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信用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美国金融危机最终演变成一场信用危机,在指责信用评级公司弄虚作假的同时,人们也对评级的威力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据悉,目前主要有四家评级公司,分别为中诚信、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美国金融危机最终演变成一场信用危机,在指责信用评级公司弄虚作假的同时,人们也对评级的威力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日前,在“2010信用管理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目前中国的信用管理状况不容乐观,国内只有15%的公司实行了信用管理,而每年因失信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占到GDP的6%到10%。为此,国内应尽快建立起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大力发展信用评级行业,帮助企业管理金融风险。
失信加大经济运行成本一直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中小企业部总经理宁瑞洁看来,中小企业除了金融规模比较小而导致的资金运用能力薄弱外,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较低也是银行无法放心放款的重要原因。“我们所接触的企业大约有一半,企业财务报表没有经过审计,或是企业有多套报表,并且企业的整个财务机制也不够规范。”
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专职会长陈祖基也表示,尽管中小企业一直是经济中的重要力量,但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对其信用管理方面还很薄弱。原因之一是缺乏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损失可补偿机制。银行信用管理产生的损失由银行承担本无可厚非,但全部由银行来承担可能导致银行被动地应对损失。这是当前中小企业贷款难和银行贷出难并存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应该针对中小企业建立一个由政府牵头的风险基金,基金的来源是政府的扶持基金和社会多方面履行社会责任的捐助,损失承担应该通过约定比例的方式实行,形成政府牵头,多方承担的可循环机制,把信用风险管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事实上,中国企业的信用管理不健全已给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中华征信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允宜表示,大陆每年的签约份数大概是40亿份,标的金额约140万亿元,而其平均合同履行率只有50%,包括拖欠货款、贷款和税款,违约,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披露虚假信息,质量欺诈,商标侵权、专利技术侵权,价格欺诈等加起来的损失就有将近2000亿元。目前中国企业平均坏账率为发达国家的10倍至20倍,因为失信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占到我国GDP的6%到10%。
白允宜表示,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境只有企业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无论是建立征信、授信或者是应收账款的制度,都可以覆盖每一个交易及经营环节,让所有员工参与信用管理。我相信作为GDP排名世界第二的经济体,中国有很多国内市场的机会,而要利用好这些机会,必须拥有一个信用体系。”
积极培育信用评级市场有专家表示,要想企业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首先要为其营造良好的外部信用管理生态,在这方面,一个高水平的信用评级行业不可或缺。信用评级行业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在帮助企业进行信用管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诞生于1987年,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业务量和业务品种不断增加,但与国际标准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中国评级机构的数据积累和评级技术还不完善,而相对滞后的行业制度建设也未能对评级行业形成有效的外部约束,损害了评级行业的公允性。
据介绍,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最初是随着企业债券的发行而产生的,没有明确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根据债券的发行主体,由不同的政府部门如人民银行、发改委、证监会、保监会等实行分业监管。多头监管带来监管标准不统一、监管行为差别化的问题,阻碍了信用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国内还缺乏大量的信用评级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适应实际需要。
为此,业内人士表示,为完善信用市场,国内首先要大力推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建设。信用评级是为债务市场服务的,没有了债务市场,信用评级便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其次是培育信用评级市场。一方面,应扩大监管机构对信用评级结果的使用范围,促进评级市场需求的增加。比如,可以要求企业在贷款之前须经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评级,这样既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又有利于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另一方面,应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封锁,鼓励金融机构等部门采用信用评级机构的报告。
据悉,目前主要有四家评级公司,分别为中诚信、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