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业遭遇严格调控
11月22日,银监会驰令,严防信贷资金炒作农产品;当日起至26日,国家发改委五天内连发九个通知,接连打出调控物价组合拳。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11月全国期货市场共成交期货合约逾4.24亿手,成交金额为44.2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54%和224.71%,环比分别增长48.38%和48.30%。
摁住期货市场,以防止通胀放大,这是否本末倒置?
《新世纪》周刊记者 范军利
这是一个非常时刻。中央政府全部委总动员,进入一场紧急的反通货膨胀之战。而期货市场受到有史以来最高级别的重视,它正在成为继房市之后,政府稳定物价的首要靶向。
“现在的确是期货市场成立以来,遭遇管控较为严格的一次。”南华期货公司总经理罗旭峰说。
“此次调控出台的背景,与十几年前惊人相似。”东证期货总经理党剑说。
商品期货市场被政策调控,短期内显然可以收到控制价格、抑制投机的效果,然而值得反省的是,这种政策干预是否本末倒置?会不会妨碍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本质是由于货币泛滥导致的通胀及期货市场价格暴涨,会不会因为金融市场受到严格管控而更多涌向实体经济?
反通胀之战
十年来,期货市场第一次被国务院会议及文件频频提及。
11月1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四条政策措施以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其中,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抑制过度投机行为并取缔非法交易成为稳定物价的四条主要措施之一。
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稳定物价。在这一被视为稳定消费价格“国16条”文件中,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再次被重点提出。
“在突发性事件当中,期货市场被提到国务院文件这个级别的高度,自期货市场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东证期货总经理党剑认为,此举显示,政府强力介入,平抑物价的决心,“不惜一切代价”。
11月22日,银监会驰令,严防信贷资金炒作农产品;当日起至26日,国家发改委五天内连发九个通知,接连打出调控物价组合拳。此外,发改委还发出一份大宗商品期价下跌通报,意在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发改委表示,必要时将采取限价措施。
“当央行顶不住的时候,就提高存款准备金;这次,发改委连发九个文,也顶不住了。”一位期货业高管表示,通胀如虎,期货市场因为是个价格信号的窗口,就被归为物价上涨的元凶,祭至调控火枪眼。
国务院文件表示,今年7月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作为农产品定价中心的期货市场,今年7月以后经历了一轮“历史罕见”的大涨。农产品期货涨价幅度均在30%之上,而棉花等品种价格基本已经翻番。
“至10月8日以后的这轮涨幅,本身是超出市场人士意外的。尤其10月底之后,我们觉得更不正常。”党剑说。
据国家发改委监测,今年10月,58种蔬菜价格上涨,冬储大白菜同比涨2倍,食用油价格同比上涨5个百分点左右。另据商务部监测,1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主要蔬菜批发价格同比上涨了62.4%。一个极端的例子,长春市的大白菜价格同比上涨208%。
此背景下,稳定消费价格成为中央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国家多个部门纷纷启动措施,着手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
摁住期货市场,以防止通胀放大,这是否本末倒置?
《新世纪》周刊记者 范军利
期货市场组合拳
11月15日,证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期货市场风险防范和监管工作的通知》,就遏制过度投机、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工作提出九项具体要求,并派出巡视组到交易所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交易所方面,一线监管力度明显加强。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幅度最大的10月,各期货交易所针对会员和客户进行电话提示207次,发送市场监查关注函153份、警示函37份;对6件对敲交易进行了处罚;对5件涉嫌违法违规行为提交中国证监会稽查局立案调查。
11月26日,各期货交易所开始将各个期货品种的交易保证金提高到10%以上,通过降低期货交易的杠杆率,抑制过度交易。同时郑州交易所、大连交易所均将涨跌停板幅度扩大至6%。
11月29日,各交易所开始暂停执行延续数年的手续费优惠(即所有品种期货合约当日开平仓交易手续费单边收取的规定),由单边收取统一改为双边收取,以遏制短线频繁交易。
期货分析师郝蕾认为,三大交易所大幅调高保证金比例,扩大涨跌停板幅度,并取消了日内平仓手续费减半的优惠,这些措施提高了投机者的成本,削弱了投机者的短线动力。
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显示,11月全国期货市场共成交期货合约逾4.24亿手,环比增长近五成。但11月末持仓量比上月末下降逾三成,量增仓减明显。
业内分析,近期密集出台的物价调控政策是造成持仓量大幅下降的主因。
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11月全国期货市场共成交期货合约逾4.24亿手,成交金额为44.2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54%和224.71%,环比分别增长48.38%和48.30%。1至11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期货合约29.19亿手,累计成交金额为280.4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05%和147.32%。
统计同时显示,11月末全国期货市场总持仓量约707.38万手,较上月末下降31.18%。
业内分析认为,今年下半年以来,物价不断上涨,10月CPI上升至4.4%,创25个月新高,引发国家连续出台政策“组合拳”来调控物价。在政策密集出台下,农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势头在11月中下旬得到有效遏制,期货现货价格联袂快速回落,期货市场资金大幅平仓离场保持观望,期货市场因而出现交易量增加、持仓量大幅下降的局面。
摁住期货市场,以防止通胀放大,这是否本末倒置?
《新世纪》周刊记者 范军利
调控手段争议
“此次调控的背景与十几年前惊人相似,但手法更为市场化一些。”党剑告诉本刊记者,1994年、1995年,期货市场起步初期,正逢一轮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高峰,当时曾暂停了部分品种交易,关闭了部分交易所等。
“这次提高保证金率,减免手续费优惠等,都比关品种、关交易所要好。至少行政管控力度大为减弱。”党剑认为,一直以来,衍生品市场就是实体经济多余货币流动性的蓄水池。希望此次调控也能停留在市场体系之内,不可因稳定物价而犯下极端性错误。
“监管层的良苦用心需要时间理解。”一位期货公司老总表示,提高保证金等措施使得期货公司业务量下降,此次政府应对货币性流动性泛滥引发的通胀,及时出台调控物价的种种政策,可以理解。不过,针对资本市场的调控手段,或可更为市场化。
该人士表示,期货公司均不希望受到过多的行政干预。从市场角度看,流动性越大的市场越健康,越活跃则越有利于市场生态的完整性。但从监管层角度,过热的市场可能会滋生过多投机,给游资炒作大宗商品创造条件。
“国家近期的调控政策,有利于打击农产品价格的炒作行为(主要是小品种),但不能改变农产品供需、成本等基本面的矛盾。”中邮证券农业食品研究员邵明慧表示,尽管国家物价调控对农业板块短期走势形成压抑,但随着12月旺季的来临,农产品价格后续仍会上涨。
“期货市场只是反映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我们并不能得出因为期货市场的炒作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结论。”北京工商大学教授胡俞越认为,为积极响应“国务院十六条”,期货交易所提高保证金等手段,可短期试行一段时间,但不能作为制度稳定下来。
他认为,期货市场需要有较充分的流动性,才可以准确地反映价格走势。如果期货市场受到太多的干预,其价格会被扭曲。国家应该引导流动性去向,让其投资到实体经济等领域,这才是解决流动性泛滥之道。
一个细微的事实是,早在此轮调控风暴出台的10月底,商品价格已经有自身的纠正迹象。“在多数商品价格上涨时,仍有部分商品,如螺纹钢,期货涨幅已落后于现货,棉花、白糖也出现国内涨幅不如国外的状况。”
“应对这种输入性通胀,可能还需要更高的行政、市场融通手段。”北京一位期货公司高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