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平台要穴被点 潜在不良贷款吃掉一年利润?
监管层对于地方融资平台的担忧,可能导致整个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骤然失色。
一份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分类管理的征求意见稿(参见本报8月16、17日相关报道),已让商业银行如临大敌。
监管层对于地方融资平台的担忧,可能导致整个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骤然失色。8月18日,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部负责人表示,“若严格按照征求意见清查平台贷款,未来整个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可能翻番。”
如果强化准备金拨备,2010年银行业的利润甚至有可能被突然出现的不良贷款吞噬。
潜藏多少不良贷款?
数据科学性仍有待摸底结果公布后进一步验证。不过,自2009年以来,一拨又一拨地方债务及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清查“运动”,仍不足以还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真身。
按 照此前公布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三分法,占比27%的第一类贷款,可视为正常类贷款,风险可控。其中占比将近50%第二类贷款,即项目本身现金流不足需依靠 第二还款来源偿还贷款本息的,计入不良的整体压力并不大。而高达23%的第三类贷款,即项目借款主体及担保不合规或贷款本息偿还存在严重风险的贷款,则可 能成为银行业的阿喀琉斯之踵。
国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邱志承认为,商业银行尤其是上市银行贷款平均抵押率水平在50-60%之间,担保及抵质 押品折现价值合计约为整体贷款额的约1.7-2倍左右,因此第二类平台贷款由于项目本身现金流、担保及抵质押品的折现价值不足贷款本息120%,归入次级 即进入不良的可能性较小。
但规模高达1.76万亿的第三类贷款,则有相当的比例可能将被计入不良贷款。
根据征求意见稿,如出 现下列8种情形之一,此类贷款至少应归为次级类贷款,并在未来6个月内整改,整改未果的应至少归为可疑类:借款人主体不符合《公司法》要求;没有明确项目 指向的贷款;项目没有稳定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的;未按照要求将符合抵质押条件的项目资产或项目收益等权利作为贷款担保的;项目贷款不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和产业政策的;项目批准文件、环保批准文件、土地批准文件及其他按国家规定需具备的批准文件未落实的;项目资本金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项目贷款被违规投 向股市、楼市或挪作他用的。
某股份制银行风控部门负责人坦言,尽管目前尚且不清楚有多少贷款应按上述要求计入不良,但估计数字不会少,地方分支行压力很大。国信证券也认为,由于《意见》对于三类贷款的划分相对严格,最终的清查结果即第三类贷款中归入不良的占比可能超出市场的预期。
按国信证券的测算,假设以上述第三类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最低10%不良计算,整个银行业平台不良贷款规模将在1700亿左右,按照此次地方平台贷款需单独计提 200%的要求,整个银行业应计提拨备规模为3400亿,扣除700亿一般准备后,整个银行业还应补充机体拨备2700亿,相当于去年14家上市银行全年 净利润总额的一半;而若以50%不良计算,融资平台不良贷款规模将达8500亿元,最终应补充计提拨备规模达1.62万亿。
“即便以20%不良计算,整个银行业应补充计提拨备达6100亿元,这相当于将2009年整个银行业的利润规模。”一位金融专家向本报记者表示,“假设银行业2010年盈利整体增长23%,整个行业净利润也就8000亿多一点。”
银行寄望缓执行
监管重拳之下,商业银行正苦思应对之策。
“目前只是征求意见稿,银行肯定不情愿,反弹力度比较大。”上述股份制行风控部门负责人表示。
“政策严厉程度目前不好评判,但相信实际执行情况会好一点。”上述股份制行信贷管理部人士坦言,“地方政府手中本身有一些土地资产,可以缓释一些风险。”
真正让银行和监管层担忧的是,下半年宏观经济大势,尤其是房地产行业走向。
现在各家银行都在进行房价下跌50%的压力测试,银行风控部门人士称,“市场是存在这种可能的,以北京的房价为例,房价下跌50%,也就是跌到09年1季度的房价水平。”从该行的压力测试看,商业银行或难承受未来房价下跌50%的打击。
“若房价下跌50%,弃供率将会很高,2009年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新增的2万亿中,产生20%左右的损失是有可能。”该人士表示。
而与监管层对地方融资平台的忧虑相比,商业银行正在不断地表示,不良率不会太高。
最早披露中报的华夏银行表示,按照最宽统计口径计算,截至6月末,在该行755亿全部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中,仅有一笔3300万的不良贷款和一笔9000万的关注类贷款,其中不良贷款年底前可以全额偿还。
中信银行亦表示,在其1682亿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中,项目现金流能够完全覆盖本息的平台贷款占比35%,依靠土地抵押等第二还款来源覆盖本息的平台贷款占比46%,依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统筹还款的综合类平台贷款占比19%。
中信银行称,该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目前尚无不良,关注类不到1%。上半年到期的贷款已全部按期收回,未发生逾期。民生银行则表示,截至6月末,该行2015.53亿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全部为正常类贷款。
征 求意见稿对于银行业的杀伤力自然毋庸再言,但只要不采取“一刀切”式的强制执行,计提压力不会在短期内集中体现,短期利润影响相对较小。另外,国海证券分 析师表示,目前该指导意见文件还只是征求意见稿,最后的文件应该会有所修改。同时由于对于第三类贷款归入不良的标准划分缺乏一定的定量指标,也不排除最终 给予银行自身一定的调整和整改空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