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在沪试水
央行此次宣布境外人民币可回流,并确定的首站投资目标为银行间债市。
央行此次宣布境外人民币可回流,并确定的首站投资目标为银行间债市。试点期间,我国香港、澳门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银行、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三类境外机构,可申请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投资。
业内人士在表示首肯的同时,也对特殊时期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作出了“刚刚起步,方兴未艾”的定性。他们认为,资本项目虽有“解锁”动向,但“短板”却不可忽视。
一直在资本项目上留有空白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终于柳暗花明。近期,央行再次出台允许相关境外机构进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试点,以及上海开展资本项目下人民币结算项目的计划两项重磅政策,可谓是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的大胆尝试。
得知此消息,率先鼓掌的是一心“走出去”的中国外贸人。业内人士在表示首肯的同时,也对特殊时期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作出了“刚刚起步,方兴未艾”的定性。他们认为,资本项目虽有“解锁”动向,但“短板”却不可忽视。
人民币“风声正劲”
虽然开放资本项目尚待实践与时间的检验,新政选址也再次以开放门户上海为首。但身居内陆的四川阿迪达商贸有限公司越发感受到“人民币国际化”的渐行渐近。
四川阿迪达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兵告诉记者,特别是近期,当地银行经常造访企业,宣传用人民币做海外生意的种种好处。其中,规避汇率风险是陈兵最为看重的,但中西部地区“走出去”的步伐与东部相比仍显滞后。“因而,尽管政策支持力度在加强,但只有信用好,纳税多的企业才有望搭上‘用人民币结算’的顺风车。”
一直苦于没有“回流”机制的人民币跨境结算,终于“解锁”资本项目,难怪内陆地区也蠢蠢欲动了。
在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总部分析师石磊看来,此举无疑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对于海外企业而言,通过贸易结算流入的人民币,可以通过投资流回,由此产生资本收益。”他告诉本报记者,不仅离岸投资渠道将由此变得更加丰富,投资者的积极性也将空前提高。
此外,人民币跨境结算之所以“风声”劲吹,甚至内陆地区也有反应,还和试点“扩容”的强烈暗示相关。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表示,试点在全国逐步扩大的可能性极高,下一个可能就是深圳。
问题还是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央行此次宣布境外人民币可回流,确定的首站投资目标为银行间债市。试点期间,我国香港、澳门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银行、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三类境外机构,可申请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投资。
之所以首推银行,石磊解读说,银行间市场的资金量最大,甚至超过了股票市场。“因而,它当之无愧的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舵手。”但石磊也表示,银行间的债市有着严格的管理额度,“投资数额不具任意性,且有数额偏低的可能,有关方面也并未透露银行可购买哪种债券。”
的确,尽管人民币国际化态势正酣,但也只能称之为“方兴未艾”。毕竟,如《华尔街日报》所言,“一个被管理的汇率水平和受到高度监管的金融体系,在境外投资者看来,会大大增加他们的持币成本和‘变现’能力。因而,投资热情并不见得会有多高。”
银行间债市现券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上述说法。因额度限制和境外人民币入市的流程问题,市场债券交易不但未见涨势甚至还有减损。近期数据显示,除7~10年待偿期债券成交量增加61亿元外,其余所有期限品种成交量均有不同程度萎缩。
毕竟,人民币跨境结算尚处起步阶段。石磊分析说,为了应对这些“短板”,中国政府还需继续两腿走路,在实业部门直接投资之外,也正在大力发展香港人民币债券离岸市场。“允许香港金融机构享受‘小QFII’的特殊待遇进入到中国资本市场,就是个不错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