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三年内中国贸易顺差的GDP将低于3%

2010-11-05 10:51 353

第六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于2010年11月4日-11月7日在中国北京展览馆举行。凤凰网进行全程直播。下面是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知名经济学家李稻葵的演讲实录。

李稻葵: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媒体界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霍主任给我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分享我个人对中国经济、中国金融改革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我注意到今天会场的气氛非常热烈,上海刚刚成功举办了世博会,北京搞金博会,金博会的氛围在金融领域一点不亚于世博会。我看到很多来自媒体和金融的代表,非常热烈,向侯主任表示祝贺。每位发言人都没有把话讲完,说明会议开得非常成功。借此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中国金融的新格局。

谈到中国金融新格局必须回顾一下这场金融危机,细节的事我们没必要谈。这场金融危机很可能三百年后,我们回顾今天历史的时候,后人会突然发现,金融危机的重要性甚至超过90年代初前苏联东欧体制垮台对世界格局带来的影响,这场金融危机带来了崭新的世界格局。从现在开始我们会逐步感觉到新格局的演变以及带来的冲击力。

具体来说是什么样的变化呢?世界经济的半途如何变化呢?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他们的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国际事务话语权会逐步上升。很多在世界上颇有影响力的发达经济体在很多方面,在经济增长率,国际制度的国际治理,国际体制改革方面的影响力,包括国际货币的影响力会逐步下降。这恐怕是这场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个新格局。

具体说来两件大事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一件事是非常短缺的,即今天很多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制订者不约而同的采用了同样的措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这么一个政策一点都不奇怪,这么一个政策完全符合政策制订者本国的经济利益。这场金融危机就是爆发于世界最发达的经济体,对他们而言短期内的首要任务就是使资产价格进一步恢复,短期内就是让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恢复。

在这个大背景下增加货币发行,用来购买金融资产,用这种方式间接帮助他们的金融机构,帮助他们的企业是再合理不过的。但非常遗憾的是,由于这些国家没有采取他们经常跟我们所讲的合理的经济政策,即在本国的金融机构中,他们并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所以今天这些定量宽松的货币,在这些发达经济体中打滑,使不上劲。因为这些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背上了沉重的资产负担,刚刚李一衡博士讲得非常清楚。这么沉重的财务负担之下,金融机构获得非常充分的现金也不会直接把资金投资于中小企业,给当地老百姓买房子。

债台高筑的金融机构的首要任务是短期内提高资产质量,提高资产质量最好办法就是买成熟的资本市场发行的产品。这件事在日本已反复被证实了,过去日本20年的历史就是一句话,僵尸银行有了现金不会直接投资,导致今天量化宽松不会对美国经济本身带来短期、直接、根本性的影响。相反,这部分资金会很快流向其他的金融市场,导致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反过来间接的对这些国家货币的出口商,通过货币的贬值带来一点帮助。

第二超越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仍然是蓬勃向上。刚刚我们看到了世界银行,看到了IMF的官方统计数字,我想这个预测完全符合大家的理念,跟我们的感觉完全一致。在这么一个新兴市场国家蓬勃发展的格局下,已经过上富裕生活的发达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变化。他们总关注的恐怕并不是这个世界如何能够继续发展,最关注的是自己生存的环境是否会被恶化。尤其是气侯变化。是否会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沉重的打击。

过去五百年西方的文明引领了全球的文明,西方文明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得天独厚的气侯条件。欧洲国家尤其是北欧和英国的精英阶层对此非常关注。因此我说金融危机过去之后,下面一个重大的长期话题就是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跟发达国家如何在减缓气侯变暖问题上,进一步磋商。这件事将持续很长时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毫无疑问是非常大的,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国际格局。反过来看中国自己,从某个角度讲,这场金融危机逼迫着我们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一个大国经济的角色,是逼出来的大国崛起。

在金融危机到来之时,我们实际上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但形势不等人。金融危机可能比原来的预测早了五六年,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的第二大国,如果不出以外,未来十几、二十年间也许经济总量会成为世界第一大国。这就带来问题了。我们自己的问题还没完全解决好,但外界让我们承担很多很多的国际责任,所以我想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做好自己的功课。如何做好自己的功课?最重要的就是抓住机遇、调整好我们的经济结构,未来三到五年之内,在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问题上要做出实质性的进展。

经济结构调整该怎么办?我想狭义的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并不难完成,我有充分的信心,经过三年左右的调整,中国的外贸顺差能够降到占GDP比重3%以下甚至2%左右。贸易顺差在金融危机前占到我们的比重10%。今年我个人预测4%左右,完全有可能经过几年的努力,把贸易顺差降下来,把一部分高污染的项目砍下去,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作用。所以狭义的按指标计算的转型并不太难。中国经济今天已经到了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发展格局,这么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基本动力的发展格局本身就有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

