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求解“外储两难”
专家认为,中国转增持非美元货币释放出外储多元化的信号,但在真正化解外储管理风险上,中国还应多管齐下。也有专家表示,在国际储备中增加商 品储备的比例,减少外汇储备的比重,是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另一个方向。
中国2.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又将面临新一轮缩水危机。
近日,美联储再度启动数量宽松政策。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此次美元的再宽松政策是单方面的,而且是在全球经济开始复苏的背景下进行,因此美元过剩问题将再度严重,未来美元贬值压力明显增大。这一预期直接威胁到美元资产占60%的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专家表示,面对外储“两难”困局,外储资产配比需要调整,管理制度也亟须改革。
美国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中国持有的美元外汇资产为14627亿美元,占中国外汇储备的68.6%。“这部分资产都存在贬值的风险。”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明15日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张明指出,中国在外储问题上面临的潜在资本损失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外汇储备资产的市场价值下跌,如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上扬将造成存量美国国债的市场价值下跌,从而给债权人带来资本损失;第二类是外币对本币贬值造成的资本损失,即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石建勋告诉导报记者,“事实上,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债务水平没有压缩反而进一步扩张,靠大量印发美元救急,必然导致美元贬值,进而造成债权国持有的美元资产大幅缩水。这不仅是中国也是整个国际社会普遍担忧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投资者购买美国国债等美元资产的热情逐渐减退。去年11月,印度小幅减持美债13亿美元,12月,俄罗斯减持了96亿美元。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美债的发行量较2008年增长4倍,而在2009 年以前,国外市场几乎认购了100%的美债,但进入2009年以来,国外主力军的购买力仅占不到1/3。
抛出美元资产显然成为当下最合适的选择。然而,让人尴尬的是,世界投资者几乎都陷入了被美元“绑架”的困境。石建勋表示,虽然各国都质疑美元和美元资产的价值,但从海外金融市场的品种看,目前尚没有一种货币能够取代美元的地位,美国国债仍然是一种较好的投资渠道。同时,美国国债具有广泛性,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短时间内大量抛售,因为这必然会对现持美元资产债权国造成不利影响。“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持有8400多亿美元美债,所以大量抛售美元资产受害最严重的肯定是中国。中国的外汇储备现在可以做的调整,是在不增加与美元相关资产的前提下,增加其他货币资产的比重,逐步实现外汇资产的多元化和抗风险性。”石建勋说。多元化分流采访中,几位专家表示,外汇储备品种多元化、投资多元化仍旧是解决 美元危机的主要办法。而今年中国的外汇储备策略也的确如此。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共计增持了1.73万亿日元(约203亿美元)日债,增持韩债亦至3.99万亿韩元(约34亿美元),同时减持美国国债511亿美元。
专家认为,中国转增持非美元货币释放出外储多元化的信号,但在真正化解外储管理风险上,中国还应多管齐下。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吴敏16日对导报记者表示,“中国应鼓励发展主权财富基金,将外汇储备的债券转化为全球配置的股权投资,令庞大的外储转化为中国的金融话语权,推动中国产业升级。虽然此前肩负着2000亿外汇储备保值增值任务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投资战绩并不理想,但此种运作模式还是应该坚持下去。”“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与新加坡等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投资海外的资金占外汇储备的比例只有不到10%。如何发展主权财富基金,将外汇储备的债券转化为全球配置的股权投资,是中国庞大外储有效管理的好的出路。”吴敏说,利用股权投资全球布局能源、资源以及战略性新兴 产业,可达到将外储转为中国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也有专家表示,在国际储备中增加商 品储备的比例,减少外汇储备的比重,是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另一个方向。“我国应将多余的外汇储备拿出一部分增加石油、黄金等战略物资储备,这也是在美元不断贬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日前表示,俄罗斯的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达到10%,印度为6.4%,意大利的这一比例高达65%,德国、法国的黄金也均占外汇储备60%,而我国的这一比例只有1.6%。“从现在的形势看,黄金要比美元更有安全性和升值潜力。并且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必须得有一定的黄金储备。”控制外储总量同时,专家建议,让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由“藏汇于国”向“藏汇于民”转变,消化中国外汇储备总量势在必行。 中国2.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又将面临新一轮缩水危机。
