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约束下商业银行如何实施战略转型

王桤伦 |2010-11-28 23:26914

在内外部因素共同影响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缺口在扩大,资本补充能力受到很多限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监管新标准在有效约束银行放贷,防范风险的同时,也压缩了资本补充渠道、增加了市场融资成本,对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和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内外部因素共同影响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缺口在扩大,资本补充能力受到很多限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银行业要充分认识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创新经营理念,重塑核心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王桤伦

  资本约束下的中国商业银行发展困境

  2009年以来,在监管政策调整、信贷规模快速扩张、业务结构失衡等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缺口加大,资本补充能力受到很大限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

  1.监管政策调整强化了银行资本约束。从国际来看,本次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暴露了金融业风险管理的脆弱性以及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失效。有鉴于此,欧美政府和国际金融监管组织正在推动全面金融监管改革,相关措施将为全球金融监管树立新的标尺。

  如,美国通过了《2010年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要求强化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加强对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限制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防止“大而不倒”事件再次发生。欧盟各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也在积极推进监管改革,包括成立负责宏观和微观监督的专门机构;强化对对冲基金和金融市场投机行为的监管等。

  自2009年初以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按照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兼顾、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并重、资本数量和质量同步提高的改革方向,对现行资本监管制度进行改革,并推动建立流动性监管国际标准。今年9月,通过了加强银行体系资本要求的改革方案,即“巴塞尔协议Ⅲ”。“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有三个方面:强化资本监管、引入杠杆比率、建立流动性监管标准。这些金融监管措施和基本规则将成为未来十年全球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从国内来看,自去年以来,监管当局借鉴国际上资本监管改革的成果,调整和完善国内银行资本监管制度(包括数量标准、质量标准、时间表、监管手段等),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化银行资本约束、提升资本监管有效性的政策法规。

  一是实施新资本协议。银监会修订并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等七个新资本协议实施配套监管文件,基本建立了新资本协议实施政策框架,定量影响测算、预评估等准备工作也已全面启动。

  二是推行逆周期监管理念。去年末,银监会提出了相机抉择的逆周期资本缓冲监管要求,要求商业银行在8%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基础上,增加逆周期资本缓冲。具体就是,中小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应达到10%,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1.5%。

  三是实施附属资本补充新规。银监会发布了次级债管理新规,要求银行优先补充核心资本,强调股东的持续注资责任和在补充核心资本方面的首要责任;要求商业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从计入附属资本的长期次级债务中全额扣减本行持有其他银行的长期次级债券额度。

  这些监管新标准在有效约束银行放贷,防范风险的同时,也压缩了资本补充渠道、增加了市场融资成本,对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和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2.信贷高速增长导致银行资本消耗过快。2009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央行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创近17万亿的天量增长。在业务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各商业银行一方面通过超常规增长速度加速自身发展,争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采用“以量补价”方式追求盈利水平持续提升,这些内在发展需要加剧了资本过快消耗的现象。

  据测算,2009年全国银行业消耗经济资本高达8400亿元,而该年创造的净利润总额才6684亿元,商业银行普遍出现资本金“告急”的现象,过去几年里银行上市募集的资金几乎消耗殆尽。

  2010年,受工、农、中、建等国有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先后发布融资计划,以及农业银行、光大银行的IPO计划影响,银行业股价估值水平跌落到历史低点,并相应地对于银行融资时点、价格、规模等决策产生反作用。

  综观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情况,我国商业银行不但现在存在巨大的资本缺口,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要面临较大的资本压力。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还不能为企业提供足够的融资支持,银行体系仍然是国内融资的主渠道。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还处于消费结构升级,重工业化、城市化的起步阶段,按照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预计仍将保持在7%-8%的区间。

  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判断,经济增长要实现7%-8%的速度,至少需要金融机构贷款和银行业资本保持16%-18%的增长。同时,中央已经提出并在认真落实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要求,将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非常深远、非常重大和非常深刻的影响。这些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对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和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3.业务结构失衡加剧了银行资本难题。众所周知,资产规模与资本净额的配比关系并不是固定的量,而是与资本结构密切相关。由于各类资产业务的风险权重不同,其消耗资本比例也有差异。其中,批发性企业贷款对资本的需求最高,其风险权重基本上为100%;消费信贷对资本需求比较低,其风险权重只有50%;政府债券对资本没有需求,其风险权重为零。

  总体来看,国内商业银行仍然处于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阶段,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和低资本耗用的业务架构还在探索建立的过程中,整体表现出业务发展不够均衡、结构不尽合理,基本依赖于传统的存贷利差业务模式。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发展依托于公司金融业务的做大作强,倚靠大户倾向较重,一些行业和区域的资产集中度非常高;与此同时,零售银行业务和中间业务占比较低,投资银行、现金管理、年金托管、汽车金融等新兴业务和资本占用较少的业务基本处于试点推广状态。

  应该说,这种高资本消耗、高风险积累的业务结构从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满足监管资本硬约束带来负面影响:

  一是加大了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的分母(风险资产)。各家银行的加权风险资产权重和风险资产的占比较高,导致在同样的资本规模下,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总额更大,需要更多的资本才能满足资本监管的要求;

