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发展自新桥入主以来三年未见分红
3月20日, 微笑着、充满绅士风度的深发展董事长纽曼率领其特别顾问王骥、行长周立等一班高管在深圳发布其2007年业绩报告,这是新桥入主深发展以来拿出的第三份年报成绩单。
按照这份成绩单披露的结果,深发展净利润在2006年13.03亿元基础上增长103%(调整后为88%),达26.5亿元。面对这份“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的成绩单,深发展对全体股东的分红方案依然是不转增不分红。
高收益不分红
“创下20年来净利润最高点”的深发展利润亦主要受益于央行6次加息的宏观政策,这是银行业在花样年华里保持业绩增长的阳光普照。深发展平均生息资产增长30%且净息差从2006年的2.94%升至2007年的3.10%,同期利息净收入增长26.06亿元,增幅37%。同时,理财产品销售增加、信用卡业务佣金收入以及国际业务收入的提高使得深发展在中间业务上获得51%的增长性收益。
然而长期持有深发展的股东们却依然没有分享在每股收益高达1.27元的华美成绩单背后的喜悦,因为深发展对于股东们的回报是不分红不转增。从2003年以来,这家上市公司就没有给它的股东们分过一分钱的现金分红。
面对业绩持续增长却一直不给股东分红回报的质疑,纽曼称,分红尤其是现金分红是一个“我们在将来可以考虑的问题,但是现在我能告诉你的,就是我们在目前还没有决定要这么做”。纽曼还称随着深发展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深发展会考虑不同财务结构配置的分红问题。
纽曼似乎忘记提及股东责任,在业绩发布会上他还重点谈到了有关深发展的各种责任:包括社会责任、客户责任、员工责任。纽曼称深发展非常关注自身对社会当中其他各个部分的职责和责任。对自己的客户有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同时,对整个经济的健康增长和发展也有着支持的责任。
制度性缺失
深发展内部人士称,从长远来看,分红会摊薄净资产收益率,而在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尚未达标的情况下,不分红对银行长远发展有好处。2007年末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均为5.8%。2007年的盈利增长以及年末认股权证的行权带来了核心资本的增加,使得深发展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了监管部门4%以上的要求。现在,深发展已经获准发行70亿次级债,次级债发行获得的次级资本到位后,深发展可以使得其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监管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深发展的各项指标看起来很美,每股净资产5.67元,净资产收益率则达到20.37%。而在其高达1.27元的每股收益下,深发展的市盈率只有24.53,而市净率也仅为5倍。在这样的指标下,深发展目前股价充满了上涨的想象空间。在其去年股价逼近50元高位时,竟然有机构发布估值报告称深发展股价要涨到100元,这使得很多原来在10元价位抛售了深发展的一些机构又重新在40多元价位将深发展买回来。
事实上,深发展董事会担心现金分红方案会影响每股净资产的先例在其调整后的股改方案中就体现得非常明显。当时,因为发行认股权证涉及到再融资,而深发展为了补足连续3年不分红的缺陷,采用了一个送红股的创造性方法。当时深发展如果进行现金分红,会因为减少每股净资产而影响到资本充足率这个对银行来说非常关键的核心指标。因此深发展在这个问题上不是用现金分红而是对全体股东采用送红股的方式来满足了发行认股权证的前提条件。
不影响现行指标的完美是深发展持续不分红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尽管每股赢利很高,但分红比例不高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是一些民营上市公司,就连一些中字头的国企,譬如不久前公布年报的中国船舶、中国石油等,其整体分红比例不足25%。因此,上市公司的分红投资回报不及银行存款活期利息的情况普遍存在。
一位证券专家指出,西方国家资本市场有强制分红制度,一些上市公司能拿出当年利润的50%—80%分红是普遍的现象,而在现阶段的A股市场,由于没有强制分红,分红多少完全是几个利益当局的大股东说了算,不排除很多上市公司刻意做高利润从而来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目的的可能性。由于没有现金分红压力,财报作假、利润作假的行为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