近日,美联储再度启动数量宽松政策。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此次美元的再宽松政策是单方面的,而且是在全球经济开始复苏的背景下进行,因此美元过剩问题将再度严重,未来美元贬值压力明显增大。这一预期直接威胁到美元资产占60%的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专家表示,面对外储“两难”困局,外储资产配比需要调整,管理制度也亟须改革。
不应再增加美元资产
美国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中国持有的美元外汇资产为14627亿美元,占中国外汇储备的68.6%。“这部分资产都存在贬值的风险。”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明15日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张明指出,中国在外储问题上面临的潜在资本损失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外汇储备资产的市场价值下跌,如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上扬将造成存量美国国债的市场价值下跌,从而给债权人带来资本损失;第二类是外币对本币贬值造成的资本损失,即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石建勋告诉导报记者,“事实上,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债务水平没有压缩反而进一步扩张,靠大量印发美元救急,必然导致美元贬值,进而造成债权国持有的美元资产大幅缩水。这不仅是中国也是整个国际社会普遍担忧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投资者购买美国国债等美元资产的热情逐渐减退。去年11月,印度小幅减持美债13亿美元,12月,俄罗斯减持了96亿美元。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美债的发行量较2008年增长4倍,而在2009 年以前,国外市场几乎认购了100%的美债,但进入2009年以来,国外主力军的购买力仅占不到1/3。
抛出美元资产显然成为当下最合适的选择。然而,让人尴尬的是,世界投资者几乎都陷入了被美元“绑架”的困境。石建勋表示,虽然各国都质疑美元和美元资产的价值,但从海外金融市场的品种看,目前尚没有一种货币能够取代美元的地位,美国国债仍然是一种较好的投资渠道。同时,美国国债具有广泛性,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短时间内大量抛售,因为这必然会对现持美元资产债权国造成不利影响。“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持有8400多亿美元美债,所以大量抛售美元资产受害最严重的肯定是中国。中国的外汇储备现在可以做的调整,是在不增加与美元相关资产的前提下,增加其他货币资产的比重,逐步实现外汇资产的多元化和抗风险性。”石建勋说。多元化分流采访中,几位专家表示,外汇储备品种多元化、投资多元化仍旧是解决 美元危机的主要办法。而今年中国的外汇储备策略也的确如此。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共计增持了1.73万亿日元(约203亿美元)日债,增持韩债亦至3.99万亿韩元(约34亿美元),同时减持美国国债511亿美元。
专家认为,中国转增持非美元货币释放出外储多元化的信号,但在真正化解外储管理风险上,中国还应多管齐下。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吴敏16日对导报记者表示,“中国应鼓励发展主权财富基金,将外汇储备的债券转化为全球配置的股权投资,令庞大的外储转化为中国的金融话语权,推动中国产业升级。虽然此前肩负着2000亿外汇储备保值增值任务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投资战绩并不理想,但此种运作模式还是应该坚持下去。”“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与新加坡等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投资海外的资金占外汇储备的比例只有不到10%。如何发展主权财富基金,将外汇储备的债券转化为全球配置的股权投资,是中国庞大外储有效管理的好的出路。”吴敏说,利用股权投资全球布局能源、资源以及战略性新兴 产业,可达到将外储转为中国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也有专家表示,在国际储备中增加商品储备的比例,减少外汇储备的比重,是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另一个方向。“我国应将多余的外汇储备拿出一部分增加石油、黄金等战略物资储备,这也是在美元不断贬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日前表示,俄罗斯的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达到10%,印度为6.4%,意大利的这一比例高达65%,德国、法国的黄金也均占外汇储备60%,而我国的这一比例只有1.6%。“从现在的形势看,黄金要比美元更有安全性和升值潜力。并且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必须得有一定的黄金储备。”控制外储总量同时,专家建议,让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由“藏汇于国”向“藏汇于民”转变,消化中国外汇储备总量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