  二是不利于扩大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的分子(资本)。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不强,ROA和ROE偏低,导致自我积累资本的“造血”功能受到影响,也对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和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以2009年为例,尽管商业银行全年贷款规模出现高速增长,但由于银行仍主要依靠存贷款利差获取营业收入,因此在受国家政策影响利差明显收窄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利润增长速度出现明显下降。

  商业银行战略转型与创新的发展方向

  资本约束与发展困境的严峻形势,对我国商业银行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我国银行业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创新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重塑核心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1.从过度关注利润向管理市值转变。在我国,对商业银行的长期经营目标,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宣传上,以及对银行经营者的业绩考核上都很不充分。而国内商业银行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充分,又往往表现为只关注眼前的短期利润,只注重一时的、没有扣除未来风险的盈利。

  国际上通常把净收入作为银行的短期目标,把市值的稳定增长作为银行的长期目标。这里所说的市值是指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未来现金流量的净折现值,通俗讲就是银行是不是一年比一年更值钱。近二十多年来发生在西方商业银行的几大进步,如风险计量的精细化、资本配置的复杂化、管理体系的扁平化,其背后都是为了追求银行市值最大化。

  在新的经营环境下,商业银行能否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能否成为一个被各种利益相关者认可的好银行呢?答案也在于是否能够实现银行市值的持续稳定增长。稳定增长的市值目标的实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银行自身而言,必须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业务结构有效调整,加强与市场良性互动,增强利润可预期性,改进经营效率和资产质量,实现基业常青和走向可持续发展。

  2.从过度依赖利差收入向多元化盈利模式转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传统信贷业务的利润贡献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中间业务已成为国际银行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从支付结算到融资担保,从货币市场到资本市场,从个人财富管理到企业金融服务方案,不仅极大丰富着银行业的收入来源,而且明显降低了银行业的经营风险。

  从国内银行业务的发展来看,在利率市场化与竞争加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利率管制下所形成的银行高息差时代可能一去不复返,微利时代将成为国内银行面临的最大现实。从长期来看,2.5%左右的低息差可能将会成为常态,商业银行过渡依赖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势必受到巨大冲击,盈利压力将日益增大。

  国内银行迫切需要摈弃以往的单一规模推动型增长方式,摆脱低层次、同质化竞争的“红海”,开辟差异化竞争的“蓝海”,加快业务、客户、产品行业和区域结构调整,建立多元化盈利模式。

  3.从过度依赖传统业务向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并重转变。从各国的经验和我国的经济社会现实看,人均GDP从4000美元到10000美元期间,银行传统业务仍保持稳步快速增长,传统产业升级、国有资产重组、城镇化推进、低碳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起、农业产业化等,都需要银行大力支持。在大中型企业存贷款业务对银行利润贡献有所下降的同时,小企业贷款、个人贷款业务对利润总额贡献将逐步提高。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结构调整、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等也将为银行发展新兴业务,开辟新的利润增长区创造条件。比如,以人民币跨境结算、贸易融资和海外直接投资为重点的新兴海外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中小企业信贷和结算服务,资金资本交易业务等等。

  在企业脱媒趋势下,银行在债券承销、财务顾问、银团贷款、资产管理等领域的业务机会将日益增多,资金运用和流动性管理渠道将逐渐增加。信贷资产证券化将成为流动性管理、中间业务收入和资本管理的有效渠道。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高收入阶层崛起,居民消费和投资意识与国际接轨,推动信用卡消费、个人信贷、出国金融、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等金融业务进入高速增长通道。

  4.从过度依赖国内市场向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并重转变。这几年,随着国内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外资银行国民待遇的全面落实,中国银行业本土市场已经全面进入国际化竞争时代,商业银行不仅要面对国内同业的激烈竞争,更意味着要在一个完全国际化的环境中,在同一起跑线上与正在加速本土化的外资银行进行全方位竞争。

  截至2009年底,共有46个国家和地区的194家银行在华设立229家代表处,13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银行在华设立33家外商独资银行(下设分行199家)、2家合资银行(下设分行6家,附属机构1家)、2家外商独资财务公司。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业境外机构布局取得积极进展,5家大型商业银行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共设有86家一级境外营业性机构;收购(或)参股5家境外机构,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境外设立分行、代表处或开展境外收购。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着眼于未来的国际化竞争,服务于崛起中的中国经济,逐步确立科学的国际化发展定位与目标。这种发展定位与目标,不仅包括引进战略投资者在股东构成和公司治理上的国际化,以及资本补充上的国际化,而且应包括依托境外分支机构网络开展跨国经营,实现机构、市场和业务的国际化,逐步实现银行管理的国际化、业务产品的国际化、客户来源的国际化和人员组成的国际化等。

  (作者单位:中信银行博士后工作站。本文节选自作者研究报告,原题《资本约束下的商业银行战略转型与创新》)

  作者:王桤伦

1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商业银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申请及验收规定》

2024-11-14 12:07
34166

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商业银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申请及验收规定》

2024-11-06 14:30
47094

研究允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向有条件的企业发放贷款收购存量土地 央行提供必要再贷款支持

2024-10-21 14:51
55034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商业银行不得强制搭售理财、基金、贵金属等金融产品

2024-09-19 13:40
144568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商业银行不得强制搭售理财、基金、贵金属等金融产品

2024-09-19 13:40
144875

德国工会敦促政府停止进一步出售德国商业银行股份

2024-09-13 13:04
115876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