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hain供通国际:打造供应链协同管理高速通道
美国著名的商业奇才、通用电器公司的总裁杰克·韦尔奇曾说:“如果你在供应链运作上不具有竞争力的话,就干脆不要竞争”。
美国著名的商业奇才、通用电器公司的总裁杰克·韦尔奇曾说:“如果你在供应链运作上不具有竞争力的话,就干脆不要竞争”。
供应链是用过程观对企业活动的一种描述,即企业从最初获取原材料到转换成最终产品、直至交付给最终用户的整个由若干“供-需”环节有序链接起来的生产、销售过程。
供应链协同管理则是对供应链所涉及组织的集成和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同,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
供 应链协同要求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而进行彼此协调和相互支持。各节点企业通过公司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结成一种网络式联合体,在 这一协同网络中,供应商、制造商、物流服务商和客户及其他贸易相关伙伴可动态的共享信息,紧密协作,向着共同的目标不断前进。要想真正实现协同,就要求各 节点企业相互间可以完全共享基于技术和Internet网的信息和知识创新成果;要求各节点企业树立“共赢”意识,为实现同一目标而努力;要求合作伙伴在 信任、承诺和弹性协议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同时,要求参与协同的各节点企业在进行供应链重新整合时,应以信息自由交流、知识创新成果的共享、相互信任、协同 决策、无缝连接的生产流程和共同战略目标为基础。供应链协同管理就是针对供应链网络内各职能成员间的合作所进行的管理。
供应链协同管理的优势
传 统供应链管理存在着种种弊端,为了防止供应链失调现象发生,加强供应链协同运作显得尤为必要。供应链协同是指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 力而进行的彼此协调。而供应链协同管理,就是对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行管理,以便使各企业间进行的彼此协调和相互支持更加高效且有序,从而提高供 应链整体的竞争力。
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相比,供应链协同管理具有以下优势:
一、为了满足共同的客户需求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各节点企业树立“共赢”意识,变各自为阵的松散关系为紧密合作的伙伴关系。
二、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以优化供应链绩效为目标,进行协同决策。协同决策不仅摆脱了由于各节点企业单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分散地进行决策所造成的供应链整体绩效低下问题,也克服了传统集成式供应链管理中由单一的决策制定者来主导决策所带来的诸多弊端。
三、加强了各节点企业及部门的内外联系,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联系局面,将整个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四、供应链协同关系的形成,不仅可以使企业借助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形成、维持甚至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也将帮助自己的供应商和客户最大限度地提升他们的客户满意度,也就是说供应链协同管理可以使整个供应链创造的价值最大化。
由此可见,协同管理思想就是以协同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共享为基础,始终从全局观点出发,采取“共赢”原则,使整个供应链中的各个个体更加亲密、团结、同步和互信,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柔性,实现供应链价值的最大化。
领先的供应链协同管理解决方案
国 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隶属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依托商务部丰富的软硬件资源,为国内众多知名企业提供领先的供应链协同管理解决方案。国富通公司多年 来在物流信息化领域不断研究与创新,积极倡导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现代供应链管理水平,秉承“客户至上”原则,为客户提供从需求分析、应用实施到运行维护的一 体化全流程服务,确保客户无任何后顾之忧。
Cochain供通国际供应链平台作为国富通公司自主研发的先进的供应链协同解决方案,是基于 RosettaNet标准建立的新一代电子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对企业内部及外部资源进行有效协同,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之间的互动、整合 和同步,构筑从供应商端到客户端的完整的电子商务模型,大力提高供应链的运营和响应效率,最终达到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该解决方案包括了供应商协同 管理系统(eSRM)、采购询源管理系统、采购协同管理系统(gTE)、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逆向物流管理系统、订单交付协 同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若干个子系统。
