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发展欲借“平安文化”收复失地
随着平安高管的进驻,理查德团队将不断向深发展植入平安追求市场高占有率的文化。据悉,理查德已经在深发展内部提出“最佳中国银行”战略,并且已经制定出一个路线图,首要目标就是构建市场份额,增长规模。
收复失去的市场份额,正成为当下深发展(000001.SZ)面临的紧迫问题。
“过去一年半,我们资本金受到很大限制,不能满足监管要求,只能基于资本金放贷,这就限制了我们贷款的增长速度,贷款增长受到限制,存款也很难发展,很明显我们就是在失去市场份额。同时我们在新产品和机构拓展方面都受到限制,这些都是我们提高市场份额的障碍。”在一份内部资料上,深发展行长理查德如是表述。
随着平安高管的进驻,理查德团队将不断向深发展植入平安追求市场高占有率的文化。
利润和市场份额并重
“其他银行在过去两三年里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有所增长,但是速度没有同业快,这说明在过去两三年里,我们丢失了市场份额。”
理查德的担心不无道理。今年第三季度,北京银行以6897.59亿元的资产规模超过深发展的6750.64亿元,深发展的资产规模仅位于A股16家上市银行中的第14位,仅高于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而2009年年底时,深发展资产规模还在第13位。
据深发展广州分行的一位客户经理透露,以存款规模为例,深发展广州分行今年存款已超500亿元,以其广州分行1000多人来计,人均完成任务5千万元左右。而平安银行广州分行今年存款超130亿元,但员工只有100多人,人均完成存款任务1亿元左右,是深发展的2倍。
“新桥时期的深发展重视利润,我们的利润在广州同行里排名靠前。但现在新老板来了后,开始强调要注重规模。”深发展广州分行的人士说。
强调市场份额和规模并不意味着不重视利润。“市场份额增长,盈利性提高,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查德在内部资料上如是表述。
据悉,理查德已经在深发展内部提出“最佳中国银行”战略,并且已经制定出一个路线图,首要目标就是构建市场份额,增长规模。这个路线图将是深发展未来5到10年发展的发向和实现目标的关键点。
在理查德看来,眼下要做大市场份额,最现实的做法是,在深发展的优势领域比如贸易融资、现金管理、中小企业业务、零售银行信贷业务等实现增长。
记者了解到,深发展在贸易融资领域已经提出“3*3战略”,即是贸易融资规模增长3倍,同时创造3项难以逾越的壁垒,确保深发展未来在同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在零售业务中,理查德提出要发展负债和理财业务,创造新的优势,比如通过信用卡、贷款业务把客户吸引到银行,为他们做日常的票据、现金管理、结算账户和代发工资等业务。
平安文化潜移默化
据悉,除了今年5月份理查德、陈伟及平安推荐的6名董事进驻深发展之外,最近平安的第二批高层也将进驻深发展参与业务管理。记者从平安银行相关人士处获悉,平安银行总行常务副行长冯杰最近已离职,据传他很有可能将任深发展总行副行长。
保持高增长是平安集团的一贯作风。今年平安旗下的寿险、产险都提前几个月完成了任务。平安收购深发展后,理查德管理团队如何植入平安追求市场高占有率的文化值得关注。
“平安非常注重市场份额,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考核指标,如果完不成市场份额任务,有可能会影响个人全年的奖金。”一位平安银行广州分行的人士说。
据平安银行中层管理人员介绍,平安集团业绩考核有“三比”比自己(跟自己历史业绩比)、比任务(比完成任务情况)、比市场(比市场占有率),并提出年均业绩增长要达到30%。
而熟悉理查德管理方式的平安银行人士认为:“理查德可能把平安的激励机制带入深发展。理查德要做大市场份额,主要是做大存款和贷款的规模,具体来说,就是把任务分解到个人。平安银行的做法是把业务从总行分解到分行,分行再分解到支行,支行再分解到客户经理,就是落实到人头,业绩增长最少要达到30%以上。而深发展以前任务只是分解到支行,以后可能会分解到客户经理这个层面。”
“新桥进驻深发展5年,它要把利润做大才能卖好价钱。”一位从深发展跳槽平安银行的人士如此评价老东家的风格,“以前深发展的激励机制不到位、管理层不稳定限制了深发展的发展。”
不过,据记者了解,到目前为止,平安银行的激励机制尚未在深发展真正落地。12月8日,深发展广州某支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客户经理有各自的任务,但支行还没有很明确地把任务量落实到我们这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