时设立了4家分行的中行则表示,正在寻求并购海外银行。该行董事长肖钢预计,还会有更多中资银行通过并购、内部经营增长和与外资银行合作拓展海外业务。
单就外部环境而言,后危机时代的确为我国银行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良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银行业国际化这股不可逆转的潮流中,究竟选择何种路径“走出去”,中资银行尚须谨慎定夺。
从“出海”的路径看,目前中资银行基本上以自主申设为主,包括设立代表处、分行、子行等。这种方式的准入门槛较高,业务范围也有诸多限制,扩张速度较慢;相较而言,跨国并购则要求资金量大,虽可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但也有较大的整合风险。
纵观全球大型银行的国际化之路,均与其清晰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密不可分。不同的定位意味着不同的导向,决定着不同的发展方向与前景,不同的定位也影响着不同的目标市场选择。就中资银行而言,究竟采用哪种路径更为适宜,则取决于每个银行自身的战略目标、资本实力和管理能力。
实事求是地讲,与老牌跨国银行相比,目前中资银行除了市值和成长性等指标领先以外,在盈利能力、运营效率、风险管控、服务质量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显著差距。因而“走出去”的步伐需要特别谨慎,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禀赋条件,与核心竞争力相匹配。
更应当清醒地看到,并非所有的中资银行都适合“走出去”,切忌抱着“抄底”的心态一哄而起。具备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能力,有较强的资本实力和盈利能力,拥有全球性的客户基础,以及对外部市场和监管环境较为熟悉的国际化人才,都是确保“出海”之后不被“风浪”卷走的基本条件。
“在时间的乱山碎石中流过,两岸的景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溪流将流向沃野还是沙漠”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的这句话,对于正在加速融入世界的中国银行业而言,成功的关键将在于:探寻属于自己的国际化之路,而决胜于差异化的策略选择。
记者戴磊两年前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了欧洲,而2009年底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更使欧洲经济雪上加霜。不过,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中资金融机构却把极大的热情注入欧洲。
当地时间1月17日上午,中国工商银行在卢森堡宣布,该行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荷兰阿姆斯特丹、意大利米兰和西班牙马德里5家分行将从即日起正式对外营业。同时,工行还宣布将其在卢森堡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卢森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欧洲)有限公司,下设5家分行。
至此,工行在欧洲的德国、卢森堡、英国、俄罗斯、法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9个国家拥有了营业机构,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服务网络。而在2010年,中行德国、比利时分行相继开业,这家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商业银行的欧洲布局已经趋近完成。此前,建行在欧洲拥有了法兰克福分行,去年刚刚完成股改上市的农行正在积极申设伦敦子银行这几家市值在全球名列前茅的中资银行都将目光瞄准了欧洲。以往,中资银行也会在纽约、伦敦、东京等金融中心布点,但其“走出去”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因为这里聚集了大量“走出去”的中资企业。
从传统意义上看,欧洲地区金融业发展成熟,银行竞争相对激烈;眼下,欧洲还远未从经济困境的泥潭中走出即使境况不佳,今日的欧洲依然得到了中国企业界和银行业的高度重视。
17日当天,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在卢森堡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传达了工行对欧洲市场的信心。他表示,工行历来十分重视欧洲市场的战略意义和长期增长潜力。“尽管近期欧洲经济与欧元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欧洲仍然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体之一。此次工行同时在欧洲设立5家分行,充分体现了对欧洲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他透露,工行今后还会进一步扩展在欧洲的营业机构。
当前,中欧经贸关系正处于全面合作的新时期,已从昔日的单一商品贸易发展到今天的全方位、跨领域、多元化合作,到欧洲投资的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多,这些企业和国内银行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另外,中欧之间的人员交往也不断增加,中国已成为欧洲最主要的移民和海外留学生来源地之一,与中国相关的各种金融服务需求潜力巨大。
频繁且多样的中欧交往对于中资银行而言意味着丰富的商机。而在监管部门看来,除了满足国内客户的海外金融需求外,中欧金融合作还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
在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对西班牙进行正式访问期间,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对外介绍了中欧金融合作的情况。他表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中欧双方金融资本直接进入对方市场投资、参股,促使市场融合度不断提高。
他认为,下一步,中欧金融机构可在以下方面加强合作:一是继续为双方贸易和投资提供融资安排;二是根据新的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框架,努力寻求在业务重组、优化盈利结构、增强资本实力和改善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的合作;三是积极尝试金融工具的研发与创新,开发符合中欧市场需求的金融避险工具;四是在对“三农”、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区域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产业转移方面的投融资方面开拓合作空间。
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度强调了要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则首次提出要逐步发展我国的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从内部动力到外部环境,都对中资银行“走出去”提出了新的要求。
尽管中资银行正在积极进军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但在一段时间内,亚、非、拉等地区还会是其“走出去”的主战场。工行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其实是一个基于中资企业贸易、投资全球化的渐进过程。因为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地区分布看,新兴市场是对外投资的主要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