Cochain供通国际供应链平台围绕采购商、供应商、物流商、客户及其他相关贸易伙伴,为 企业提供业内领先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帮助企业优化基于供应链的电子商务流程,协助企业实现从客户订单接收,物料采购准备和预测下达,仓储配送,运输管理, 逆向物流管理直至财务结算、企业融资的供应链的全方位电子化与自动化,全面提高企业的供应链协同管理水平。
物联网构筑冷链物流管理新平台
中国物联网发展之现状
2010 年6月8日,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在北京成立,以推进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和标准的制定。联合工作组由全国11个部门及下属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标签标准 工作组、全国信标委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全国智标委等19家相关标准化组织自愿联合组成。另据披露,物联网产业将是下一个万亿元级的产业,其规模将超过 互联网的30倍。
目前,我国企业正积极致力于推动物联网技术由“概念”向“产业”转化。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一大批物联网企业和园区如雨后 春笋般涌现,虽然前进的道路有些曲折,但是随着诸如标准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其发展前景将是一片光明。未来3~5年,物流网在各行业的应用将有飞跃性的突 破。
中国冷链物流之问题
冷链物流管理泛指温度敏感性产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 环境下,以保证物品质量,减少物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冷链由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 送、冷冻销售四个方面构成。典型的温度敏感性产品包括乳制品、生鲜食品、园艺品、血液、疫苗、药品等。其中冷藏运输及配送环节是目前冷链物流的薄弱环节。
现阶段我国还缺乏行之有效的冷链物流管理方法,原有监测技术手段滞后是最大的技术瓶颈。现阶段我国技术手段的主要症结表现在:人工测量和纸面记录;无统一数据系统支持;实时性差、监管脱节;取证困难、无法确定责任;无法进行预警、损失率大等诸多问题。
冷 链物流需要对全程进行温度控制管理,这就必须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电子虚拟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对各种货物进行跟踪、对 冷藏车的使用进行动态监控。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成为摆在冷链物流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物联网技术的兴起,给我们解题带来了一线曙光。
基于物联网技术之冷链物流新平台
通 过物联网核心的RFID技术,我们可以获得很多通用的好处,比如物品位置跟踪、原料溯源、库存盘点、出入库与拣货等电子化作业。但是,最能体现本业务特点 的应用莫过于全程监控温湿度。我们在此着重凸显温控功能,并不代表其他功能不重要,也不代表整套作业系统只需温控部分就可以了。
和传统条形 码标签相比,RFID标签是“活的”,主动式高频RFID电子标签不但具有储存信息的能力,而且具有主动发送信息的能力,更绝妙的是标签和标签之间还能 “对话交流”。区别于一般RFID标签,这里使用的RFID温度感应标签可采集感温装置传递出来的即刻环境温湿度数据。
首先看贮藏冷库。贴 有RFID感温标签的货物,能定时通过库中的感温装置采集存储环境的温湿度,采集的频率可以调节。冷库中装备有RFID读取器,可定时读取储存在每件货物 标签中的温湿度,读取的频率同样可以进行相应的调节。读取器的数据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传输到RFID中间件服务器,实现中间件服务器软件系统和RFID 硬件设备之间的通信,并对输入数据进行过滤、整理;中间件服务器还负责汇集和储存数据,并向后台管理系统输送数据。
当货物在严格的控温条件 下,被转移入冷藏车后,包装上的感温标签同样定时采集车中的储藏温湿度,车内安装有同车载GPS相联的RFID读取装置,定时读取的数据通过GPS卫星传 输到中间件服务器中。而企业及用户可以通过各种终端,如PC、手机、PAD等多种方式进行管理、分析和指令下达等作业。
云计算被纳入物联网范畴。当云计算成熟后,整套系统的中间环节,及中间件、数据库、应用处理等都直接交由云计算完成。客户只需要投入前端硬件和终端设备即可实现整套功能。更进一步,企业甚至在前端只需购买RFID标签即可投入系统使用。
通 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冷链物流管理新系统,物流企业同整个产业链的合作伙伴实现实时了解产品的保存温湿度,一旦发现异常,便及时发出警报,通知相关人员采取 相应措施,从而减少货损,创造“第三利润”;在温度异常超过一定时间范围后,即可判定货物变质将其检出销毁,从而避免损失的发生;同时,通过数据事实,可 以界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从而方便认定损耗事故责任方是谁,谁承担法律和经济责任;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挖掘出哪些地点、哪些车辆、哪些操作人员会 经常发生问题,从而追根溯源,采取措施,彻底杜绝事故苗子。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冷链物流管理中,这必然进一步提高冷链物流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增加工作效率。同时也将进一步降低冷链物流中的损失,提高食品及药品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