讲一个例子,劳动工资。我们讲了很多年农民工的工资应该涨但没有涨,2007年就开始涨了,今年农民工的工资增长速度,远超过社会平均增长速度,至少超过经管学院金融系本科毕业生的起薪工资。这件事并不是个别企业家发了善心,而是经济学机制,农村大量剩余富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干净,开始出现了低端劳动力短缺。这件事将持续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我们的劳动工资会上去,我们的消费会逐步上升,我们的城市化会逐步的推进。因为各个城市要发展必须抢农民工。下一步城市发展不仅抢资金,还要抢人。结构调整本身我是比较有信心的。

但我有一点担忧,仅仅看狭义宏观经济指标的进展,还不足以达到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是为中国经济未来五年、十年甚至于20年、30年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制度基础。即我们的眼光可能不仅仅看未来三到五年,未来三、五年贸易顺差可以很快下降,汇率问题可以很快的被回应,但如果仅仅围绕指标下工夫的话,没有建立机制,会影响我们长期的发展。所以我呼吁中国经济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更多的应该强调深层次的改革,高水平的开放。深层次的改革要求我们认真研究现在国际上那些行之有效的最佳实践。比如在房地产问题,新加坡、德国就是最佳实践,跟他们学不要跟美国人学。

金融创新上,也许美国不是最好的例子,新加坡、英国可能在这方面做得稍微好一点。这需要我们有开阔的眼界,深层次的进行改革。这些是结构调整的根本需求所在。只有通过我们的深化改革,深层次的开放,才能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刚刚世界银行的首席代表讲得非常好,说未来很多年中国经济将面临未富先大的局面。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是未来五年、十年继续成长,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最终使中国经济不仅是大国,而且也是一个富国。日本是从85年开始进入困难时期,其制度创新没有跟上,1955年日本人没出现问题。中国经济硬要跟日本经济比,今天的情况可能跟日本1955年的情况相似,潜力没问题,结构调整可以进行,但如果今天基础性的制度建设不做好包括领导人讲的政治体制改革不稳步推进会影响我们长期发展的潜力。

金融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扮演一个守住底线的功能。如果你问我中国经济未来十年有什么重大经济风险的话,那就是性的金融风险。在我看来,这是中国未来十年最需要关注的风险。中国经济不仅总体规模是世界第二,我们的广义货币存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广义货币存量和GDP的比重已经超过百分之百二百,创了世界纪录。这么多的货币沉淀于银行体系,势必会带来长期、潜在的风险,这么大的风险该如何化解?

未来一段时间,有三件事恐怕是政策决策者必须考虑的。第一件事货币政策,当GDP整体增长速度稳定在9%-10%的前提下,可能需要转型。我们目前所实施的,行之有效的应对金融危机的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应该说是成绩巨大的。但是任何政策不可能一成不变,必须要与时俱进。现在最新的指标告诉我们,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基本稳定住了。

最新的信息告诉我们稳定在9%-10%,今年清华的预测10.3%-10.5%,明年预测9.5%左右。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后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是适当调整货币政策。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适当宽松的政策在成熟的条件下,转向适当审慎的政策。如果通过调整M2能够基本和名义GDP持平的话,我们的调整,我们的金融风险在增量方面就有所下降了。第二就是搞金融创新,大方向非常清晰,就是要逐步引导进入银行体系的资金,转向资本市场。

这个资本市场是广义的,既包括股票也包括债券,既包括上海、深圳的A股也包括创业版,甚至于也应该包括一些区域性的二级市场。比如现在的产权交易中心是否以后也可以借鉴一下国外的先进经验,搞一些OTC非柜台交易。中国区域这么广,不可能只集中于两个城市搞股票市场,一个健康的市场应该是多层次的,这方面上海、北京、天津的领导可以多关注、多呼吁。现在搞一个上市公司,一下子跳到创业板好象跨度很大,如果先在区域进行小规模交易,成熟后再迈进全国的交易,这样恐怕符合基本规律。资本市场要大力发展,像今年这样,每个交易日推出一个以上的IPO,这个步伐完全是可以持续的,而且也应该持续,债券市场更不用说。

通过这个方式来逐步化解我们的流动性过剩的局面。第三在讨论允许的情况下,逐步试点引导企业、百姓可控、有序、渐进到国外投资,国家25000亿外汇储备,可以买六分之一美国的股市,把英国的股市都买下来。鼓励家庭把人民币资产兑换成外币出国投资,但这个过程得是有序的,一旦无序,可能一夜之间给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我们有30年改革开放宝贵经验,在金融这个问题上,在未来的五年、十年应该有巨大的发展。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我的发言,保住底线,大胆改革。底线是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底线保住了,金融的创新可以大胆运作、大胆试点。谢谢各位!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