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拉高国际粮价国内难大涨

2010-08-17 14:33 2217

目前没有出现国际市场粮价的全面上涨,即使国际市场小麦价格涨幅较高,也不会对国内粮价造成明显影响。

针对“全球粮价高涨潮流席卷中国,局地可能现‘抢购’”等担忧,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昨日明确指出,“目前没有出现国际市场粮价的全面上涨,即使国际市场小麦价格涨幅较高,也不会对国内粮价造成明显影响。” 
     
    该负责人是在回应媒体提问时作出上述表示的。国家发改委网站昨日傍晚刊载了这篇名为《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对国内市场粮价影响较小》的新闻稿。
    
    就在8月11日举行的二季度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也曾表示,国际粮价上涨会对国内市场带来一定影响,但中国不存在粮价大幅上涨的基础。
    
    炒作加剧拉高国际粮价
    
    国家发改委在昨日的新闻稿中首先对当前国内外粮食价格情况进行了介绍。国家发改委称,目前国际市场粮价全面大幅度低于国内市场。
    
    据国家发改委监测,今年上半年,芝加哥市场小麦、玉米(1996,4.00,0.20%)(1972,11.00,0.56%)期货价格和泰国大米现货FOB价分别为每吨177美元、143美元和496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3.3%、7.2%、12.8%。6月份,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米现货价格比国内批发价格每吨分别低880元、1060元和660元左右。
    
    国家发改委认为,这轮粮价上涨主要是由近期市场炒作题材增多、炒作加剧引起的。
    
    该负责人还特别指出,“已经注意到,最近小麦期货价格开始回落了。与7月初相比,8月5日芝加哥期货市场小麦价格上涨了约60%;最近几天又出现较大幅度回调,8月10日比8月5日下降了12%。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国际粮价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
    
    有能力保国内粮价稳定
    
    虽然国家发改委认为国际粮价大幅上涨的几率不大,但上述负责人也表示“还是要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准备”。
    
    该负责人解释称,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关联较小,除大豆(4113,-29.00,-0.70%)外主要粮食品种能够自给自足。此外,包括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直接补贴、进出口调节等政策亦能保持粮食价格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下半年我们有能力做到继续保持粮食价格稳定、小幅上升,在促使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为稳定今后的粮食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负责人说。
    
    不过,国家发改委也提醒,下半年国内粮食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不会改变,但要高度关注国内气候条件极端异常,农业灾害多发频发,对粮食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