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外需战略调整进入关键期

2010-09-13 23:06582

今年10月份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将集中听取、讨论和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为中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做出规划。

  编者按

  今年10月份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将集中听取、讨论和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为中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做出规划。舆论认为,未来五年,中国将开启经济与社会双重转型之路。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中国经济社会需要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实现三大转型;同时,在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有重大改革任务需要突破。围绕这三大转型和四项改革任务,中国经济时报策划了一组前瞻性稿件,从今日开始刊发,敬请读者留意。

  中国将进入又一个五年规划,同时还需开启一扇“大市场”之门。

  近年来,我国经济以平均两位数的速度飞快增长,其中外需的拉动作用功不可没,但全球金融海啸导致我国出口急速下跌。据统计,2009年中国出口对GDP贡献率为负3.9个百分点,出口负增长甚至是两位数的下滑,在改革开放以来尚属首次。

  也正是这次出口“翻车”,摔醒了中国人的内需意识,加速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而“十二五”将成为中国内需和外需战略调整的关键期。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在未来五年,为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促进内外需融合发展,建立一个内外统一的大市场。

  国内市场建设不足致使内外需失衡

  当前,我国的内需和外需处于一种失衡状态,而这种失衡源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不同步以及内需与外需的割裂。

  “同一类商品,同是中国制造,但国内市场销售的产品质量往往不如销往国际市场的产品。而在贸易、流通、信贷等环节,内销与外销的待遇也不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胡江云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这种矛盾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我国国内市场建设落后于国际市场。目前,我国国内市场的经营管理模式还没有转变到位,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计划经济的痕迹,而一些政府政策在对待国际国内市场时更偏重于发展和规范国际市场,而放松了对国内市场的建设和监管,国内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非常明显。比如在工商、质检、信贷等方面,对内和对外的要求和标准都是不一样的。

  胡江云认为,内外市场的不协调是造成我国内外需失衡的主要原因,“十二五”期间我国需要统一协调、公平对待内外市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和进一步增强透明度,使国内市场的建设水平能够跟上国际市场的步伐,从而平衡内外需。

  国内市场建设的不足,拖累了内需的后腿。而内需与外需的割裂,致使外需结构扭曲和内需扩大乏力。胡江云说,内贸外贸市场应该是统一的,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产品技术、质量、环保标准满足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等基本条件,企业产品应既能满足国外市场需求,也可随时转变适应国内市场需求。

  “外需应该是内需的增量。”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按一般经济规律来讲,一个企业做外贸,首先要做内贸,也就是先做自己的市场再去做别人的市场,相当于每出口一个单位的产品,国内市场的销售就会产生一个倍增效应,市场规模扩大了。

  尽管我国有一个非常庞大的贸易体系,但它只是满足外需的而不是满足内需的。张燕生说,中国生产的一些产品,在国外市场能买到,在中国反而买不到,这种产品是专门为国外市场销售服务的,它的品牌、渠道、研发技术等都是国外的,我们只是代工。在这个生产体系中,外需是关键,而内需与其无关。

  “代工产品出口增长再高,所能带来的效益也有限。”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需应建立在一个合理的成本基础上,否则这种扭曲的外需结构迟早要出问题。

  扩内需稳外需不可偏废

  专家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需要继续扩内需稳外需,两者不可偏废。而要达到内外需平衡发展,需要将失衡的内外需调养好,分别理顺二者的内部结构,同时构建一个内外统一的大市场。

  “内需是国家经济的根基,而扩大内需的核心问题是要构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张燕生认为,这个统一的大市场将涉及城乡老百姓消费的增强、民间投资的扩大以及外贸发展方式调整等多方面。

  “扩大内需要先解决如何增强城乡老百姓消费和扩大民间投资问题。”张燕生提出增强城乡老百姓消费的四点建议:一是先富民,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让老百姓有更好的财产性收入;二是完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老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三是建立规范的信用制度,鼓励老百姓负债消费;四是建立公平机制,要让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农民靠自己过上好日子。

  专家认为,“十二五”期间,外贸的增长方式必须转型,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加工贸易。张燕生担忧,未来,我国的加工贸易将会随着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的提升而转移到国外,“有奶便是娘,哪的条件更优惠就会转到哪里去”。他认为,加工贸易要在中国扎根,就必须要优化中国的投资环境,完善产业配套体系,促进加工贸易体系与我国内贸体系形成一个混合的贸易结构。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加工贸易扎根的同时,也要转变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式。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李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未来五年,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应从单一的加工环节向品牌、技术、营销、服务等多环节延伸,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从数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此外,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下,我国的出口市场应从传统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扩展,比如非洲、拉美、中东等市场,以分散外贸市场的风险。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2020年,融资租赁迎来转型发展的关键期…

2020-01-14 13:26
129851

英国“脱欧”进程进入关键期

2019-09-05 17:52
68729

网利宝:汽车金融进入场景化创新关键期

2017-07-24 15:26
3585

长江商学院刘劲:未来十年是中国对外投资关键期

2014-04-04 15:09
1379

廖岷: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关键期还“缺什么”

2014-04-04 10:36
964

保险业转型关键期须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2013-09-11 14:33
1208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