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进口大增 中企如何抓住商机
德国进口增长,对中国而言意味着商机增多了。而且,中德两国产品互补性很大,容易形成错位竞争。
外媒报道称,与去年同期相比,德国6月份的对外贸易数字让欧洲人“目瞪口呆”:进口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且进 口增幅超出了出口同比27.5%的增幅,几乎恢复到了危机前的水平。来自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德国6月进口额较上月增长 1.9%,至724亿欧元(合10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数据公布当日即提振了欧洲市场的表现——德国DAX30指数上涨1.5%,英国富时100 指数上涨1.4%。
在接受记者国际连线采访时,中国驻德经商处官员朱伟革称:必须同时看到,尽管德6月进口创历史最高纪录,但不排除去年6月德国进口基数相对较低的因素——去年6月,德进口同比下降18.7%。尽管如此,考虑到去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德国今年进口同比大增也是事 、实,所以,德国经济的加快复苏对提振欧洲“士气”意义重大。
加工制造业功不可没
外媒报道称,尽管德国大部分贸易发生在与欧盟其他成员国之间,但半数以上的贸易盈余则来自于与非欧盟国家的贸易,特别是对中国和印度的出口贸易。
朱伟革也持此观点。他认为,德国进口猛增中必有中国“因素”。他引用了德联邦统计局10日公布的德国去年“再出口”数据分析指出:德去年进口后再出口额高达 1512亿欧元,主要产品是数据处理设备、电子和光学产品及各类机械产品,这些都是中国对德出口的主要大类产品。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1月~7月,我对德 出口370.47亿美元,占对欧盟出口的21.87%;同期,我从德进口409.84亿美元。
外媒引用分析师的话说:出口复苏、进口价格上涨以及重建库存等因素,共同推动了德国进口的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失业率不断下降及消费者信心日益增强,第二季度,德国消费需求小幅上升,也推动了德进口增长。
进口增幅的出乎意料,在外媒看来,似乎是德国人已经甩掉了“吝啬”的形象,开始学会大手大脚花钱去享受和消费了。也就是说,私人消费对德国经济的当前表现功不可没。这也让此前欧洲邻国对“德国不愿承担刺激经济复苏的责任”的指责有所沉寂。
但是,朱伟革则称,实际上,仅从数据看,私人消费对德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并不大,德国人的储蓄率还是相对较高的。“真正拉动德国进口猛增的还是加工制造业。”朱伟革解释说,德国是制造业大国,被冠上“德国制造”的产品附加值很高。
“经济战车”蓄势待发
外媒报道称,经济学家预测,德国的强劲增长将创出两德统一以来的新纪录。果真如此,这将巩固德国作为“欧洲大陆经济增长火车头”的地位。
当然,现在谁也不敢打包票。因为,作为德国出口商品最大消费国的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欧洲大陆的紧缩政策等都有可能使欧洲经济复苏增添变数。朱伟革告诉记者:近日,有关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重新启动的报道很多,上周,德国《经济周刊》的封面文章就是这个主题。似乎,德国人 开始扬眉吐气了。但是,德经济毕竟是外向型的,对外依存度很大,而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特别是美国经济复苏仍存风险,德国经济未来能否“一枝独秀”还 有待考证。
然而,一向具有忧患意识、以勤俭著称的德国人早已开始默默地为下一步快速发展打着基础,伺机蓄势待发。以数据为证:德国DAX30指数企业的自有资本在今年3月底达5240亿欧元,同比增长12%,比2008年3月份增长了3%。
另 外,在危机之年,德企业研发投入不仅没降,且有较大的增长,比如,化工业去年研发投入80多亿欧元、电子电气工业103亿欧元、汽车工业210亿欧元等。 不仅如此,去年,德国大部分企业也没有大规模裁员,而是实行短工制,保留了技术工人,以备在经济复苏后充分发挥人才拉动作用。
德国进口增长,对中国而言意味着商机增多了。而且,中德两国产品互补性很大,容易形成错位竞争。比如,德主要出口高端产品,中国主要出口中低端产品,如电子消费品、机械产品以及传统的纺织、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即便形势乐观,但中国企业出口德国时也须注意几点事项。中国驻德经商处官员朱伟革指出,德国总理默克尔上月访华,中德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但这并不意味着德国就将对中国出口产品实行更加开放优惠的政策了。虽然,德国总的贸易政策是开放的,主张自由贸易,但与以前相比,德对华贸易政策,特别是在欧盟对华贸易救 济方面的立场是后退的。这反映在德不公开主张支持欧盟给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上;在反倾销调查方面,德国则在表决中经常投弃权票。
当 记者问及在德国“复苏”势头大好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如何扩大对德出口,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时,朱伟革指出:“总体而言,抓住机遇是一方面,保护好自己及市 场是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往往不能保护好自己的优势——价廉物美且附技术含量,但中国企业之间应当避免相互压价,恶性竞争。有的企业为了赢得国外订单,报 价太低,同时又不注意商品质量,不仅最终损害了自己,也损害了中国同行的声誉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